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分布地区多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旱、雨两季分明,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甚至有“一山分四季,隔山又一天”的小气候垂直变化特点。多数海拔在 1200~2000 米的地带,年平均气温皆在 15~18℃。大部分拉祜族分布地区平均日照在 2000 小时左右,日照率在 43%~51%,但年际间也有较大差异,其变异度在 800~2200 小时。拉祜族分布较多的普洱地区气候特征比较有代表性,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处于高原型季风气候区,介于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之间,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而且具有明显的干冷、湿热季节。每年 11 月至次年 4 月,由于主要受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的热带、亚热带大陆和沙漠地区平直西风干暖气流所影响,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形成干冷季节。临沧地区的耿马、双江、临沧等县也是如此。哀牢山拉祜族地区有春多风、夏多雨、秋多雾、冬多凌(结凌地区多为 2500 米以上的高山区)的特点。在地处低纬度亚热带地区的金平、绿春、勐腊等县的拉祜族山区,气候湿润温和,干湿季节明显,雨量充沛。该地区土壤类型除有部分种植水稻的黑黏土外,多为典型的红壤土。
拉祜族聚居于澜沧江流域山区,该地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在深山密林中,有楠木、柚木、龙血树等珍贵树种以及松、杉、樟等各种林木;栖息着马鹿、麂子、野牛、熊、老虎、孔雀、鹦鹉等各种珍禽异兽以及野猪、山驴等野生动物。地下蕴藏有铁、铜、铅、铝、煤、银、钨、云母等矿产,境内创办有炼铁、农机、采矿等企业,其中澜沧铅矿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业。澜沧江流域山区具有珍贵的传统药用植物资源和民族医药传统,如滇三七、萝芙木等贵重药材,是澜沧江流域的重要文化宝藏。拉祜族地区气候温湿,土地肥沃,适于种植水稻、陆稻、小红米、玉米、小麦、荞麦、薏仁等粮食作物,栽种橡胶、茶叶、烟草、草果、甘蔗、咖啡、木薯、板栗、李、核桃、芭蕉、香蕉、芒果、菠萝、木瓜、柑橘、菠萝蜜、竹子等经济林木及果树植物。
拉祜族聚居区普遍饲养猪、鸡、牛、羊、鸭等畜禽,特有农业资源包括扎洛、小改、秤砣梨、四季果、缅甸花生、龙血树、青藤,特优产品为糯苞谷、红豌豆、绿芽茶、山地黄瓜、黄山药、小红蒜等。此外,拉祜族的竹编、纺织、打铁等手工业等也颇具特色。拉祜族村寨都有铁匠,打制小农具,如镰刀、砍刀、三脚架、锄头等。铁匠一般不是靠打铁为生,只是在农闲的时候帮寨子里的人打制所需的农具,所用的原料由用户自带。铁匠义务为寨子里的人服务,不收费用,铁匠本人在寨子里也要靠种地为生。因为铁匠是为寨子里的人服务的,寨子里的人都很尊敬铁匠,寨子里的人打到猎物,要把较好的一份留给铁匠。铁匠在寨子里的地位很高,差不多和“头人”一样。过年的时候,寨子里的人要到铁匠家拜年;农忙时,大家都去铁匠家帮忙;寨子里有什么大事都要请铁匠来参加讨论。在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勐马乡,有一些拉祜族铁匠能打制精美的长刀,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誉,很受老百姓的喜爱。这种长刀既可做生产和生活用具,又可以当作自卫的武器,当地的农村男子都喜欢随身携带一把拉祜长刀。竹编也是拉祜族群众喜欢的一种手工业,竹子在拉祜族山寨应用非常广泛,他们用竹筒盛水、烧饭、装谷子(做量谷子的容器);用竹结做酒杯、饭勺、盐臼;用竹子编桌子、背篓、簸箕、篾笆、饭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