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多彩的大理

一、大理的自然条件

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以高山峡谷区,陡坡地形为主。雪邦山是大理州内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大理州内湖盆众多,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布。第四纪山岳冰川遗址分布于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区,点苍山是我国最后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大理州境内水资源丰富,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160多条,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4大水系,呈羽状遍布全州。境内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洱海位于大理市境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大理州四季温差小,四季气候特征不明显,“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涧—弥渡—下关—洱源一线,洱源县温泉分布集中。

大理州森林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铁杉、冷杉、马尾杉、思茅松、柏树、樟树、椿树、栎树等。珍稀树种有银杏、牟尼柏、罗汉松、秃杉、红豆杉、珙桐等。有巍山彝族自治县巍宝山、祥云县清华洞、弥渡县东山、南涧彝族自治县灵宝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州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苍山洱海),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云龙县天池、宾川县鸡足山、永平县金光寺),州级自然保护区14个。苍山现已查明的高等植物种类就有182科、927属,约3000种。

大理州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理风景名胜区有苍山洱海风景区、石宝山风景区、鸡足山风景区、巍宝山风景区和茈碧湖温泉休疗区。全州有大小旅游景点130多个。大理州现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6项,其中国家级6项,分别为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含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石钟山石窟、南诏铁柱;省级28项、县级216项。州境内具有独特的山水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众多的名胜文物古迹和宜人的四季气候。

大理州区位优越,交通门类齐全、便捷,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交枢纽。大理州位于云南高原西部腹地,东连楚雄,北通西藏,西经德宏而达缅甸,南达西双版纳后可进入缅甸、老挝等国,北可进四川、西藏而达印度,南可通达南海,是滇西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滇缅公路、滇藏公路、海孟公路都要在大理汇合。全州已形成铁路(高铁)、公路、航空、水运结合,城乡连通,辐射周边的立体交通网络,在云南省实施建设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规划中,大理占有极为重要的交通地位。

大理州四季如春,环境优美,具有人类最适宜居住的自然环境。地壳造山运动,造就了大理优美的自然环境,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大理情有独钟,在大理旅居达半年之久。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王士性等还曾用“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和“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可兼,唯大理得之”来描述大理的优美环境。大理既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寻幽探险、科学考察为一体的人间佳境,又是人们寻求安享人生、乐居益寿、陶冶情怀的“世外桃源”。

二、大理的历史沿革

秦汉以来,大理地区就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早在战国时期,秦国的统治势力即越过金沙江达到今大理地区的鹤庆、宾川一带(《华阳国志》卷3“蜀志”);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汉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降,以为益州郡,辖二十四县,其中叶榆(今大理、洱源、剑川、鹤庆及宾川部分地区)、云南(今祥云、宾川、弥渡等地区)、邪龙(今漾濞彝族自治县南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等地)、比苏(今云龙)等县,相当于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域(《史记·西南夷列传》);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国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明帝遂于哀牢国之地设置哀牢(今腾冲、龙陵及德宏州各县)、博南(今永平)二县,与益州西部都尉所辖不韦(今保山)、巂(今云龙西北部)、比苏、叶榆、邪龙、云南等6县合置永昌郡(后汉书《西南夷传》);三国时期,云南是蜀国的一部分,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蜀相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郡为建安郡,分建宁、越巂、永昌郡置云南郡,并在云南郡增设云平县(今宾川),今大理州在当时分属永昌、云南二郡;271年晋将原属益州(驻今成都)的南中7郡中的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分划出来,设立宁州,后改为南宁州,为当时19州之一,第一次把云南作为王朝中央直接统治的大行政区。

581年,隋朝建立,于开皇九年(589年),在越巂(今西昌)以西设越析州(今宾川县);618年,唐王朝取代隋朝,先后设置南宁州总管府和都督府,其所辖地区包括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内。武德四年(621年),设置野共州(今鹤庆)、邓备州(今洱源、邓川);开元年间(713—742年),还在今洱源、宾川、弥渡、巍山等地先后设置浪穹州(今洱源)、邓赕州(今洱源邓川)、越析州(今宾川)、沙壶州、杨瓜州、蒙舍州(均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一带)、(双)祝州、江东州(今弥渡)等地。

隋唐之际,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各民族的杂处融合,在云南西部洱海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白蛮和乌蛮为主的6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史称“六诏”。

“六诏”的建立是洱海地区各族走向统一的重要一步。隋唐之际,“六诏”之间虽互有联姻,但彼此常有争夺,随着各自力量的此消彼长,南诏逐渐强大。

南诏王姓蒙,始祖名舍龙,自哀牢(今云南保山)迁居蒙舍川。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任命南诏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当时,吐蕃势力已进入洱海地区,南诏以外的五诏因受吐蕃威胁,于是弃唐附吐蕃以自保。唯南诏附于唐。“子弟朝不绝书,进献府无余月”(《南诏德化碑》)。为对付咄咄逼人的吐蕃在洱海地区的发展,唐朝采取支持南诏的政策。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封南诏王皮逻阁为台登郡王,并任命其子阁逻凤为阳瓜州(原蒙嶲诏)刺史。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战胜河蛮,取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次年(738年),唐王朝封皮逻阁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同年,皮逻阁乘胜进军,先灭越析,次并三浪,又灭蒙嶲,遂并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建立了以洱海地区为基础、乌蛮奴隶主为核心,联合了白蛮奴隶主的南诏国。

在南诏极盛时期,其疆域东至贵州西部和越南北部,东北达戎州(今四川宜宾),北抵大渡河,西北与吐蕃的神川为邻,西抵今缅甸北部,西南界骠国(今缅甸北部),南达今西双版纳,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大政治势力。

南诏自细奴逻至舜化贞前后经13代王,历时247年。在南诏13代王中,被唐王朝册封过的有17次,基本上和唐王朝保持了和平友好关系,但其间也经历了诸多的曲折和磨难。大理地区为南诏中心统治区。皮逻阁统治时南诏的国都由蒙舍川(今巍山县)迁至太和城,异牟寻时又迁至羊苴咩城(今大理城西)。

唐末农民大起义摧毁了腐败的唐王朝,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政治上分裂的时期。南诏奴隶制政权内外矛盾不断激化,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南诏权臣郑买嗣通过南诏王的近臣杨登,杀死南昭王隆舜。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又杀死隆舜之子舜化贞及其幼子,并将南诏王室八百人杀死在五华楼下,夺取了南诏的政权,改称“大长和”国。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大长和国权臣东川节度杨干贞杀死国王郑隆亶,扶持清平官赵善政为主,建立“大天兴”国;929年,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为王,号称“大义宁”国。三个政权的更替持续了26年。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以“减税粮”“宽徭役”为号召,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贵族在石城(曲靖)会盟,并率军到达洱海,推翻了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立了号称“大理国”的政权。

段思平建立政权之后,即开始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首先“更易制度,捐除苛令”,减免了部分徭役和赋税,而且调整民族关系,对被统治的各部族、部落采取羁縻统治方式。随着社会秩序迅速恢复,生产获得比南诏时期更加显著地提高,特别是手工业和冶金技术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内地,如“大理刀”等。

1068年,大理国与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已经恢复,民间交往频繁。从1068年至1241年,段氏曾先后向宋朝廷上表进贡马、牛、羊、象、缅刀、蛮甲、蛮鞍、药材、宝石等物品。宋徽宗册封段氏为“紫金光禄大夫、检校习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当时大理国辖云南全省、四川西南境,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统治区内通用汉文,佛教盛行。大理国共历时346年。

南诏国、大理国相继延续近六百年,大理是云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因是历史上的南诏(738—902年)、大长和(902—928年)、大天兴国(928—929年)、大义宁国(929—937年)、大理(937—1094年)、大中国(1094—1096年,高正泰在位二年后还政于大理皇族段氏,世代退居相位)、后理(1096—1254年)六个政权的国都,所以被称为“六朝古都”。

元宪宗三年(1253年),蒙古贵族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率军十万经甘肃入四川,然后兵分三路“乘革囊及筏”渡过了金沙江,攻占了大理城。忽必烈北还后,留大将兀良合台继续进军,相继攻取了云南地区五城、八府、四郡以及乌蛮、白蛮三十七部地区,从而结束了大理国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元朝灭大理国后,云南变成元朝进攻南宋的后方,成为包围南宋的重要基地。1258年,蒙古军兵分三路,进攻南宋。其中,在云南征募一支以白族为主的两万之众的“寸白军”,由大理国王段兴智的叔父段福率领,到了鄂州(汉口)一带。1261年,“寸白军”遭遣散,流落于长江流域一带。他们在湖南湘西等地落籍,这就是现今这些地方白族的来源。1271年元设置行省。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以“平章政事行云南中书省事”来云南建立行省,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此由大理移到昆明。元朝在滇西设置大理路永昌府、腾冲府、邓川州、蒙化州、姚州、云南州(辖境今保山、大理、永平、腾冲、洱源、巍山、姚安、大姚、祥云等县)和鹤庆路(辖境今鹤庆、剑川县)。原大理国的大小领主,仍为各路、府、州、县的官吏,并世代相袭。当时,洱海地区最大的土官仍是原大理国王段氏和大领主高氏。这一时期,由于云南正式划入元朝的中央版图,中原和云南的交往更为直接,空前密切。随着蒙古军队来到云南的一批“畏兀儿”人和“色目”人,逐渐在大理地区定居下来,形成了大理地区的回族。他们之中很多是军匠和商人,对于洱海地区手工业的发展和经济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不少汉族由于仕官、经商和屯军来到洱海地区。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当时洱海地区和中原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推翻了元王朝的统治,建立明王朝。1381年(洪武十四年)8月,明朝的统治已基本稳固,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调集了三十万大军进讨云南。1382年闰二月,明军袭破大理,大理路总管段氏被俘,鹤庆路总管高氏出降。明改大理路为大理府,改鹤庆路为鹤庆府。当时,除蒙化府、鹤庆府和大理府属的邓川、云龙二州仍继续委任土官统治之外,大理府的其他州、县都由流官统治。1443年(正统八年),鹤庆府改土归流;1569年(隆庆三年)在邓川增设流官知州;1620年(万历四十年)废除云龙土知州。至此,洱海周围已全部改设流官治理。据《明史·地理志》、万历《云南通志·地理志》的记载,明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三个府,即:大理府,领太和县、赵州(领云南县)、邓川州(领浪穹县)、宾川州、云龙州,以及十二关长官司;蒙化府;鹤庆军民府(领剑川州和顺州)。现今的永平县、南涧县(定边县)分别属永昌府和楚雄府。

明代实行军屯制度,把一部分人划为屯籍军户,驻屯全国各地,“度要害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5600人为卫,1120人为所,112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连比以成军”,外统各省都指挥使司,内则分隶于中央五军都督府。凡为军者,必须结婚,携同家小,屯田戍守指定的地方,不能随意迁动,也不可能逃亡,军户如若死绝,则必得从其原籍另调家族中人前来充抵。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蓝玉、沐英入云南的军队,大部分即就地留戍云南,而且到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便命令把留戍的军人家属全部送到云南。明朝先后在云南建立了二十卫、三御、十八所,总共133个千户所,军队数目共159600人,也就是159600户,以每户平均三口计,人口达50万左右。当时在大理州境内,设大理、洱海(祥云)、大罗、蒙化四个卫,以及鹤庆(包括今剑川)和永平两个千户所,计有军籍1万多户,开田28万多亩。

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至1647年张献忠大西军将领孙可望、李定国等率军进入云南以前,明朝镇守云南世袭黔国公沐天波与滇南土司沙定洲之间发生了争权夺利的混战。这场战争,波及大理,使各族人民深受其苦。1658年,孙可望叛变,洪承畴、吴三桂引清兵由四川、湖南、广西三路进攻云南,大西军李定国拥明永历帝败走滇缅边境。从此,云南进入清朝统治时期。1681年(清康熙二十一年),清军攻入云南,结束了吴三桂分裂割据的战争。至此,清朝在云南的统治走上轨道。在政权组织方面,清朝仍沿袭明代的一套,置云南行省,下设道、府、州、县,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另创直隶厅。大理地区隶于迤西道(明为永昌道,清末改滇西道)的大理府(辖州四:赵州、邓川州、鹤庆州、宾川州,县三:太和、浪穹、云南)、丽江府(领剑川州、鹤庆州)、永昌府(领永平县)和蒙化直隶厅。

19世纪中叶,云南发生以杜文秀为首的回民起义。1856年,起义军攻克了大理城,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立了大理政权,势力逐步扩展到了滇西的大部分州县。1872年农历十一月,大理城被清军攻陷。这个农民起义政权坚持了16年。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1929年云南正式组建省政府,龙云任省政府主席。在中华民国时期,云南撤销了道、府、州的设置,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置了大理县(原太和县)、凤仪县(原赵州之一部分)、祥云县(原云南县)、弥渡县(原赵州之一部分)、宾川县(原宾川州)、云龙县(原云龙州)、漾濞县(原蒙化直隶厅的漾濞巡检司)、洱源县(原浪穹县)、邓川县(原邓川州)、永平县、鹤庆县(原鹤庆州)剑川县(原剑川州)和蒙化县(原蒙化直隶厅)等13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月,成立大理专区专员公署,驻地大理古城,下辖大理、邓川、洱源、宾川、凤仪、漾濞、永平7个县。1956年2月,中共云南省委向中央报告关于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问题,拟将原大理专区的凤庆、云县划归临沧专区,将丽江专区白族人口较多的鹤庆、剑川划归大理专区。是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

大理州区划几经调整,至2005年,辖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共1市11县,110个乡镇(乡44个,镇66个),其中民族乡11个(2005年区划调整前民族乡为17个)。

三、大理的民族文化

大理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也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全州,有43个民族居住,其中有13个世居民族。2022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36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2.3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2.8%。少数民族人口中白族125.1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4.3%。

在大理州内的13个世居民族中,汉族分布在全州12个县市;白族主要分布在大理市、洱源县、鹤庆县、剑川县、云龙县、祥云县、宾川县;彝族主要分布在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永平县、大理市、祥云县、弥渡县、宾川县;回族主要分布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永建镇、大仓镇,永平县的博南镇,大理市的凤仪镇、喜洲镇,洱源县的右所镇,弥渡县的红岩镇,漾濞县的苍山西镇;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云龙县的表村乡、诺邓镇、检槽乡,宾川县的钟英乡、大营镇,漾濞彝族自治县的漾江镇,永平县的北斗乡、厂街乡;苗族主要分布在永平县龙街镇、水泄乡,巍山县的庙街乡、马鞍山乡、五印乡,云龙县的团结乡、民建乡,南涧彝族自治县乐秋乡,鹤庆县的六合乡、朵美乡,漾濞彝族自治县的龙潭乡、苍山西镇;纳西族主要分布在剑川县剑阳镇的双河村民委员会、洱源县三营镇和大理市;傣族主要分布在云龙县宝丰乡的大栗树村民委员会、大理市上关镇青索村民委员会;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民委员会;壮族主要分布在鹤庆县朵美乡和黄坪镇;藏族主要分布在大理市小花园藏族新村、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南涧彝自治县公郎镇的落底河村委会、自强村委会、板桥村委会;拉祜族主要分布在宾川县钟英傈僳族彝族乡的芝麻登村委会、唐古地村委会。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既经历了大体相同的发展道路,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习惯不同,风俗各异;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与气候、植被分布特点一样,各民族分布亦呈梯级立体状态。以洱海为中心,金沙江以西,澜沧江以东,滇缅公路以北的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祥云、宾川的一带,河湖分布,酷似江南水乡,为白族、汉族的主要分布地,自古以来农业发达;无量山及澜沧江西岸,依山间河谷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永平、弥渡、祥云山区是彝族主要分布区,其中散居剑川、云龙、洱源等县高海拔山区的彝族“诺苏”支系因山川阻隔,远离城市中心;在城镇自成街道,在农村自成村落,大分散、小集中是回族分布特点,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永建,大理市、洱源县、永平县等平坝地区是其主要居住地;傈僳族分布呈分散特点,以云龙、鹤庆、宾川为主要聚居区;阿昌族集中居住于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民委员会;壮族聚居于鹤庆朵美乡洛崀村和黄坪镇新坪村;布朗族以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镇为聚居区;纳西族以剑川县金华镇双河村民委员会石菜江村为分布点;苗、藏、傣等民族的分布呈点状,聚居或散居于永平、鹤庆、云龙、洱源及大理市;拉祜族以金沙江西岸宾川县钟英傈僳族彝族乡唐古地、小松坪为杂居点。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他称较多,据统计达60多个。元明时,史籍称之为“白人”或“僰人”,明清以后,汉语称为“民家”,纳西语称“勒布”“那马”,傈僳语称“勒墨”,藏语称“勒波”,彝语称“娄哺”“洛本”,湖南、贵州一带的白族则被称为“七姓民”或“罗苴”。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白族”,白族有“民家”“那马”“勒墨”3个支系。其中民家人约占95%,分布在大理、昆明、桑植等地;那马人约占3.5%,分布在澜沧江两岸;勒墨人约占1.5%,分布在怒江地区。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白族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因而白语中含有不少汉语词汇。坝区和城镇的白族人民多数都通晓汉语,也习用汉文。但在白族聚居的广大农村,白语仍是主要的交际工具。白族在历史上曾借用汉字标记白语,称为“白文”或“僰文”,又叫“汉字白读”。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白文没有得到推广,仅在文人中流传,用以记录历史传说或文学故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有关部门经过30多年的努力,按照白语中部、南部、北部3个方言,帮助创制了一套《白族文字方案(草案)》在部分白族地区试行。

白族先民自远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洱海地区,并创造了这一区域灿烂的历史文化。到了唐代,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联合“河蛮”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但其经济、文化则始终以“河蛮”为主导,并在大量吸收汉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了南诏经济社会的发展。此时,“河蛮”已进入了比较发达的农业社会。大理国建立后,洱海区域的白族社会进入了封建领主制,政权转移到白族手中。大理国政权仍与北宋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大理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更为密切,汉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播,洱海地区的白族经济文化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253年,元灭大理国,在云南设立行省。这时,白族地区已出现了封建地主经济。明代,在大理一带实行改土归流,设置卫所,进行军屯。大批汉族从内地迁入屯垦,白族与汉族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更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封建地主经济已在白族地区居于统治地位。到了近代,随着白族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白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兴起,并以较快速度发展。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极富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在气象、天文、历法、医学、建筑、诗文、绘画、雕刻、文学和史学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和辉煌的成就。如留存至今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张胜温的《大理国画卷》,还有风格鲜明独特、中外闻名的大理三塔,以及造型生动优美的石窟、石雕和壁画,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碑刻和各种文献典籍,独具一格的民居建筑等,都是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祖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彝族自称“腊罗把”“迷撒把”“聂苏把”“倮倮把”“诺苏把”“改苏把”“夸萼斯”等。他称较多,主要有“土族”“土家”“蒙化族”“佬武”“土里”“白依”“额尼”等,彝族历史悠久,其先民是以“旄牛徼外”南下的古羌人为基础,融合了本地众多的土著部落、部族以后,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远在西汉时代,彝族先民就已活动在大理一带。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彝族先民的居住区不断扩大,社会有了新的发展。8世纪,居于巍山的蒙氏部落统一了洱海区域,建立了南诏国。937年,大理国建立,彝族首领接受大理王的封号,成为世袭地方官,并开始向封建农奴主转化。元置云南行省,彝族首领被授以路、府、州、县的土官。明清在一些彝族地区改土归流,封建领主经济在这些地区逐渐被封建地主经济所取代。1950年初,彝族地区获得解放,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大理州的彝族分属“腊罗”“罗罗颇”“聂苏”“里泼”“诺苏”“葛泼”“罗鲁泼”7个支系。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自称回回、回族。根据文献记载,大量“回回”进入大理始于元初。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平大理,许多征调东来的中亚、西亚的“回回”和新疆畏兀儿人随军留守并落籍大理,这是大理州回族最早的先民。1274年,云南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委任其长子纳速拉丁治理大理,其部属及后裔也随之落籍于滇西和大理一带。此后,大批“回回”军人多次征缅,屯垦滇西,多者以万计。明初,又有大批“回回”人随军征讨云南,随后沐英率数万士卒留守云南,不少“回回”人又再次落籍在滇西及大理一带。回族善于经营商业、手工业和远途贩运,多分散和聚居在城镇及交通沿线一带。

傈僳族先民远在8世纪以前便居住在四川雅砻江及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两岸广大地区,以后又逐渐向云南西北部的澜沧江、怒江迁徙。今日大理的东、北、西一带是他们迁徙的路线。清代,傈僳族因不堪压迫和剥削,曾发生3次大迁徙。大理州境内的傈僳族就是清代以来几次大迁徙中从北部维西、兰坪、永胜、宁蒗、姚安等地而来的。傈僳族自称“傈僳”“傈僳爬”“傈僳能”“傈僳铺”,他称“傈僳”“傈僳拔”“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

苗族先民在秦汉之际就已居住在湘西等地的五溪地区,称“五溪蛮”“武陵蛮”“长沙蛮”。后来,陆续向西南迁徙。苗族进入云南始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当时云南文山地区就已有苗族居住。清康熙和道光年间,苗族陆续从滇东北、滇东及滇西大姚等地迁入大理。苗族自称“蒙豆”“蒙是”“蒙陪”“蒙刷”等,他称“白苗”“青苗”“红苗”“花苗”“汉苗”等。

纳西族渊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以后向西南雅砻江、金沙江上游迁移的羌人。汉代以后史书记载的“牦牛种”“牦牛夷”“摩沙夷”“磨些蛮”是今日纳西族的先民。纳西族自称“纳西”“纳”“纳日”“纳恒”等,他称“纳西”“么些”“摩梭”等。

阿昌族属古代氐羌族群的一支,远在三国蜀汉时代,其先民就已活动在今云龙、澜沧江、怒江至高黎贡山以西一带。唐朝称之为“寻传蛮”,元、明称之为“峨昌”“峨昌蛮”。阿昌族自称“阿昌”“蒙撒”“衬撒”,他称“阿昌”“峨昌”“尚”。

傣族主要居于云龙县宝丰乡大栗树村、大理市上关镇青素村、漾濞县河西乡等地。傣族有“傣泐”“傣那”“傣绷”“傣雅”四个支系。他称有“水傣”“旱傣”“摆衣”“花腰傣”等。

壮族自称“布依”“波依”“青仲家”“仲家人”,他称“青族”“仲家子”“青仲”。据壮族老人自述,他们是清道光年间从贵州等地迁来的,有布侬、布依、布傣、布雄、布混、傣门、傣德等7个支系。

藏族是民国年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从拉萨、昌都、擦瓦龙、康定、木雅、巴塘、乡城、德钦、中甸等地迁徙而来的,主要居住在洱源县三营镇共和村和大理市小花园藏族新村。藏族自称“博”“博巴”,他称“古宗”“古孜”。

布朗族是明清和民国年间从云县、景东陆续迁入大理的,自称“濮人”或“濮家”,他称“布朗”“濮曼”。

拉祜族先民原是生活在甘、青高原一带的氐羌部落群体,以游牧生活为主,后来不断向南迁徙。汉晋时期,其先民作为“昆”“昆明”人中的一部分,已分布在金沙江以南至洱海的广大地区。据史籍记载,拉祜族先民曾不断由北向南迁徙。今大理州拉祜族系由永胜县迁入,至今已有7代的历史。自称“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他称“黑拉祜”“黄拉祜”“白拉祜”“倮黑”。

世居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俗”,也泛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聚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是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是一经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重要方式,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文化是民间风俗和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来自群众,传承于民间,又深藏在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民俗按内容可分成四大类:(1)经济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等方面。(2)社会民俗,包括家庭、族群、乡里、人际交往、人生礼仪、岁时节庆等方面。(3)信仰民俗,包括民间信仰、巫术、禁忌等方面。(4)游艺民俗,包括口承文学、民间歌舞、戏曲、游戏竞技等方面。

大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集聚区,保留和传承着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大理社会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底蕴支撑。从文化视角来看,大理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多民族文化的渗透史和交融史,各民族之间长期交往,融合发展,吐纳演变,现今已经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书内容尽管主要从大理各民族的角度进行叙述,但其中诸多内容并非大理各民族固有,所述内容部分引自书籍、调研资料、口述资料、网络文章等。 cftC7ZN41zQQ2NvY46Fl8WGeg6N6/sh3Uz3Cycy9sIgUIG0N7wQFbGMI80k/7P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