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大理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古为“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现为滇西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历史上这里曾先后出现过南诏国和大理国等地方政权,由于地理和历史等诸多因素,中国多种古代区域文化和古印度文化等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多元民族文化,从而被一些学者称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

大理历史悠久,宾川白羊村新石器文化遗址是迄今云南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大理地区就有白、彝等少时民族的先民繁衍生息,这里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是迄今云南发现的最早青铜文化遗址,祥云大波那出土的战国时期木椁铜棺的铜器冶炼和铸造技艺,说明大理地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

大理具有和谐包容的白族文化,白族先民不仅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本土文化,而且因其受中原文化的长期熏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理白族文化,以及世界上独有的白族本主信仰,集中体现为白族人的开放胸襟与大理白族文化的和谐包容。

大理的白族先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其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至今仍然渗透在他们的生活中,表现在乡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威胁。因此,深入挖掘大理地区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细化并落实了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时间表”“路线图”。

根据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传承农耕文化的要求,结合大理的人文、地理和生态情况,我们收集、整理一套适合农业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作为农民培训教材的《大理农耕文化》,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由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贵祥、张小明副教授任主编,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郭向周教授、韩志茶副教授为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农学学院教师的大力支持帮助,谨此致谢!特别感谢大理州博物馆谢道新老师提出的宝贵的修改建议。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图片,我们在此向原作者深表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虽经多次修改,但仍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 12 mvg2PyLK1yg093hmdRiiEEfXLhoiBwg6++8aEzEKuPqtDJQWzgeVcZm3T69x12g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