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集前沿学术信息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细致开展文献分析、整理,而这一过程的前提基础便是要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换言之,只有在获取大量文献、且熟读文献之后,我们才能开始进行文献的分析与整理,进而进入学术综述的写作状态。但就人类学学科而言,由于我们的研究内容尤为零碎,且主题繁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分析、整理文献的基础上,必须整理出一条主线。盲目开展综述写作,必定会出现主题混乱,条理不清,毫无逻辑,写出的综述也不可能是一篇合格的学术作品。
所以,细致开展文献分析是人类学学术综述写作的第一步,其核心则是对阅读文献的整理和分类。这就需要研究者一边阅读文献,一边同步开展文献资料的记录和分类,从而在掌握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同时,将文献资料切分成不同的板块,以便将后续相关文献放入划分好的相应板块之中,以此提高学术文献的分析效率。笔者在人类学学术综述写作中开展文献资料的分析时,总结出如下几种方法。
不管是人类学还是任何其他学科的发展都有着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推进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文献资料的发表时间的历时性来找到一个主题的提出、探讨、结论的过程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度。通过寻觅时间规律,对某一研究主题进行跟进,进而分析、整理出该主题的研究状况——综述。同时,在共时性上,研究者可根据文献出现的同一时间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出在某一时间段大家都在集中探讨的相关主题。中国知网上文献发表时间的检索选项,便可为查阅者提供各年度相关文献资料的篇目数量、研究人员、研究主题等。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者还要具备分节点分析文献的能力,即可以五年或十年为一个单位开展学术文献的总体把握,从而在时间跨度上找出学术领域的研究趋势。
好的人类学学术作品通过题目便可一目了然地看出其所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研究者在掌握大量学术文献之时无需有太多的阅读压力,我们也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详细阅读,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对题目的快速浏览,完成对文献资料的总体把握,从而大大节省时间,缩短文献整理时间。 当然,对于重点文献,即那些在学术数据库检索中拥有巨大下载量和引用率的文献资料,就应挑出进行多次且认真细致地阅读。
尽管人类学自始是一个以质性研究为主体的学科,但在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领域却不乏使用量化数据分析工具者。研究者可将数据关注集中于发表时间、文献主题、研究者、研究机构等几个方面,制作成饼状、折线、条形、扇形等统计图,使文献分析的结果更加直观地呈现。 同时,研究者学会操作SPSS、NVIVO、SATA等专业数据软件,根据题目、主题、作者等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便可绘制出更具专业性的关联热点数据图,为人类学学术综述的最终写作提供更可靠的量化的文献分析支撑。
中国人类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区域集中的特点。也就是说,同一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常都会开展较为相似的研究主题,或关注较为一致的研究领域。 所以,在细致开展文献资料的分析上,研究者要对研究机构进行密切关注,不仅要对某一研究机构的某一研究主题的文献资料有所归纳,还要对多个研究机构对某一研究主题的关联、差异性研究的文献资料有所掌握,从而总结出研究主题的学术脉络和研究侧重点。
一篇规范的人类学学术论文通常会在引言或开篇进行或长或短的综述总结。我们在细致开展文献分析时,除“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之外,还要学会借力于成果,在遵守学术规范、表明观点引用来源的基础上,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汲取前人文献中对研究领域做出的学术综述总结,然后再进行自我的补充、拓展、延伸。这既可以使我们站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更加完善自己的学术综述,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献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