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5 芥蓝

3.5.1 基本概述

芥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芥蓝亚种植物,又名白花芥蓝、绿叶甘蓝、芥蓝菜、盖菜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每100克芥蓝花薹鲜样中含水分90%左右,还原糖0.74~1.00克,蛋白质1.60~2.08克,纤维素1.20克,β-胡萝卜素0.96~2.0毫克,维生素C 81~101毫克,同时还含有其他微量元素。芥蓝的菜薹柔嫩、鲜脆、清甜、味鲜美,可炒食、煮汤食,也可做配菜。

3.5.2 品种与分布

芥蓝起源于中国,原产地在中国的南部。芥蓝栽培地区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哈尔滨、南京、杭州、云南等地,其主要产地是华南地区。在国外地中海沿岸也有芥蓝分布。主栽品种有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三种类别。

3.5.2.1 早熟型芥蓝

该品种属芥蓝早熟品种,较耐热,在较高温度下仍能早形成菜薹。适于夏、秋季栽培,产量高。播种期为4—8月,播种至初收45~60天,延续采收35~50天,采收期为6—11月。

1.幼叶早芥蓝

该品种植株的叶片呈卵圆形,深蓝绿色,叶面平滑,多蜡粉,基部深裂成耳状裂片。主薹中等高,花白色,花球紧密,主薹重30~50克,质地爽脆,分枝力强。播种至初收60~65天,延续采收侧薹30天。

2.柳叶早芥蓝

该品种植株较直,叶片长呈卵形,灰绿色,主薹较弱,生长势中等,品质细嫩且脆。播种至初收60天左右,延续采收30~40天。

3.抗热芥蓝

该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叶片呈宽卵圆形,叶面平滑,深绿色,主花薹大小适中,平均单重30克。播种至初收60~65天,延续采收约30天。

4.早鸡冠

该品种株高约50厘米,开展度50~52厘米。叶片大而厚,椭圆形,深灰绿色,叶面皱缩,多蜡粉。主薹高35厘米,花白色,花序较松散,分枝力强,主薹重150~200克。早熟,播种至初收75天,延续采收60~70天。耐热,品质佳。

5.福建黄花芥蓝菜

该品种属于福建省福州市郊区地方品种,株高约25厘米。茎短缩,紫红色。叶簇生、直立、匙形,叶缘有波状缺刻,叶面蓝绿色,叶柄和叶脉绿色带紫色,叶面光滑,有蜡粉,叶片长约35厘米,宽约13厘米。早熟,播种至初收约60天。耐热,较耐寒,抗病性强。味香,略甜。每亩产量1256千克。

3.5.2.2 中熟型芥蓝

芥蓝中熟品种的耐热性不如早熟品种,多于秋、冬季栽培。播种期为7—10月,播种至初收60~70天,延续采收40~60天,采收期11月至次年2月。

1.秋绿芥蓝

该品种为杂交一代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直立。中熟,从播种至初收60~62天。株高27.5厘米,开展度25.2厘米。叶片近圆形,深绿色,薹重85~100克。商品性状优良。耐涝性较强,霜霉病、软腐病抗性较强。

2.荷塘芥蓝

该品种株高48~60厘米,开展度约为45厘米。主薹高30~35厘米。叶片卵圆形,绿色;叶基裂片大,呈耳状;叶面平滑,深灰绿色,蜡粉少;花白色。主薹重120~180克,肥嫩、纤维少、质脆、味甜。中熟,播种至初收60~70天,延续采收40~50天,每亩产量2510千克。

3.白花芥蓝

该品种株高约50厘米,开展度55~58厘米,分枝力中等。叶片肥大,长卵圆形,绿色,叶缘微波状,叶面稍皱,叶质脆嫩,有清香味。花白色,以花薹供食用,主薹重约35克。中熟,播种至初收60~70天。耐热性中等,较耐寒,耐湿力强。每亩产量2500千克。

3.5.2.3 晚熟型芥蓝

芥蓝晚熟品种不耐热,不宜早播,冬性强,适于冬、春季栽培。播种期为10月至次年2月,播种至初收70~90天,延续采收50~60天。主采收期在1—6月。

1.登峰芥蓝

该品种栽培适应性强,菜薹品质好,外观整齐,主薹节间疏,皮薄肉厚且脆嫩,很受消费者欢迎,一般主花薹重50~70克,分枝力强,抽薹一致。由播种至初收65~70天,延续收获达50天。第一侧薹品质优于主薹。

2.佛山中迟芥蓝

该品种植株较高,生长势强,分枝力强,叶片椭圆形,平滑。主薹较长而肥大,花球较大,主花薹重50~200克,质脆嫩纤维少。播种至初收约70天,延续采收侧花薹可达70天。

3.客村铜壳叶芥蓝

该品种植株较高大粗壮,生长旺盛。叶片近圆形,质地较薄,蜡粉少。叶面稍皱,叶缘略向内弯,形如壳状。叶基部深裂成耳状裂片。主花薹重约100克,质脆嫩,少纤维,侧花枝萌发力强。播种至初收70~80天,延续采收侧花薹50天。在保护地栽培表现良好,亩产一般2500千克。

4.三员里迟花芥蓝

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茎粗壮,叶片大,近圆形,叶面平滑,少蜡粉。主花薹长,平均单重150克,质脆嫩,风味好。分枝力中等。从播种至初收约80天,加强水肥管理可延续收获60天,亩产2500千克。

5.西洋芥蓝秀兰2号

该品种花蕾形状美观,茎薹纤维少,口感柔嫩,有甜味。一般播种后85天左右开始收获。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30℃,苗期适宜温度为15~25℃,当平均气温降至10℃以下时侧枝生长缓慢。在云南可周年栽培,在上海露地栽培适期较长。春、秋季均可种植,夏季高温会降低花蕾的商品性,建议高温季节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种植,冬季宜采用保护地栽培。

6.黄花芥蓝菜

该品种现分布于赣南及华南部分地区。株高约85厘米,开展度约50厘米。生长势强,分枝力弱。叶椭圆形,青绿色,全缘,叶面平滑,有光泽,蜡质厚。生长中后期茎呈淡紫色,花黄色。以食用嫩叶为主,叶质脆嫩,纤维少,味清香。晚熟,生长期约120天,播种至初收45天,可延续采收75天。耐寒,冬性较强,抽薹迟。每亩产量约2500千克。

3.5.3 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3.5.3.1 育苗

芥蓝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以育苗移栽居多,有条件的可用泥炭土或椰糠等基质进行无土育苗,宜采用72孔穴盘育苗。没有无土育苗条件的可以自配营养土,用6份无菌肥土加4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堆在一起,加复合肥2千克/立方米,充分拌匀,摊平在育苗畦中或装入育苗盘。播种时育苗畦或育苗盘浇足底水,育苗盘内进行点播播种,每穴1~2粒,育苗畦中进行撒播,育苗床用种10克/平方米,每亩田需育苗床20平方米,播后覆盖干燥细土0.3~0.5厘米。

播种后用黑纱网覆盖,遮阴保湿。子叶出土后及时揭掉黑纱网,但不能浇水,此时要适当降低育苗土的湿度,防止小苗徒长成高脚苗。及时间苗,穴盘育苗保证1穴1株,育苗床育苗保持苗间距3.5厘米,待到幼苗4叶1心即可准备定植,苗龄约25天。注意苗期预防猝倒病及跳甲、小菜蛾。

3.5.3.2 直播

采用直播方式时,整地要多施腐熟的有机肥,用撒播方式进行播种。苗期施用速效肥2~3次,播种量要适当,并注意间苗,避免幼苗过密徒长成细弱苗。间苗一般在2片真叶出现以后进行。

3.5.3.3 栽培季节

芥蓝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地区可周年种植,但北方主要以夏秋栽培为主,南方主要以秋冬季栽培为主。夏季露地栽培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7月上旬至7月中旬定植,8月中旬至9月下旬收获,宜选用早熟品种;秋季露地栽培在7月上旬至7月中旬播种,8月上旬至8月中旬定植,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收获,宜选用中熟品种。

3.5.3.4 整地要求

芥蓝采收期长,吸肥量大,所以应该提高整地质量,施足基肥。深耕20~25厘米,整碎,达到平整、细碎的标准,整成宽1.5米、高20厘米左右的高畦,夏季畦边挖排水沟。

3.5.3.5 底肥

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细碎的有机肥2500~4000千克。施过磷酸钙10千克作为基肥,与土壤掺匀,在定植前10~15天施入。

3.5.3.6 定植方式

定植前要及早做好整地、施基肥的工作,旱地整成宽1.5米、高20厘米左右的高畦,早熟品种定植行株距为20厘米×20厘米,中熟品种为30厘米×25厘米,晚熟品种为30厘米×30厘米。定植最好在晴天傍晚进行,随拔随种,栽苗不宜深,以苗坨土面与畦面齐平或较畦面低1厘米为好。苗栽好后,立即浇水,以恢复长势。

3.5.3.7 植保和追肥

芥蓝缓苗后需及时中耕除草。中耕可保持表土疏松,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土壤温度和保墒能力。中耕对促进早春露地栽培的芥蓝生长效果更为明显。缓苗后至植株现蕾前应连续中耕2~3次,并结合中耕及时除草。芥蓝长势强,植株较高,开展度宽,故要分期培土,防止植株倾斜倒伏。

芥蓝须根系较发达,但根群分布浅,对土壤水分吸收能力中等。因此,田间需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保证植株生长旺盛。定植后7天左右浇缓苗水,可促发新根,使幼苗迅速恢复生长。同时,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30千克。此后,可适当控制浇水,进行蹲苗,促进根系发育。蹲苗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掌握。植株现蕾后,菜薹迅速发育,对水肥需求量增大,每亩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千克左右,并连续灌水2~3次。中、晚熟品种主薹采收后,侧薹迅速萌发,对水肥需求仍然很大,应连续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3次,并经常浇水,保持植株长势,防止茎叶早衰,保证侧薹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芥蓝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腐病等,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等,要注意及早防治。

3.5.3.8 主要病虫害防治
1.黑腐病

(1)症状。芥蓝黑腐病各地均有发生,是芥蓝的重要病害。它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茎秆。叶片染病时,病菌从水孔侵入的引起叶缘发病,产生“V”字形病斑;从伤口侵入的,叶片任何部位均可产生不规则形浅黄褐色或浅褐色病斑,边缘多具黄色晕圈,病斑向四周或内部扩展,造成叶肉变黄或枯死。病菌侵入叶柄或茎秆的维管束时,导致叶片或植株萎蔫,严重时整株植株枯死。

(2)发病条件。病菌可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从幼苗子叶或真叶的叶缘水孔侵入引起发病。成株期,病菌还可通过伤口从叶片基部快速侵入维管束,引起叶片基部显症,并从叶片维管束扩展到茎部的维管束,引起系统侵染。带菌种子是该病远距离传播主要途径,在田间主要通过病苗、粪肥、风雨、农具传播。暴风雨不仅传病,还造成大量伤口,利其发病。该菌生长最低温度5℃,最高温度39℃,最适温度30~32℃,湿度要求高,侵入需有水滴才行。

(3)防治技术。收获后彻底清除土壤中的病残体,并将其集中深埋或烧毁;降低土壤湿度,和其他蔬菜轮换种植两年以上;加强管理,多施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摘除病、黄、老叶。种子用50℃温水浸泡20分钟,捞出,催芽,播种。采用种子重量0.3%的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可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甲霜灵(瑞毒霉)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等轮换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2.霜霉病

(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茎、花梗等部位。幼苗发病,叶片背面有白色霉状物。成株叶片初生淡绿色水浸状斑点,很快转变为黄绿色或黄褐色病斑。病部长出的白色霉状物是霜霉病的重要识别特征,但在干旱条件下或病斑枯死后难以见到。

(2)发病条件。病菌可在冬季温室中生长的甘蓝、油菜等病株活体上存活越冬,或在窖藏的十字花科蔬菜种株上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在田间借风雨传播。当温度在16℃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适于发病。

(3)防治技术。选用抗病品种,使用无病种子。实行两年以上轮作。及时深耕,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密度适宜。早间苗、早定苗。施足粪肥,增施磷、钾肥。均匀灌水,避免大水漫灌。雨后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做好田园清洁,深翻土壤。施足基肥,适时追肥,进行配方施肥。清洁田园,收获后彻底清除土壤中的病残体,并将其集中深埋或烧毁。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采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拌种。发病初期,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3.病毒病

(1)症状。此病在各生育期均发生,前期发病损失重,对生产影响明显。发病植株常表现出轻花叶、重花叶和畸形症状。染病较轻的植株,仅在中上部少数叶片上出现叶肉褪色失绿、色泽浓淡不均、病叶和心叶皱缩不平、大小比例失调等轻花叶和畸形症状。染病较重,生长期又持续高温时,田间发病则表现全株褪绿变黄,仅主脉保持绿色,病株多矮化,叶片变小,最后整株枯黄死亡。

(2)发病条件。病毒病是芥蓝的主要病害,保护地种植、露地种植都经常发生病毒病,夏秋季种植的芥蓝较易发病。高温干旱,地温高,寄主根系生长发育受影响,抗病力显著降低,而蚜虫繁殖快、活动频繁的情况下,病害会普遍发生。若管理粗放、土壤干燥、缺水缺肥,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3)防治技术。发病初期,每亩每次采用60%吗啉胍·乙酮片剂60~80克,加水稀释成1200~1800倍液,向叶面喷雾,每隔7天喷1次药,连续防治3~4次。也可采用0.5%菇类蛋白多糖(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苗期防治蚜虫十分重要。

4.软腐病

(1)症状。该病在植株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多在抽薹后发病,大多发生在根茎部及受伤嫩叶上。发病主要从植株伤口处开始,发病株开始出现暗绿色的水渍状病症,软腐,后变为黄褐色,直至腐烂。起初植株外围叶片在烈日下表现萎蔫。但早晚仍能恢复。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叶片不再恢复,植株基部腐烂、发臭,植株倒伏。

(2)发病条件。久旱遇雨、蹲苗过度、浇水过量、地下害虫多都会造成伤口而导致发病。反季节栽培时遇高温季节易发病。

(3)防治技术。在发病初期,可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1000倍液、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500~1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1次,发病盛期每隔5~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重病地可用药液灌根。

5.根肿病

(1)症状。染病后植株地上部萎蔫,叶片变黄,致根生长不良,扒开根际土壤可见根部出现肿大的根瘤状物,呈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状。

(2)发病条件。病菌能在土中存活7年,由土壤、肥料、农具或种子传播。土壤pH值低于7.2,土壤含水率70%~90%,气温19~25℃有利发病。气温在9℃以下,30℃以上很少发病。在适宜条件下,经18小时,病菌即可完成侵入。低洼及水改旱菜地较易发病。土壤高于7.2的田块不易发病轻。过量施入化肥,易引起酸化,较易发病。

(3)防治技术。①实行7年以上轮作。②改良土壤酸碱度,选择无病地育苗,移栽或定植时要移除病苗;加强田间管理,低洼地及时排除积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大量施用化肥,防止土壤酸化。③药剂防治。土壤消毒可选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敌磺钠(敌克松)500倍液进行泼施;可选用38%噁霜菌酯8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5O%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58%甲霜灵(雷多米尔)100O倍液等轮换灌根防治,每株0.4~0.5升。

6.蚜虫

可选用10%吡虫啉(蚜虱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升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10~16毫升/亩)、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5克/亩)、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500~4167倍液、70%吡虫啉(艾美乐)水分散粒剂(2~3克/亩)、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5.6~11.2毫升/亩)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40毫升/亩)等轮换喷雾防治。

7.菜粉蝶、小菜蛾

可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进行喷雾防治。

3.5.3.9 收获

芥蓝的菜薹包括薹叶和菜薹。在菜薹的形成过程中,前期以薹叶生长为主,后期以薹生长占优势。薹茎较粗大,节间较疏,薹叶少而细嫩的为优质菜薹。为保证质量,必须适时采收。采收要在齐口期,即芥蓝的花茎与基部叶片大致在同一高度,花球欲开而又未开的时候采收,此时采收质量最佳。 qAdA/8ewnhj/4R0dYM8R4NWT8hs73lpPzdOiFnnG8itZpJAoUYBxi946UCxZov3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