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伊犁河是流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位于中国天山水资源最丰富的山段,也是新疆径流量最丰富的河流。河流全长约1236千米,流域面积约15.1万平方千米。其中,中国境内的河长约442千米,流域面积约5.6万平方千米。全流域处于迎风面,降水丰富,谷地年均降水量约300 mm,山地年均降水量500~1000 mm。伊犁河谷为典型的受河谷控制的山间谷地,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伊犁河主要由三大支流组成,分别是巩乃斯河、特克斯河以及喀什河。伊犁河各主要支流得益于均匀的降水和冰川的有效调节,植被资源与矿产资源丰富。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开展了生态红线划定、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等工作。伊犁河谷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伊犁河中的底栖动物是研究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对底栖动物种类的识别与分类能够方便我们更好地保护伊犁河的生物多样性。

然而,如何将底栖动物的知识普及给人们,如何让人们在识别底栖动物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增强保护意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在伊犁河采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时,常遇到游客走过来观察与询问,他们对我们的采集调查工作产生满满的好奇。我们也很喜欢与热情的游客分享我们的工作与采集的方法,介绍采集到了多少种底栖动物,这些底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等。一些游客发出感叹,这么清澈的河流中竟然生活着这么多从未听说过的小生命。当地的牧民甚至说喝了一辈子的水,竟然没发现河水里面生活着这些小精灵。也有游客在感叹着生物的美妙时,对同行的小朋友解释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很重要的事情。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和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热情,我们从科研工作者的角度,根据科普教育的需要,将调查的伊犁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采集与鉴定方法,以及伊犁河的自然风光与采样河流的水质水文特征等方面做了总结与介绍,编写了这本书。一方面将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政策方针落到实践当中;另一方面使人们在游玩和调查的同时有所收获和参考。

《伊犁河底栖动物的采集与识别》一书收录了伊犁河三大支流的14条源头溪流的底栖动物样本,包括9目29科39亚科/属。重点介绍了底栖动物的分类、识别特征、栖息生境、功能摄食类群等信息。希望本书可为相关爱好者提供底栖动物的采集与鉴定的相关知识,并为河流生态学、水生生物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人员提供线索与参考。 eQagjfdNGmelX14bQDk9vMKf84DJmMZqyEdHluVurmVaHBYED53wP868yZFeUl9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