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共云南革命历史及光荣革命传统

杨林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清醒剂”“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这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的生动教材。

一、深刻认识中共云南革命历史

(一)云南革命先驱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过不懈的英勇奋斗。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一大批云南革命先驱以天下为己任,自觉投身中国革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华章。

在五四运动中,北京大学的云南籍学生王复生和王有德,清华学校的云南籍学生施滉,站在五四运动最前线。

1920年,王复生和王有德参与发起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参加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1922年,王复生、王有德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复生在北大学习期间还与毛泽东建立了深厚友谊。王复生的弟弟王德三考入北京大学后,经邓中夏介绍,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李大钊和北京区委的安排,王复生、王德三先后去陕北,参与创建陕北党组织,成立中共陕北特支和中共陕北地委,王德三先后担任特支书记和地委书记。王德三在陕北发展刘志丹加入了共青团,后转为共产党员。还培养了安子文、刘澜涛等一批干部。1925年秋,王德三从陕北回到北京,担任了中共北京区委委员。1926年,党组织又派王德三担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

张伯简、刘平楷等许多云南革命先驱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云南建党及党组织的早期革命活动

中国共产党在云南建立地方组织,这是党的组织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需要。1924年底,李国柱组织云南青年努力会,培养大批青年骨干。1926年2月,李国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王复生、王德三等人在北京成立“云南革新社”,并在全国成立多个分社,向云南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革命活动,为云南建党奠定了基础。

1926年,中共广东区委两次派人来云南建党。在毛泽东的关心下,1926年8月,李鑫回云南先后发展了吴澄等3名共产党员。11月7日,李鑫在昆明主持召开第一次党员会议,成立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中国共产党,把地处边疆、民族众多的云南,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伟大时代。

1927年,中共云南特别支部策动“二六”政变,结束了唐继尧在云南的统治,为北伐战争扫除了障碍。随后,中共广东区委派王德三带领云南籍10多名党团员回云南,加强党的工作,先后成立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中共云南临时省委。中共云南特委发动了驱逐李宗黄的群众运动,并取得了胜利。

1928年初,国民党抓捕杀害赵琴仙、陈祖武、罗彩等共产党人。王德三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并到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作为正式代表,他在大会上进行了两次发言,在全国党的代表大会上第一次发出云南党组织的声音。

八七会议以后,中共云南地方组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滇南铁路沿线、矿山及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1928年10月13日,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在蒙自查尼皮召开中共云南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今后的斗争方针和策略。

1930年1月28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云南省临委召开扩大会议,选举产生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为王德三,组织部长为刘平楷、宣传部长为张经辰,委员有李国柱(团省委书记)、吴澄、吴少默、刘林元。省委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先后组织文山马关八寨暴动和曲靖陆良暴动。

1930年4月底,国民党破坏中共云南省委机关。至12月,王德三等中共云南省委主要领导先后被逮捕并壮烈牺牲,省委遭到彻底破坏。

从1931年至1938年,滇黔桂边区红军游击队和革命根据地,在3省28县,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念,在云南宣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次风暴,开创了云南党组织的光辉斗争历史。

(三)扎西会议与红军巧渡金沙江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云南,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又经过云南,在云南各族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火种。云南各族群众对红军给予积极帮助,特别是红军巧渡金沙江时,先后有数十位船工帮助红军划船渡江,发挥了重要作用。

扎西会议。1935年2月5日至10日,中央红军在昭通市威信县水田寨、大河滩、扎西镇召开了三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统称扎西会议。扎西会议改组了党中央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阶段。遵义会议上决定但还没有来得及落实的问题,在扎西会议上得到了解决。在政治上,遵义会议委托张闻天在会后起草《遵义会议决议》,扎西会议上通过了这个决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长征初期,中央对各苏区和其他红军部队“无指示、无回电、也不对全国部署总方针”,扎西会议恢复了对中央苏区、湘鄂川黔根据地的领导,确定了中央红军新的战略方针,改变了原来北渡长江的计划,作出了回师黔北、重占遵义的重大决策。在组织上,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在常委中再进行适当分工。扎西会议对政治局常委的工作进行了分工,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决定以毛泽东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军事上,精减整编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建立中央直接领导的川南特委和川南游击纵队,这支游击队在川滇黔边区坚持战斗12年,建立了涉及3省20多个县的革命根据地。

(四)云南党组织恢复重建及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进行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经中共中央安排,1935年11月,成立中共云南临时工作委员会。1939年,成立中共云南省工作委员会。云南党组织恢复成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并确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云南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云南地方实力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1937年8月,龙云去南京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途经西安时,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搭乘龙云的专机,向龙云阐述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方针。龙云表示赞同,提出组建军队出省抗战,派人到延安学习游击战术,并要求和延安建立电讯联系。1938年李根源从新疆返回内地,朱德专门从前线赶到西安,去做他的统战工作。滇西沦陷以后,朱德又给李根源写信,呼吁他发挥影响,发动云南军民抗战。后来,李根源回到家乡保山,动员群众和土司参与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云南地方组织还在社会各界开展统战工作,建立起牢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抗战良好局面。云南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一二·一运动、“边纵”地下党及云南的解放

抗战胜利后,云南广大青年学生勇敢地站在反对内战的最前线。1945年12月1日,在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下,昆明发动一二·一运动,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全国第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拉开了全国第二条战线序幕。1946年7月,在昆明城市民主运动中,李公朴、闻一多壮烈牺牲,特别是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感人肺腑,书写了舍生取义的故事。北京、南京等地先后爆发大规模学生运动,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共云南地方组织积极开展武装斗争。1948年6月,中共云南省工委组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1949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正式宣布成立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将滇桂黔边区的人民武装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简称边纵)。云南解放前夕,边纵主力部队发展到4.5万人,地方游击队发展到10万余人,先后建立了12块游击根据地,共歼敌6万余人,解放91座县城。

经过中国共产党对卢汉的积极争取,1949年12月9日,卢汉在昆明宣布起义。经过昆明保卫战和滇南战役,1950年2月24日,人民解放军各主力部队会师昆明,召开云南省地师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陈赓宣布云南已完全获得解放,中共云南省委正式组成。云南解放日是1950年2月24日。

二、弘扬云南光荣的革命传统

在中共云南革命历史中,形成了许多光荣的革命传统。今天,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好这些红色基因。

(一)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领导,忠诚于党、听党指挥

在革命斗争中,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始终坚持党中央领导。1930年中共云南省委被彻底破坏后,一些共产党员与组织失去联系,他们积极寻找党组织,争取党中央领导,为党组织恢复重建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立场坚定,始终坚持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始终听党指挥,不怕流血牺牲,最终实现了解放云南的奋斗目标。中共云南革命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中共革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我们要弘扬始终坚持党中央领导,忠诚于党、听党指挥的光荣革命传统,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二)追求革命真理,坚定理想信念

近代以来,云南大批优秀青年探寻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先进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艾思奇、柯仲平等。云南大批优秀青年找到马克思主义真理以后,就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信念。王德三等云南早期的共产党员,用最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理想信念。王德三兄弟三人为革命而牺牲,被称为“一门三杰”。吴澄和丈夫李国柱被称为革命伴侣,互相勉励着昂首走上了刑场。

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追求革命真理、坚定理想信念的光荣革命传统,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真正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的灯塔。

(三)勇于担当历史使命

云南大批优秀青年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中,做出积极贡献。在八一南昌起义的重大历史关头,云南一批优秀青年参加起义,做出独特而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中,一大批云岭赤子战斗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以鲜血和生命担当起抗战的使命。周保中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爬冰卧雪,百折不挠,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战斗;由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吹响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号角,鼓舞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奔赴抗日战场;西南联大教育救国,创造出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迹,体现了文化教育的时代担当。

今天,我们要弘扬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光荣革命传统,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云南的革命斗争史,是各族人民广泛参与革命,党和人民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历史。在各族人民支持拥护下,国民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云南各族人民实现了彻底翻身解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光荣革命传统,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五)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云南是边疆多民族地区,革命斗争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创造性地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它们结合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这三大法宝,制定了符合云南实际的政策。坚持革命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城市民主运动和农村武装斗争相结合,推动全省革命斗争广泛深入发展,最终形成由中心城市点燃革命烽火,在广大边疆农村形成燎原之势,发展为农村包围城市,发动大规模武装斗争,最后配合南下野战军解放全省。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受到了周恩来的表扬。

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光荣革命传统,立足省情,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开拓创新,努力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从中共云南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好云南光荣的革命传统。

林超民,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云南大学副校长、巡视员。现任云南省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云南历史学会名誉会长、云南省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研究领域:中国民族史、云南地方史、民族学、文献学。著作有:《林超民文集》(四卷)、《中国民族史》(副主编)、《唐宋民族史》《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云南卷》(主编)、《云南通史》第三卷(唐宋时期)等;译著有《南诏国与唐代西南边疆》等;主编《方国瑜文集》、“云南大学史学丛书”“云南大学民族研究丛书”等;主编《民族学评论》《西南古籍研究》等研究集刊。论著多次荣膺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培养博士、硕士百余人,其中有来自美国、日本、泰国的留学生。指导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四十余人。1990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获国务院优秀专家津贴。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011年获红云教育功勋奖。2014年获省政府优秀诤言奖。2017年获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终身成就奖。 nElIk0RU7uOzryvaopzNNLhgb6GyqzMhD3lSzvNjOM4txfHg4/13bSc400Et1lB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