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族传统家规家训中的道德规范

优秀传统文化家风家规家训中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规家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家风家规家训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家风家规家训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云南作为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多民族省份,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这其中就包括少数民族家风家规家训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家风家规家训,是少数民族先民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的理论资源。系统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家风家规家训,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伦理道德,创造适应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对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及边疆安全、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的道德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伦理价值。

白族是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古老民族之一,白族聚居区的许多村落,自唐、宋以降直至现在,都相继制订过乡规民约、族谱、家风、家规、家训,让村民、家族中的人们共同遵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故白族地区有各式各样的乡规民约碑,家风、家规、家训、民歌,反映白族对赖以生存的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因此,少数民族家庭道德中家风、家规、家训的内容非常丰富。

一、白族家风家规家训中的行为规范

在洱海区域的白族宗法大家庭中,除去包括四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多数分解为一个宗族有许多小家庭,在大理喜洲、周城等村寨,有的家族达两三百家。每个宗族均有自己的田产,有的宗族有公共墓地,并以宗族的共同血缘为纽带,建有祖宗祠堂。如大理喜洲16村,每一个同宗同姓都建有宗祠,遍布各街巷和村落。在喜洲街北栅外就有白语称为“董格次叹”“鸭格次叹”“尹格次叹”,汉意为“董氏宗祠”“杨氏宗祠”“尹氏宗祠”的宗祠。此外,还有同姓不同宗祠堂,如喜洲城北村就有“上次叹”“西加次叹”。家庭中由辈分高年长者任族长,也有个别世袭担任族长的现象。族长权力大,主持家庭内生产生活、祭祀祖先、参加庙会活动以及处理纠纷。家族中还有宗谱和家谱。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张氏国史》流行于南诏大理国。 宋元以来段氏、高氏及杨、赵、李、董等名家贵族都修家谱。 于是,时至今日不同地域中的白族仍然保持着完整的宗谱、家谱及聚族而居的特点。因在白族社区,有的一个村寨往往就是一个大家族,形成以血缘为核心,以地域为纽带的社会组织。从遵从“一切服从氏族组织利益”发展到“维护家族内共同利益”的民族传统意识,并靠血缘宗族社会组织来加以保证,以修宗庙、祭祖宗、续家谱、订族规、家法来增强宗族观念;协调宗族里家庭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摘录大理喜洲“杨氏宗祠”族规于下:

(1)关于修身:凡本族男女老少必须恪遵族规家法,尊重祖宗遗训,循规蹈矩,守法、爱公、敬老、孝友和睦,安分守己;禁止损公利己、奸盗邪淫,犯者轻则按宗祠训诫、罚款,重则扭送官府法办。

(2)关于同居、同炊(从略)。父母凡五十以上者,应早立遗嘱,分配财产继承,经宗祠长亲属作证,方得有效。

(3)对族内婚丧嫁娶,悉依古礼祖制,不得违背。凡族内娶妇,应先以遵守族规通知女方,勿破坏族内嫁女,亦必须请男方原谅,不可犯之。如犯之者,罚衙升白米三石,作宗祠之用;如对方不服,立即解除婚姻。

(4)族中人与族中人纠葛,必先报请宗祠管事,族长邀请族中长辈调解,族内不能调解或调解无效者,始得经官诉讼,刑事犯罪除外。

(5)凡族内之人因故变卖房产田地者,必须先报请宗祠管事转知族长,召集族人商议。宗祠及其近亲(直系亲属)有优先购买权,其次族中亲友及同族人有次优先购买权,照市价作值后,尽先卖给宗祠近亲或族中人。如上述有优先权和次优先权中都无承买者,始得向外出卖。否则,同族人及宗祠得阻止其出卖,并不予签字画押作证。

(6)族中人无子嗣者,由兄弟子侄过继立嗣,或抚养他姓子。如招婿入赘者,必须改名换姓(一律须改为杨姓并照辈分排行取名)。子孙世代不得变姓,但可长子立嗣,次子归宗(即以次子归婿家姓名)。如有违反族规,族内不予承认,作为绝嗣处理,绝嗣的财产,充归宗祠所有。

(7)关于公产方面:宗祠产业田地归全族人所有,使用权由族长、管事及指定族人管理,宗祠收入租谷、租金,使用或变卖时须经公议。凡族内大小事务及收支由族内各家推家长一人,组成家长约束会,进行监督,由各家长约束全会议,推举年管事二人,办理周年一应大小事务,但须秉承族长之指挥。

(8)祭祀、扫公墓以及年节日,由家长约束会公议举行。但不得延期或借故不予举行。否则以忘宗背祖看待,全族人得紧急公议惩罚之……

可见,白族的族规是十分严格的。但凡族内个人婚姻、土地纠纷、家庭财产继承处理、各家庭间人与人之间关系、邻里关系等,都受族规的约束,族内任何人都不得违背,否则会受到严重惩罚。白族地区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事实上还维系了白族传统社会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村落家庭关系以及宗族的作用,使传统家庭的宗族关系得以复活。

夫妻关系无论在任何社会或任何民族中,都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白族也不例外。白族早就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建立了由一对配偶及其子女组成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夫妻之间有相互扶持之义务,并有互相继承财产的权利,故白族学者艾自新、艾自修兄弟在夫妻关系上主张“相敬如宾”,他们认为:“古者夫妇如宾,……敬德之中和气常流。”认为孝敬父母和爱妻子是可以统一的,“孝子重父母,而于妻子之间亦未尝寡恩。” 可实际生活中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普遍较低,所以白族民间流行有“妇女无喉咙,说话不算数”,“母鸡做不得三牲”等说法。加之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妻子不仅在家庭中地位较低,而且还必须以宗族家法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了门的妻子,就要照管全家人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要为家族生儿育女,使自己的一切服从家庭的利益。

在家庭中,妻子把孝敬公婆、尊重丈夫、抚养孩子作为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应尽的职责,白族俗话说:“媳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故妻子对待老人、丈夫、孩子的态度,是衡量其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尺度。明代白族学者杨南金著有《居家四箴》训诫人们,其中有涉及夫妇、父子、兄弟之间的道德规范,关于夫妇之间,他认为:“夫以义为良,妇以顺为令;和乐祯祥来,戾祸殃至。” 尽管白族传统文化受儒家影响,丈夫对妻子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可妻子仍然是丈夫的贤妻益友,日常生活中,她们对丈夫百依百顺,有事同丈夫商量,重大事情请丈夫做主,待人接客由丈夫出面。她们支持丈夫,在儿女中树立丈夫的威信;生活上关怀体贴,饮食起居、烧火烤茶,无微不至;她们忠诚于丈夫,对爱情坚贞不移。同时,在家庭里,她们又是孩子的严师慈母。她们以生育抚养孩子为己任,以最无私的爱给孩子无比的温暖,还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具体的言行感染教育孩子。因此,白族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能担任不同的角色,协调、融合家庭间的人际关系,对整个家庭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他人不能替代的作用。故白族家训中说“讨对一个媳妇兴三代,讨错一个媳妇害三代。”因此,民俗学者毛星在《白族民间传说故事集·序言》里写道:“白族妇女不论在劳动中,在家里,在社会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坝子里或山区里,一切主要的吃力劳动,比如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妇女和男子干得一样活跃。走在街道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店铺里坐的是女掌柜;走在通往集镇的大道上,我们可以遇到许多背筐挑担的妇女。在家庭里,妇女的地位很高,好多对外的交涉,通常由妇女出头来办理。”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细胞,也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包括夫妇、婆媳、父子、兄弟、妯娌、邻里、亲戚等,家庭各成员间又有直接和间接的互动关系,而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主要关系之一。长期以来,以为女、为妻、为母、为媳作为自身天职的白族妇女,由于其生理、心理、角色的特殊性和主客观因素,一直是维系家庭内部情感和家庭发展的轴心。在白族传统家庭中,婆媳不仅是人类再生产的直接承担者,且婆婆又是媳妇生育健康文化的传承者;同时,婆媳也是家庭管理和家务劳动的直接担当者。在家庭生活中,婆媳均是其丈夫精神寄托的对象和孩儿的慈母。因此,婆媳在家庭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她们在承担繁重的生产和家务的同时,还担任着家庭中的不同角色,调适、融合家庭间的各种关系,对整个家庭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都有着特殊的作用。

然而,白族传统家庭家风家规家训不仅包括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在这诸多关系基础上形成家庭传统道德准则及内涵。

二、白族传统家风家规家训中道德准则

白族传统家风家规家训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用以规范、调节、约束家庭生活、家庭关系、家庭成员行为的道德准则。白族先民从氏族部落分化演变成一个一个家庭之时起,家风家规家训便随之形成,道德规范便应运而生。白族传统家风家规家训的内容丰富,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团结互助等方面。

(一)严格家风家教 尊老爱幼

在白族的传统文化中,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如同一个无形的磁场,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其吸引、被其感化。好的家风让人充满正能量,让人自然而然地去遵守一些美德,而相反,坏的家风充斥着负能量,让人偏离了道德的轨道。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白族家庭的传统道德。白族谚语说:“见老要弯腰,见小要抱抱。”“见老要敬,见小要亲。”尊敬长辈,爱护幼小,是白族家庭的传统教育内容之一。白族晚辈在村落里路遇长辈,即使是不认识也要主动问候和让路,不得低头而过;当看到长辈在做事情时,年轻人要主动去帮助;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宴席上,要让长辈或年岁大的人先入席,席间鸡肝、鸡头要敬长辈;过节时全村每户都要向村落里60岁以上的老人送点心;正月初一早上每家10多岁的儿童要给村落里的老年人送乳扇、米花、甜茶和烤茶,老人们要给孩童们压岁钱,并讲一些鼓励学习、热爱劳动等吉祥的祝福话;村落里的孤寡老人,均由全村人轮流给他们砍柴、挑水、洗衣、煮饭,或全村人轮流送饭给孤寡老人,年轻人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场所,在长辈和老人面前,必须恭敬有礼,说话要和气,不能指手画脚,更不能指着老人说话,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

不能忘记父母生养、教育的恩情。这种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的孝道原则和规范,不仅表现在白族的乡规民约、神话传说中,如剑川县沙溪乡蕨市坪村的《乡规碑》记载:“敦孝悌以重人伦,孝悌乃仁之本,能孝悌则不口犯上。” 就是要求村民要孝敬父母,敬重兄长;如果对父母兄长不忠不孝者,不仅要给予道德谴责,还要予以处罚。新仁里乡规碑如是说:“家常,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兴家之兆也。凡为子弟者,务须更各务生五里,出恭入敬。倘有不孝子弟,忤逆犯上,被父兄首出申言者,阖村重治” 强调子孝弟恭,把不恭不孝视为“忤逆犯上”的不道德行为。而且还采用白族传统的本子曲教导人们要牢记父母生育的艰辛。现摘录白族传统白曲《生儿育女》于后:

白语唱词

做眼阿妙三欺量,

子知乃间女乃间,

后修乃计较。

汉子汉女虽乃自,

得务大土达白大,

冒咒儿多自母苦,

梅汉计阿妙。

汉语译意

人生在世莫欺人,

生男生女都一样,

同样都是人。

生儿育女事重大,

必须三思而后行,

人说儿多父母苦,

切莫要多生。

因此,牢记父母生养之苦,孝敬父母双亲是白族家庭的传统家规,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是白族晚辈应尽之责。故传统白曲《报答父母恩》中唱道:

白语唱词

一更我劝用梯吼,

爹母恩自拥告报。

知母身奴十月怒,

受罪皆冒奴。

汉语译意

一更我劝弟兄们,

报答父母养育恩,

十月怀胎千般苦,

费尽了艰辛

在白族地区,养儿不报父母恩,不尊重或赡养老人,会被看成是没有家庭教养、缺德之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抨击。

爱幼,同样也是白族公认的一种家庭传统美德,一般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管教,使之成人。因此,白族小孩从小就在家庭里受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小孩的行为规范。如有客人到家,见面时,孩子应首先向客人问好、让座、倒茶递烟;招待客人吃饭时,为客人添饭、夹菜必须用双手,以示礼貌;父母还教育孩子从小不说假话,不乱拿别人的东西,白族俗话说,“人看从小”“小时偷针,大了偷金”,要求孩子从小养成诚实、忠厚的品德。父亲教导男孩5~7岁跟着放牛马,10多岁跟父亲学犁田、平地,再大一点就要上山砍柴等;母亲对女孩的教育更为细致,幼年时教她们学会挑水、扫地、擦桌子、打猪草、放牛马,8~9岁学习挑花刺绣、缝制衣服,白族姑娘不会针线活,就会受到耻笑,甚至嫁不出去。因此,通常白族女孩都有一手熟练的挑花刺绣的手艺,故在白族传统社会,抚养子女成人,教会儿女怎样做人,是家庭中做父母必备的品德,如果父母没有教育好儿女,致使儿女不成器,那也是缺德的行为,社会舆论会加以抨击。长期以来,白族社会中已形成长辈爱下辈,下辈敬长辈,尊老爱幼相辅相成,习成传统美德。

可见,家风体现了家庭的价值观,它像一双无形的手,牵着每一位家庭成员,在约定俗成的价值轨道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运行。洱海区域的家风可以概括为“尊老爱幼、善良守信、勤俭节约、崇尚文化、自力更生”,这些被分解成一条条家训代代传承,受益无穷。

(二)家风规定礼貌待人忠诚厚道

热情好客是白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传统风尚和家庭美德,讲文明懂礼貌是白族人民相互尊重的传统礼俗和家庭美德。白族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对待来客,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都热情招待。白族儿女从小就受到家长的严格教育,人们把子女是否会礼貌待人,是否懂交际礼节看成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明代白族学者艾自新、艾自修说:待人,“释貌要端恪”,“行事要斟酌”,“情谊要殷隆”, 也就是说待人要注意容貌、衣着、体态,不可轻慢。与人交谈,“二艾”认为,“言语要谦谨”,“勿大言以矜己之长,轻言以取人之憎,直言以暴人之短,谀言以希人之悦,怨言以招人之无,巧言以锸人之心” 。要求人们待人接物时举止言谈一定要文明,知书达礼,尊重别人。并且无论在什么场合,不能恶语伤人,特别在家里,更不能讲粗话、丑话;家中称谓准确,儿女对父母不能直呼其名,就连兄妹间、村落里长辈与小辈间也要称其辈分称谓,否则,就是失礼、缺德、没家教。同族人之间,互相称呼也要按辈分来称呼,同辈人之间称大哥、大嫂;叔侄之间要称呼“阿大”(意为大爹)、“阿烟”(意为叔叔),不能直呼其名和姓,否则也被看成是没有家教的人。不仅称谓要亲切,而且白族传统家庭教育后代说话要和气。因此,白族人将“宽和、厚道”作为处事待人的一个原则,不懂得这些家庭规范和行为准则,将被人指责为没有家教和缺德。

(三)家风要求人们团结互助

团结互助是白族人民在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的行为准则。尤其是互助原则,可以说是白族社会生活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白族人民历来把帮助别人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成是一个权利,从而把个人和大家融为一个整体,借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故白族谚语说:“一根麦秆编不成一顶草帽。”“有花才有蜜,有国才有家。”“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桨不齐。”“一根藤容易断,十根藤比铁坚。”在日常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白族人民团结互助的事例随处可见。例如村寨中谁家盖新房,其他人便会主动前往帮助,有力出力、有米拿米,有的家庭或村寨中发生火灾,远近的村民闻讯后,都会主动拿出自家的粮食、衣物、木材等前去帮助受灾的村民;谁家有喜事或丧事,都被看成是大家的事,家人、亲友、村人几乎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使当事人能顺利地把事情办妥。就连村落里谁家生丁添口,其他人都要登门送“红鸡蛋”、鸡、糯米、衣物等前来恭贺,给产妇送营养滋补品。在春耕生产和秋收秋种中,更是体现了白族传统的互助原则。每当春耕生产大忙时,全村人均会互相帮助,有的是几个家庭结合在一起,有的是整个村落分成几个互助协作组,送肥下田,送完一家再送一家,栽秧也如此,栽完一丘再栽一丘,直到全部栽完为止。秋收秋种也如此,至于谁先谁后,事先有安排,谁也不为此而争吵;对谁家出力多,谁家出力少,也从不计较。尤其对那些体弱多病的村民或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亡故的困难家庭,村落里的人们便会相互邀约一起去帮助其适时播种、栽插、收割,对村落中的孤寡老人,白族传统家庭道德要求对其负有赡养、关心、照顾的责任;如果有人穷途潦倒求援,白族人一般都会给些帮助;即使外地饥荒者进入白族村落,白族人也不怠慢,在他们的观念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此,无论遇上什么人,白族人都会给予帮助。故白族家风中有团结互助的原则,不局限于家庭、村落集团内部的互助关系,同时也包含着家庭、村落之间以及整个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广泛的互助关系。也就是真诚帮助别人,并为他人排忧解难,使他人得到幸福;即能够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自己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说,白族传统的家风家规家训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

家风、家规贯穿着整个家族的生活细节,让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约定俗成。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土坯房不华丽,但并不寒酸。花坛里的月季花月月红艳,水井边种着黄白相间的金银花,院里的石榴、李子、苹果竞相挂果,可是没有人去采摘。因为家风、家规要求人们:花香不能占为己有,果实要留到中秋,金银花要晒干了泡茶喝,不能随便占为己有。

三、白族家风家规家训中人与自然和谐的规范

白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又通过宗教信仰,乡规民约,族谱、家训,村落组织等形式体现出来。在白族传统文化中,人们素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山养山”“靠海养海”的习俗和观念,故在白族中早就有护山碑、护林碑、种松碑,并刻石立碑,敬告人们遵守,以保护山上的一草一木,违者施以重罚。而湖泊、河流水资源,被白族人认为是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所以,在白族地区有水利碑、开河记、重修溪河记、开沟告白等保护水资源。此外,盐井、古桥,被白族视作生存的根本。如云龙盐井中五井之人民,以前靠盐井生活,曾有以井代耕,以井养民、井养万家,久养不穷的实践和经历,故盐井是历代五井之民保护的重点,人们要靠它生存,让盐井造福于子孙后代,养育一方之民。

白族地区有各式各样的乡规民约碑,反映了白族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其中如洱源铁甲村的《乡规碑》、剑川蕨市坪村和新仁里的《乡规碑》、鹤庆金墩积德屯的《岔立乡规碑》《羊龙潭水利碑》《保护公山碑》等等,至今仍在白族社区中起到保护生态环境、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至今仍然流行于白族村落中的村规民约,如剑川新生乡的《乡规民约》、黄花村的《村规民约》、石龙村的《村规民约》以及金华镇南门办事处的《街规民约》,洱源三营村公所的《村规民约》、宾川的《革弊碑》等,都对怎样保护山林、水源、道路、水沟水渠灌溉设施、土地资源、社会秩序、村寨卫生、修桥铺路、捐资建校、兴教育人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诸多关系作了规定,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是约定俗成的。而族谱中的《族规》《族法》《家规家训》,包括《禁烟歌》《戒赌歌》、洱源玉泉乡的《洗心泉诫》,明代学者艾自修、艾自新的《教家录》,杨南金的《居家四箴》,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并通过乡规民约和族谱、家训的形式加以规范,从而使得白族地区山林、水、土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之,必须加强少数民族优秀家风家规家训典籍整理与研究,推进少数民族优秀家风家规家训道德文化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只有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优秀家风家规家训的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家风家规家训道德文化教育普及活动,才能发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家风家规家训道德文化课程内容宣传,加强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只有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少数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科学保护各民族优秀家风家规家训,繁荣发展少数民族道德伦理文化,才能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YACDfvdaslUjOVCv8MJd6NQhABQ9GAn5+7XvGxWAIV7FxGedXePaTOLqVrh48m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