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管理的界定

管理行为是人类社会的固有行为。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管理行为,一方面,从根本上而言,是由于人的生存能力不具足,仅凭个人的能力,无法生存下来,因此需要同他人合作,彼此互补,相互帮助。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群体,乃至于社会。“人类从没有作为隔离的个体而存在;现代人类出现之前,社交和融入亲戚团体已成为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人类的社交性,不是因历史或文化而取得的,而是人类天生的。” 但另一方面,人性中存在着永恒的自利性,结成了群体的人在群体中,由于自利的本性作祟,往往把“群体”当成自己逐利的工具,在谋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相互竞争乃至于倾轧,从而破坏了群体的合作与团结。中国先秦思想家荀况曾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的这一说法是对人性自利性及其所引起的人群矛盾的最好解释。正是人生存能力的不具足性和人性中的自利性之间的张力,使得人常常处于不得不结成群体以求生存发展但又无法稳定合作的矛盾之中。如何能有效克服人性中的自利对合作带来的破坏,保证人群有序合作呢?管理行为正是这一问题的答案——人类通过管理行为以消除合作中的摩擦,从而保证群体共同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管理行为出现的目的是对人的能力与人性的弊端的矫治与匡正。“管理作为一种活动一直存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愿望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得以实现。管理能够促进组织成员的努力水平,当人们通过寻求合作来实现目标时,管理便会出现。”

虽然管理行为是人类社会固有的行为,历史上也不乏对这一行为的思考与成果,但从科学研究的理论视角,对“管理行为”的本质与内涵做出规范化的界定,却是20世纪之初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创立之后的事。古代汉语中“管理”并不合用,没有这一词组,“管”和“理”两字是分开使用、各有其意的。“管”字的本意是指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从竹,官声” 。“理”字的本意是指一种处理玉石的方法,“理,治玉也。《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是为璞’” 。两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意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大相迥异。现代话语中的“管理”一词,是近代中国在与西方世界交往过程中获得的一个新词汇,是对英文management一词的翻译。至20世纪之初,“管理”一词在我国已经得到普及和使用,1913年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规程》中首次设立了管理课。随着泰勒科学管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各行各业日益重视“管理”,“管理”的成效越来越影响着各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时至今日,管理已成为社会生活各方面须臾不可离之的活动,“管理”一词也随之成为众人熟知的词汇(本书第十讲将对“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介绍)。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外管理学家对“管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管理的定义因为学者对其不同的认识与理解而不同。可以这样说,有多少位管理学者,就有多少种“管理”定义。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管理学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认为,管理就是在实现企业雇主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确保每一个员工财富最大化的活动。这一活动由四项基本任务构成:

第一项,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以替代经验主义的传统工作方法;

第二项,科学的挑选员工并重视培训和教育,以提升其工作技能与水平;

第三项,管理者与员工的密切合作,以保证工作按已确定的科学原则完成;

第四项,资方与员工在工作上实现分工。

泰勒关于管理的定义突出管理活动的效率目标取向,他认为:“‘财富最大化’……不只意味着公司或其股东的高额红利,还包括公司的每一个分支部门的发展都达到其最佳状态,这样的财富才能够长久。同样,每个雇员的财富最大化也不仅仅指与同阶层的工友相比得到更高的工资,更重要的是,它还意味着每个人都达到效率最大化的状态。”

一般管理理论创始人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认为,管理就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要素所构成的一种组织职能。“管理职能并非一种专有特权,也不是某个负责人或企业领导的个人责任;同其他基本职能一样,这是一种由组织领导和组织所有成员共同行使的职能……管理:仅仅是这6种职能中的一种,由领导来保证它的运行。” 法约尔关于管理的定义,突出了管理的职能构成与过程性,以及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等人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它们先分离出组织成员决策制定过程中的某些要素,再建立规范的组织程序,来选择和确定这些要素,并将要素的信息传递给组织内相关的成员。”

美国管理学者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认为:“管理为一个协调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该定义强调了管理过程中人与人的协作及效率与效果的管理目标。同罗宾斯一样从“效率”的角度对管理做出界定的学者还有美国学者加雷恩·琼斯等人,他们将管理定义为:“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对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等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中国台湾学者蔡敦浩则认为,管理“就是经由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程序,以具有效果和效率的方式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我国学者罗哲认为:“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以有效率的和有效果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

另外,还有学者强调管理中的“协调”,从此切入对管理做出界定。如我国管理学家周三多认为,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也认为:“管理存在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取得成效。它的出发点应该是预期的成效,它的责任是协调组织资源取得这些成效。它是帮助组织在组织外取得成效的工具,无论这个组织是企业,还是大学或医院。”

最后,有学者还认为,管理的核心是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芮明杰在界定管理时指出,管理“是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该定义认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是管理活动复杂化后通过分工形成的专业活动,是整合与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因每一项活动仅是帮助组织有效整合资源的部分手段或方式,因而单独的管理活动并不能成为管理本身,管理是由这些单独活动按照一定结构所构成的有机体。

综合以上观点,本书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特定环境下,组织中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凭借一定的资源,通过一系列职能的开展,以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方式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内涵。

(一)管理以组织目标达成为目的

管理活动是组织中特定人员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开展的有意识的活动。组织目标是指引组织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愿景,也是凝聚组织成员力量的关键。组织目标并非是组织成员个体目标的简单加总,而是组织成员个体目标与利益追求同组织总体利益和长远追求的辩证统一体。人们之所以结成组织的根本原因在于试图通过组织来达成仅凭个人力量所无法达成的目标。因此,组织目标既要反映组织总体上所希望达到的状态,又要能对组织成员个体利益的满足与目标的实现做出适当的回应与满足。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目标,管理的开展就是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是管理活动存在的根据与意义。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管理是以组织目标为导向的。

(二)管理以效率和效果为主要目标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效率(efficiency)是做好事情,效果(effectiveness)则是做对事情。效率关注的是投入—产出比,即能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也就是如何能实现低成本地使用组织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就现实而言,组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总是处于稀缺状态。如何更经济合理地使用这些资源以达成组织目标,正是管理的任务与使命。除此而外,管理所要追求的另一个目标是效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将决策付诸实施以便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效率是指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即做事的方式,强调“正确的做事”。效果则是指对组织目标和结果的有用性,强调“做正确的事”。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既要关注效果也要关注效率,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达成组织目标的目的。

(三)管理是由管理者承担的专业工作

分工促进了工作专业化的发展,管理是由组织中的管理者所承担的一种专业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认为,管理职能同技术职能、商业职能、金融职能、安全职能、财务职能一并构成了组织的职能体系,管理职能在这一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在组织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以实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完成组织目标。管理的专业性具体体现在管理者管理职能的履行是以拥有特殊的管理特质、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扮演特定的管理角色为基础和前提。管理者需要经由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在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的原理与方法的情况下才能开展管理活动。对管理专业化的追求是实现管理科学化的保证。

(四)管理是一系列职能相继开展的过程

管理是一种过程性和动态性的活动。管理活动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相继开展上,这些职能不仅是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更是管理目的实现的环节与过程,是管理活动静态内容与动态过程的统一体,是管理区别于其他组织活动的主要标志。“它的含义在于,当管理者进行管理时,他们的工作通常以连续的方式也就是以过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五)管理最基本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是在组织中开展的人类活动,组织是管理活动开展的载体。组织是人们围绕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结构所结合而成的人的集合体。根据不同的组织目标,组织具有不同的类型,管理活动的核心问题和根本任务就是解决与克服人类组织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因为人类的组织化才产生了对管理活动的需求,组织化过程必须借助管理才能实现相应的组织目标,组织与管理构成了共生的辩证逻辑。“管理与组织的关系类似于复杂的精神力量与身体的关系。我们的身体仅仅是精神力量努力实现其目标和愿望的手段和工具。”

(六)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切斯特·I.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认为,组织就是“对于两个或多个个体的活动或力量进行有意识协作的系统” ,“正式组织是人们之间一种有意识的、谨慎的、有目的的协作” ,任何组织都具有三种普遍的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的、沟通。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理念、程序与方法实现组织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以及组织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期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协调是管理的本质。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认为,“自从人们开始形成群体去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人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 ,因此,协调是管理工作的核心。现实中的管理协调表现为:第一,组织成员个体目标与利益之间的协调及其个体目标与利益同组织整体目标与利益之间的协调;第二,构成组织的各部门目标与利益的协调以及这些目标与利益同组织整体目标与利益的协调;第三,组织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与利益的协调;第四,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第五,组织内部各工作程序与工作关系的协调。 zlFvJaDVYZ3kR/I8pxRgWOiuOXP9uCE6iRUABNbh+l13i1+u9W3I/Nb8MCb3Dtr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