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有着上万年耕种畜养的历史,在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上万年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农耕文化。中国农耕文化,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中国农耕文明融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种宗教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容和特征,其主要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间艺术、风俗和各种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现存的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之一,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

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中国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汉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那么,农耕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西北师范大学的彭金山教授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

(一)应时

与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基本上是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而安排的。在夏代的历日制度《夏小正》中,已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民间掌握。后来,人们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直到今天,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农业生产,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动,其时间性是很强的。因此,顺天应时是几千年来农人们恪守的准则,“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心中的“圣经”。“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吕氏春秋·审时》)。“凡耕之本,在于趣时”(《汜胜之书》);“得时之和,适地之宜”(《汜胜之书》)。应时,体现了先民对自然规律的重视。

(二)取宜

取宜主要是对“地”来说的,即适宜、适合。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人们把“三宜”看作是一切农业措施必须遵守的原则。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我们的祖先在农事活动中很早就懂得了“取宜”的原则,农耕文化中的“相地之宜”和“相其阴阳”理念,就是“取宜”的实践经验总结,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守则

则,即准则、规范、秩序,它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实践原则。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其蕴含着“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许多优秀的因素。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它对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崇尚和谐、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

(四)和谐

农业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与人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这就是农业的本质。天、地、人“三才”观把农业生产看作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运动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中国传统农业的各个方面。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与天、地是并列的,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相互协调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的农耕文化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农耕生活的平实性与和谐性,使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并且重视和合。中国的农耕文化连绵不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铸就了中华民族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使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思想。和谐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就是在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 IkBxpPEzyghVpwWim1LZKHMuwcmhktjE2XE2kG/bh6WXxnX+HZASaYtlTVq3JZm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