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欧黎明

前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集中而高度的概括,同时,也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命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集中而高度的概括,在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科学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是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前提。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要求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和使命,明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21世纪集中表达的基本范式和路径。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五个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进行了集中而综合性的表达。

2017年12月25~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一表述在党的十九大的基础上实现了理论提升,新时代的特色更加明显。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表达集中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更为全面、准确地集中概括和提升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同时,也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命题。

从上述历史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只有完整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这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我们才能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有一个科学清晰的认识和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全面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论命题,对于更好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飞跃”的具体表达方式

在我们党一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在怎样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党历来有两个重要的提法:一个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主要是讲基本方法。这一提法的核心要义,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提出相关的理论和策略。强调的是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是指基本方法,也指结果、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转变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结出了一定的果实,形成了有具体内容和一定形式相统一的成果。

根据历史任务和时代条件的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至今为止共有五个: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的表达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我们曾经有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概括。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作出了“三次历史性飞跃”的概括。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这个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理论依据

飞跃,是反映事物质变形式的哲学范畴,指事物从一种质态转变为另一种质态的转化形式。飞跃的实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即“既保留又克服”的过程。质变时新旧事物相互交叉,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在时间上有延续性,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规模和状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即是说明这一科学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质变形式的哲学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时代条件、实现要求发生根本性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从一种质态转变为另一种质态的转化形式。

当然,这种“质态的转化”,这种“飞跃”实现的本身,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一个“既保留又克服”的过程。即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又根据新的历史方位、时代条件、实现要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容的过程,它在时间上有延续性,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规模和状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具体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其理论形态从一种质态转变为另一种质态的转化形式,集中地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立足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分析、研究、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确立了当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科学理论,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归根结底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上。

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过程、精神实质、核心内容、根本立场以及核心要义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之中,所形成的具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内容、根本立场以及核心要义中,从始至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实际出发,在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集中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中,对新时代重大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三个重大的时代课题进行了原创性回答、创新性发展,它把我们党建党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积累的新鲜经验,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从新的历史方位出发,进行了高度科学的抽象概括,从事物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上提出问题,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审视问题,在十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它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点上,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之间的内在的辩证关系,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并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本质特征、本质要求等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阐释,形成了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所表现出来的十个明确的基本方面的要求,不是从具体的问题上而是从一般的规律上来认识问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所形成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化了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的规律性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概括和阐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提和基础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容。

(二)实践依据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质变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时代条件、实现要求发生根本性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从一种质态转变为另一种质态的转化形式。这种“质态的转化”,是一个“既保留又克服”的过程,是一次质变的“飞跃”。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用“四个伟大飞跃”概括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充分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成果,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效率,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自承担的前后相继的历史任务:救国、立国、富国、强国的实践基础和实践轨迹。

这“四个伟大飞跃”,对应四个历史时期,高度概括了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清晰勾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不同时代主题和共同历史使命,既前后相继又贯通一气,集中展示了我们党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坚定意志、战略定力和非凡成就,展示了我们党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和实践轨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质,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大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程度推进到了新的时代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实际出发,在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集中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中,对新时代重大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三个重大的时代课题进行了原创性回答、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起四梁八柱支撑作用的“十个明确”中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比如,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思想;关于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思想;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思想;关于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思想;等等。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以全新视野,既全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要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实践与创造性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理论结晶。

与此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华的沃土,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华中吸取养分,推陈出新。习近平同志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西方世界炮制的诋毁社会主义和东方文明的“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等种种奇谈怪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例如,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中国传统文华中的大同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新的五大发展理念,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赋予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和领导方法;等等。这一切,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和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有机融合,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展现了治国理政的深厚文化底蕴。

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同时,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强有力、宽厚扎实的思想文化沃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达到新高度,是实现“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从这一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集中表现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这一思想具有明确的时代性特征:即是在深刻而系统回答新时代重大时代课题的过程中创立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代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必须作出全新的回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敏锐抓住时代条件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历史契机。习近平同志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的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全新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这三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立足于从主义、国家、政党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主义、国家、政党的关系上,既深刻全面,又逻辑严密地阐发三者的必然联系和实质内涵,即主义统领着国家,政党坚持和倡导着主义,国家、政党的性质支撑着主义。直白点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又结合了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意味深刻,意义深远。

(二)这一思想是由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组成的:即既继承了前人又突破了陈规,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新“飞跃”的本质在于坚持“扬弃”过程的基础和前提下,理论形态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新的质态的转化。《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同时,《决议》还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并重点概括了其中的原创性的理念和思想。这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发展,对于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明确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愿景,开辟新时代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具有全方位的指导性、前瞻性、创造性和引领性,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重大发展。

(三)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往成果的基本点,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往成果新的时代内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往成果基本点的前提和基础上,赋予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新的时代内涵,并紧紧围绕这一愿景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有机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方面,并根据新的实践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要义,深深地植入到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年的实践中、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之中,从中汲取了丰厚的人文和文化底蕴,推及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周平,男,汉族,1959年10月生,云南省大姚县人。1982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学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10月受聘担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西南政法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院长。

2019年9月5日,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2020年9月,获得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专业技术人才奖”。 ZfV1CQiUME+egBQIZ7S7n2ARYbtG8lHCZSTCnRDUX2z/W5QwVP2TEcKhtw86N8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