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大理白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大理白族民俗历史悠久,形成了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具有民间性、大众化、习俗性的特点,其外在表现为参与者多、影响深远、根基牢固。经过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不断地创新,其中众多民俗文化都蕴含着白族人民乐观向上、不畏艰难、感恩自然、勤劳勇敢与团结合作的精神内涵,这是白族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也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通的内涵所在。

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理白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大理白族民俗文化在传承、保护与创新的进程中,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俗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低级的、庸俗的内容。所以,新时期大理白族民俗文化非常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从而促进大理白族民俗文化能够远离假、恶、丑,追求真、善、美,在发展内涵中不断枝繁叶茂、繁荣昌盛,从而更科学地发挥其道德教化的作用,更加科学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发展。

二、大理白族民俗文化的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出一条独特模式“白创模式”

在“构建‘南北丝绸之路(复兴)经济文化带’合作战略”中,大理以自身独有、不可复制的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西南实践的一个亮丽的篇章。大理具有文化基础、人才优势、地理位置、城市发展、旅游规划也好,要对当下有危机感、责任感,积极探索NDS发展思路模式规划(“三建设,一传承”,即民生建设、生态建设、人才和教育建设及文化传承)。8世纪至今,大理的知名度及世界的影响力,是基于其独有特色而不可替代和复制的厚重历史以及人文生态系统的,如果因城市的急速扩展、过度发展,受过度功利性思维和极度的“现代”思潮影响,将大理独有的文化遗产、精神氛围、自然生态系统等7000万年至5000年来天地和祖先所缔造的无价之宝撕裂、粉碎、毁灭,那么大理将成为一座重病缠身的“死城”,最终被遗弃,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座“楼兰”。 /E9WOAo1fyS/5n9oK3dXsba1AY+NSJmDY5jj1ePo8GoSkBcImNy747zvS8xGTC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