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族节日文化中的道德礼仪与传承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然而,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对白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很多,但对于白族道德生活方面的研究却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白族道德生活史是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白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族节日文化在白族文化中是如何形成、发展及其演变传承的,几千年来,白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节日道德礼仪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轨迹如何,其形成发展传承的规律如何,白族节日道德礼仪与价值追求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问题,是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白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些节日礼仪规范已融入白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日常道德礼仪之中。因此,白族节日礼仪中蕴含着丰富的白族传统伦理道德的观念。

受汉文化影响,白族地区的节日部分与汉族相似,如春节(白族叫过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还有一部分节日是独具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等。白族节日众多,因受到区位阻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白族本民族的节日又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一、节日活动中的道德标准

节日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不是无故产生的,或是寄予自己美好的期望,或是为了表达某种愿望,希望达到某种目的,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年前,部分白族地区就已经进入了农耕文明,因此,白族节日中与其他民族一样,有自然节日、宗教节日、社会节日、文化节日等,其中与农事活动有关的节日占有很大比例,即便是其他节日,内容中也包含了大量农事活动,以及祈望丰收的内容。

因此,在白族的不同地区都有很多不同的传统节日,但主要且普遍的有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节、过年节等。其中,有一些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与汉族基本相似,这是由于白族和汉族人民长期友好交往。大部分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是祭神、祭祖,祈求人畜两旺,五谷丰登;一部分节日,如三月街、渔潭会等以交流物资为主。这些传统节日及其主要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蕴含着白族人民长期历史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以下是主要节日及其活动内容和形式之中白族节日的道德要求及规范:

二、不同地域里的节日及道德要求

白族既有大聚居,也有小杂居。居住在不同区域里的白族在同一年节里又有各自不同的要求与规范。

二月八。

二月八是白族的特色节日,盛会极多,各地白族自有内容和特色,不过主要的活动中心是围绕白族的本主崇拜主题展开的,而节日举行的主要目的便是求本主神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那马人在二月初八这一天,主要到中排村木瓜依祭木瓜依庙里的菩萨。这一祭祀活动的规模很大,会有2000~3000人前来参加。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庙会”,保山、大理、维西等地的商人也会赶来参加。如今,木瓜依庙早已倒塌,庙里的菩萨有的说是弥勒佛,有的说是用香柏树刻的大黑天神(怒江勒墨人说是斗维摩,即释迦佛)。人们对木瓜依庙里的菩萨非常敬畏。祭时,先供上4碟蔬菜,烧香,磕头,然后由两个男人从庙里把菩萨抬出来转村,由澜沧江西岸游到东岸,要持续两三天。转村时,后面跟着1000多人,抬不着的,摸一下也是好的,都希望菩萨能给自己家赐福,保佑全家平安。河西一带的人怕吃狗肉冲犯了木瓜依庙里的菩萨,所以不吃狗肉,吃了狗肉,冲犯了神,怕家里人会有劫难。木瓜依庙在澜沧江西岸,在江东骑马的人怕庙里的菩萨怪罪,走到直对着江对岸木瓜依庙的地方必须下马,步行一段后才上马继续赶路。 这说明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为了避免被神灵惩罚。

二月初八这一天,大理喜洲白族则过推神车节。大理喜洲北15里有仁里邑等村用木轮车迎送本主,每尊神挑选小伙子16人推车迎送。本主神中有佛教之神,故又名“推佛车”。这一天成千上万的白族人载歌载舞,巫人则敲打半面羊皮鼓、小锣,配以唢呐、笛子,吹树叶,夹杂着嬉笑对唱《花柳曲》,还有拜佛的“莲池会”、道教的洞经音乐。这些迎神佛的车辆,北边的游行到南边去,南边又游到北边去。 被选中的小伙子必须是身强力壮,品行端正的,一旦被选中是小伙子一生的荣耀。

可见,从白族人对本主神普遍存在的敬畏之心,再到他们敬畏神灵的具体行动,既体现出白族人民崇尚礼节、淳朴善良的道德风尚,当然也体现出部分白族群众尚存在因循守旧、听天由命的消极道德观念。从能够举办上千人的“庙会”而言,这也是白族人民团结互助、群体内聚道德精神的展现。

清明节。

各地的白族在过清明节时,节日活动和形式有些许区别,但这些区别不是很大。一般来说,清明节前后10天左右,人们要扫墓祭祖。

海东的白族家家户户都插柳,老人腰间也插柳,扫墓时,必须先用生的猪头、鸡以及米等向山神献牲,然后煮熟献祭。凡是新婚夫妇必须上坟扫墓,女婿也要送给岳丈家猪头和鸡。 目的是让子孙后代铭记祖先的功德。

那马人过清明主要是给刚去世的人上坟。前一年有家人去世的人家,这一年要上坟祭奠、垒坟,连续3年,且3次之中初次上坟最为隆重。初次上坟的人家要杀1只鸡祭山神,祭完山神后再垒坟。祭山神不是到山神庙祭,而是祭坟旁1棵树(叫山神树)或1块石头(石头是山神树的标志),请它保护祖坟。上坟的人有时也为祖先的旧坟修补一下。那马人给村中死去的最年长的老人垒坟时,全村每家都要去一两个人,带上好吃的东西,去后把东西交给主办的人,大伙一起吃,热闹一天,人数有时多达四五百人。那马人头年没有家人去世的人家一般就不去上坟了,在家里过清明。那马人也会把柳枝别在腰上,据说这样以后劳动时腰就不会疼了。

大理白族人民十分重视清明节,出门在外的人都要回来,邀请亲戚朋友参加,并且在这一天,青年男女都会精心打扮。上坟祭祖扫墓时,除了供上丰盛的鱼肉酒席外,家家户户都要在墓前插上杨柳,并先“安龙谢土”“谢山神”。祭拜祖先后,就在墓前席地举行家宴,大都请客人参加。大理白族除清明扫墓外,在正月和十月还要各上坟1次。大理清明节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大多数的坟墓都在苍山半山腰,上坟的人流经过十字路石碑坊前(院旁村下),有白族妇女设摊卖雪,搅上煮梅和糖汁,或卖冰粉凉宵,这些小吃都有沁人心脾的体感。凡是出门在外的白族人,都想回家过清明节,上坟后,到十字街喝大理特有的雪啤。

白族的清明节与汉族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色,体现出白族人民与人为善、自强不息、善于适应环境的优秀道德品质。以祭祖为核心的清明节就能体现出白族人民遵从礼节的道德风尚;从祭祖先祭山神又可以看出白族人民敬畏神灵的道德信念;从乐于与众亲朋好友一起团聚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和睦共处、团结友爱、热情好客的道德风尚。

端午节。

大部分白族人都过端午节,只有保山白族不过端午节。白族端午节的习俗和汉族的相似,当日,一般都喝雄黄酒、包粽子,挂艾草菖蒲于门上,用百草煎水给孩子洗澡。海东一带的白族还习惯全村杀一头猪,各家均分,并蒸包子,做麻花糖,煮芽豆等加餐。 届时,全村家家户户请回出嫁的姑娘,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来过节,来者要带上礼物。礼尚往来是白族人与人相处的基础。

那马人有在端午节喝雄黄酒、上山采药的规矩,但那马人端午节最大的特点是,对大部分青年男女来说,端午节成了他们的狂欢节、恋爱节。如中排、石登、中甸、河西、拉井等地的青年男女(大多未婚,个别结过婚)都在这天穿上最好的衣服,带上酒、肉、饭、粑粑等好吃的食物奔向雪门槛、韭菜坪、韭菜山等几座大山。上山后,姑娘、小伙子把所带的美食放到一处,一块儿吃,唱调子,谈情说爱,痛快地玩上一天。由于山高路远,有些男女当天回不去,就一起在归途的道路两旁的庄房(临时性的窝棚,农民看守庄稼时居住)中过夜。有的就此订了终身。1950年后还有过了端午节,就把姑娘领回去做老婆的。只要男女双方自愿,便可结婚;而父母不同意时,有的就双双远走高飞。 那时男女恋爱自由,结婚仍然受父母及社会的约束。

大理白族端午节的习俗也与其他地区的白族大同小异,吃包子、粽子、豆芽、“生皮”(火烧猪肉)、药酒、药面。小孩擦雄黄,擦在耳朵、手和脚趾缝中。走百病:通常吃过中饭,长辈带领小辈到本主庙或者寺庙去祭拜,当地白族认为在端午节祭拜神佛会使人百病不生。手背或脚缠五色线,挂药荷包,门上插艾虎蒲剑,还可以划船游海。这一天他们也会增添佳肴,吃食极为丰盛。 有的甚至杀猪杀鸡,招待亲朋好友。

白族的端午节有自己的特点,也是与其他民族长期交融的结果。在节日里,不仅体现出白族人民与人为友、团结互助、善于适应环境的优秀道德品质,那马人独有的端午节即是青年男女的恋爱节这一特点,也折射出白族人民恋爱自由的婚恋道德观念;同时,还反映出白族青年男女勇敢真诚的道德品质,及白族人民敬老慈幼、团结和睦的道德风尚。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分配上的绝对平均主义等消极道德观念的存在。

三、不同地域中火把节的方式与规范

火把节又叫星回节,是包括白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现在能够明确意思的白语火把节称谓有七种,一类是取自火把节的时间,即六月末;一类是取自节日的内容,包括点燃松明、柴火,祭祖先,彩绘木船等。

火把节是白族最古老的盛典,仅以汉文明确记载的就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如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说:“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缚火炬照天,小儿各持松明火,相烧为戏,谓之驱禳。” 历史久远的白族火把节也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其保存至今。火把节蕴含着大量白族人民的道德规范。

火把节由于盛大,准备时间和准备活动自然也要多一些。火把节前几天,白族人中的年轻父亲和新婚夫妻会上山砍火把杆;妇女和小孩就开始忙着捂红指甲(一般是用凤仙花来捂),并准备火把节饮食。临近火把节,各家各户都会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家团聚,特别是刚出嫁不久的女儿,一定要接回到娘家来,有了孩子的年轻媳妇也要带着孩子到外婆家;女婿则不在邀请之列。 火把节的准备活动中更多的是体现出白族人团结互助、勤劳淳朴的道德风尚,还有家庭和睦、敬老慈幼的优秀道德品质。火把节当天,活动则有许多规定,主要表现如下:

(一)祭祖的规矩及特别的饮食要求

祭祖的规矩。火把节祭祖不像清明节那样正式,不需要全家出动,只要几个精壮的人就可以。也不一定要到坟上去祭拜,坟地离家太远的,在家祭即可。最重要的还是全家人在一起欢欢喜喜地吃晚饭。 按照这个要求,是日全家人必须回家一起团聚,家人在一起才是家庭和睦的象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白族人非常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

特别的饮食要求。火把节当天的饮食各地白族略有不同。有的地方以甜食为主,早上要蒸米糕、馍馍、糖包子;有的地方以咸食为主,早上则吃面条、饵丝。但晚餐大体相同,无论是吃大米饭,还是吃面食,都喜欢就着凉拌菜和腌生肉吃。 特别的饮食要求,无论你家有钱还是贫困,节日都要按照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来准备食材,参加到传统的节日中。此间,村落里家家户户还要相互传米糕、馍馍、糖包子、水果,互相品尝各家的味道,互通有无。这既证明白族人对火把节的期盼,还体现出白族人崇尚礼节的道德风尚。

(二)各式各样火把的准备

火把节,顾名思义必定要用火把。白族火把节的火把有两种:一种是竖在村头村里的大火把,另一种是拿在手中的小火把。 火把节前一两天,村里有新出生孩子的父亲和新婚夫妻都会相约上山砍火把杆,破坏松林是平日严禁的,但这一次是得到特许的,连护林人有时也帮助选最标直、最高大的松树来做火把杆。杆子扛回村后,各家各户凑集柴草,生了男孩的年轻父亲们就开始扎火把,用竹篾绳把烧柴一圈一圈地捆扎在火把杆上;生了女孩的年轻父亲们则主动去挖深坑,以便将火把杆竖在炕上。 按照传统性别分工,生女孩的家庭这年在立火把时挖基坑竖火把,来年就会生儿子。

大火把的形式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来扎,一般都十分高大、壮观。火把也会有精心的装饰,各地因具体取材不同而略有差异,但都有“国泰民安”“人寿年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祈祷丰年和平安的寓意。 从人们只在火把节才能上山砍火把杆可以看出白族人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注重保护环境的,而从突出年轻父亲和生男孩父亲的作用可见白族人重男轻女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是根深蒂固的。火把装饰的因地制宜也体现出白族人民能够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民族精神,火把上的装饰则体现了白族人抑恶扬善、趋利避害的道德主张。

跑马。火把节这天的晚餐大家吃得早,太阳还没落山,人们便出来看火把,养马的人家则在火把下面跑马。大人、小孩各自骑着自家的马来回赛跑,绕着火把跑过三圈以后再向远处跑去,有些八九岁的小孩既是家庭放牧的主要成员,亦是火把节跑马的主要骑手,他们不用马鞍,骑在光马背上拼命从火把下冲过,像一道闪电划过,往往使观者惊叹不已。 周围的人们则放声高呼,热闹非凡。

在城镇,晚饭后大家都喜欢成群结队上街观赏各家门前的小火把,称为“逛火把”,看谁家的火把竖得大、扎得好、装饰得漂亮。不时传来“嗒嗒嗒嗒”的马蹄声,骑着马的青少年你追我赶,欢快异常,“逛火把”的人则闪到街道两旁,观赏跑马人的骑术。 村寨的跑马主要凸显的是白族青年的勇敢无畏,而城镇的跑马当然也能展示白族青年的勇敢,但主要体现的是节日的氛围,还有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精神。

(三)点火仪式及抢升斗

点火把。点大火把是一项极为隆重的活动。燃火前,年轻的妇女要打着花伞,背着新生的小孩在火把下转两圈。村里家族中的老人带头向火把献祭品,下拜叩头,同时由村里老人们组成的乐队则在旁边吹唢呐、弹三弦、唱白族调。点火把往往由一个勇敢的小伙子去执行,他举着小火把攀爬到大火把顶部,点着火后迅速地滑下来。

点大火把以大理喜洲、周城一带所举行的仪式最为隆重,这一带每年都由几家人承办竖大火把,诸种费用一般都由这几家人负担。承办的人家一般都认为是一种荣誉,十分高兴。这些承办人家在当晚要用炒蚕豆、糖果、酒、米糕、小包子等招待大家。剑川、鹤庆等地点燃大火把时要放鞭炮,说吉利话,场面非常热闹,但当地的火把一般只十多米高,点火时只消爬竹梯或用长竹竿就行了。

点火仪式,体现的便是白族人非常难得的敬老慈幼、长幼有序的美德,还有白族人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和睦共处的道德要求。能够爬上高高的竹竿,也能体现出白族人的勇敢。

抢升斗。升斗是安在大火把上的,大火把烧到一定的时候,升斗会凌空而降,这时人们便一拥而上、奋力去抢,只有会看方向和力大者才能抢到。不论谁抢到手,人们都会高兴地簇拥着他,向他贺喜,跟着他往家里跑去,他们全家人立即行动起来,用烟、茶、酒款待大家。这家人的家长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次年活动的承办人,据说抢到大火把上的升斗是一件十分吉祥的事,它意味着一家人将有吉星高照,会幸福吉祥,所以次年的升斗由该户准备。 抢升斗的过程更集中地体现出白族人的智勇双全,不论谁抢到,大家都给予祝福,也体现出白族人民淳朴善良的美德。孩子抢升斗、家长当承办人,则体现的是白族人父慈子孝、家庭和睦的道德风格。

大火把下的聚会。在许多村寨,百分之七八十的人聚集在火把下面欢度节日。在大理和剑川,生了头胎的人家欢欢喜喜地在大火把下向大家敬茶、敬酒,将大盘大盘的炒蚕豆散给大家吃。挑出一桶桶红糖开水请大家喝,然后登门向没有出门的人敬茶、酒、糖食。上了年岁的老人们穿上新衣服,笑逐颜开地被人们推举在长桌子旁,说古论今,开怀畅饮,四周站满了中青年人和小孩。有的村请来弹唱白族大本曲的歌手,边弹边唱更是热闹非常。 大火把下的聚会,集中体现的是白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处的美德。

耍火把:照岁、照穗、照秽。耍火把是火把节的最高潮部分。至今在大理、剑川、鹤庆等地大火把点燃之后,白族青年男女竞相出动,各人手执一小火把,身挎一小挎包,里边装满松香面,见到人就抓出一把,用力向火把撒去,霎时一团火苗便扑向对方,被撒的人都认为这样可以烧去自己身上的晦气。遇到老人则要说“敬上一把”,方能撒去。年轻人往往成群结队,手执火把深入到邻村邻街与人对撒,有的青年男女则跑到田野小路上去对撒,有的青年男女也因撒火把而恋爱。耍火把的另一种形式叫“点谷火”,即照穗。人们成群结队地举着小火把互相追逐到田间给谷物照穗,据说这样稻谷会出得好一些,还可以烧死危害庄稼的害虫。 来年稻谷丰收。耍火把不仅体现的是白族自由恋爱的婚恋观,而且体现出他们对庄稼丰收的期盼。

跳火把。将近午夜,当大火把已经燃到根部的时候,人们便相继从篝火上跨过去,来回跨两三遍,叫作“烧晦气”,即“驱禳”“去邪”。小孩子和年轻人在行过“跨火把”仪式后,又比赛从根火上跳过去,比谁跳得高、跳得远,这叫跳火把。火把残骸已经燃烧得差不多时,老年人便在火上架起铁三脚烧开水泡茶喝。在火把上烧的开水叫“火把开水”,相传喝了可以免除疾病。也有的人在炭火中翻找已烧熟了的火把梨、花红之类的水果吃,据说吃了就不会闹肠胃病。人们纷纷把烧剩的柴棍抢回家,有的用作拌猪饲料的猪食棍;有的挂在猪厩、牛厩上,据说这样所饲养的家畜就不会遭瘟疫,来年家畜家禽能够六畜兴旺。

(四)水上火把节

一些白族地区还有独具一格的水上火把节活动。 洱海东岸的白族至今一直保持着一种古老的水上火把节活动,即“花舟竞渡”。在火把节到来之前,下秧村一带就各以家族或村子为单位彩画好大船,船的桅杆上扎一个大升斗,上书“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的字句。桅杆下右边站立一位白包头,戴墨镜,额上贴太阳膏,手执一牦牛尾巴的滑稽老人。他右手扶摇一棵松树,松树上挂一棵大葫芦,葫芦下有几只大铜铃。他是船上右排划桨人的指挥者,这是由古代白族的巫师“朵希薄”演变而成的,桅杆左边架一面铜锣(据说古代用铜鼓),由另一位老人负责敲打,指挥左排划桨人,在船舱里坐一吹唢呐的人,在大船比赛开始后奏“猜呼园”的曲子。

赛船一般在中午一时许开始,早了不行,因要等待接了本主神上船以后才行动。赛船开始后,高昂激越、节奏欢快的唢呐声响彻洱海,船上右排的10多名男子由执树老人指挥,老人把牦牛尾巴一甩,手一摆松树,大铜铃就发出一串声响,右排的就划一下桨;左排的听到铜锣一声响也划一下,花船就破浪而行了。 这一天,海东各村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里。人们都穿戴上最好的白族服装,杀猪宰鸡,欢庆一天。据说这是为了纪念柏洁夫人,洱海沿岸各村都要象征性地打捞柏洁夫人的尸体。白族人民把柏洁(后取谐音称为“白姐”)奉为本主神,立庙供奉。大理、剑川、洱源一带遍布“白姐庙”。据我们统计,仅在鹤庆县境内,就有白姐庙22处之多,足见白族人民对白姐的崇敬。

在水上火把节的“花舟竞渡”活动中,老人担任着重要角色,可见白族人是非常敬重老人的,而“竞渡”本身便体现着白族人勇敢的品质。水上火把节的本主崇拜也体现出白族人民对神灵的敬畏。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地区的火把节,无论是由当年生有子女的家庭负责操办,还是由村民们自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来筹办当年的火把节,人们都会当作是自己事情来对待,不推诿、不计较。火把节当晚,全村老少都聚集在火把周围,婴儿的父母逐一向参加火把节的村民们递烟敬酒,或送糖献茶;爷爷奶奶抱着婴儿,向到来的邻里乡亲问好,乡亲们则向婴儿献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前程似锦。人们在节日中,相互献上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四、烧包祭祖中的美德传承

农历七月十四是那马人烧包祭祖先的日子。据说这一天,死去的祖先都要回来,过年时没回来的祖先也都会回来。因此,那马人对七月十四日这一天祭祖先活动比较重视。过节前,要先买好纸包,把金、银纸都折成金锭、银锭,装入一个大纸袋内,纸袋封面上写着死去祖先的名字。烧包前,还要泼出酒饭一碗,意思是给那些无儿无女、无家可归的鬼吃。然后,在祖先牌位前摆上肉、饭等供品,有的人家还要杀鸡来祭祀祖先。烧包时,由户主跪着在门外烧,烧一个包念一个祖先的名字,意思是这个包是祭给这个祖先的。包灰要倒在河中,让河水冲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人们不能到河中去洗衣服、洗农具、洗菜,认为这天在河中洗东西是不吉利的。烧包时,还要在大门口烧一个火盆,里面装上灶灰,将骨头、粑粑等物放在火上燃烧,直至发出一股臭气,以示燔祭。然后将骨灰、灶灰一起送到村外倒掉,表示瘟疫被撵走了。 从那马人的七月十四节日中可以看出那马人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因小农经济造成的因循守旧的伦理道德思想。“泼出酒饭一碗”则将白族人民的乐善好施、淳朴善良的品德发挥到了极致。

七月十四也是大家熟悉的中元节,是祭祖的节日,从初一接祖回家,每天每食必须供祖,到十四日为大祭,为祖先饯行。大摆酒席供奉祖宗并举行“烧包”,表示送给祖宗衣服、金银纸钱等。届时置一口大铁锅于天井内的供席前,由儿孙们跪着将事先备好的一封一封的“包”先诵后烧,每烧一“包”还要加烧一些祭祀专用的金银纸钱及衣裤纸鞋等物。十五日送祖。晚间撒粥给无后人的孤魂野鬼。七月十五以前这段时间,祖宗在家堂,多数人家夜间还请来唱大本曲的艺人二人,一人弹三弦,一人唱各种大本曲本子故事,让祖先也共同享受。

七月十四祭祖的节日,在白族聚居区是家家户户十分重视的节日,因为在这个节日里,一是缅怀祖先的功德,二是传承祖先的美德,三是教育子孙后代牢记祖先功德。同时,该节日凸显白族人民崇尚礼节,重视家庭美德教育。

中秋节。中秋节和端午节一样,也是白族人民传统节日,既有浓重的地域特色,又有各地不同的道德约束及行为规范。

白族人在中秋节也吃月饼,还准备各种果品,如雪梨、石榴、核桃、煮黄豆、板栗等,用以晚上供月、祭祖,然后一家人围坐而食,所以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

大理喜洲白族中秋节的特色风俗是家家户户要蒸大麦面糕,这种糕非常大,而且有十多斤重,像个大包子。所以,蒸这种糕需要特定的技巧,并非人人都能够蒸好。蒸好之后,还要用一种大红色的颜料,当地人叫“洋膏之”,来画一个圆圈,写个“月”字,周围还要画月牙和花朵。更有意思的是,妇女们还会用面糕来比赛,比谁家的面白、蒸得熟、不开裂、手艺好。第二天早上或当晚,她们就把面糕切成片,送给邻居或亲戚。有送去就有送来,无形中就会有比赛。 在村落里不仅要看谁家媳妇的手艺好,还要看谁家的孩子送得早,谁家的孩子有礼貌懂规矩。

每年中秋节前后,邓川沙坪渔潭坡还举行盛大的渔潭会,这是大理白族地区历史悠久的盛会之一。这个盛会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是起于元代,由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国发展出来的。第二种说法是,渔潭坡濒洱海北端,附近是产鱼集中的地区。若干年前,这一带村子的渔民便在渔潭坡定期买卖渔具,后来逐渐发展,交易中增加了其他物品,最后成为一年一度的定期集市。赶会日期原仅八月十五日一天,后来又增加到三五天甚至七天。 总之,渔潭会主要是物资交换的一个盛会,会上只能买卖农副产品,不能买卖其他物品,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谁也不能违反。

故中秋节作为白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节日里白族人民注重家庭的团结和睦、一家人的团圆,共同享受中秋节特色美食,体现出白族人民崇尚礼节、互相帮助的品德,自强不息、团结友善的精神。

冬至节。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二日为冬至节,这天一般只做糯米粑,无其他活动。但有些地区也比较重视,如海东一带白族,村村都杀猪,并接出嫁的姑娘回家过节。保山白族人民还举行“上刀会”,敬献观音老母。

而那马人过冬至节的当天中午,男人要带上吃的东西到祖先曾生活过的地方祭祀。祭时,要杀一只鸡,点三炷香,还要做五块“弓北”放在野餐的地方。“弓北”是用木片削成叶状,中间用火炭画出叶状网纹做成的,“弓北”后面用一根木棍支撑。祭完,把带去的蔓菁、饭豆、油炸糯米粑粑等食物吃掉,吃完后回家。据说过这个节,以后不会摔倒、受伤,受伤后也不会出血。

大理喜洲的白族人民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蒸糯米饭、打糍粑,先供祖先而后吃,并传送给亲朋好友和邻居。

冬至节顾名思义是根据节气而产生的节日,白族人从来遵循着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节令生产生活。故在冬至节的节日活动里体现出白族人对祖先的敬重,对亲朋好友的友善,以及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和睦。

过年节。过年节是白族人民重大的节日之一,也是庆祝活动最盛大、最热烈的节日之一,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但是有些白族地区的日期会与汉族春节有所出入。过年节节日时间较长,从正月初一起,一般至少是三五日,有的多至十天半月。节日期间,人们烧包祭祖,杀年猪,吃酒吃肉和进行其他民族形式的文娱活动,互相庆贺,十分热闹。如鹤庆一带每年过节时,村村寨寨都接菩萨、赶庙会、请巫师跳神,到处耍狮子、耍龙、唱花灯、唱戏,人们尽情欢乐。又如,大理海东的白族,一般每家都杀猪请客,人人身着盛装,接出嫁之女回家过节,全村也要耍龙灯狮子,唱花灯和大本曲。

居住在碧江四区的勒墨人的过年节不论在日期上和活动内容上,都与大多数白族地区不同。这里一年有13个月,除第二月(又叫休息月)和第十三月不一定足30天外,其余每月均以30天计算。年节即选择在第十三月的下旬的属龙或属蛇日,而且由一个村的人们共同商量决定。

在节日的前一天清晨,以1个村寨为单位,全村男女齐集村子两边大树下祭树。祭前由每1个小氏族选出一位长者主祭,祭品是30、15、10块不等的糯米粑。主祭者向大树祈祷,祈祷词的内容一般为祈求人畜兴旺、庄稼丰收、平顺安康之词。祭毕,人们当场互赠糯米粑,然后各自返家。返家后开始宰年猪(少数人家不宰)。凡宰猪的人家,每户拿出一块10斤左右的猪肉,全村一起煮熟,然后按人口平均分配,并同样分给没有杀年猪的人家一份。不杀年猪的人家,除分有一份儿外,亲友还另送给他们一些肉,谓之“亲肉”。因此有些不杀猪的人家存有的猪肉,反而比杀猪的人家多。

祭祀总是能体现白族人的敬畏,不管是对祖先,还是对神灵。互赠糯米粑、分食猪肉则体现了白族人民乐于分享、团结互助、和睦共处的道德风尚。当然分食猪肉也带有分配原则上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所以最终会导致出现不杀猪的人家反而肉多的现象。

晚饭之前先祭家祖。饭后,烧几个小米粑粑祭一切用具,祭时,在用具上粘一块小米粑,并念祷词,这些用具主要有木柜、锅、三角架、房柱。

除夕,每家都在屋内撒上松毛,竖一棵松树,初三方把松树送出。送时也要行祭,祭时也有相应悼念的颂词。初一清晨,在1个筛子里盛上大米、苞谷饭各一半,上面放少许猪肝、猪肉、猪血、猪腰子,房内地上撒满松枝针,面向东方祭祖,边祭边说祭词,内容都是祈求在天的祖先保佑之词。祭毕,把祭品倒给狗吃,并对狗说:“给我们大丰收”,之后,又用糯米粑、米饭、肉祭三脚架。

这里的祭祀过程非常复杂,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之心非常虔诚。祈求祖先和神灵保护的内容一般都是人畜两旺、庄稼丰收、平安康健之类,可见小农经济背景下因循守旧思想在部分白族人民的头脑之中根深蒂固。

过年一般休息20天,在此期间,不舂米,不外出砍柴,更不下地生产,只是背水煮饭。 息耕是人的休息,也是大自然的休整,白族人尊敬自然,遵守自然规律,并且自觉地去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

五、节日中的道德约束

白族地区除了以上主要而普遍的节日外,各个地区还有一些规模大小不等的传统节庆活动。例如,鹤庆的朝山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是鹤庆白族纪念牟伽陀祖师开辟鹤庆的一个盛会。以后由于受了佛教的影响,变成了一个拜佛念经的庙会。在会期里,人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地往石?山朝佛。老人们虔诚地烧香拜佛,青年男女则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尽情娱乐,互相倾吐爱慕之情。 “烧香拜佛”体现的是白族人对佛教文化的吸收,而盛会的举行则体现了白族人民团结和睦的品德。大多盛会都是青年男女的恋爱盛会,是白族人自由恋爱婚恋观的体现。

又如,大理的三月街是远近闻名的物资交流大会,也是大理一带白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到二十五日在大理城北的旷地举行。关于它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说来自《白国因由》中“观音伏罗刹”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观音大士的善举;另一说则是观音大士在今三月街所在地讲经发展出热闹的集市。这两种传说都与观音大士有关,因此三月街又称“观音市”。从上述传说中,可见三月街具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是白族地区盛大的物资交流会。在历年赶会期间,白族人民都要在此表演赛马等民族歌舞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附近几县的各族群众也来买卖物资,观看热闹。

物资交流大会的形成一般会有许多由来的传说,体现出白族人民可贵的创造精神。很多传说都是与神灵有关,表现出白族人民对神灵的崇敬。

大理海东一带,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有“太子会”,五月十九日有“老太会”,六月初一至初六日有“朝斗会”;保山的白族二月初八日家家要祭祖;云龙宝丰的白族是日迎接观音老母;农历七月十五日,鹤庆松桂的白族举行盛大的骡马大会,而八月上旬,剑川金华也有盛大的骡马大会;等等。这些都是各地白族人民传统的节庆,他们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庆祝节日。除骡马大会外,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或者完全是祭神、祭祖的宗教活动。

不要说以祭神、祭祖的宗教活动为核心的盛会,就连其他节日,祭神或祭祖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对神灵、祖先的崇敬已成为白族人生活的一部分,这之中体现出白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通过节日活动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

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这是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智慧,在白族的节日中多有体现。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是大理白族“绕三灵”的节日,在白语中也称为“拐上妠”。参加绕三灵队伍的人员普遍在太阳穴上贴太阳膏(纸质)。太阳照射的多少,关系到气候的冷暖,农业的丰歉。在部分白族村中,村民们把太阳神作为本主神供奉,正是反映了白族对太阳的崇拜。绕山林队伍前面的男女共扶着柳树上悬挂着的葫芦,则是出于“祈子嗣”的目的。葫芦形如女性怀孕的模样,且葫芦多籽,象征女性的生殖能力。他们将自己多子多福、谷物丰收的美好期许,寄托在某一具体的自然物上,并通过节日将这种愿望表达出来,正是对自然的一种崇尚。

友善互助,其乐融融。重视亲情,阖家欢乐。不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还是白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来历,多是出于祭祀、缅怀先人、庆祝等多种原因。各种节日发展到如今,更多是家人团聚、阖家欢乐的日子,即使是出嫁的姑娘,在某些特殊的节日里,也定要回娘家中一起过节。这些都体现出白族人重视亲情的特征。

六、节日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节日文化属于历史文化的范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任何一个节日,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萌发而形成的,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寓意。 白族的节日文化也正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沉淀、积聚而成,特别是白族特有的民族传统节日,更是充分体现了其民族特色。因此,在白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中,不论是从具体的节日活动,还是与节日相关的传说,都能够感受到该民族的道德礼仪要求。

(一)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思想

白族节日众多,各地白族间受地理的阻隔,节日又具有地域特色,为当地所特有,以白族本主节为例,其地域特色尤为明显。本主,即本境之主也,乃白族人民奉祀的民族神。本主崇拜作为白族特有的一种宗教信仰,在佛教、道教传入白族地区之前,也是白族唯一的宗教信仰。道教和佛教传入后,善于兼收并蓄的白族人将其融入本主崇拜而独树一帜, 本主崇拜是一种多神崇拜,各个白族地区或者各个村寨本主的身份都不一样,但也有几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的情况,这正反映了白族的包容开放。每逢本主的诞辰日,村中就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主节。因各村寨信奉的本主不一样,因此本主节也并没有固定的日子。祭祀主要在于祈求阖家欢乐、家人健康、一生平安。

白族的包容性体现在本主节中,首先是对待外来宗教的态度上,并非一味排斥,而是将其融入自己的本主信仰之中;其次,白族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多本主崇拜的多神信仰上;最后,体现在节日的时间规定上。节日中的祭祀活动,更多的在于表达对本主的尊重与敬爱,寄予自己最美好的愿望。

(二)崇尚正义以白为贵的观念

白族人崇尚白色,因此特别喜欢雪白色的梨花。居住在剑川的白族人在每年梨花盛开的季节,都要举行传统的梨花会。而关于梨花会的传说,正是体现了白族人对正义的崇尚,白色也正是代表了正义、纯洁。传说在很久以前,白族人民就特别喜欢开白花的梨树,因此,只要有白族人居住的地方,其房前屋后都要种上几棵梨树。这件事惹恼了黑魔鬼,黑脸、黑牙、黑心、黑肝的黑魔鬼施起妖术,霎时间,正在开花的梨树都枯死了,凡是世间白色的东西都变成了黑色,人们的生活变得昏暗,没有了光泽。传说只有白龙潭中的龙乳能够破掉黑魔鬼的妖术,白龙潭位于老君山上,老君山的山上共有九十九个龙潭,其中之一便是白龙潭,而老君山的地理位置极偏僻、险峻。这时,一位叫梨花的白族姑娘为了制服魔鬼,不畏艰险,爬过了三十三座高峰,越过了七十七条山涧,找遍了九十九个龙潭,终于取回了白龙潭里的龙乳。她把龙乳喷在黑魔鬼的身上,黑魔鬼马上变成了一块石头。世界开始恢复光明,白色的东西恢复了本来的面目,枯死的梨树重新开出了耀眼的白花。而善良勇敢的梨花姑娘却因为劳累过度,在梨花树下永远地离开了大家。人们把梨花姑娘安葬在梨树下,每当梨花盛开的时节,人们就也想起了舍己为人、正义的梨花姑娘。为了纪念她,白族人民每年都要举行梨花会。

(三)铭记先辈恩情弘扬祖辈美德

白族人的节日中,很多都是纪念祖先、亲人的。如农历三月清明节、农历七月烧包节(汉族的中元节)、农历十月上坟节日等大型的祖先祭祀节日。在祭祀的这一天,人们为逝者寄去冥衣、冥钱等物件,希望逝者在那一边能够衣食无忧,也算是献上子辈们的一片孝心。

先辈的肉体虽然已经离世,后人仍时刻铭记先人恩情,铭记当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仅是在节日这一天,白族人祭奠祖先其实是不分时日的,只是平日里的规模较小,也是吃什么就用什么祭祀。在白族人家中,家家都设有祖宗牌位,时刻提醒自己不忘祖辈恩德。

(四)尊师重教不忘师恩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中秋节,白族也过中秋节,他们给节日赋予了白族的文化内涵。接近农历八月十五时,白族家中的女性成员就开始烙月饼,月饼在白族地区被称为“吞一”。月饼有大小之分,一般会烙两个大饼,象征“太阳”和“月亮”,还有各式各样的为节日准备的小饼。在中秋节当晚,全家人一起祭拜过天地、日月后,便开始赏月吃月饼。在这样家人团聚的时刻,他们也不忘记平日里辛勤育人的老师们,在节日后的第二天,小学生都会将自家的月饼带给老师,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老师则会将收到的月饼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白族人历来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并在节日中得到充分体现。 w4my9pakEbDq1GXlm8YgNm/OHSmEHgTwwrPpsxYyaKnQHpUoZ0KC9J3j25bshLV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