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妇女从小就要学习织裙子,她们以一片木板和几根简单的竹片作为工具,席地而织。德昂族妇女的裙子是用单层棉线织成的,穿起来凉爽舒适,裙子上红、白、蓝、浅绿、浅蓝等色线织成的各色条纹匀称美观。围裙上端和下端接近边缘40厘米左右的地方,织有一条7厘米宽的几何纹花边,主要用红、白、绿等色线织成,花纹精细。另外,德昂族妇女会用红、白等色线在女包头两端做成若干小绒球,作为装饰。史书记载,德昂族妇女:“藤篾缠腰,红缯布裹髻,出其余垂后为饰。”德昂族不同支系妇女装束各有显著特点,同一支系由于各种因素装束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青年人穿的衣服要艳一点,不戴包头;老年人穿的要素一点,还要裹包头。红德昂和花德昂妇女剃发,裹黑布包头,包头两端后垂,戴大耳坠、银项圈,穿蓝、黑色对襟上衣,襟边镶一红布条,以大方块银牌作纽扣,腰间缠着刻有各种花纹的手工编制的藤篾圈。衣服上有大象、鸟、蝴蝶、菊花等多种动植物图案,反映了德昂族的祖先在长期的迁徙和流离途中对所见到的动植物和本民族的崇拜图腾。服饰上的银饰和银牌纽扣是地位和富裕的象征,传说中青龙是德昂族的母亲,银牌纽扣有青龙肚皮上的鳞片。最具特色的还有红布条、绸带和腰箍。红布条:据传古时德昂族妇女是“南派”(半人半神),到处乱飞乱窜,专吃生肉,嘴角两边时常都留着血迹,后来妇女们便把这两块血迹缝在衣襟上,成了红布条。绸带:绸带是戴在右边腰上的装饰品,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因为传说中德昂族妇女是“南派”,会飞,飞时需踩着绸带才飞得起来。腰箍:腰箍有红、花、黑、白四种颜色,有草编腰箍、竹片腰箍、黑腰箍、银腰箍等。腰箍是爱情和友情的信物,是聪明贤慧的象征,是女儿出嫁的嫁妆,是美好的祝福和情意,也是男人套住女人的神器。
德昂族男子的服饰也很有特色,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男孩头戴瓜形小帽,帽檐镶嵌多排银佛、银币和银泡,帽顶系一小个红绒线球;男孩7岁以后就不戴帽子了,上着青布对襟衣,裤宽而短。青年男子上身着青布大面襟,侧襟钉3道银纽扣,每道有3个银泡,还镶以小绒球,衣领有两层,外层为白领,内层为青领,白领周围镶满各色小绒线球;下身着青布短裤,裤腿肥大,腰系青布带,绑青布绑腿;头戴花色毛巾,左耳耳洞较大;脖颈戴数根银项圈;左肩挂筒帕。青年小伙子若穿戴这一身服饰,会显得更英俊潇洒。中年男子多戴白布包头,衣服不镶绒线球。老年男子多戴白布或青布包头,上身着淡灰色大面襟,裤短而肥大,绑青布长条裹腿。
德昂族以大米为主食,辅以小麦、玉米和豆类。蔬菜种类繁多,有白菜、萝卜、韭菜、番茄、辣椒、茄子、茼蒿、芹菜、莲花白及众多山毛野菜等。瓜豆类有南瓜、黄瓜、豌豆、毛豆、香豆、四季豆、豇豆等。蔬菜多在其房前屋后的菜地种植,多余的可到集市上出售,贴补家用。除了家里种植的蔬菜,还有独具特色的野菜,如可以舂吃和拌吃的香菜、鱼腥草、秧鸡菜、马蹄菜、野芹菜、树头菜,还有菌类、笋类等。德昂族喜欢吃酸,如酸腌菜、酸笋、酸扒菜、酸木瓜汁等,还喜欢腌制豆豉、豆腐乳、肉类等。德昂族的炊具有铁三角架、铁锅、木甑、木盆、竹筒等;加工粮食的工具有石碾、木碓、脚碓、檑子等。德昂族在家就餐用碗筷,野外劳作或赶集时,为方便多用篾制饭盒盛饭或叶子包饭菜,进餐时席地而坐,用手抓食。
德昂族的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其民居建筑和佛寺建筑上。
德昂族人多居住在山区,为适应地理环境、气候,民居均为干栏式构造,以龙竹、红木、花桃木、栗木、茅草为建材,不用一砖一瓦一钉。民居建筑层顶较尖,四面出水,楼下关牲畜和存放工具,楼上住人,两头开门,前门作家人及宾客出入之用,后门仅供家人出入,青年男女谈恋爱时也可从后门出入。楼上两侧有窗,向阳面搭有凉台,可晒东西或休息,内分客堂、卧室、火房。客堂里设有火塘,专供烤火煨茶,有时也煮饭。这种民居外部美观,内部结构简朴,具有占地少,防震、防潮湿,清凉舒适的特点。现今章凤镇户弄村的德昂族民居,只有个别还是干栏式建筑,其他的多建成四合院式。传统的德昂族干栏式建筑,其外形像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式样新奇别致。
德昂族的佛寺建筑多建在寨子地势最好、位置最高的地方,其外观典雅、富丽,分地奘和楼奘两类。现今陇川县保存下来的营盘村为楼奘,铁皮顶;户弄村的则为地奘,瓦顶。这两处的佛寺建筑均为单座式建筑,四周有围墙,朝向因地势而论,以坐西朝东为圣,层架结构为四出水,分两层,呈纵式平面,纵深大于面阔,主间面阔与次间面阔几乎相等,柱枋有的装有斗拱,有的不装,但攀间、雀替部分却精雕细刻,装饰得美丽多姿。正殿内的装饰物、装饰画富丽堂皇,以黄、红为主色调。场中另建有一小型亭阁,为佛事节日庆典用。
德昂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德昂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德昂族语言与佤族、布朗族语言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单音节词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但同时它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德昂语的语音和词汇特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语音,辅音p、t和复辅音pl作声母时都是从汉语中借入的以p、t为声母;塞音、塞擦音只有清音,分吐气与不吐气两套,浊音只有不吐气一套,而无相对的吐气音;鼻音、边音、颤音在德昂语中均有相对的清化音,元音分长短,声调或松紧没有辨义作用。二是词汇,德昂语有利用前加成分区分动词与名词,动词有自动词与他动词、单独动作的动词与相互动作的动词之分;德昂语中有些名词只有种名词而无类名词。德昂族历史上由于居住区域广、支系较多,因而在语言上形成了各自的方言,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语言学家将德昂语的方言划分为布列方言、汝买方言、梁方言三大类型。据统计,讲汝买方言的人数占国内德昂族总人数的20%左右,讲布列方言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50%。唯一遗憾的是,德昂族虽然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字,他们主要使用的是傣文和汉文。
德昂族的泼水节通常是在阳历四月中旬,即傣历的新年举行,为期五天。在节前,所有信徒要准备丰富的赕品,并要完成做糯米粑粑、赶制新服装等准备工作。泼水节活动的内容是:第一日,搭佛房;第二日,采花;第三日,泼水;第四日,堆沙。
关门节又被称为“进洼”或“人雨安居”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静居把斋节日,从傣历九月十五日起的三个月内,人们都要到佛寺静坐参禅,听佛爷讲经。开门节则是跟关门节相对而言的,又称“出洼”或“出雨安居”节。傣历十二月,关闭了三月之久的佛寺正门重新打开,从这天起,一切都恢复到平时的样子。
做摆又称“赶摆”,也就是做大贡,一般在农历二三月份农闲时间择日举行。做摆以村寨为单位,在做摆前,村寨要事先准备好粮食、经费和黄牛、肉等用品,以便为附近其他寨子赶来参加者提供食宿。头一天迎佛;次日拜佛后,众人听佛爷讲经;最后一日,客人离开,寨子里的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
烧白柴,德昂语称“孔通”,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日晚举行。所谓白柴,就是一种无皮、表层为白色的树木。节日之前,德昂村寨派人上山砍白柴,将其按“井”字形状架在村寨附近。节日当天晚上,众人吃完晚饭,到佛寺将佛像“请”到白柴堆旁,点燃白柴堆,村寨的人们都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寺院中的僧侣当夜也要参加烧白柴,为大家诵经祈祷,愿佛保佑德昂人吉祥如意。众人待到柴堆烧尽,才将佛像抬回寺院,各自散去。次日,由佛寺里的佛爷将炭灰置于土罐中,供于神坛,以示给佛祖取暖。
德昂族的婚姻在本民族内部没有严格的等级婚姻,只要双方愿意,贫富人家可以联姻。男女青年恋爱自由,女子在选择对象上有一定自主权。男青年到十四五岁时开始“串姑娘”,晚上他们到女青年家门外吹芦笙,引姑娘出来谈恋爱。双方建立感情后,互赠手镯、腰箍、项圈、篾箩、织锦接包等生活用品,然后男方再请寨中老人到女家说媒。德昂族盛行的“毫味尼别”(“串姑娘”),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男青年头头“叟包脑”带领一群小伙子去串一群小姑娘,集体对歌,一般多在婚礼晚上或节日活动中进行;另一种是小伙子单独“串姑娘”,当夜幕降临时,小伙子携带芦笙或箫到所选定的姑娘家的竹楼后门,轻吹芦笙,以作试探。若姑娘有意,就把小伙子请进家,此时,女方的父母、兄弟姐妹皆要回避,之后男女即对唱情歌小调,互相倾吐衷情。经过一段时期的恋爱后,若双方情投意合,愿意结为终身伴侣,小伙子就赠给姑娘一包茶叶或其他礼物。姑娘将茶叶挂于床头,父母也就知道女儿有对象了。父母如果同意这门婚事,即将茶叶取下,否则,便叫女儿将茶叶退回。同时,小伙子也把找到对象之事告诉父母,父母即在本村内物色两位有声望的老人去说媒。只要姑娘同意了,女方家长一般是不会反对的,他们认为姑娘爱着人了,不同意是不好的。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聘礼,德昂族称之为“奶水钱”,习惯上不给是不行的,数量根据男家经济情况决定。男方娶亲时还要给女家一二百斤肉,一定数量的茶叶、砂基、芦子、草烟、盐巴和鸡蛋。若姑娘属外寨,还要给寨里送些谷子。新媳妇接到家,要宴客三天,请全寨人来用餐,客人送些烟草、蔬菜和木柴作为礼物。
火塘是德昂族家族的象征,传统的火塘文化寓意着只要父母在世,儿女就都不分开,三代、四代人同吃一锅饭,几对、十几对夫妇同住一个大屋。如果父母在世时,儿子另立一个火塘,那就是大逆不道,会遭到人们的谴责,被认为是大家庭的瓦解。德昂族的传统火塘,即是维系亲缘关系的纽带,人们只有围在火塘边才会获得美满、幸福、温馨、恬静这些人生中最好的东西。
德昂族有自己不成文的原始习惯法,对于偷窃等行为有自己的裁决方法,但都以教育为主,惩治为辅,展示了德昂族宽容的民族性格。比如对偷窃的处理,凡偷窃别人的财物和粮食者,经查证据确凿,须将赃物全部退还失主;若物资已被使用而又无力偿还者,就用小片芭蕉叶或竹笋叶各包拇指大的茶叶和草烟3对,分别呈给“达岗”头人、家族族长和失主,承认错误,主动忏悔,表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以求得别人的原谅。
德昂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其许多优美的传说和动人的民间故事都充满着美丽神奇的色彩。
德昂族主流的文学形式是民间的口头文学,大多数民间歌手都是以民族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和传承的。德昂族的文学有两类:一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学;二是借用傣文写成的经典文学。民间文学内容广泛,包括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等,体裁丰富多样,涉及民歌、史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多种体裁;经典文学主要是教化人思想的,内涵深广,为德昂族中文化程度较高的僧侣阶层所掌握,他们通过佛教洗礼向信徒传播。民间传说故事有讲述民族起源的《宝葫芦》《达古达楞格来标》《洪水的故事》;反映自然现象的《龙女的故事》;记述民族生活习俗的《神女浴》《达若木卡》《不献坟的传说》等;揭示统治阶级本质的《兔子巧计治土司》《七姑娘》《筒叶伙子》等;歌颂人民的忠诚和善良的《金凤凰》《兔子和老虎》《扛棺材》《彩礼》《地棚》。其他的还有《谷子的传说》《两个寡妇》《聪明的青蛙》等。这些民间故事传说反映了德昂族人民在不同历史环境中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心理状态,展现了德昂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聪明智慧和创造能力,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宝。诗歌有长篇创世古歌《达古达楞格来标》;反映爱情的叙事长诗《竹楼上的赞歌》《葫芦哀歌》《帮工歌》《雷弄》《串》等;反映风俗习惯的《祝婚歌》《哭葬歌》等;在不同场合唱的民歌,如婚礼上唱的《迎亲调》《隔山调》《串调》《采茶调》《做摆调》等。
典雅的佛寺建筑、绚丽多姿的服饰和众多的文化遗迹,表明德昂族的文化艺术成就曾达到过较高水平。德昂族的艺术主要表现在表演艺术、服饰艺术、建筑艺术,如木雕、绘画、刺绣和剪纸等方面。其表演艺术具有地域民族的特点,建筑艺术在历史上曾达到较高水平,其他艺术侧重反映在宗教方面,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德昂族音乐以乐器分类,有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种。管弦乐器主要有葫芦丝、口弦、笛子等。葫芦丝是历史较长的一种吹奏乐器,原始的葫芦丝为单管,上有六个音孔,其中一个音孔在背面,吹管上端的狭长小孔装有铜质尖长形薄簧片,因以精美的微型葫芦罩住而得名。现在的葫芦丝经改进后为三管,扩展了音域,音色更为细腻甜润。口弦,用竹片做成,长10厘米,宽1.7厘米,弦中间有一片精细的竹簧,演奏时用口对准竹簧轻轻吹弹,用气调节音调和音色。口弦是德昂族传统乐器,男女青年常用其来交流情感。三弦,以弦板、弦耳、弦架和三根弦线组成,是德昂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喜爱的传统乐器,用以跳集体舞时弹奏。笛子为多民族使用的乐器,制作简便,取一根直径2.5~3厘米,长12~20厘米的金竹管,凿八个音孔,一孔为吹奏孔,一孔贴竹膜,其他孔为音阶。笛子音色幽雅婉转,清脆悦耳,适合各种表演场合。
德昂族的舞蹈,只有赶摆时跳的一种集体舞,叫“跳摆”。众人云集在舞场周围,舞者按男女分成两圈,男的在外,女的在里,由一名戴直径约1米大草帽的男子,肩挂象脚鼓领头,边敲边舞。男女伴随着“咚咚”的鼓声,有节奏地起舞。男子有意提起大裤脚,显露出腿上的“花纹”;女的则手提铓锣边敲边跳,步伐轻柔,舞步优美,舞场上不时爆发出快乐的吆喝声。
德昂族的图案雕刻、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与生产、生活以及宗教信仰密切联系的有关方面。德昂族的传统图案雕刻、绘画艺术有银雕、石雕、木雕等。银雕有项链、耳坠、手镯、腰箍、烟盒,以及衣服上的筒坠、银泡、银扣等,图案多为对称的双手、双鸟、双虎、花草等;石雕多见于释迦牟尼像,佛寺里的土、木浮雕,如“功母”(塔)四周的塔壁、门窗、挂坊、板壁等,以及各种兽类的石像群。因受汉族、白族、傣族,以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德昂族的木、石雕的内容及风格与大理、保山的雕刻趋于一致,图案多为“二龙抢宝”(或叫作“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凤穿牡丹”“龙凤呈祥”等。德昂族的图案雕刻反映出德昂族浓郁的宗教信仰色彩。还有妇女的腰箍也展现出德昂族的雕刻艺术,其宽窄不一的腰箍或银、藤圈上刻有花、草、动物图案,独具德昂族风格及比较原始的民族工艺特色。
德昂族从秦汉时期的“哀牢人”到唐宋时期的“金齿人”,再到元明时期的“蒲人”、清代的“崩龙人”,均留下大量的文化遗迹,分布在云南的西部、西南部。比较著名的有位于陇川城子镇东巴达山上的女王宫遗址、陇川邦瓦山下麻栗坝千家寨、陇川城子镇允弄遗迹、陇川城子镇西南5千米近允寨旁的德昂城、陇川城子镇南松山坡顶的松山广母遗址、陇川城子松山南行3千米处的奘崩龙遗址、位于陇川邦瓦中寨左侧的邦瓦遗址、陇川王子树乡德昂族村寨遗址、陇川王子树乡托盘山村金佛寺遗址、陇川拉影对面的雷姐城和勐撒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