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芸豆

2.2.1 基本概述

云南芸豆栽培历史悠久,以产地生态环境较佳,粒大、色泽鲜亮、颗粒饱满、品质超群而闻名于世,各地客商争先购买。芸豆的生物学名叫多花菜豆,因花色多样而得名。其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族菜豆属,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后经人工栽培驯化已适应在冷凉潮湿的高原地带生长。芸豆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是美洲的阿根廷、美国、墨西哥,欧洲的英国,亚洲的中国、日本等。中国的各个省区市均有种植,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在云南省的大理、楚雄、丽江种植面积较大。

芸豆的主根发达,为圆锥根系(钉子根),在热带和亚热带条件下均可形成块根。芸豆有直立型和蔓生型之分,目前中国栽培的为蔓生型,其子叶不出土,最先长出的为对生单叶,以后长出的为互生三出复叶,幼茎及叶脉绿色或紫红色。蔓生型品种在5~6叶时,顶端生长出现缠绕特性,左旋攀缘。花为腋生总状花序,每花序梗上着生10~20朵(对)花,有的整株花达2000朵,蝶形花冠。花色有紫色、红色或白色,子房上位,无子房柄,有多个胚珠。芸豆的花器官很特殊,花药与柱头距离较大,处于柱头之下,故以异花授粉为多。芸豆含有一对自交不育基因,自然异交率达30%~40%,为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芸豆有无限生长特性和无限开花习性,边生长、边开花、边结荚、边成熟。豆荚长10~30厘米,每荚有种子2~4粒,有的有5粒,多的达10粒。种子为宽肾形或宽椭圆形,粒色有白色、红色、紫色、紫底黑花纹和黑底紫花纹。芸豆结荚率低,最低为5%。

2.2.2 环境与条件

芸豆分为红花亚种和白花亚种。红花亚种子叶留土,白花亚种子叶出土。目前栽培种植的为红花亚种。红花亚种对光周期不敏感,而对气温很敏感,具大粒大荚的特性,为短日照作物,不少栽培品种对光周期反应不太敏感。由于长期栽培驯化,芸豆已适合高海拔或高山地区生长,云贵高原主要分布在海拔为2000~2800米的地区,且以2200~2700米的海拔地区为最适宜种植区。芸豆较耐寒,幼苗能耐0℃低温,种子发芽温度为8~12℃,最适温度为17℃。开花结荚期需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以15~20℃为宜,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15℃或高于30℃会影响开花结荚。芸豆的花荚期为需水临界期。芸豆对硼敏感,喜在pH值6~7的土壤中生长,全生育期为150天~180天。

2.2.3 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目前,芸豆种植存在着豆秆高度普遍偏低的现象,有的仅为1.1~1.2米。为了充分满足芸豆无限生长特性的需要,豆秆高度必须达到2.5~3米,以提高其开花结荚率,从而提高单株产量。

2.2.3.1 选用优良品种

良种是提高芸豆的产量、品质及其商品价值的关键,而目前芸豆产业存在着品种多、乱、杂的现象。为了做到品种优良化,必须选用粒大、饱满度好、色泽鲜亮、具有品种特性的种子,最好选用从本地区品种中选育出的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做到高产、稳产。多年来,根据云南省种植的品种观察,高海拔地区(2500~2800米)种植大籽粒型品种产量高,经济性状突出,以丽江大白芸豆、丽江大黑花芸豆、南华五街大白芸豆、日本大黑花芸豆等较为适宜,亩产量可达250~290千克。这些品种都是外贸出口到欧盟国家和日本的畅销产品,销售有保障,是高寒山区农民产业扶贫的好项目,亩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可与马铃薯进行轮作。中低海拔地区不适宜种植以上品种的主要原因是病害增多,但可以选择猫眼豆、弹子豆、黑斑底大花芸豆、褐色芸豆、灰黄底大黑花芸豆、大粒种红底白芸豆等品种,亩产100千克左右,主要在本地市场销售,亩产值1000左右。种植小粒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轮作,涵养地力。

2.2.3.2 精细整地

芸豆种植田地应选择质地疏松、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砂壤土,应施足基肥,每亩用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千克做底肥,深耕细耙,整平土地,以备播种。

2.2.3.3 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筛选种子,除去杂豆、劣质豆、腐烂破损豆,以提高其纯度。

2.2.3.4 播种规格

芸豆的播种规格应根据海拔高低、土壤肥力条件、产量指标等情况而定。土壤肥力高的田块种植密度应低一些,土壤肥力低的田块种植密度应高一些,具体情况见表2-1。

表2-1 不同田块的播种规格

2.2.3.5 播种

芸豆种植节令应根据各地的海拔、小气候、前茬作物、农事安排习惯等情况来确定,一般是4月20日至5月25日。高海拔地区种植芸豆时间不能延迟到5月25日以后,此期后种植的芸豆不能正常成熟。种子播种量要根据种子大小(粒数)、发芽率高低、种植密度来确定。如种子大小为550~700粒/千克,种植规格为1.0米×0.5米,则播种量应为8~10千克/亩,每塘播3~4粒。播种时再进行一次种子的去杂、去劣工作,每亩用30千克三元复合肥和0.2千克硼肥做种肥。种塘覆盖厚度可根据播种节令、土壤墒情、土壤质地等情况具体掌握,一般为3~4厘米。

2.2.3.6 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芸豆的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适当控制水分,进行蹲苗。在苗高10厘米左右,待雨水下地后,进行中耕除草。当苗高25厘米左右时,再进行中耕除草,视土壤肥力及苗情适当追施速效肥8~10千克/亩,并结合培土围垄,使上胚轴多发不定根。此期若已抽蔓,应及时插杆引蔓。对于生长过旺的植株,应剔除过多的侧枝,一般留3~5个侧枝,主枝和侧枝之和不超过6个。当主侧蔓缠绕到豆秆顶部时,应及时打顶,以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使植株光合产物集中输送到花荚。

2.花荚期管理

花荚期的关键是肥水因子。花荚期植株对肥水较为敏感,为需水临界期。为提高开花成荚率,花荚期叶面可喷施浓度为0.1%~0.2%磷酸二氢钾,亩用肥液量为50~60千克(3~4喷雾桶)。

2.2.3.7 适期采摘

芸豆的生育期一般为150~180天。当植株底部叶片开始凋落,下部豆荚变成黄褐色,此时应按成熟先后分批采摘成熟豆荚,由下部向上部带壳采摘,带壳晾晒,待干后再进行脱粒。具体做法是:把芸豆带荚晾晒在干净的水泥地板或篾上、簸箕上,待荚充分干燥后,用手剥出籽粒或用木棍打落籽粒,这样才能保持籽粒的完整(不破碎、光泽度)。不能与其他品种混合采收、混合脱粒,应单收单打,严禁用拖拉机等重物碾压脱粒。脱粒后的子粒应扬净,除去杂豆、不完善豆。当水分不超过14%时,才能贮藏,贮藏地应干燥、通风。

2.2.3.8 病虫害防治

根据云南省绿色食品品牌建议的要求,为了使芸豆的品质达到国际化标准(有机食品标准),其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防治应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基础,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为关键,同时采用合理的株行距、密度起垄栽培等农艺措施,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芸豆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枯萎病、根腐病、锈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豆螟、豆象等。防治方法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土壤深耕晒垡、与非豆科作物轮作、人工捕杀、气味驱避等。 WzitQt6VzcSniUNDVx/iF1OKjWgZijRdF1gOXFIncK6AZIv0Me9gCm6ielz2VNk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