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文化简况

1.3.1 民族服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独龙族普遍着麻布衣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独龙族男女的装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独龙毯是独龙族最早的服装样式之一,人们多以披裹整块麻布毯为服装,女子上身披麻布毯为衣,下身也裹围一床麻布毯为裙。女服“褂褂”,对襟有扣,无领无袖,前襟短,后襟长,多以黑色棉布缝制,适宜背负箩篓时穿着,以保护背部衣物不受磨损;男服“田嘎”,大襟宽边,无领无袖,中式布扣,前后襟止于膝盖以上,便于山地劳动;男服“兰拉田波”,大襟,长袖,有领,多为白色,以黑布滚领口、襟边、袖口和底边,中式黑布扣,原料系粗质羊毛织成,可防潮御寒。长筒裙,从缅甸传入,多以一条麻布毯围裹下身,开口于右腿,现在妇女常以蓝布或花格布代替长筒裙,但部分老年妇女仍穿着此装束。

独龙族代表性民族装饰有绑腿、小篾箩、颈饰、耳饰、头饰。绑腿,独龙族男女喜扎绑腿,可以护腿保暖,防虫蛇叮咬或荆棘刺伤。小篾箩,是独龙族妇女喜欢戴的挂兜,可用来放置针线盒或饭食,还可放镰刀等工具。颈饰,是独龙族妇女的服饰及小孩的装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男女颈部皆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子的服饰已不再有颈饰。耳饰,独龙族自古有戴耳环的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只有妇女仍延续穿耳习俗,且所戴耳环以银圈或铜环、丝线为多。头饰,过去独龙族男女均散发,头部不做任何装饰,也不戴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受周围文化的影响,年轻妇女也模仿怒族头顶一毛巾,以一束彩色毛线编织成一个圆圈将毛巾固定在头上,一半披于脑后并垂及肩部。

1.3.2 民族食俗

独龙族的饮食习俗与其社会经济发育程度及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极大关系。在独龙江地区,可食用的野生植物达30多种,主食为稗子、玉米、青稞、马铃薯。在独龙族的饮食中,淀粉质食物仍然占绝大部分,对食物的制作多沿用以往烧、烤、煮等几种简单的烹饪方法。日常饮食一天吃早、晚两顿饭,早餐以打茶或烧烤食物为主,中午杂吃,晚饭以玉米杂粮或米饭为主。独龙族的饮食类别主要有主食型食物、副食型食物两大类,主食型食物主要有玉米、小米、稗子、荞子、马铃薯、青稞等,副食型食物主要有酒、茶、肉、禽蛋、南瓜、萝卜、青菜等。独龙族的风味菜肴也很有特色,如酒焖鸡、臭竹笋、董棕粉等。过去独龙族盛行大家庭,实行共食制,食物由最年长的主妇平均分配,现在独龙江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这种习俗。独龙族人民非常好客,从不拒客进门,用最好的酒菜款待客人,主人送客人饭食,客人不能拒绝。家庭及亲戚往来,以尊老爱幼为先。递食物给老人和客人时,要双手托起,不得用一只手,否则会被视为无礼之举。独龙族传统的餐具多取自出产的竹、木等,如竹饭勺、竹水筒、木碗、竹筷子、木甑等,炊具主要有铁锅、铝锅、土锅、酒坛、水瓢、铁炒锅、盛肉筒等。

1.3.3 民族建筑

独龙族在立寨建屋之前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巢居、穴居、结房于树以居的过渡阶段。独龙族的建筑主要是村寨建筑,有住宅建筑、“旁门”建筑、“斯旁”建筑、“旁亚”建筑等。其中,独龙族的住宅房屋建筑有木垒房建筑和竹篾房建筑两种,独龙江上游地区多为木垒房建筑,下游地区则多是竹篾房建筑。

1.3.3.1 木垒房建筑

木垒房建筑是“井干式”建筑,是用木料或木板层层相交叉叠垒而成的,很像水井上的栏木,所不同之处是四个角的墙板或木料须锯成凹凸的齿状相交叉固定。用这种方法建成的房屋既坚固,又不会歪倒,还不用担心坍塌。独龙族的木垒房建筑又分为两种:一种用木料直接垒起而成,另一种房子的四壁用木板围成。整个房子呈长方形,房顶盖以茅草,有的用劈开的薄木板为“瓦”。房内多铺以木板,地板离地约1米高,下面以石头或木柱支撑。屋内按实际需要可设有1~2个火塘,火塘上挂有竹编的长方形“海木机”,用来烤谷物或湿柴,其上还有竹篾笆编制的“楼”。房门有1~2扇,必须朝向东南方。独龙族人认为,西边是鬼怪的世界,房门不能朝西开。房门多用木板制成,门较小,高约1米,宽不到1米。墙壁间锯一个小洞作为窗子采光,有的设有窗口,有的无窗口。窗口的朝向设置也遵循着设门的规矩。房门外有平台,平台与地板连在一起,是整个房屋的一部分。平台一般设在房门的那一侧。平台的一角安有一两根被砍成锯齿状的木料,用来做楼梯,独龙族人称之为“栏朵”。独龙族盖房子一般2年前就开始准备原材料,把所有材料备齐后选择一个晴天开始建房,一般2~3天就盖好了,最后1天全村寨的人都来帮忙。房子盖好后,主人在火塘点燃第一把火,然后请大家一起吃饭,共同庆贺。

1.3.3.2 竹篾房建筑

竹篾房建筑是“干栏式”建筑,即用木料和竹子搭建成的楼房。其造型与木垒房建筑大体相同,所不同之处是用竹篾代替了木板。竹篾房的四周墙壁和地板全部用竹篾围起与铺垫。其建筑程序是:先用木料搭好房子结构,用竹篾笆铺垫和围墙壁,再以竹绳或藤篾扎紧,屋顶盖以茅草。竹篾房建筑所付出的体力和时间都比盖建木垒房少,其建筑难度也较之木垒房建筑容易和简便。

1.3.3.3 其他建筑

除了住宅建筑外,独龙族的建筑还有“旁门”建筑、“斯旁”建筑、“旁亚”建筑等。“旁门”即仓库,建筑面积一般为10~20平方米,建筑样式与房屋建筑大体相同,但做工更精细,上下左右前后皆用木板密封垒起,呈长方形的木箱状,顶上用木料和竹扎骨架,其上盖茅草,用来储存各类谷物。“斯旁”建筑就是用来晾晒谷物的草棚建筑,随意性大,可临时搭建,屋顶有单边和双边呈“人”字形两种。“旁亚”建筑指为了生产需要而在地里搭建的极其简便的临时建筑物,主要是为了劳动间休息、吃饭、避雨,以及让看守庄稼的人歇息过夜。

1.3.4 语言文字

独龙族有通用的语言,除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族、怒族使用这一语言,还有缅甸西北部恩梅开江一带独龙族支系人也使用独龙语。独龙族居住的地域北连藏语区,东接傈僳语区,南与缅甸相邻,因此独龙语受到邻近语言的影响。独龙语归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独龙语有两个方言,即独龙江的方言和丙中洛怒族的独龙语方言。独龙语是没有文字的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缅甸日旺人白吉斗·蒂其枯创制了一种文字,称为“日旺文”。1979年,在贡山县和云南省民族语言指导工作委员会的帮助和指导下,贡山县文化馆的独龙族干部木里门·约翰在原“日旺文”的基础上以独龙江乡孔当村公所一带的话为标准改制了一套适合中国独龙族群众使用的独龙语拼音方案。独龙语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词类和句法。1983年12月,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讨论通过该方案,并出版了《汉语独龙语对照课本》。1984年起,该书在独龙族干部群众中试教推行,受到欢迎。

1.3.5 民族风俗

1.3.5.1 传统节日

每逢秋收完毕到春节期间,独龙族要以整个家族或村寨为单位,举行剽牛祭天鬼“格蒙”的活动,独龙语叫“卡尔江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独龙族人民一年中唯一的传统节日,又称“罗社哇”,即过新年。卡尔江哇的时间大约在农历年的腊月,一般在12月至次年1月间,具体时间不定。年节长短要以食物准备的多少而定,通常为两三天。节前,各家族互相邀请,友好往来,客人在节前一天到主人家,同饮一杯水酒。年节里,最热闹、最隆重的是剽牛祭天鬼仪式。节日期间,停止其他一切农活,如遇到丧葬,节日时间则推迟。因为节日的主要内容是祭鬼,故年节里一般不举行婚礼等事,年节里忌说不吉利的话。

1.3.5.2 传统婚俗

独龙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受其婚姻制度制约,过去青年男女的婚姻从小就由父母包办,没有婚姻自由,子女无权过问,也不能自主,只能顺从父母之意。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婚姻法在独龙族聚居区逐步地得到了贯彻,旧的婚俗有了很大改变。

1.3.5.3 文面习俗

独龙族曾经有过文面的习俗,凡是女孩子一岁至十二三岁都要文面。文面的图案、文型随着地区和爱好的不同,也有明显的差异。独龙江上游一带是满面文,前额、双颊、鼻子及上下嘴唇都要文上花纹;下游一带只在鼻尖和唇下刺二三路,有的则只在唇下刺以黑龙状的图案。各地文面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文面时,先用木炭或锅灰在脸部描好文型,刺纹者一手持针,一手拿拍针棍打刺,每刺一针即将血水拭去,紧接着敷以锅灰拌和的“墨汁”。几天后,创口脱痂,即留下永远也擦洗不掉的青黑面纹。

1.3.6 民族文学

独龙族的民间文学主要包括民间歌谣、民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谜语和谚语、创世史诗等。

(1)民间歌谣。独龙族的民间歌谣十分丰富,独龙族人在耕种、狩猎、喜庆或恋爱婚娶等时都用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独龙族的民间歌谣分为两类:一类称为“门竹”,是晚上围在火塘边取暖或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时用的歌唱形式;另一类称为“普”,一般要边唱边跳。表达劳动的歌谣如《劳动歌》等,表达青年男女情感的歌谣如《我俩永相爱》《同我心连心的只有一个》《白云和山泉》《萝胜花》《岩桑》《看一眼》《猎人》《满天的星星》《怀念龙棍小伙》《阿邦跃普曹》《阿娜和阿克》等。

(2)民间神话传说。民间神话传说反映了独龙族人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生活以及民族精神,如《大蚂蚁把天地分开》《木朋九与木尼斤》《嘎美嘎莎造人》《猎人射太阳》《人与卜郎的斗争》《洪水滔天》《坛戛朋》《独龙族人民反抗察瓦洛土司的斗争》《独龙族人民狠揍侵略者》等。

(3)民间故事。除了民间神话传说,独龙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还创造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包括寓言、治鬼故事、生活故事等。寓言故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山鼠与老虎》《说谎话的狗》《老虎同火赛跑》,反映人们惩治鬼的故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青年巧斗鬼王》《刺鬼》《压鬼》《夹鬼》,反映独龙族生产方面的故事有《大南瓜》《太阳山》,反映人们理想愿望的故事有《鱼姑娘的故事》《星星姑娘》《青蛙娶媳妇》等。

(4)民间谜语和谚语。民间谜语是表现智慧的一种语言艺术,以自然现象、动物、植物等为物谜,如“没有手脚,没有水即死,这是什么”——鱼。民间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和传统道德的总结,具有知识性、哲理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如娶妻的谚语——“饭不好,只是一顿;妻子不贤,将一辈子受苦”,教育人们勤劳的谚语——“想吃的话,去劳动;想穿的话,去找副业”,生产方面的谚语——“河水不涨时要架桥,不下雨时搭盖茅草棚”。

(5)创世史诗。独龙族有自己的创世史诗,目前已收集的独龙族创世史诗《创世纪》分为人类起源、人斗鬼治病、洪水泛滥、祭神的由来、鲁斤社尔治鬼王、娶媳妇、卡尔江哇等七个部分。

1.3.7 民族艺术

独龙族的音乐还未从歌谣中分离出来形成单一的体系,但由于各类民歌唱法的不同,其音调也不同。独龙族的歌谣主要有“卡尔江调”“老社尔调”等,各调的音乐拍、音的高低都不一样。舞蹈方面主要有“卡尔江拉木”“普拉木”等,跳舞时有的是男一排女一排对着跳,有的则围圈而欢跳。

1.3.8 民族体育

独龙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无不和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及交通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萌生于自然环境的险恶。

(1)射弩、网石。独龙族的体育运动以射弩为主,男子们在年终的“卡尔江哇”年节上以射击野兽模型比试身手。届时,在百米以外的树上用长刀削去一块块树皮,并按照传统用木灰画上各种兽形,这是古老的祭祀神仪式的一部分。独龙族男子常数人相约出猎,行猎时常常会遇到极大危险。因此,拉弩射箭既要力量强大,又要十分准确,这样才能猎取野兽。若离猎物太远,则射出的箭无法射中猎物,独龙族人就用一个以麻线编织成菱状的网石兜,两边各绕上一根长约133厘米的麻绳,一端结扣套在手指上,另一端夹于指间,网兜中放一枚鸭蛋大的圆石,用手使网石在头上加速旋转后,瞄准目标,放开另一段绳子,借助惯性把圆石投向猎物。这就是独龙族称为“响石”的甩网石。圆石借惯性飞出,与空气摩擦发出声响,可飞至300米开外击打目标,如居高临下可投碗大的石块。

(2)过溜索比赛。独龙族居住的地区坡陡水急,交通闭塞,“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独龙族先民受蜘蛛结网的启发,在纵横交错的江河上拉结篾索过往,称之为“溜索”。溜索逐渐成为独龙江地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也成为一种战胜江河险阻的绝技,并成为一种比赛活动。

(3)撑竿跳、跳高。独龙族还有一种类似撑竿跳高的运动,是人们过沟坎及深涧的辅助手段。当独龙族人遇到深沟时,就会砍一根粗的竹竿握在手中,先回头走十几步,然后抬起竹竿奔到箐边,用竹竿向箐底猛插,一下可飞跃到约6.6米宽的沟对面。独龙语称跳高为“阿格来依”,是流行于独龙江一带的一种游戏,分为两种,一种是支撑跳高,即汉族的“跳小黄牛”,最高可跳过1.6米左右;另一种是用一根4米左右的竹片,两头插在地上,中间自然凸起成为一个弓形。

(4)摔跤。独龙语称摔跤为“阿扁”,逢年过节,上山放牧,田间地头,只要有机会,大家都要凑在一起搞“阿扁”。摔跤时,两个对手相互抱住对方的腰与肩,以将对方摔倒在地上为胜,但不得有抱腿、绊腿动作,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一局定胜负。

(5)熊抱石。先由一个人卧撑于地护住身下的数块石头,其他人设法从其身下抢出石头而不被踢着,被踢者被罚进场护石头,如石头被抢光,则重新开始游戏。参加者男女不限。

(6)滑草。独龙族儿童放牧时,以松树枝做载具,一人或数人躺在上面,利用惯性从陡而平滑的草坡上向下滑,以此娱乐。

(7)拉姆。拉姆是一种战争舞蹈,在胜利后和独龙族新年“卡尔江哇”进行。在铓锣声中,人们踏着节奏跳拉姆,或挥刀持弓,或攀肩拉手,舞蹈简单而粗犷,是带有操练性质的集体舞。 K/rCPL+MUOXKPzkPNimu/Sc5sFdyPxZdw6Ibm59Cm9R5WlW/0z13fvc6tzXum1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