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青少年的成长特点

青少年是一个按年龄划分的社会群体。关于青少年的准确含义,目前在学理和法律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如发展心理学根据我国人口的生理情况和发展特点,将 11、12岁到 14、15五岁的年龄界定为少年期,14、15岁到 25岁的年龄界定为青年期。《张氏心理学词典》(1991年版)则将青少年界定为“由青春期开始到身体渐臻成熟的发展阶段,年龄大概为 12—22岁之间”。《大英简明百科》将青少年定义为处于青春期(puberty)与成人期(adulthood)之间,情绪高涨和充满活力、年龄约在 12岁至 20岁之间的群体(大英百科公司,2004)。我国的《共青团章程》对青少年的认定是年龄大概为 12岁至 22岁,介于童年和成人之间的群体。本书关注的对象大致与此相同。

(一)青少年的生理发展特点

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发育非常迅速,所以其生理特征具有突变性,有人称其为“生理大革命”,表现为形体、形态、内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现象较以前均要发生一个迅速而巨大的变化。青少年时期,不仅人的身高和体重加速增长,而且人的大脑发育也逐渐趋于完善。虽然在此之前,其脑重量和体积已接近成人的水平,如 6岁孩童的大脑体积已经达到了成人大脑的 95%,但大脑的质量和功能,诸如提前计划、解决问题、是非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仍无法与成年人相比。所以,在青少年时期,人的大脑发展主要体现在脑功能的完善与质量上的突破方面。此时,大脑的发育主要表现为:脑神经纤维变粗、增长、分支及髓鞘化,脑神经分化机能逐渐达到成人的水平,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显著增强。同时,随着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日益增多,其脑的内部结构和机能也将不断分化和迅速发展,导致青少年的记忆力、理解力、思维能力得以实质性地提高。除此之外,在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心脏也将再次迅速增大,心肌壁逐渐变厚,心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又为青少年增加活动量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从而使青少年产生了活泼、好动特性。

(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在青少年时期,随着生理上的巨大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两者并非同步,一般来说,心理发育较生理发育迟和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青少年特殊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心理上的半成熟性。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速度跟不上生理发展速度,所以他们身体上的成熟使其产生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而心理发展却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和处于幼稚和半成熟状态,导致一些矛盾的心理产生。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由于生理发展速度较快,许多青少年自认为已经成人,在思想、言行等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独立性,不肯轻易向家人及朋友吐露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要求自作主张。但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在很多事情上又难以做出正确的决断,不可避免产生了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情感与理智之间的矛盾。青少年往往充满热情和激情,他们的情感又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因一件小事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一次小小的失败而心灰意冷,他们的求知欲非常强,渴望获取一些新知识、新思想,对自己喜爱之事,积极性很高,但对自己不感兴趣之事,则避而远之。由于他们不善于处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社会经验较少,识别力较低,常常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进行理智的控制,从而成为情感的俘虏,如果不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误入歧途。再者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青少年朝气蓬勃,富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但是,他们往往不能正确估计其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极易遭受打击。一旦遇到挫折,有的人便会悲观失望,严重的会陷入绝望的境地而不能自拔。由于青少年心理上充满着矛盾,从而导致其情绪不稳定,他们常常难以自控,容易躁动,经常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甚至会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另一方面是人际交往的自主性。青少年时期,自主意识高涨,他们不再愿意依赖他人,而是希望从交往观念的建立到交往对象和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标准选择。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媒体环境中生活的一代青少年,不仅希望通过新媒体进行个人意志和需求的表达,而且希望借助新媒体来构建独特的认识图式,实现自我对外部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识与理解。随着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增强,一是他们对父母的优缺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和分辨,不仅不再完全以父母为榜样,而且也不会完全听从父母的意见,甚至反抗父母意愿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青少年也不再像儿童那样,把自己的老师当成偶像和权威,盲目崇拜,而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那些自己喜欢的老师,并努力学习相应的课程,对于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或不喜欢的方式则会表现厌倦和不满。二是青少年的交际对象也发生了向同辈群体的转向。从年龄特点来看,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选择同伴作为交往对象的比例呈递增之势。有研究表明,中学生课下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是其与成人在一起时间的两倍。此外,青少年在游乐、倾诉、乐趣分享等方面也同样把同伴放在首要位置。而且,在广泛的同辈交往框架之下,产生了相应的根据不同特征、兴趣爱好甚至利益关系结合而成的“朋友圈”,同辈之间的选择与结合、行为的同化与异化,对处于其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塑造作用。

(三)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加速发展的一个高峰期,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和学习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尤其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在快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统一。

在青少年初期,个体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低,且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由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产生了新的认知结构,所以他们开始能够运用理论假设进行思维,并能够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检验假设的完整过程去解决思维课题;他们开始能够运用预计思维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时不仅关注眼前,而且更关注未来,在解决问题之前,他们已经能够形成计划、方案及策略等;他们开始能够运用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进行思维,即其思维活动具有内省性,能够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准确。

在青少年中期,个体经常需要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重要的科学理论,其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起来,如辩证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日益增强。在这种思维过程中,既有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有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同时,青少年还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有研究表明,“初一、初二学生的求同思维优于求异思维,从初三开始,求异思维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超过求同思维,等到了高一、高二,求异思维则占据主导地位,且与求同思维协同发展”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小发明、小创作等的数量明显增多,质量也明显提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表现为鉴别能力较弱,易受他人思维的影响,而且意志不坚定,一旦遇到困难,容易动摇。

在青少年后期,如高三和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其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基本上接近成人,处于成熟水平,达到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各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首先,由于青少年在长期课堂学习中养成了依赖的思维方式,过于信赖书本和老师给予的答案,不能主动思考,缺乏创新性和批判性,他们满足于现成结论,对别人的意见容易相信、盲从,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现在混杂于网络文化中的各种信息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其次,青少年缺乏系统性思维,他们不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更不能用科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思路狭窄,从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容易受网络上的思想观念影响,思想偏激。最后,青少年还没有完全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虽然所学课程知识的广度不断增加,尤其是从网络等课外途径接受了很多碎片化知识,但由于深度不够,加之心高气盛、心浮气躁,所以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 i28o3dndUGyBq/9Ta6WeqmLDEIyuBQNttUAiTYaCj7jofZyp11pY+oLlBxgp/T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