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一、大地构造位置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关于大地构造位置,有柴达木陆块南缘(程裕祺,1994)、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西段(姜春发等,1992,1993,2000;殷鸿福,1998)、柴达木准地台(青海地质矿产局,1991)等观点。依据区域构造,以昆南断裂为界南部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印支构造带相隔(王鸿祯,1990)(图 1.1)。孙丰月等(2003,2009)研究后认为,东昆仑造山带整体表现为处于柴达木陆块南缘由北向南不断拼贴、增生,具有多期次边缘造山作用的边缘造山带,是一条大型的复合造山带。

图 1.1 东昆仑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图(据许志琴等改编,1996)

二、构造单元划分

图 1.2 东昆仑构造分区略图(据孙丰月等,2003,2009)

有关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分区前人已有较多的论述,青海省地矿局(1991,1997)将东昆仑山主体划入柴达木准地台,并以昆中断裂为界,进一步划分出东昆仑北坡断隆和柴达木南缘台褶带,东昆仑山以南则划入松潘—甘孜印支褶皱带;《青海省第三轮成矿远景区划研究及找矿靶区预测》(2005)将其分解为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伯喀里克—香日德元古宙古陆块体、雪山峰—布尔汉布达造山亚带;姜春发等(1992)根据东昆仑地区的地层、构造和岩浆特征,把东昆仑划分为东昆仑北带、东昆仑中带、东昆仑南带三个构造单元;许志琴等(1996)依据东昆仑地区存在的两条蛇绿岩带(昆中蛇绿岩带和阿尼玛卿蛇绿岩带)将东昆仑地区划分出昆中地体、昆南地体和巴颜喀拉地体三大构造单元;李廷栋和肖序常(1996)称之为北昆仑地体、南昆仑地体和巴颜喀拉地体。孙丰月等(2003,2009)认为昆北、昆中、昆南、阿尼玛卿南缘四条深大断裂在东昆仑造山带的演化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以这四条断裂为界将东昆仑造山带由北向南依次划为昆北加里东弧后裂陷带(昆北带)、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昆中带)、昆南复合拼贴带(昆南带)、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带和北巴颜喀拉造山带(图 1.2),充分反映了各构造单元的差异及其在东昆仑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地质意义。本书将采用孙丰月等(2003,2009)在东昆仑造山带构造分区中的划分方案。需要指出的是,昆南复合拼贴带与昆中断裂以北的昆中带、昆北带的基底明显不同,孙丰月等(2003,2009)认为昆南带是由大洋玄武岩高原与微陆残块构成该带的褶皱基底,对东昆仑造山带的演化至关重要。姜春发等(1992)称之为软基底,前人曾称之为布尔汉布达山优地槽褶皱系(黄汲清,1979)、柴达木南缘台褶带(青海地质矿产局,1991)、东昆仑南带(姜春发等,1992)、昆南断裂造山带(张以弗等,1997)、昆南地体(许志琴等,1996)等。该构造带具有多旋回构造运动:①前加里东期大洋玄武岩高原和加里东造山带;②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古特提斯活动陆缘(孙丰月等,2003,2009)。广泛出露元古代万宝沟群和古生代纳赤台群地层,普遍遭受绿片岩相的变质变形,晚三叠纪八宝山组火山岩、印支期同构造侵位的花岗岩类的出现,说明造山过程已进入陆内演化阶段。 scvNMb6/n7eeqosprYxxQHmDT4xVXJZSZrv3oecopH9mumCKwkMh1amIXjUMrio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