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术的生命与精神”:百年来云南大学历史学发展回眸

(代序)

国立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说:“夫大学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的生命与精神。”云南大学的史学研究已走过百年峥嵘岁月,从初建、启航、发展、沉淀以至日渐兴盛局面的开创,艰苦卓绝自毋庸多言,唯有“学术的生命与精神”,如同血液般一直灌注其中,培育了云大史学崇尚学术和经世致用兼举并用的优良传统与精神气质。时逢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有必要回顾和总结云大史学发展的百年历程,以期把握方向,认清前路,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一、传统奠定:1923—1949年间的学术启航

1923—1949年间是云大史学传统的奠定时期。1923年,云南大学的前身东陆大学创办之初,即设立包括文、史、经学的国学门。1930年,东陆大学由私立改为省立,其时已设立历史系。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熊庆来先生受聘为云南大学校长,秉承“以研究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聘请和邀约国内知名学者和大批内地高校人才来云大任教,并重新组建了文法学院文史系。1938年,学校更名为国立云南大学。至1949年,荟萃了顾颉刚、钱穆、姜亮夫、白寿彝、袁嘉穀、方树梅、吴晗、方国瑜、尚钺、向达、陶云逵、闻宥、王庸、朱杰勤、谢国桢、翁独健、江应樑、张维华、岑家梧、纳忠、陆钦墀、瞿同祖、丁则良、徐嘉瑞、李源澄、杨堃、华岗、陈复光、刘崇鋐、吴乾就、李埏、马曜、缪鸾和、方龄贵、程应镠等一大批史学英才,极大地繁荣了云大的史学研究,奠定了云大雄厚绵长的史学传统。这一时期,云大的史学发展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师资力量雄厚,吸纳了诸多英才,兼聘了郑天挺、闻一多、雷海宗、吴宓、姚从吾、邵循正等众多西南联大学者在云大授课,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1937—1949年间,云南大学成为国内史学研究重镇。

第二,形成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学术经典。例如,顾颉刚的《浪口村随笔》《中华民族是一个》,钱穆的《论清儒》《略论王学流变》《中国思想史六讲》,方国瑜的《麽些民族考》,白寿彝的《咸同滇变见闻录》《中国伊斯兰史存稿》,吴晗的《元明两代之“匠户”》《明代的军兵》,向达的《蛮书校注》,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国封建社会》,袁嘉穀的《滇绎》,楚图南的《纬书导论》,丁则良的《杯酒释兵权考》,江应樑的《西南边疆民族论丛》《西南社会与“西南学”》,翁独健的《新元史、蒙兀儿史记〈爱薛传〉订误》,朱杰勤的《葡人最初来华时地考》《中国古代海舶杂考》,纳忠的《论中国与西亚各国之关系》,徐嘉瑞的《大理古代文化史》《云南农村戏曲史》,杨堃的《论“中国社会史”问题》,陈复光的《有清一代之中俄关系》,吴乾就的《〈咸同滇变见闻录〉评正》《清初之圈地问题》等重要研究成果,均是在云大期间完成或发表的。

第三,创建史学研究平台和参与重大学术工程。1937年,方国瑜等人创办西南文化研究室;筹资编印《元代云南史地丛考》《滇西边区考察记》《明清滇人著述书目》《越南古史及其民族文化之研究》《缅甸史纲》《印度美术史》《暹罗史》等“西南文化研究丛书”11种;创办《西南边疆》杂志,共发行18期。《西南边疆》杂志是抗战时期最重要、最权威的有关西南研究的学术刊物。此外,袁嘉穀、方国瑜、方树梅等学者长期参与云南大型学术工程《新纂云南通志》的编纂和审定。

第四,形成了影响深远、延绵至今的史学传统。在民族危机和国难当头的现实感召下,地处边疆的云大学者葆有强烈的经世致用、关怀现实的家国情怀和经世理念,形成了注重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强调实地民族社会调查路径、厚植云南乡土历史研究等学术传统和研究特色。例如,顾颉刚从边疆民族出发,深入审思历史疆域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方国瑜从古史和古文字研究转向西南边疆研究,并参加中英会勘滇缅南段未定界委员会工作,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完成《滇西边区考察记》;白寿彝致力于云南回族历史文化研究;向达转向《蛮书》研究;等等。与此同时,江应樑、陶云逵等坚持民族调查方法开展民族文献发掘和民族史开拓;以袁嘉穀、方国瑜、方树梅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致力于云南乡土知识体系重建;等等。

二、优势凸显:蹉跎中奋进的“新中国三十年”

1950—1978年间,云南大学经历了全国院系调整、大批师资力量流失、由国立改省属大学等重大变化,加之期间受各种不利因素的严重干扰,研究力量有所萎缩,学术氛围受到影响,整体实力有所下降。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云南大学史学发展总体上仍保持着蓬勃向上的奋进态势,取得了斐然成绩,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带动全国史学界重大学术命题的讨论热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史学界兴起了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重大学术命题的讨论热潮。李埏先生先后在《历史研究》上发表《论我国的“封建的土地国有制”》(1956)、《试论殷商奴隶制向西周封建制的过渡问题》(1961)等重要学术论文,提出“土地国有制”这一重要学术概念,成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讨论的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带动了全国史学界关于中国土地所有制问题的讨论热潮。此外,马矅、缪鸾和发表长篇论文《从西双版纳看西周》(1963),继承和发扬以民族活态资料印证古史的“民族考古学”路径,密切参与到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的讨论之中。以上研究,学术影响巨大,奠定了云大中国经济史研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第二,凝聚学术话语体系,历史认识和民族理论获得创新发展。这一时期的云大史学研究也在向着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话语体系构建的方向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兴起了“中国的历史范围”讨论,其时学界对中国疆域发展的认识分歧较大,方国瑜先生发表《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1963)一文,强调“王朝史不等于中国史”,应将中原与边疆的历史都视为中国历史发展整体中的一个部分,重点阐释边疆民族地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理论思考获得史学界的普遍赞誉和认同。此外,民族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构建获得创新发展,杨堃的《试论云南白族的形成和发展》(1957)、《关于民族和民族共同体的几个问题》(1964),熊锡元的《民族形成问题探讨》(1964)等论文,带动了民族形成问题讨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理论话语凝聚,在全国史学界都具有重大的学术前瞻性。

第三,拓展史学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云南大学是在历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最早开展历史地图编绘探索的教学单位,并于1953年前后初步编绘了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和部分中国史常用历史地图六十余幅,为历史教学和学生培养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一事迹获得媒体和学界报道和关注,云南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中国史教研小组联名发表《我们怎样摸索着绘制历史参考地图》(1953)一文,作为重要教学经验向全国推广。此外,云大史学人才培养延续实地调查的优良传统。1959年前后,历史系学生在云南个旧开展矿业调查,梁从诫先生带领学生在当地边上课、边劳动、边调查,其间历史系师生集体编订《云南矿冶史》《个旧锡矿史》《个旧矿业调查》《个旧矿工歌谣选》等著作,朱惠荣、谢本书、邹启宇等著名学者都曾参与此次考察和著述编纂工作,为他们此后勃兴的学术事业奠定了扎实基础。

第四,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学术工程。1953年始,方国瑜、江应樑、杨堃等教授受到委托,带领云大众多师生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1961年始,方国瑜作为周总理亲自关怀的国家重大学术工程——《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南部分编绘工作的负责人,与尤中、朱惠荣一起完成这一国家使命,彰显了云大史学的研究实力,培植了云大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深厚土壤。1965年,方国瑜等学者还启动了《云南史料丛刊》的编撰,惜因各种缘故而中断。

在专业设置与机构上,云南大学历史系先后设立历史学、中国民族史、档案学、图书馆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世界史专业,形成了以方国瑜、江应樑、杨堃、李埏、尤中等为代表的学科队伍;成立了具有学科特色的西南文化史、中国民族史、云南地方史、中国封建经济史、西南边疆史、南亚东南亚史、西南亚史、西南古籍研究等科研教学机构。其时,云南大学的史学研究逐渐呈现出研究方向上的优势和特色:中国民族史特色日益突出,中国经济史发展迅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重要成果。而在世界史领域,以纳忠先生为代表的西亚、阿拉伯史研究独树一帜,并形成了纳忠、杨兆钧、张家麟、武希辕、李德家、施子愉、方德昭、邹启宇、赵瑞芳、吴继德、左文华、唐敏、黎家斌、徐康明等人为骨干的世界史学科队伍。除上述已见的成果外,尚有方国瑜的《有关南诏史史料的几个问题》《汉晋时期在云南的汉族移民》《唐宋时期在云南的汉族移民》,李埏的《略论唐代的“钱帛兼行”》,江应樑的《明代云南境内的土官与土司》《凉山彝族社会的历史发展》,尤中的《汉晋时期的“西南夷”》,吴乾就的《关于杜文秀的评价问题》,等等。总言之,这一时期逐渐奠定了中国民族史和中国经济史在云大史学研究中的基石地位。

三、巩固特色: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机构与学科建设

改革开放后,云大史学研究迎来新的春天,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上,1981年,云南大学的中国民族史获博士学位授权,成为新中国以来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世界史获得地区国别史的硕士授权。1986年,专门史(经济史)获博士学位授权。同年,中国民族史、中国经济史列为云南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1995年,云南大学历史系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普通高校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0年,以中国民族史为重要支撑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0年,获得世界史二级学科博士授权,云南大学成为我国较早获得世界史硕士、博士授权的大学之一。与此同时,相关学术机构纷纷成立。1980年,成立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1984年,成立西南古籍研究所;1999年,成立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其间,创办《史学论丛》《西南民族历史研究所集刊》《西南古籍研究》《西南边疆民族研究集刊》等多种学术刊物,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教研团队建设取得较大发展,诸多青年英才成长为史学研究的骨干力量,形成了两大优势学科团队,即以方国瑜、江应樑为学术带头人,以木芹、林超民、徐文德、郑志惠、陆韧、潘先林、秦树才等学者为骨干的中国民族史学科队伍;以李埏为学术带头人,以朱惠荣、董孟雄、林文勋、武建国等学者为骨干的中国经济史学科团队。同时,云南大学世界史学科以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为基本研究领域,以东南亚史、南亚史、西亚非洲史、亚太国际关系史研究为研究重点,也重视欧美史及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在东南亚史、南亚史、西亚非洲史、亚太国际关系史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先后建成了以贺圣达、左文华、吕昭义、何平为带头人的南亚东南亚史研究团队,以肖宪为带头人的中东史研究团队,以唐敏、徐康明、许洁明、李杰为带头人的欧美史研究团队,以及以刘鸿武为带头人的非洲史研究团队。

推出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1978年,在方国瑜先生主持下重启《云南史料丛刊》编撰,虽因各种原因时断时续,最终在林超民教授主持以及徐文德、郑志惠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史料丛刊》共计十三卷,于1998—2001年间全部出版。《云南史料丛刊》的问世不仅完成了民族史同仁三十年的心愿,且进一步夯实了云大民族史的研究基础。江应樑、林超民主编的《中国民族史》(民族出版社,1990)共三册,110万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中国民族史方面的通史著作,获得国家图书奖。此外,尚有一批影响力巨大的学术经典著述问世,例如,方国瑜的《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江应樑的《傣族史》,尤中的《中国西南民族史》《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僰古通纪浅述校注》,木芹的《云南志补注》《南诏野史会证》《两汉民族关系史》《中华民族历史整体发展论》等民族史研究力作,以及李埏的《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李埏和武建国合著的《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李埏和林文勋合著的《宋金楮币史系年》,李埏主编的《中国封建经济史研究》,武建国的《均田制研究》等经济史研究成果。

这一时期的云大史学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是相关学术机构的建立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全,云南大学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正式确立了中国民族史和中国经济史的传统优势学科地位;再者,学术成果大量涌现,青年人才不断成长,保障了云大史学研究的持续进步。同时,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南亚东南亚史、欧美史、非洲史等研究方向都有较快发展。

四、开拓创新:新时代下加快“三大体系”构建的特色道路

最近20年,云南大学的历史学在学科体系建设、学术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2003年,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006年,自主增设中国社会史、中国边疆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专门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民族史)获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同年,获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滇学研究基地”。2011年,中国史一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权。2016年,中国史入选云南省高峰学科。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史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排名位于前20%—30%)。2021年、2022年公布的软科学科排名,中国史连续进入前10%。近5年来,云南大学历史学学科成员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1项,获得云南省哲社优秀成果奖56项、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云南省级教学奖3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一般项目近百项;承担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项目1项、委托项目6项,且系《(新编)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卷》主编单位。云大史学已发展成为国内史学领域优势特色明显、教研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学术影响甚大的学术重镇。

持续加强平台、团队、师资建设,努力构建完备的学术体系。先后成立了中国经济史研究所、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古地图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数字人文”实验室等学术机构;建成5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持续打造西南学工作坊、中国民族史青年学者研习营、“富民社会”理论研习营等学术沙龙品牌。近5年来,引进7位在国内颇具学术影响的知名学者以及10余位研究能力突出的青年才俊,新增东陆骨干教授2人、东陆青年学者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3人,入选云南省级人才计划10余人。目前,云大历史学科团队共有正高级职称32人、副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18人,博士生导师17人。

推出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教研成果:《方国瑜文集》《李埏文集》相继问世;持续推出“中国边疆研究丛书”“云南大学宋史研究丛书”“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云南地方经济史研究丛书”,以及方国瑜的《云南民族史讲义》,尤中的《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沿革史(先秦至汉晋时期)》,武建国的《汉唐经济社会研究》,林文勋的《唐宋社会变革论纲》《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方铁的《西南通史》,吕昭义的《英属印度与中国西南边疆:1774—1911》《英帝国与中国西南边疆:1911—1947》,陆韧的《云南对外交通史》,何平的《从云南到阿萨姆:傣—泰民族历史再考与重构》《东南亚的封建—奴隶制结构与古代东方社会》,李杰的《历史进程与历史理性》《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殷永林的《独立以来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研究:1947—2014》,许洁明的《英国贵族文化史》,张锦鹏的《南宋交通史》,成一农的《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钱金飞的《德意志近代早期政治与社会转型研究》等学术力作。学科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民族研究》《世界民族》《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同时,诚聘20余位海内外经济史、边疆学知名学者集中打造“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的边疆与边疆研究”研究生优质课程,以慕课方式推向全国,出版教材,以研促教,教研结合。

进一步巩固基础,凝练特色,发展新兴领域。通过学术合作、构筑平台、团队组建、推出成果等方式,不断巩固提升中国经济史、中国民族史传统优势学科,大力发展西南边疆史与中国边疆学、历史地理学等新的特色方向,取得了极为显明的成效,目前已发展成为云大中国史的四个龙头方向。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世界史、考古学建设力度,积极拓展数字人文、环境史、海洋史、国家治理史等新兴领域。其间积极开展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论探索。林文勋教授的中国古代“富民社会”学说,自21世纪初提出以来,已确立起学术概念与学术框架,初步建构了自成一家的理论体系,成为新时期重新阐释中国古代特色发展道路的重要话语体系之一。以世界史研究为基础形成的一些政府决策咨询报告,获得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批示,上升为我国对缅甸、中南半岛国家和南亚国家的重大决策,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术交流频繁,先后承办中国历史文献学会年会、中国灾害史年会暨西南灾荒史国际学术会议、世界史高层论坛、中国边疆学论坛、中国环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民族史年会、教育部历史学教指委中国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地图学史前沿论坛暨“《地图学史》翻译工程”国际研讨会、第二届新时代史学理论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有力地推动和彰显了云大史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近20年来,云南大学历史学在强化特色基础上不断扩展新领域、新方向,大力推进团队和师资建设,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和研究,持续推出优秀学术成果,扩大学术交流和学术影响,开拓学术推广和公众服务,实现了全方位、全系统的提升和体系完备。如今,云大史学同仁沿着先辈的足迹,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已开拓出一条符合实际、行之有效、彰显特色的发展道路。

编委会
2023年1月 PGY52v7WEWnyoclaJszX21GXqOMjcfmC4a/tqGO5DcpggBtAU3b09u3bzrCOJi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