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中华农耕文化概述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地球上的农耕发明,被称之为“绿色革命”或“新石器时代革命”。一般认为农业是在采集狩猎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产生了农业,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畜牧业,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实农业起源与气候变化、工具制造、定居生活、人口增加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因为那里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适宜植物生长。

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认为农业起源的地点有三个:第一个在西亚,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及其周围地区。这个地方是小麦与大麦的起源地,也是绵羊和山羊的起源地,这种农业叫做有畜农业。第二个就是中国,中国是小米和水稻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其主要在黄河流域起源和发展,后来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稻是需要大量水和高温的作物,长江下游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就成为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第三个是在美洲,美洲是玉米的起源地。我们中国现在也大量种植玉米,玉米是在明代才传过来的。美洲的农业是无畜农业,它没有家畜。

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甚至包括珠江流域部分地区的氏族部落已较普遍地形成了以原始种植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采集渔猎的综合经济。这一时期,马和鸡已被大量饲养,后世所谓的“六畜”——狗、猪、牛、羊、马、鸡都已俱全。但从各地出土的考古资料来看,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驯养最早和最多的却是猪,其次是牛,再后是狗、羊、马、鸡等。这说明在原始社会猪是六畜之首。

中国的农业起源可以分为两个发展脉络:一是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起源;二是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以种植水稻为特点的稻作农业起源。新的考古资料显示,中国农业起源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起始于至今一万年前后的耕作行为的出现,完成于距今6000~5000年间的农业经济社会的建立。这期间是一个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采集狩猎在人类生活中的比重日渐衰落,农业生产的比重日渐增强,最终农业生产取代采集狩猎活动,成为人类经济生活的主体。

中国农业起源过程全部完成后,南方和北方均进入农业社会阶段之后,稻作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不断发展,但以水稻为主体农作物的生产特点至今都没有改变。然而,北方旱作农业在发展进程中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起源于西亚的小麦传入中国。凭借其优良的高产品质,小麦对中国本土的粟和黍两种小米产生了冲击,并逐步取代小米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从此奠定了数千年来“南稻北麦”的中国农业生产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游牧文明具有掠夺式特征,它诞生于此前的狩猎文化,与滥觞于种植的中国文明存在明显的差别。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失。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了中华文化重要的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二)耕作技术的创造与发展

在距今10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会制作石制与骨制的箭头和矛、石弹丸、鱼叉、网坠、木桨等渔猎工具。这个时期虽然已有了原始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但是采集、渔猎在经济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

夏、商、西周时代,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正经历着耕作区域日益扩大,并把游牧业进一步挤向北部、西北部边缘地区和山区的过程。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农具已有了明显的进步:一是利用金属(青铜)做农具;二是开始出现了中耕除草的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铁器自此广泛使用,牛耕逐渐推广,社会生产力有很大提高。春秋时期,我国已经从青铜冶炼中,学会了炼铁。出土的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铁犁、铁镢、铁絃、铁锄、铁铲、铁镰等等。耕牛的使用,使人从笨重的耕地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使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这个时期,为了解决农业的灌溉问题,统治者兴建了一些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如漳水渠、郑国渠、都江堰等。与此同时,井水也被利用了起来。为了提高提取井水的功效,当时的先民还创造了利用杠杆原理以减轻劳动强度的提水工具“桔槔”。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火耕”后草木灰留在地里,除草后的杂草烂在地里,都可以使庄稼畅茂,收获增加。我国人民因此渐渐懂得给庄稼施肥是一种增加产量的有效方法,这便引导我国农业生产走上了施肥的道路。

秦和两汉是种植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耕作保墒,是这一时期在土壤耕作上一个最杰出的创造,它为北方干旱地区指明了抗旱保墒新方向,进而奠定了我国北方土壤耕作技术的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在农业生产上又创造了穗选法、留种田、绿肥轮作制、嫁接、天敌治虫等技术,发明了耧车、翻车等农机具。所有的这些创造与发明,在当时的世界上,都具有最先进的地位。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使得南方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到了唐代,在气候温暖的地方是稻麦二熟。到了宋代,稻麦二熟制便在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稻麦二熟制的形成,是我国耕作技术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唐朝时期,农业区的重心已开始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因战争破坏较少,两大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多,北方日益依赖于南方。北宋时,经济发达的地区都在南方。南宋时期,由于北方劳动人民第二次大批南迁,和南方农民一起,进一步开发了江南,使那里的农田面积不断增加。这个时期,我国的园艺业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齐民要术》记载,我国果树的种类增至70种,蔬菜的种类增至39种。专业户的出现,是这一时期园艺经营中的一个重大特点,如唐代,已有以栽培柑橘为业的“橘籍”,宋代,又出现了以种花为职业的花户和接花工。

明清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深入发展与继续提高的时期。从明代中期起,原产于美洲新大陆的玉米、甘薯、烟草、花生等作物相继被引进我国。我国农作物的结构,从此发生了新的变化。水稻这时已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小麦成了北方的主粮,甘薯、玉米等已成为举足轻重的粮食作物。秦汉以前盛极一时的黍、稷,这时已退居次要的地位。通过连作、间作、套作来提高复种指数,是明清时代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特点之一。

总之,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是光辉灿烂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物候与节气

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上,由我国政府部门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璀璨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宝贵的智慧结晶,曾被学者称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

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我国古代先民们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不断对天地间的变化进行观察、总结,依据月亮的阴晴圆缺,观测万物的荣枯盛衰(物候现象),发现了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行规律,积累和掌握了大量农事季节与气候变化的规律,最终发明了使用至今的七十二物候和二十四节气,其在为保证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地球公转轨道的一周(360度)分为24段,每段(15度)为一节气,全年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根据当时的天文、气候特征物候反映给予命名。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图1 地球公转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节气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十二个节(节令)和十二个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十二个月如同划分十二竹节,竹节中间充气,此乃节气的由来。

表1二十四节气对应表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最早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因为黄河流地处我国的北温带,一年四季分明,节气明显。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在古时候的农民们将所有的农事活动,都按照历法节气来安排行事,所谓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都不失其时,则五谷不绝,六畜兴旺,道理就在于此。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二一,

下半年来八二三。

(四)古代的农学思想与农书

中国不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而且因为长期的农耕实践而产生了丰富的农学思想,留下了众多的农学典籍。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农学思想,以整体、辩证、发现为特点,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有机地利用自然,成就了中华农业的长盛不衰。而卷帙浩繁、体系完整的历代农书,记载了传统农业技术与农学思想,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农书起始于春秋战国。当时诸子百家中有农家。《汉书·艺文志》列农家著作九种,其中《神农》《野老》是战国时作品,已佚。现存最早的农书,是成书于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前一篇讲的是农业政策,后三篇讲的是农业技术,内容涉及土地利用、农田布局、土壤耕作、合理密植、中耕除草、掌握农时等,是先秦时代农业技术的总结。文中提出种庄稼要处理好天、地、人的关系,强调在掌握天时地利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作用,是中国精耕细作农学传统理论的重要发端。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农业重心在黄河流域,这一时期的重要农书有《泛胜之书》《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其系统地总结了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经验,对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做了精辟的理论概括,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指导思想。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业重心转移到长江以南,重要农书有:韩鄂《四时纂要》、陈!《农书》、王祯《农书》等,主要叙述和总结了江南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经验,是中国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书中提出“地力常新壮”的观点。主张集约经营,“量力而为”“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的思想。

明清时期我国的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得到继续推广和提高,农书的撰述空前繁盛。在流传至今的农书中,这一时期有200多种。地方性小农书也显著增多,著名的有浙江的《沈氏农书》和《补农书》,四川的《三农记》,山东的《农圃便览》,陕西的《农言著实》等。书中着重叙述了屯垦、水利和荒政三方面问题,增补了前代农书的薄弱环节。清政府主持编撰成书于1742年的《授时通考》,也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书,体裁严整,征引周详,插图丰富。 MWHi/ipvXvDIDE+h3aGM/HosXP9ltkPnAAhOCg4zdqi5kicqtT5Tw5PTDMgI7V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