产业集群给区域经济带来的效益越来越明显,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产业集群将克服传统产业集群可能带来的社会结构性问题,而形成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具有“共生”关系的企业与产业相关公共机构的集合体,其显著特征就是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互生共存和相互合作,建立共生产业网络来实现资源相互利用和循环。服务创新是一切与服务有关并针对服务的创新行为,服务创新不仅仅局限在一般服务业本身,也出现在制造业和非营利性的公共部门。通过服务创新提高对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最后能够对资源的输入进行替代,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5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云南滇中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将打造国家级新区,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支点,成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因此,研究滇中产业集群的创新因素,推动传统高消耗产业集群向生态产业集群升级,对于指导制定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战略和相应管理政策、保证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延缓产业集群衰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缘由,本书尝试运用现代生态经济学、产业协同共生、循环产业经济、广义的服务创新等理论,对影响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创新因素进行分析,从政府行政服务、政府资金投入、高校研究机构提供智力服务、社会机构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生态企业上下游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等方面入手,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层面到滇中新区生态产业集群的实践,耦合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构建较为系统的生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机制。
有关产业集群研究的学术梳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生态产业集群的内涵及演化
Potter等在研究国家竞争力时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他们从产业动机和经济功能两个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定义,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知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可获得新的互补技术与互补资产,通过在知识联盟中的学习,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在产业协作中分散了创新的技术风险并且取得经济效益,另外还可以与相互知识依赖的企业、知识生产性机构、中介机构及客户等形成增值链。柳卸林和段小华认为,集群是一些要素相互作用与依存的企业集团构成的社会生产系统,具有高度自主的创新能力,集群通常提倡知识创新与创业文化,有很强的科技基础,彼此之间进行创新交换与知识的转移分享。
生态理论强调资源的空间关系,将产业集群视为企业间因竞争资源而自然选择的结果。Ahokangas和Rasanen将生物集群类比为有机的具有生命力的生物系统,它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和堆积物,而是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协同进化内在机理的生物系统。Pouder和John以生态理论作为系统分析产业集群与科技竞争和创新的动态关系的基础。
国内学者仇保兴提出,集群内每个企业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才能保持集群的企业稳定。周浩用生态学中的Logistics模型集中讨论了卫星产业群与网络产业群的共生模式,得出集群内激烈的竞争是集群达到稳定共生的关键点的结论。刘友金等用生态群落学思想对生态集群式创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CLC模型,并从行为生态学视角仔细分析了生态创新单元聚集行为。在研究中,他利用生境选择理论分析总结了创新聚集行为的一般过程模式,为培养创新集群提供了一系列新思考。傅弈芳对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重新细分,分为制造型创新生态网络、研究类创新亚群落、中介类辅助创新亚群落、集群内部创新生境、外部创新生态环境,并利用生态学理论对这些群落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何继善分析了产业集群的集群生态平衡模型,得出一个产业集群的生态平衡条件,即集群必须要有明显差异性,不能高同质性,集群必须形成功能完善稳定的协作网络机制;集群必须保持与外界的充分交流与有效合作,要形成一个开放的稳定的生态系统。黄鲁成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了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种群演化过程。滕清安,陈志成利用元胞自动机对产业集群演化进行仿真,指出产业集群的演化要经历一个显著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集群内企业的增长类似于生物群落数量的增长,是一个逐步有序的过程。
本书综合各学者观点,将生态产业集群定义为以生态学为基础,通过友好方式开发和利用资源,追求更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和更高效率,遵循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形成和谐共容的产业集群。
(2)生态产业集群发展与动力机制研究
生态产业集群的形成,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形成有较多不同之处:一方面,生态产业集群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益最大化,同时要考虑经济与环境的平衡,规划的时候就要坚持资金、技术、规划、环境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企业进入生态产业区,通过聚集效应,减少建设成本、增加资源消耗效益,减少资源输入、提高知识共享程度,提高生态效益。
我国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生态产业集群发展方式是我国产业区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必要的发展方式。汪上从政府推动、企业加快实现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政府推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及社会可持续循环发展需要、社会资源约束、绿色理念的广泛树立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进而提出了相关发展措施。刘恒江、闫文圣将动力机制划分为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动力机制,外部动力机制包括政府的管理、外部企业间的竞争等,内部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将所处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内部竞争优势,并且将动力机制定量化分析,构建了产业区动力机制的动态模型。共生网络的形成机制也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重点关注:成本的因素、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环境效益等都是促使共生网络形成的动力。
(3)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不仅仅是只针对服务行业的创新,而是对一切与服务相关或者针对服务的创新行为活动。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服务创新的多主体化趋势越来越凸显。Gadrey和Gallouj都指出:企业的服务创新是由多方力量参与的,包括了政府、供应商、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咨询机构、金融机构、顾客等。Smith和Fischbache则认为,由于服务创新涉及到各相关主体,在服务创新产生效益的过程中,各主体的利益都要考虑到,所以服务创新的过程中就要共同考虑各利益共同体。许跃辉和朱道才等在借鉴国外对服务创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服务创新要注意政府的作用,政府要改变职能从管理变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