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族人生礼仪中的道德规范

人生礼仪,是一个民族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呈现方式,蕴含着社会道德礼仪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观念。白族人生礼仪中展现着白族社会丰富的传统伦理道德要求。通过对出生命吉祥名的要求,经过拜天地拜四方的仪式,认识自然万物;经过成年礼仪的换服装的规矩,进入社会交往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日常生活的伦理常规;丧葬礼仪中体现了白族对长辈的孝敬及作为子女对父母养老送终的职责。白族人生礼仪中的这些道德要求及规范,有助于白族人民在新时代,特别在振兴白族乡村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传承其优良的人生传统礼仪及道德文化,维护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然而,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对白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很多,但对于白族道德生活方面的研究却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白族道德生活史是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白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族道德礼仪在白族文化中是如何形成、发展及其演变传承的,几千年来,白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道德礼仪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轨迹如何,其形成发展传承的规律如何,白族道德礼仪与价值追求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问题,是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白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这些伦理规范已融入白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日常道德礼仪之中。因此,白族人生礼仪中蕴含着丰富的白族传统伦理道德的观念。

人生礼仪在民俗学中称为“通过仪礼”,它指的是在个人生命历程中,为进入各个不同发展阶段而举行的礼仪活动。 从出生命名,到成年,直至生命的终结,都需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来见证人生中的某一重要时刻,而这些仪式中,无一不体现着白族人的道德要求及规范。

一、出生与命名的要求

白族人十分重视生育,盼望家中人丁兴旺,添丁增口被视为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和喜事。生活在洱海区域的新婚白族妇女,一旦怀有身孕,便称之为“有喜”了。“有喜”的女子,以系合页双层围裙,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标志,他人见此就知道是怀有身孕,对其会特别关照;家人更是处处体贴关心,尤其是母亲和婆婆再三告诫,切忌高处取物、干重活等。外出田间劳动时,要挟带一件短蓑衣,休息时当坐垫,以避潮湿地气,保证胎儿健康;劳动时系在腰间,护住腰腹,不让太阳暴晒。孕妇临产前,娘家要送“催生饭”给女儿吃,饭中除特定的菜外,还要在饭中立一个煮熟的鸡蛋,随意在鸡蛋的一端插进一根缝衣针。孕妇去蛋壳吃蛋时,首先要看针尖朝下还是针头朝下,如果是针尖朝下,预示要生女孩;如果是针头朝下,预示要生男孩。一般认为孕妇吃了娘家的“催生饭”后便会安全生产。 其实,这就是人们对孕妇平安生产的一个美好期盼。

(一)出生的方式及规矩

旧时,部分白族地区妇女生孩子时,需跪在床前的草席上,双手扒住床沿进行生产。究其缘由,传说跪着生小孩是向神祇和祖先请罪,孩子生下来就可以接到乾坤正气,能健康成长。 这种生产方式直到1950年前还出现在部分山区。1950年以后,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及认知水平的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新的生育观念被多数人们接受。

在白族地区第一胎(头胎)婴儿降生时,全家皆大欢喜,但这个时候只有婆婆可以自由出入产房,其他人是不允许的,包括婴儿的父亲。这时婴儿的父亲要跑到岳母家报喜,岳母家知道后要送鸡、鸡蛋和新生儿的衣物用品给亲家。

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来访的客人被称为“踩生者”,据说孩子将来的性格脾气会像“踩生者”一样。按照传统习俗,“踩生者”是需要“赔奶”的。所谓“赔奶”,就是“踩生者”要将一些催奶的食品,如红糖、鸡蛋、炖猪脚或象征乳汁的稠米汤等送到有新生儿出生的家里去,作为“踩生者”的“赔奶”。

孩子出世,家人要煮一大锅红糖鸡蛋和糯米汤圆,每家一碗,分送给村中的族人和亲友,意在向大家告知添人之喜。孕妇吃过的鸡蛋要染红蛋壳倒在大门外,人们见此就知道这户人家添新人了。到第三天,族人亲友们将手提鸡蛋、红糖、小孩衣帽布料等来生小孩的人家“吃稀饭”,并为新生儿洗身。将洗身后的婴儿放在父母结婚时洞房门头上挂的竹筛中,端到院中心,由家族中老祖母主持,先拜太阳和天地,后拜门神、灶神和祖宗,再拜家族长辈和全家,才能回到母亲身边。客人告辞时,主人还送煮熟的、壳被染成红颜色的红鸡蛋让其带回让家人吃,寓意着健康如意。

孩子满月后,家中需要宴请亲朋好友,亲戚朋友也会携带着鸡蛋、红糖、糯米等礼物前来祝贺。其中,娘家人送的礼物往往最重,除鸡蛋、红糖、糯米等外,还要送孩子整套衣服和裹背、小被子等,意在新生儿穿着这些衣服,会健康成长。

(二)拜天地与拜四方的要求

拜四方是白族婴儿出生后的一种重要仪式。特别在大理喜洲周城村,人们十分重视出生拜四方的仪式。通常在小孩出生后的第三天,就要为孩子准备一个隆重的出生仪式,被称为“做三朝”。“做三朝”,即在这一天办三件事情:洗孩子、拜天地、取乳名,其中取乳名可以隔一段时间再进行,所隔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 隆重的出生仪式不仅表现出白族人对孩子的喜爱,同时也承载着对孩子茁壮成长的期望。出生礼仪的世代相传也体现着白族人对礼仪的崇尚和对自然、生命的尊重。

洗孩子。人们认为孩子刚出生时,不需要用水洗孩子,胎脂被婴儿吸收掉,对皮肤有好处。因此,第三天才用水来洗孩子。 这里的“胎脂论”虽然与现代医学理论有一定出入,但是这种说法不失为白族对自然、生命的一种解释和尊重。

洗孩子这一天,孩子的外婆家以女人为主到访贺喜,如外婆、舅妈、姨妈等。她们还带着孩子穿的衣物鞋帽、一只母鸡、一百个红色鸡蛋、五十个鸭蛋、十多斤大米(这里称粥米)、几斤糯米前来祝贺。 在这里的传统社会中,伴随着孩子的到来,母亲的作用总会被凸显出来,也表现出白族男女性别分工的明确。“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一定程度上是白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由此产生对女性“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的道德要求。

亲戚朋友带着简单实用的礼物来贺喜这一行为,则是人们崇尚节俭、团结互助、群体内聚等道德精神的体现。而主人以礼相待,则体现出白族人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道德风尚。

拜天地、拜四方。给孩子穿好衣服之后,就要把孩子放在父母结婚时挂在门上的一个圆筛里。如果是男孩,则在小孩子身边放一本书、一支笔,意味着孩子长大后会读书;如果是女孩,以前是放一把剪刀、一个针线包,意味着女孩长大后会做针线活儿;现在,女孩也上学读书,所以跟男孩一样,也放上一本书和一支笔。然后,找一个本家族的老祖母,她要端着圆筛到院子里拜天地、拜四方,同时说一些祝福的诗句,以此祝福婴儿出生在“风花雪月地,玉洱银苍景”的大理洱海区域。拜时的诗句如下:

第一种:

先拜西:小小花童拜朝西,西边有一座雪山,

我家生个小男孩,长大后下科中状元;

再拜北:小小花童拜朝北,北边有座石头桥,

自从花童拜过后,长大做禄位高升;

再拜东:小小花童拜朝东,东边海水养金鱼,

本人今日得小孩,小孩长大本人享清福;

再拜南:小小花童拜朝南,三千柏树生整齐,

今日本人得一儿,今后得儿孙满堂。

第二种:

拜到东:玉洱碧水照月官(洱海月);

拜到西:银苍瑞雪兆丰年(苍山雪);

拜到南:下关和风送吉祥(下关风);

拜到北:百花争艳春满园(上关花)。

拜天地、拜四方这个仪式主要是祈求四方神灵的保佑,给予孩子健康和智慧,也祈求孩子的健康和智慧能给家庭带来祥瑞和安康。而传统上圆筛里的物品,一方面表达出白族人对知识的敬重;另一方面,物品的区别也是男女性别角色的区别,同样是传统儒家伦理观的产物。

拜完天地和四方,老祖母就把孩子端回来,拜一下爷爷和奶奶,并祝他们健康长寿,这之后就把孩子交给其母亲,开始招待来访的客人。

老祖母的重要角色,以及在拜完天地、四方后对爷爷奶奶的祝福,体现出白族对长辈敬重和爱护的美德。

这一天来拜访的客人主要是亲戚中的女眷们,她们给孩子带来一些简单的礼物,看看孩子,抱抱孩子,吃一碗主人准备的米粥、两个红鸡蛋后就回家了。条件好的人家,就吃“六大碗”(六种菜肴),回家时,主人还会在她们每个人的口袋里放两个红鸡蛋。 客人与主人之间的合乎礼仪的互动,一方面是对传统礼仪的遵从;另一方面也能真正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是周城白族热情好客、团结内聚道德风尚的体现。

洗完孩子,拜完天地,主人就找来一个空瓶子,装大半瓶水,在里面放一双筷子,再把这个瓶子挂在孩子住的门边,在大门的门坎上扎一道篾绳,第一是希望婴儿有奶吃,第二是希望孩子能快快长大。并且可以告诉别人,家中生有小孩,生人不可以随便来打搅。有的父母还把婴儿的头发(俗称胎毛)剃下包起来给孩子戴在手腕上,说是能有辟邪保平安 的作用。

挂瓶、扎篾绳的目的,一是祝福孩子,二是出于生育禁忌的目的,是一种礼仪性的话语。而剃胎毛这一常见的习俗,也是白族对孩子表达祝福的方式,可见白族人民对于生丁添口的喜爱和重视。

(三)命名的规范

根据文献记载,白族先民在隋唐之际便已开始使用汉姓,后来又逐渐引入汉名。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地区还曾经盛行过父子连名制和三字名。白族的父子连名制是一种冠姓连名制,取名时遵循“姓一父名一本名”的原则,即在姓氏后面,加父名中一个或两个字,再加本人的名字。例如:张锡禄先生在《鹤庆高氏族谱调查》中所提及到,《鹤庆高氏族谱》载高氏父子连名制最长有三十代:(高)望奏—奏晟—晟君—君补—补余—余武—武邱—邱善—善诺—诺义—义和—和亮—亮从—从君—君辅—辅仁—仁温—温情—情智—智升—升泰—泰惠—惠珠—珠寿—寿长—长明—明惠—惠直—直信—信益。三字名,也有学者称之为冠姓双名制,其连名形式是:祖姓—父名(或吉祥名或尊号式佛名)—本名。但因父名或本名的音多半是白语,或外来语读白音(如佛名),而白语和外来语有一部分是单音节,有部分是双音节,单音节记成汉字就是单字,双音节记成汉字就是两个字,其实也是连名制的一种。

这两种命名制自元、明以后逐渐很少人使用,在今天的白族民间已基本绝迹。 明代以来,白族姓名与汉族姓名基本相同。第一个字是姓,第二或第二、三字是名。男子一般要取两个名字,一个是乳名,一个是学名。为男孩取名称“弄璋之庆”,为女孩取名称“弄瓦之庆”。

通常白族人家给孩子取乳名时,会把双方家里的人都邀请过来。取名这天,举行命名礼的家庭要将“弄璋之庆”或“弄瓦之庆”这四个字,写在纸上,并贴在大门外的墙壁上,并在大门和院子内柱子门框上贴楹联。还要杀猪宰鸡,大宴宾客。命名礼请客,除本家族的人可以口头通知外,对岳父家、远村亲戚朋友和老人必须下请柬。岳父家的请柬必须由女婿亲自送去,其余的可由别人代替。岳父家收到请柬后,一般要尽量多约几家近亲一起去做客,表示娘家重视和热闹。岳父家客人来时一般都在中午,带着丰厚的礼物,如小骑车、婴儿车、玉镯、长命锁、棉被、衣服鞋帽、绣花裹被、腰撑、披风、纱巾、米、鸡蛋、鸭蛋、红糖等。其他亲戚朋友收到请柬,做客时要送来鸡蛋、红糖、小孩衣服、鞋、帽等作为贺礼,有的客人还会送一些钱。

可见,取乳名常常是与拜天地、拜四方两个仪式分开举办的,而且常常比上面两个仪式更加隆重。这可以从客人的数量和客人带来的礼物等方面体现出来。

在客人来之前,主人、本家族的老人和长辈同主人父子俩一起去赵木郎本主庙敬香,他们带着丰盛的供品,如一个猪头猪尾、一只鸡、乳扇、干那、糯米糕、茶、酒、香等来到南本主庙赵木郎像前跪拜磕头,敬香敬茶,主人的独生子还要亲手烧一道裱文,算是给本主赵木郎的一封信,告诉本主,我家今天办喜事,要为孩子取乳名。拜完赵木郎本主,又依次跪拜同庙的送子娘娘、财神、牛头马面等诸神。拜完后,就在庙里把供品吃掉,谓之“吃开财门”。吃不完的供品带回家,与此同时,主人还请两位本家族的老妈妈带着稍微简单一点的供品,去北本主杜朝选庙里敬香。 各地白族都有各自的本主崇拜,周城白族也不例外。

午饭过后,主人摆果酒宴,招待从两家家族里请来的长辈和有威望的老人,请他们为孙子取乳名,先把几张长桌竖着摆在一起,再在上面摆满大豆、花生、松子、苹果、梨、橘子、木瓜、糖等果品,以及红酒、果汁等饮料。这个果酒宴必须要有酸味的水果,白族话中“酸”与“孙”同音,此处取酸的谐音,代表为孙子取名。双方家庭里年纪最长的老人坐在上席,其余的人随意分坐两旁,共有二十人左右。取名开始,先由主人后由孩子的父亲面对老人们磕头行礼,老人们还礼完毕则边吃边喝边想边讨论这个孩子的名字该怎么取。主人和孩子的父亲则站在一边招待客人。取名的时间大约持续两个小时。 老人们在取名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两家各提出一个字,且男方家的字在前,女方家的字在后;二是两个字均不得与两家的父辈亲戚相冲突,可以与祖父辈的字相同;三是征求主人的意见,叫起来是否顺口,是否与主人家境相符;四是如果这个孩子在两边家庭里的同辈已取过名字,就可以比照着同辈取,以减少取名难度。 名字取好后,主人拿来一张红纸和笔墨,再请人写“赐名贴”。然后主人又把红纸恭敬地递给自己的亲家,再由亲家把红纸恭敬地递给在座会写的老人。“赐名贴”虽然内容不完全一样,但也有其固定的格式,一般里面会有祝贺的诗词。 “赐名贴”写好后,交给主人,主人在果酒宴席间念一遍,对众人作个揖,然后把“赐名贴”贴在堂屋的侧壁上或收藏好,再对众人作揖、磕头。这样取名结束。

取名的参与人员、原则、过程无不是遵循传统礼仪来进行,这之中主要体现出白族对礼节的崇尚、对长辈的尊敬、对孩子的爱护、对各方的周全照顾等道德风尚,使得一次取乳名的盛会都有条不紊、喜气洋洋。取名结束后,撤去果酒宴,准备吃晚饭。孩子取乳名,要举办盛大的“汤饼会”。晚饭便是“汤饼会”的正席,开饭前一定要先敬祖先,再由两家族长开席,开席的人吃完以后,其余的客人才依次就坐。晚饭有八大碗加一个拼盘,以肉食为主,一般是两家客人坐在一桌。周城人的规矩,本桌吃不完的饭菜,全都打包带走。一桌吃完,换客人,再上一桌,谓之“流水席”。一次“汤饼会”大约要请四五十桌客,每桌八人。晚饭结束,今日的“汤饼会”也到此结束。为这个“汤饼会”,主人请了很多帮忙的人,有提调(招待)、饭师、菜师、茶师等十几人左右。主人第二天还要特地请他们来家里吃饭,临走时带给他们一些糖果、瓜子等果品,以示感谢。

酒宴的招待主要体现的是白族的热情好客和慷慨大方,而“流水席”的规矩和形式则按照白族的传统进行。一场宴会少不了亲朋好友和四方邻里的帮助,表现人们乐于助人的美德,以及喜欢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道德风尚。

取名时,人们爱选用那些表示吉祥美好的字作为孩子的名字,以此来寄托对孩子的期望。孩子满月后或半年内,会请家族中或者村中有学问,或者德高望重的长辈给孩子取名,有的请本主庙里度经会的老人取名。取名的方法多样,有同胞叔伯兄弟姐妹联名的;有将家庭愿望直接表达在孩子姓名中的;有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取名的;有根据孩子家健在的代数取名的;有的用祖父、祖母的岁数来取名等。 如有的叫四代、四堂,就是自己出生时祖父母都还健在;有的叫六斤,有的叫七斤,就是他们(她们)出生时的斤数。

二、成年礼仪的规范

白族青年在成人礼前后的服装会发生较大变化,他们脱下具有吉祥意义的少年装,换上“阿鹏装”和“金花装”,则意味着其已步入成年人的行列。

“阿鹏装”是当代白族成年男性最具典型意义的服饰,其装扮的颜色以黑、白、淡蓝、灰色为主,装扮的形式大多头裹包头、身穿领褂、下着长裤。成人礼的举行,意味着他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劳动力,需要肩负更多的家庭责任,打猎、捕鱼、田间耕地都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白族成年女性来讲,色彩艳丽的“金花装”是她们成年的标准,“大红领褂白衬衫,艳蓝围腰花飘带,叫人不得不喜欢”说的正是白族金花的服饰。“金花装”色彩飘逸,对比明快,正是反映这个阶段的少女,正处于如花如画般的年纪。“金花装”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便是头饰,白族成年未婚女子会戴上头帕或帽子,其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便是露在外面的长辫。

除了服饰上的转变外,穿耳洞也是白族少女成人礼的仪式之一。一般在少女长到13~15岁时,母亲会在当年冬至节这天带着她们找村中经验丰富的大妈去穿耳洞。穿耳洞的过程很简单,大妈手拿一根穿有红丝线的绣花针,将针尖放在火上烤一下,手捏少女耳垂,耳垂上擦点香油后迅速将针穿过,将丝线留在耳垂上,既不会特别疼痛,也不会发炎。半月之后拆下丝线,便可戴上耳环了。“成年礼”之后,则象征着少女逐渐成熟,进入了可以恋爱的年龄阶段。

三、丧葬习俗中的道德原则

根据1950年以后发掘的大量历代古墓考证,大理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4000多年中,曾先后出现竖穴土坑墓、石棺(板)墓、砖(石)室墓、火葬墓、棺葬墓形式。其分界大体是南诏以前实行的是土葬制,南诏受羌人和佛教影响,逐步实行火葬,清代恢复棺葬, 直至20世纪中期,滇西地区白族普遍采用土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考虑到土葬占用较多土地和经费,便积极改革土葬,推行火葬。 现行传统的白族丧葬仪式习俗,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受儒、释、道思想及本土宗教的影响,程序较为繁杂,且各地也有差别。在这些习俗中讲究子女尽孝,亲邻互助。而亲邻互助的实质是人情的流动,也是白族民间的一种对风险的抵御机制。

(一)子女尽孝

在白族地区,老人过了50岁,就算得了一个“寿”字,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子女为表孝心,都要事先为其准备寿房、寿衣、寿褥、寿被等,这些送终品统称为“衣衾棺椁”。

白族民间讲究寿终正寝,忌讳病人在楼上或堂屋以外的地方去世。白族老人久病不愈时,家人设法把病人床铺搬至堂屋内(如果自己没有堂屋,也得搬至本家族别家的堂屋内),儿女则需尽心尽力日夜轮流守候在身边。在很多地方,儿子(膝下无子就由侄子或女儿、女婿)要把弥留中的老人背靠自己抱在怀里,使老人的背靠着自己的胸膛,让老人在自己热乎的怀里去世,称之为“接气”。在白族人看来,让老人在自己热乎乎的怀里落气,这是子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后机会。之后,需为死者洗身、整容、修剪指甲,穿戴寿衣、帽、鞋袜、蒙盖脸布。若死者为男性,则需为其理发;若死者为女性,则是为其梳头。

入殓停灵后,要在灵柩前点一盏长明灯,燃一炉香,摆一盘斋菜、一碗饭和茶酒等,孝男在左,孝女在右,穿孝衣戴孝帽,分别坐在两侧铺好的稻草上,称之为“坐草守孝”。坐草席守灵与卧薪尝胆有相近之意,缅怀长辈创业艰辛的同时,也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方式。白族有“丧事要问”的习俗,停灵期间,亲友邻居纷纷前来问吊帮忙,孝男孝女则磕头还礼。“死者为大”,年岁再大的人前往问吊同样需要向死者行叩拜礼。 这是长期以来在白族地区约定俗成的礼俗,谁也不能违背。

出殡日是丧事的高潮,早上一般在举行祭本主、祀山神、斩开路等仪式后开始上祭并待客。待客结束或到择定的时辰则举行堂祭、点主、发引、送丧等仪式,直至下葬、成坟、酬客,出殡日的活动才算结束。而在这些繁杂的仪式之中,少不了亲朋好友的帮助,子女的尽孝。

白族丧葬中有哭丧的习俗,贯穿于整个丧葬仪式之中。男子哭丧一般哭不成调,诉不成声;女子哭丧多是诉说死者生平、创业艰辛、对自己的恩德,有的进而“借别人的棺材倾诉自己的苦情”。这些行为皆是表达自己的一片孝心及对死者的不舍。

(二)亲邻互助

在白族聚居区,民间还有助丧的传统美德。亲友和邻居在得知哪家有人病危或去世的消息后,会自愿到家中帮助守护病人和料理丧事。主人只需要安排好提调(总管)和仪式主持人。因为,在白族地区,丧葬被视为村落共同的大事,需要大家相互提供支持与帮助。亲友和邻居除了提供人力外,还给礼金、粮食、烟酒、肉食、桌椅板凳、炊具等葬礼所需物品方面的支持。

除此之外,对于失去亲人的家庭而言,既要承受失去亲人的悲痛,又需招待前来吊唁的人,邻里之间的帮助能为其提供精神上的慰藉,缓解其葬礼上的工作量。

这种亲邻互助的模式,在白族民间是一种风险抵御机制。受传统文化影响,葬礼的风俗仪式往往较为复杂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仅靠单家独户的力量往往难以完成。生老病死乃生命规律,没有哪个家庭能够保证不会经历这样的时刻,所以亲邻之间相互帮扶,在增强村落凝聚力的同时,也是解决自身的后顾之忧,起到抵御风险的作用。

总之,白族人生礼仪内容丰富,蕴含着社会道德礼仪的规矩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规范。白族人通过人生礼仪的仪式,不断习得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本民族的道德要求及规范,这样才能使白族人民在传承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优良的人生礼仪文化中维护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TgWm2u2u1gZY9AIf3Xq3mlzNaIlCDJ27tvqY+vG8kaVXw0TmvEjSsQ6bXYabBE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