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1)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的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从20世纪90年代起,很多学者就开始研究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影响。

1990年,英国学者库克(Cooke)在其与莫根(Morgan)合作完成的《通过网络化进行学习:区域创新及巴登—符腾堡的教训》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在其1996年主编的《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中,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为规范研究,Cooke等(1997)指出区域的定义有两种:第一种类似于国家的概念,是指那些分享共同、文化、语言的人们和领土联合而成,我们把那些不在一个州内、具有不同政府机构的形式称之为“文化区域”,例如Scotland。第二种是有着独立主权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的区域,虽然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结构,但是它们也制定了共同的行动纲领。总之,区域是沿着地域文化、经济发展以及政治关系的三条不同轨道而形成的。

随着区域创新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很多学者都在特定的创新区域的创新实践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创新理论。典型的研究成果包括:Corrigan(1992)对莱茵—阿尔卑斯地区的研究;Hassink(1992)对巴登—符腾堡及英格兰东北部地区的研究;Saxsonian(1994)对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区的研究;Asheim和Dunford(1997)对欧洲区域未来发展的研究;以及卡西奥拉托(Cassiolato)(1999)在对拉丁美洲国家创新系统研究过程中作出关于国家、区域、地方创新系统的关系的论述。国内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辑慈教授在其题为《硅谷和128公路的对比看高技术产业创新力的保持》(1996)的文章中对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引进和评价,并在其著作《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中阐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企业集群化发展。冯之浚教授(1999)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一书中指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任务和重要内容,区域创新系统必将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苗长虹(1999)认为,区域创新理论的应用研究应包括一个区域的经济振兴、新产业区的形成、地方环境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等多个方面。盖文启(2002)从创新网络系统方面指出,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中介机构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是区域创新网络活动中的结点,企业创新网络中活动的发生过程与完成是一个由各个结点协同创新的群体活动与分散决策过程。

总结以上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重要方面:一是RIS与NIS的关系;二是都承认区域创新系统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受到一定的行政区域和经济地域的影响;三是区域创新系统是由许多创新的要素综合组成的,创新要素按一定发展规律集聚与扩散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至关动力。

(2)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区域创新既涵盖区域的技术创新,又涵盖区域的科学创新,并从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上来把握区域的科学技术创新。所谓区域创新是指依托区域科学技术创新实力,有效地利用区域创新系统资源,协调促进区际(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人力、财力)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区域创新系统活动各方面广泛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及普及,从而积极创造和发展区域的竞争优势。其目的是为有效保证区域经济安全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科学与技术组织、高校、企业相互作用,并且共同发展的新型创新网络。这种创新系统不仅具有系统的主要特征,而且是开放的网络体系,既有与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对应的结构与功能,又有区域系统自身的特点与特色,承担并负责把高新科学与技术内化为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自变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科技现代化,从而保证区域经济与社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

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创新系统,它既连接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中间环节,又具有开放性技术经济系统的一般形成特性,即层次性、耗散性、开放性、涨落性等。深刻认识和了解区域创新系统的这些特征,对于我们提出发展战略和实现创新目标,提高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区域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

任何系统依据纵列的方向都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其中下一层次是上一层次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创新系统具有高度层次性,任何一个区域创新系统都有若干个层次的子系统构成,各个子系统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等级序列。

●区域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一个系统的所有要素按彼此的相关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称为系统自组织,它是复杂的、自身演化发展的系统。在某种给定环境中,自组织机制能够把诸要素转托到某个振荡点,具有使要素自我协调发展、自我演化扩张的功能,通过要素间相互作用而形成有序结构。比利时学者普里高律将自组织系统称作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暂时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熵值时,从原有的某种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空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就是指这种在远离平衡条件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理论揭示出,只要具备一定的平衡条件,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出现耗散结构即发生自组织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一开始就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技术创新客体与创新手段等组成的动态外界环境之中,外界环境必然对创新系统内部诸要素施加影响,迫使技术创新系统不得不持续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交流,促使其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此外,创新系统内部各主体能动性的不断发挥,也意味着各主体将不断地打破已形成的平衡状态而使之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

●区域创新系统的开放性特征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才有可能从外界流入足够大的负熵流,才能降低系统自身的熵值,保证系统的有序性,增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区域创新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输入、输出关系,存在着一个不断发展和进化地演变过程。

区域创新系统的边界是开放的,其开放程度是决定区域创新系统能否与外界环境进行顺畅交流的关键。在创新系统内存在着人才、信息、资本的输入和技术产品的输出,没有这些流动,就不会有技术创新的成功。创新系统中存在着子系统之间和子系统内部各单元之间的正反馈的倍增效应,也存在着限制技术创新发生的饱和效应。这些作用具体表现为:创新主体内部资金、技术、人才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创新过程中产学研之间的协调作用;创新系统与经济环境、政策环境、资源环境的关联和互动等。由于创新系统的动态性、开放性,使系统是远离平衡状态的,这种非平衡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思想的对称破残和非均匀化,从而不断有新的技术思想的形成,不断进行着技术创新思想的交流;人员分工和分配的非均匀化,形成人才的流动、人才创新素质的不断提高;投资环境的非均匀化和行业多元化,导致技术创新效率的非均衡变动。

区域创新系统的开放性特征表明,每一个区域可以根据区域技术创新战略的需要和具体目标来调动内部和吸收外界的创新资源,从而完善组织内部的创新结构,同时还可以改造外部环境,创造出更加适合的生存条件(如图3-1)。

图3-1 区域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因而,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应该是区域内在资源和外界环境两者的有机结合。为此,我们可以引入区域技术创新空间的概念,与区域内部的技术创新系统相联系。区域可以有效地组织和调用的外部创新资源的集合称为区域技术创新空间,它揭示了区域内部技术创新系统、外部创新资源的联系。对于多数区域来说,要完成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单靠自身的能力和要素是难以实现的,它们必须善于组织和借助区域创新系统之外的创新资源,以弥补区域本身创新能力的不足。正是由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使得它能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流,推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的涨落特征

涨落是对既定的宏观状态的偏离。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是通过随机涨落实现的。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由于系统的失稳,通过涨落的驱动,使系统打破旧的结构,进入新的结构。新结构本质上是一种涨落的放大,这种被放大的涨落通过与外界变换能力而稳定下来。因此,涨落是促使系统从不稳定的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的积极因素,是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杠杆。

区域创新系统所包括的从设想的产生、研究、开放、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形成产业的创新链的几个过程都存在着涨落的现象。这些涨落引起技术创新的产生、发展及扩散,通过非线性机制作用,使原有的技术系统发生进化,产生出具有新的更高有序态的技术系统的形式。因此,技术创新中的涨落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动力因素。

导致技术创新的涨落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源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外源动力,如科学进步、社会需求、市场竞争、人才、投资等;另一类来源于企业内部要求的内源动力,它包括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企业和创新机构对经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等。

●区域创新系统的全息特征

全息性是从系统结构模式上来把握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区域创新系统结构模式与国家科技创新结构模式相似,它是国家科技创新结构模式的成比例的缩小,或是作为一个科技整体的缩影。它说明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同构性。“全息”只是相似,并非绝对等同。所以,从系统结构模式来看,区域创新系统在结构模式上与国家科技创新结构模式是相似的,体现了创新部分与全局整体的全息辩证关系。

●区域创新系统的中观特征

这是从系统层次关系上来把握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区域创新系统对上而言是一个局部,对下则是一个全局。它的创新决策从属于国家宏观创新职能与政策的控制,对其下属众多的部门与企业具有因地制宜的全局导向作用。所以,在构成一个国家的创新纵向链条中,它是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和中端调控系统,发挥居间的中间联系与协调作用。我们不能笼统地强调区域创新系统的宏观调控,就中观而言,它既有对国家的局部服从性,又有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它一方面必须按照国家科技创新的目标、政策、方法、法规等信息来调整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另一方面又要输入区内外的各类科技创新信息以激活区域创新系统。如果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相混淆,就很难发挥区域的个性特色,就会加重“一刀切”、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病。这不仅会影响区域优势经济功能的发挥,更会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平稳的健康发展。 h/TLo8nBgRVKfVYi8Xq2GYjK7C+aJ8vx0vqeXxvriQD8kzvG+6x+AuzjtbJsIMb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