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绿色理念:中国学者的“阿者科计划”(思政点案例)

摘 要: 如何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去理解中国学者推动的“阿者科计划”具有重要的思政意义。本案例讲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接待业中的高校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通过实施“阿者科计划”创新旅游产品形式,规范旅游经营活动,推动世界遗产地核心区的贫困山村脱贫致富的故事。针对中国传统古村落人口“空心化”、文化传承断档和旅游无序开发等问题,应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提出具体对策,本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积极投身实践。

一、案例正文

贫困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尤其突出。在当前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大环境下,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在贫困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正由辅助角色转换为关键推动力量。从本质上看,旅游减贫依托旅游产业,旅游减贫作用的发挥与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成效紧密相关。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减贫,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资源,引导贫困人群就业,同时兼顾地方环境保护,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一)案例背景

阿者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核心区,海拔 1880米,全村共 64户,479人。“阿者科”按照字意是指最旺盛、吉祥的一个小地方,村寨有 210年历史,因其保存完好的四素同构生态系统(森林、村庄、梯田、水系),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蘑菇房)聚落空间景观和悠久的哈尼传统文化底蕴,成为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申遗的 5个重点村寨之一,同时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阿者科村哈尼族的传统建造方式,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传统观念,以及自然人文景观所构成的和谐人居环境,体现出哈尼族传统聚落勤劳和顽强的精神。

(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千百年来,哈尼族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自然生态和人文根基。村民们一直保留着尊重山水和梯田的自然理念和风俗习惯,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大山。阿者科村筑牢了“绿水青山”的自然本底和人文根基。拥有富饶景观资源的阿者科村是游客追求的理想目的地,却是村民几代人拼命想挣脱的封闭落后、限制发展的沉重“枷锁”。阿者科是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仅 3000元,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人口外出务工,村落“空心化”日趋严重。

(三)帮扶措施

为解决乡村人口“空心化”、文化传承断档和旅游无序开发等问题,平衡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保护千年古村落,守护美丽家园,留住心灵深处的乡愁,2018年,元阳县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研究团队,编制实施了“阿者科计划”,成立阿者科村集体旅游公司,由中大研究生团队和元阳派驻干部共同指导公司经营。这一计划依托阿者科特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以保护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发展“内源式村集体主导”旅游产业为重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优质生态产品的综合效益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村民受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最终全村基本实现旅游脱贫。具体举措如下。

1.增强技能培训

保继刚教授团队根据扎实的现场调研和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确定了阿者科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整个计划预计在三年内完成,主要通过驻村团队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攻坚、遗产保护和旅游接待的三大任务。驻村团队希望在三年内完成对本村运营团队的培育,三年后正式移交,实现村民自管自治。项目团队提出在阿者科村实行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团队派出博士生和硕士生,协同元阳县指派的青年干部,同驻村领导/村民成立阿者科村集体旅游公司。公司组织村民整治村庄,经营旅游接待,村民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管。团队重视对村民的参与能力培训,包括学习普通话、外语和电脑技术,同时也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和强化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与技能。

2.守住生态底线

为了保护古村留住乡愁,“阿者科计划”制定了四条保护利用底线。一是不租不售不破坏:公司成立后不再允许村民出租、出售或者破坏传统民居,违者视为自动放弃公司分红权。二是不引进社会资本:公司不接受任何外来社会资本投入,以孵育本地村民创业就业。三是不放任本村农户无序经营:公司对村内旅游经营业务实行总体规划与管理,严控新开餐馆和商店,尽可能保持村落原真性。四是不破坏传统,公司尽力恢复传统生产生活设施,进行旅游体验产品创意开发,使传统焕发新生。

3.发展生态旅游

为了不破坏村内自然环境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这一计划将产品定位为“小团定制产品、深度体验产品”,公司将纺织染布、插秧除草、捉鱼赶沟等哈尼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活动进行重新设计,现已推出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文化等主题性体验活动,游客按需“点单”,公司实现“菜单式管理”。游客进入阿者科村,既能欣赏壮观的梯田风光和传统的哈尼村寨,又能亲身体验哈尼家庭真实淳朴的生产生活。该计划受益范围覆盖全村,各家根据自身条件参与旅游接待,缺乏劳动能力的老人也可以通过演示传统工艺增加收入;培育“稻鱼鸭”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一户多业”。同时,旅游公司为贫困村民提供售票、清洁、向导等 9类岗位,其余农户则经营餐馆、织染布艺体验、野菜采摘、梯田捉鱼等文化旅游项目。

4.维护村民利益

为了增强阿者科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村民在坚持传统文化和自然保护中获得可持续的收益,“阿者科计划”创新构建了以自然资源入股和鼓励村民保护自然、传承文化的分红机制,旅游发展所得收入的 30%归村集体旅游公司,用于日常运营和后续开发建设,70%归村民分配。在村民分配的利润中,再按4个部分执行:传统民居保护分红 40%,鼓励村民保护蘑菇房等传统民居;梯田保护分红 30%,鼓励村民持续耕种、保护梯田景观;居住分红 20%,鼓励村民继续居住在村内,保留阿者科村原住民核心人文环境;户籍分红 10%,鼓励村民保留村籍,共同参与村集体事务。这一分配机制,盘活了自然资源资产,打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也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保护梯田、传统民居的积极性,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5.打造旅游品牌

驻村团队通过拍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优美的人文与自然美景小视频,通过新媒体渠道向游客全方位展示万亩梯田的壮美风光和百年古村的活态人文风韵。驻村团队为阿者科村开设的抖音号播放量达 1000多万次,点赞量达 46万次,不断更新的抖音视频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游览阿者科村。同时,元阳县通过政策引导、持续培育和立体推介等措施,打造“元阳红”等优质品牌,形成了梯田红米、梯田鱼、梯田鸭、梯田茶等一批标准化的元阳梯田生态产品,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四)发展取得的成效

1.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借助“阿者科计划”的实施和当地政府的帮扶投入,阿者科村建立了“保护者受益、受益者保护”的利益导向机制,村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进一步加强,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内顺利完成了公厕改建、水渠疏通、房屋宜居化改造等工作,共修复梯田 12亩,栽种林木 2730棵,水质监测指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类型生态产品的能力不断增强,留住了以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产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的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形成绿色发展和宜居生活相互融合的和谐格局。

2.脱贫攻坚和“两山”转化成效显著

阿者科村通过发展旅游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2018年实现创收超 60万元,村民分红 30余万元;2019年 2月至 2021年 3月,全村实现旅游收入 91.7万元,其中村民分红 64.2万元,户均分红 1.003万元;2020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 7120元,同比增长 31.6%。同时,村民回村发展的积极性与日俱增,已有近十户村民回村就业创业,村庄“空心化”问题逐步得到改善。旅游发展使村民切实享受到了保护遗产和发展旅游带来的效益,促进了村庄的生态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部分村民将传统民居出租给外地经营者后搬出村寨,导致传统村落核心人文内涵丢失。发展乡村旅游后,公司引导村民停止将房屋出租,继续留住在村里,规避了当下旅游型村落发展的常见“陷阱”,即人口置换产生的“文化空巢”现象。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被项目团队打造成特色创意的主题性旅游体验项目,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认可。

3.文化影响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阿者科计划”实施后,文化影响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首先,村内分红细则规定村民不得将房屋、梯田出租,鼓励村民持续耕种并继续居住在村内,有效解决了核心人文内涵丢失和文化传承断档等问题。其次,随着旅游产品的开发,哈尼族以祭水、祭田和祭神林为代表的传统祭祀活动,以木刻分水为代表的传统生产制度,以摩批和咪咕为代表的活态文化传承,以乡土建筑工艺、服饰制作和刺绣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等,都通过游客体验和市场传播等方式得以长久地保护和传承。再次,通过修建村史馆、历史文化展厅、图书阅览室、茶室以及公共交流空间,招募大学生义工,成立阿者科学社,辅导村内留守儿童开展文娱活动,如读书、绘画、电影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加强其对哈尼传统文化的认知。最后,通过短视频扩大了阿者科村的文化影响力,增强了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中央民族大学可持续旅游与减贫研究中心主任李燕琴认为,相比其他减贫方式,旅游减贫的优势在于,贫困地区自然或区位条件的劣势有可能因为旅游资源受到保护而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此外,旅游业发展对环境影响较小,好的发展还可激发贫困地区文化自豪感,强化文化认同。

(五)经验与启示

1.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在“阿者科计划”中,保继刚教授运用 20年的研究成果指导旅游减贫实践工作,以规避诸多发展“陷阱”,做到科学指导。例如,《阿者科计划》中将旅游吸引物权的学术概念落地,在整体方案设计上提出一直被忽略的旅游吸引物用益权,将用益权归还于村民。全体村民成为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后,更加主动保护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景观资源,从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协同并进。

2.发展乡村旅游不一定要引入外部资本

阿者科村落小,人均居住面积小,村寨的污水处理池也无法承接大规模餐饮业态。经过综合测算和评估,阿者科的环境承载能力决定了这里不能发展大众旅游,也就无需引入资本大搞建设。如果引进外部资本,外来经营者很有可能挤占本地居民的旅游参与机会。因此,“阿者科计划”规定不允许外来资本进入阿者科,转而采取技术援助的方式,孵育本地村民参与旅游发展,以少量的启动资金,选择轻投资高回报的发展方式。

3.旅游扶贫要加强技能帮扶

计划的要旨除了社区增权,还有社区赋能。驻村团队常年居住在村,从决策到执行的手把手培训,增强村民参与旅游的能力,从而实现自管自治。这需要先将培训方案本地化,并鼓励村民参与培训方案的制订,才能更好地让村民理解和执行培训方案。培训采取“做中学”的方式,驻村团队带领村民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并反馈,促进村民更好地理解旅游服务要求。

4.保护细则与分红绑定

“阿者科计划”将古村落的保护主体和受益主体都定义为本村村民,权利与义务统一,以期让村民在享受旅游分红的同时自发保护村落景观。这一规则背后体现的是管理学的绩效考评思想,而没有选择绝对的平均主义,只有当村民做到了相应的保护工作,才能得到相应比例的保护分红,以蘑菇房、梯田、居住、户籍四者共同构成阿者科的核心旅游吸引物系统。

总之,阿者科村旅游扶贫试验至今仍在运营,从脱贫攻坚过渡到乡村振兴,荣获党和国家领导人、世界旅游联盟、世界政党大会、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方奖励与关注,并成为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综考试地理题的题干内容之一。阿者科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2019年,该村被列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又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阿者科村通过技术支援和当地政府的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激发村民的主动保护意识,走出一条符合元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之路。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讲述了旅游接待业中的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推动的一个位于世界遗产地核心区的贫困山村脱贫致富的故事,通过学习保继刚团队如何带领阿者科村发展旅游的历程,旨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强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鼓励学生投身实践。

(一)思政结合点

1.“五大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我国全新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五大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了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与发展着力点,能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思想动力。积极贯彻实施“五大发展理念”,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

(1)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针对的是全球科技与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与我国创新能力较弱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发展的动力源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针对的是经济总量高速增长与经济结构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注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针对的是我国以往粗放型发展模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继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后,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彰显出我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本质就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在发展中力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兴国与绿色惠民目标。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针对的是,全球局势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与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水平较低之间的突出矛盾,致力于推进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解决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针对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追求以民富优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福祉,从而推动国家进一步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为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旅游业成为优势产业。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激发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这体现出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特殊优势。

2.文化自信

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根基,是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根本差异之一,是国家(地区)兴盛的核心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精华多如苍穹繁星,影响力流布四海,奠定了文化自信基础。文化自信成为我国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从本质上讲,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的肯定与认可,对自我发展的信念与自豪;从个体上讲,是个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及认同。旅游行为成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桥梁及载体,推动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党的十九大以后,文旅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文化引领旅游,促进旅游的提质升级,为旅游体验增添故事与温度;通过旅游促进文化传承发展,提升旅游吸引力,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文化和旅游更普遍、更紧密地融合,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文化自信生成,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二)案例思考题

(1)结合案例谈谈“阿者科计划”是如何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阿者科村实现脱贫致富的。

(2)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阿者科村未来如何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现旅游接待业转型升级。

(3)结合案例谈谈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发展对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

(4)结合案例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Sc115BxuulcgjO5libNBsIIUHUDPiwC+cdMBtwEm5l+M3XRQSmAbXIVS3Q+ZG1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