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思路引领行动。做任何一件事情,只有思路清晰才能找准着力点、明确目标方向。理清思路是确保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进行学术研究也是如此。本书认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青少年理解、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要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己的行动。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将其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社会课题,也是当前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思考的问题。目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由于党的重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多方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遇到一些困境和挑战,特别是低俗文化现象的滋生破坏了青少年生活的文化生态和环境,影响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迫切需要探寻一种卓有成效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增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同,使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因此,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价值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国的现实文化语境,将“问题意识”和思考重心置于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回应上,紧紧围绕“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这一主题,从低俗文化和价值观教育两方面入手,以低俗文化的有效治理为突破口,从整体上遵循从实然到应然的思路展开,深入分析低俗文化的表现、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归纳和设计基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价值评价的依据和各种文化要素有效整合的一般原则,重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秩序,希望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创新价值观教育工作提供参考,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

本书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在把握青少年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低俗文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概念,梳理文化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逻辑关联及理论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低俗文化的成因、表现、特点及其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正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是达到研究目标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再次,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原则和价值原则为指导,解析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属性功能,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设计文化评价的原则,解决文化价值的判断标准问题,从更高的价值层面出发对不同文化做出理解和评价,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低俗文化的改造和文化要素整合提供指导;最后,确定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价值体系重建和文化秩序重构的路线图,为低俗文化改造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问题是进行学术研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是确保研究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因此,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价值分析法为基本的方法论指导,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价值等进行分析,对各种文化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整合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种文化要素,重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价值体系。具体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

1.调查研究方法

一切科学研究都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开展有关青少年对低俗文化的认识,低俗文化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影响状况及特点等问题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等形式,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具体表现和青少年在核心价值观构建方面的思想文化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结合理论开展分析、研究,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2.比较研究方法

运用“实然”存在与“应然”存在的比较方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分析和社会文化现实,从实然角度探究低俗文化产生的过程及本质;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史观分析文化的目标指向与价值旨归,在应然角度,探究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性质和属性功能,在应然与实然的分析比较中,探究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价值提升、秩序重构的实现路径。

3.文献研究方法

这是本文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在坚持借鉴吸收与融合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对已有的涉及文化以及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中央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讲话,中国知网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以及近年来有关部门关于低俗文化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件、报告和规定等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甄别,对与本书密切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了解与本书相关的研究状况,把握与本书相关的基本理论,这些文献为本书研究积累了坚实、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指导,这也是本书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4.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着的,每一种知识体系都与其他学科有相互联系的关系,因而对其进行研究时要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低俗文化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不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借鉴吸收政治学、传播学、文化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才能使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因此,本书在分析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以及以文化建构青少年价值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时,综合运用了文化哲学、教育学、传播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pBzgOjp78DIC18w0i7+FcPhgrofi0+pOFb9Odt5JunsbE1jKp/kOqiVmML7xDU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