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配体L 1 以及稀土元素Tb 3+ 、Eu 3+ 、Dy 3+ 、Gd 3+ 、Ce 3+ 和Sm 3+ 的配合物具有一定的荧光性质,而Er 3+ 、Pr 3+ 和Nd 3+ 配合物的特征发射峰主要集中于近红外光区,因此我们对L 1 和配合物 1~6进行了常温下固体荧光的测试,测试结果如图 2.9所示。
图 2.9为配体L 1 和配合物 1~6固体荧光的发射光谱。配体L 1 在 345 nm波长的激发下在 499 nm附近出现一个宽峰,并在 499 nm处最强,这是由于L 1 中π*→π电子跃迁和π*→ n 电子跃迁所产生的。配合物 1和 2在以 328 nm为激发波长的激发下能展现出最佳的发射峰。配合物 1的四个窄峰 489,544,582和 619 nm可归因于Tb 3+ 中 5 D 4 → 7 F J ( J =6,5,4和 3)的电子跃迁。其中,同样是发绿光的 5 D 4 → 7 F 5 (544 nm)峰强最强。配合物2在 590,613和 653 nm呈现出三个窄峰,分别对应于Eu 3+ 的 5 D 0 → 7 F J ( J =1,2和 3)跃迁。其中 613 nm处对应 5 D 0 → 7 F 2 跃迁的峰强最强。除了稀土离子的特征峰,1和 2中并未出现L 1 的峰,这同样证明了L 1 可以具备很好的天线效应,可以有效地将能量传递给Tb 3+ 或Eu 3+ 离子。在 331 nm波长的激发下,配合物 3在 482和 573 nm处出现两个Dy 3+ 离子的特征峰,这两个峰分别对应于 4 F 9/2 → 6 H 15/2 和 4 F 9/2 → 6 H 13/2 的能级跃迁。通过在 330nm的激发条件下对配合物 5的荧光进行测试,发现它的发射光谱在 562nm,595nm和 641nm处分别出现了Sm 3+ 的 5 G 5/2 → 6 H 5/2 (562nm), 5 G 5/2 → 6 H 7/2 (595nm)和 5G 5/2 → 6 H 9/2 (641nm)能级跃迁的三个特征峰。与配合物 1和 2相比,配合物 3和 5的荧光发射峰强度发生了明显的下降,且在发射谱中出现了一定的L 1 发射峰,因此L 1 并未完全有效地将能量传递给Dy 3+ 或Sm 3+ 离子。配合物 4和配合物 6在 328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分别在 477 nm和467 nm处出现了最强荧光发射峰,其中配合物 4的荧光峰较宽,而配合物 6的较窄。虽然两者峰型上存在一定差别,但它们的峰位置都与配体L 1 的相近,只是发生了轻微的蓝移,这说明由于Gd 3+ 的激发态能级太高而Ce 3+ 的级较低,配体很难向它们传能,因此配合物4和 6的荧光都只产生于配体的π*→π电子跃迁,峰的蓝移可归功于配体与配体间或者配体与金属间的电子转移。配合物 6峰型的改变可能是由Ce 3+ 的 4f-5d跃迁导致的宽漫射谱带所造成的。
通过上述固体荧光的测试实验,并对比配合物及配体的荧光谱图,我们发现配体L 1 对Tb和Eu稀土离子均有较好的敏化效果,对Dy和Sm稀土离子有一定的敏化效果,说明配体L 1 向Tb和Eu稀土离子的传能效率较高。
图 2.9 (a)室温下配体L 1 的固体荧光发射图谱;(b)室温下配合物 1的固体荧光发射图谱;(c)室温下配合物 2的固体荧光发射图谱;(d)室温下配合物 3的固体荧光发射图谱;(e)室温下配合物 4的固体荧光发射图谱;(f)室温下配合物 5的固体荧光发射图谱;(g)室温下配合物 6的固体荧光发射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