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文化简况

1.3.1 民族服饰

拉祜族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家各户自己种棉,自己用简单的纺车纺纱,用极简陋的织布机织布,布织成后染成蓝色、青色,做成衣服。拉祜族人民最喜欢黑色,他们认为黑色最好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每年由内地调入各色的棉布和化纤织品;由于拉祜族人民喜欢自己织的布,国家每年还要调入大量的棉花和棉纱,供拉祜族人民自己纺纱织布。现在,拉祜族的小伙子和小姑娘既喜爱自己的民族服装,又喜爱各色布匹和化纤产品制作的新式服装。

拉祜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右开襟,两边开齐腰部高的衩口,衣长齐脚面的长衫。在长衫衩口及衣边、袖口,镶缀红、白等各色几何图纹的花边,沿衣领及开襟上还嵌上数十个雪亮的银泡或佩带大银牌(拉祜族称为“普巴”)。有的下穿筒裙,有的下穿黑色长裤。另一种是开襟很大,几乎像对襟,衣边缀有花布条纹,无领,小袖口,衣长只齐腰节骨的短衫。短衫里面,穿一件白色汗衫,露在筒裙上面。穿着这两种服饰的妇女,都头包四公尺长的黑色包头,在包头两端缀以线穗,有的则是包大毛巾。穿长裤的妇女,冬季多数小腿都套腿套,小腿套两端都用彩色线绣上花纹。

拉祜族男子多数穿无领对襟短衣,青年人还要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他们认为黑衣服配上白里,就是装扮得像喜鹊一样漂亮;穿开襟很小的衣衫的拉祜族姑娘,在短衣下衬上一件白汗衫,下摆露在筒裙上面,它的意思也是同喜鹊争艳。年纪大一些的男子,都穿无领开襟短衫。拉祜族男子无论老幼都穿裤管很大的斜拼裆长裤。拉祜族男子头戴帽子,也有全包头者。帽子是用 6~8 片正三角的蓝黑布拼制成的,下边镶一条较宽的蓝布做边,顶端缀有一撮约 15 厘米长的各种颜色的线穗垂下。现在,有不少人戴便帽,但到节日,妇女都穿花边衣服,头裹黑色包头或大毛巾,男子戴帽或裹黑色包头。节日和赶集,不论男女都要背一个长方形背袋(拉祜语叫“面搓”)。背袋用自己织的青布做成,袋口镶嵌数层各色花布做成的类似橄榄叶的几何图案,袋绳用色线织成,两端留有线穗。糯福、东回一带的拉祜族的背袋又是用红、白、黑等多色线织成,并缀有贝壳和数个线穗和绒球。

1.3.2 民族食俗

拉祜族主食大米,辅以玉米、荞子。他们日食两餐,喜欢将饭菜合煮。他们喜爱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苞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以鸡肉稀饭为上品。在制作苞谷饭时,先待苞谷捣舂成碎块,簸去糠皮,后用清水浸泡一夜;淋干后舂细,揉成细小均匀的颗粒,用竹甑蒸熟成糕状,即可食用。食用时可用筷子,或用刀切成块,有时还加上糖或蜂蜜,这样做的苞谷饭细糯香甜可口。蔬菜有青菜、萝卜、韭菜、白菜等,肉类通常用火烤而食。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他们先将肉块抹上盐及香料,然后拴在两根棍子中间,放在火塘边慢慢烤熟而食;如果是烤鸡,就要将鸡烤至骨头酥脆方止。拉祜族善于腌制食品,日常的腌制品有腌肉、豆豉、卤腐、腌酸菜等。灌肠和猪骨头糁是拉祜族喜爱的风味食品,灌肠是将豆腐、辣椒粉、草果粉、八角及盐等拌匀后装入猪肠内,然后扎在竹竿上放到火塘边,待被灌肠烟火熏干后即可食用;猪骨头糁是把猪脊骨剁碎,拌以盐、辣椒、草果、八角等佐料,装在土罐内腌数月即可食用。拉祜族是个十分热情好客的民族,逢年过节,都要邀请周围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族一道来会餐,吃团结饭。这时,全寨大宰牲畜,各户都要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伴以盐巴、辣椒,剁细生吃,称之为“剁生肉”,是拉祜族待客的最好的和必备的菜肴。欢宴毕,主人还要用芭蕉叶包“份子肉”分送客人带回。

拉祜族喜饮烤茶,即先将茶叶放在小陶罐内于火上烘烤,待茶叶焦黄时再冲入开水,顿时茶香四溢。这种茶水极酽,入口有苦味,很解渴。酒也是拉祜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拉祜族所饮之酒大多为自己酿造。分为水酒和烧酒两种,水酒的酿造方法是将糯米粗糠放入热水中浸泡煮开后立即取出,再用甑蒸熟,拌酒药放进陶罐中,约一小时后水酒即成;烧酒则是用玉米为原料,先煮熟后再用木甑蒸,然后取出晾干,拌上酒药,待发酵后即可放进木甑中蒸出烧酒。酿酒的酒药也是拉祜族自己制作的。

1.3.3 民居建筑

拉祜族是在游猎中崛起的民族,“拉祜”一词被解释为“居住在山地上的人”。拉祜族村落大都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莽莽林海深处,故而其居住方式与山林有着不解之缘。拉祜族古歌中追述其祖先居住的“密尼朵苦”(黄土地带)是“锁达厄及此,麻达莎皮此”——意思是这里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和竹林,连天神厄莎行走都不方便,在史书中也有拉祜族先民“居深箐,择丛蔽日处,结茅而居”的记载。拉祜族村落富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点和乡土气息,人们来到拉祜族山寨,犹如进入一个世外仙境。拉祜族人的村落建筑风格的确令人着迷:依山傍水的拉祜村落,竹楼幢幢,鳞次栉比,在密林中时隐时现。一条条古道曲径,像彩带飘向远方,将座座村寨如同珍珠般连在一起,时时传来马帮的铃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一道道深箐溪涧把拉祜人村与村、户与户分开,缕缕青烟在村寨上空飘荡,不时传来鸡鸣犬吠,使拉祜人的居住环境更给人以美的感受。

择山林而居的拉祜族人,充分利用生存环境为其创造的条件。丰富的山林资源,使拉祜族创造出落地式茅房和桩上竹楼房屋结构,这些建筑大都是用木桩衩、茅草、竹子搭成的。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中有盖房子的内容,讲拉祜族祖先扎笛、娜笛到栗树林砍树做柱子,又到冬瓜林砍树做梁,用花批树做牵手,用芦苇做成墙壁,用竹子铺成楼板,用茅草上顶,盖成新房。这种住房结构不仅在取材上立足于现实自然条件,而且这种住房结构及其功能本身也是适应现实环境条件的产物。正像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青藏高原上的游动牧民帐篷、中原农耕民族的砖瓦房屋、渔民们的船舱卧室一样,都是现实环境条件的产物。拉祜族草木结构的竹楼和茅屋,正是处于游猎游耕生产方式和山林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此外,拉祜族传统居室文化的山林生存环境特点,还表现在以山、川、林命寨名上。如“密追卡”意为山头上的寨子,“卡必科”意为梁子头的寨子,“哈拐”意为岩子头寨,“袜娜的”意为茨竹林寨,“哈十妈”意为利石寨,“密谷妈”意为塌土坎寨,“诺固”意为冬瓜林寨,“卡加”意为橄榄树寨,还有住在两山峰之间的叫丫口寨,等等。这些用山林命名的村寨,反映了山林自然地理环境对拉祜人居室文化的影响。

按传统习俗,拉祜人盖房时,房梁的根部要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门要开在正中央,视野要开阔,不能对着丫口、山箐等。屋内结构也有规定,火塘、卧室、堆放杂物等都有专门的方向和地方。即使是居住在深山老林中过着“以叶构棚,无定居”生活的“拉祜西”(苦聪人),其简陋的居室仍沿袭传承下来的民俗习惯。其房屋的形状呈“人”字形,最高处不过 3 米,最低处仅 1 米,建筑材料为树枝、竹子、竹叶和芭蕉叶等。虽然房屋建筑十分简陋,但其内部结构都严格遵循传统民俗规范。火塘设在室内,分三种类型,各有其用,一种是专供煮饭用的灶塘,一种是父母老人使用的火塘,一种是子女或招待客人用的火塘。家庭成员按辈分和结婚与否,分别有其相应的居住位置。过去一些拉祜族地区存在着母系大家庭制度,这种大家庭制度是以女性为中心,是按血缘姻亲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始祖母为领导,包括女儿、孙女、曾孙女及她们的丈夫和子女,拉祜人称之为“底页”。大家庭内部又分为若干小家庭,拉祜人称为“底谷”。“底谷”的数目不一,一般 6~7 个,多达 20 多个;人口从 10 人以下到 100 人以上不等,与这种大家庭制度相适应的居室结构是长房或称大房子。长房建筑很大,如澜沧县糯福南波底寨的拉祜族阿朱家的长房长 25 米,宽 8 米。有的长房高约 6~7 米,面积约 300 多平方米。长房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下层关养牲畜、家禽及堆放杂物。长房正面有走廊,设有窗子,从正中或左右两侧开门。门外有晒台,设有一可供两人并排上下的楼梯。室内按配偶家庭的多少,用竹笆分成若干格,每个小家庭住一格。如对澜沧县糯福区巴卡乃寨娜期等 16 个大家庭的调查统计:长房分格最多的为九格,其次分七格的 7 家、五格的 5 家、四格的4 家、三格的 3 家、两格的 2 家。这种长房分格居住的方式,表明小家庭只是一种两性生活单位,并非一种家庭经济生产生活实体。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拉祜族的“底页”逐渐解体,“底页”成员共居的大房子也随之消失,个体家庭居住的草顶竹楼已成为人们居住的主要形式。

过去拉祜族的住房,还有一种占地仅几十平方米的“干栏”式小楼,楼的形状有方形的、有圆形的。楼上住人,楼下堆杂物,登楼之梯仅是一根独木或两根捆在一起的圆木。这种独屋,是已无其他家族成员的个体家庭的居室。

此外,山林自然地理环境和与此相适应的游耕生产方式,使拉祜族社会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另一种“班考”居住方式,其基本特点是拉祜人有两个居住地,一个是相对稳定的村寨住地,另一个是随着耕作地不断迁徙游动的临时住地。这种临时搭盖起来的居室,拉祜人称作“班考”。每年的生产播种和收获季节,拉祜人便到各自的临时住房“班考”中去住,直到整个收获劳作完毕,时间大约六七个月。从时间上看,人们在临时住地居住的时间并不短,许多“班考”随着耕地的持续相对固定,会变成定居的村寨。

1.3.4 语言文字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拉祜族原无文字,靠刻木记事。20 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曾出于传教的需要创造过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拉祜文,但未能得到广泛传播,仅在部分地区使用。1957 年,在原有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确定以澜沧县糯福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东回语音为标准语音,创制了新的拼音文字。新拉祜文共有 26 个字母,有 29 个声母、19 个韵母和 7 个声调,现已用拉祜文出版了教科书及多种读物。拉祜语的特点是声韵母较少,没有复辅音和辅音韵尾,声调较丰富。拉祜语里有关动物的词汇也多与傈僳语、彝语相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拉祜族、傈僳族、彝族等族人民在历史上的紧密关系。拉祜族群众一般都懂汉语和傣语。

1.3.5 民族风俗

1.3.5.1 传统节日

拉祜族的节日有春节、扩塔节、端午节、尝新节、火把节、新米节、祭祖节、卡腊节、搭桥节、葫芦节等。拉祜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是过年,拉祜语叫“扣扎”或“扣木扎”“扩尼哈尼”。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九,与汉族春节时间基本相同。不过,拉祜族过年分过大年和过小年。传说过去只有大年,没有小年,年前男人们总是集体远行围猎,回来时常常误了年期。女人们为了慰劳远途而归的男人们,也总是一次次重新备办酒肉食品,给他们补过新年,后来竟逐渐沿袭成习。因为这是为男人而补过的年,因此,就被称为“小年”“男人的年”,原来的年则称为“大年”“女人的年”。关于过两次新年习俗的形成,也有一些传说。古代的拉祜人常常遭受外族人的侵扰,为了狠狠打击敌人,保卫自己的家园,有一次男人们离乡远征作战,当他们凯旋归来时,年已过完。但为了庆祝胜利和万家团圆,人们载歌载舞,又重新过了一次年,而且从此相沿成习,传承至今。过年时,腊月二十四全村打扫室内外环境。大年三十以前,家家户户忙着宰牛杀猪、舂粑粑。大年三十晚上,人们大摆酒筵献“卧待”(祖先灵位)和诸神,然后吃年饭、唱年歌、跳芦笙舞。初一鸡鸣时,每家都要派人背着竹筒到水沟去背新水。同时,用新水、米和酒敬献。献毕,按男女性别分开坐在火塘边,听家长致辞庆祝和告诫青少年怎样做人。之后,全家人边吃边喝边唱歌,彻夜不眠。初二清晨,人们会杀 1 只公鸡献祭,然后青少年男女荡秋千娱乐。过 37 天后,秋千架由无儿无女的人家砍倒。已成婚的青年男女,婚后 3 年,每年都要在过年时背 4 块饼(两大两小,约重 30 千克)向父母兄嫂拜年。

“新米节”是新谷成熟时过的节日,代表欢庆丰收。“火把节”也别具民族情趣,以松木为燎,火把齐燃,蔚为壮观,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尽情欢歌,热烈异常。“尝新节”是拉祜族庆祝收获的节日,尝新节期间,全寨杀猪煮酒,男女老幼休息两天。“葫芦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拉祜语称“阿朋阿龙尼”,每年农历10 月 15 日—17 日 3 天为拉祜族的“阿朋阿龙尼”。每到此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昆明等地拉祜族同胞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节日期间,要举行传统体育项目陀螺、射弩、秋千等比赛,还有摆舞、芦笙舞、三踩脚等传统舞蹈及所有包括“阿朋阿龙尼”在内的拉祜族大型节日的保留节目。

1.3.5.2 传统婚俗

拉祜族的传统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拉祜族的男女青年一般从 15~16 岁开始就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了。上山劳动、节日喜庆、婚礼寿辰等,都是青年男女们相识交友的好机会。男女婚前社交极为自由,每到夜晚,或在田野或在村寨中的空屋内,围着火塘,吹着“巴乌”或口弦,彼此表达恋情。男女定情后,男方请媒人携 2~4 对干巴和 1 千克酒到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再送聘礼并彼此商订婚期和成婚方式(从夫居或从妻居)。从夫居者,婚日由男方家宴请亲友并派人(新郎亦在内)去迎新娘,女方则请人陪送新娘至男方家。从妻居者,由女方家备酒请客,新郎在媒人陪同下到女方家行婚礼后即在女方家居住,时间 1~5 年不等;也有长期居住的,新郎在女方家劳动生产,享受儿子待遇而不受歧视。按约定时间从妻居期满者,请亲友一餐酒筵,夫妇向老人表示一番谢意后,男方便可带领妻子回家或就在妻子家村寨内另立门户。无论哪种成婚方式,婚后第一个春节,新婚夫妇杀猪时要砍下一条猪腿送给舅子,舅子则要连续 3 年将年猪或猎物的脖颈和 4 块糯米粑粑送给妹子,妹子收礼后再回赠 6 千克酒。

1.3.5.3 传统礼俗

拉祜族家庭是构成村社的基本单位,各个独立家庭以二、三代父系血缘或外婚结成的婚姻集团组成。父亲是当然的一家之长,父死则以长兄为家长(“抽母”),长兄死,次兄接替。家长的主要职责是奉献祖先,安排、调度全家的生产、生活,以独立家庭代表的身份参与村社活动。妇女在产前、产后要得到照顾,坐月子期间,丈夫天天要杀鸡给产妇补养身体。婴儿出生后,通常以出生时间的属相命名,或以最先来家的客人的身份、称谓命名。上学读书时,则由先生另起学名。拉祜族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已婚或未婚的女子,在长辈前不能取下头巾,更不能披头散发。

1.3.6 民族艺术

1.舞蹈

拉祜族人民喜歌爱舞,世世代代都把歌舞作为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拉祜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拉祜族的舞蹈活动通常在当年秋后到下一年春播前这段时间内开展,与民间的宗教及节日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拉祜族普遍流传的有“芦笙舞”“跳歌”“摆舞”三大舞种,每个舞种又各有数十至上百个套路(节目)。局部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祀乐舞“嘎内嘎”“木筒鼓舞”“欢庆舞”等,原始古朴,具有较高的审美和研究价值。

(1)芦笙舞。拉祜民间现共有芦笙舞组合套路 136 套,主要分布在澜沧、西盟、勐连、勐海、双江、临沧、沧源等县。古老的芦笙舞,保留着舞蹈早期“围圈”“携手”“顿足”等特色。在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中,天神厄莎用葫芦孕育出第一代人类扎迪和娜迪。扎迪和娜迪长大后,史诗中叙述的第一件事便是扎迪“拿来金竹做响篾,响篾送给娜迪弹”。又“砍来最好的泡竹,找来最好的葫芦,找到了蜂蜡和槽树,做出了第一只芦笙”。可见,在拉祜族人的概念中,芦笙是人类最早创造出来的一种乐器。吹笙聚舞,在史书中出现也较早。直接记述拉祜先民芦笙舞的文字,清代地方史志中已频频出现,如道光《云南通志》载:“倮黑聚时,亲戚会饮,吹笙为乐。”《威远厅志》载:“保黑性埂直……男女杂聚,携手成圈,吹笙跳舞。”从芦笙舞的 100 多个套路中,可以看出不同社会形态对舞蹈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影响。一些模拟鸡、鸭、猴、鸟和简单劳动动作的套路,表现出狩猎、采集等原始生产时期的古朴生活和思想感情。原始宗教意识形成之后,芦笙舞的套路在与祭祀活动的结合中带上了宗教色彩,并产生出一些如“嘎祭”“扫出”“扫进”“讨福种”等直接表现宗教内容的套路。原始宗教及其歌舞事神活动,客观上把一些自然形态的舞蹈逐渐整理规范为相对稳定的组合套路,起到促进芦笙舞发展的作用;大量表现生产生活的套路,则真实地记录下了拉祜人民生产方式发展变化的轨迹。

(2)跳歌。跳歌是与芦笙舞联系密切而又自成体系的另一古老舞种,有 110 个套路。跳歌在明清以前就盛行于金沙江流域和洱海一带的拉祜、彝、白、傈僳、纳西等氐羌后裔各族中。现在,凡拉祜族聚居地区均有此舞。经普查,现存套路共 110 个,凡拉祜族聚居地均有流传,尤其以景谷、镇沅、思茅、墨江、江城、元江、勐腊、绿春、金平、镇康、云县、永德、耿马等县与其他民族交错聚居或杂居的地区较盛行。从形式看,跳歌比芦笙舞有较多规范的动作组合和队形变化,不少地区加以伴歌,歌词多用汉语,七字押韵。伴奏乐器因地而异,在澜沧、勐海、孟连、双江、临沧、沧源等地用竹笛,称“三脚歌”“跳三脚”或“打歌”;澜沧江以东地区用芦笙、竹笛、中小三弦,称“跳笙”或“跳歌”。有的地方以所用伴奏乐器命名,称“芦笙舞”或“跳芦笙”。跳歌作为独立舞种的形成,与各民族的长期交往有着直接的联系,是各族人民文化交流、团结合作以及审美共性的产物。它的风格特点又受地域性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的差异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个性特征。

(3)摆舞。摆舞是一种优美的女性舞蹈,有 81 个套路,主要流传在澜沧、孟连两县的部分拉祜族聚居地。关于它的形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受傣族文化影响而产生。依据有二:摆舞分布地与傣族相邻,其服饰、生活习俗等受傣族影响较大;主要伴奏乐器象脚鼓、镲可能传自傣族。二说与芦笙舞一样,也是拉祜族的传统舞蹈。理由也有二:摆舞与芦笙的内容基本相同,动律具有拉祜舞蹈的传统特征而与傣族舞蹈风格不同;拉祜神话传说中多处说到象脚鼓,说明象脚鼓也是拉祜族的传统乐器,未必来自傣族。从以上情况分析,摆舞为拉祜族的传统舞蹈是可以肯定的。

拉祜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端午节、火把节、新米节和中秋节,除端午和清明外均有不同规模的舞蹈活动。其中,春节、火把节和中秋节的歌舞活动较为隆重。特别是春节,更是所有民间舞蹈集中展示的盛会。从初一开始,全寨人就盛装歌舞,通宵达旦,直到初五。初九到十五,又一次掀起高潮,常有全寨或数寨人同场欢舞的场面,数十数百支芦笙同时吹奏,气势宏大,十分壮观。十五以后,便“歇脚收舞”,开始新的一年耕作劳动。同时,在婚嫁、新房落成等喜庆活动以至丧事中,在天高月明的夜晚,能歌善舞的拉祜族人民也常常很自然地群聚歌舞,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些场合的舞蹈一般比较随意,有较强的自娱性和即兴性。此外,在镇沅、新平、金平等地居住的拉祜人民由于过去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与外族接触较少,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祭祀乐舞,这些祭祀乐舞,对研究拉祜族历史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

2.歌曲

拉祜族善于歌咏,娴于舞蹈,其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其民间音乐非常丰富,种类也很多。民歌主要有叙事歌、劳动歌、赞歌、情歌、山歌、儿歌,还有反映拉祜族历史的古歌、祭祀祖先和办喜事的歌等。其中,情歌、习俗歌尤具特色,情歌中最有民族特点的是《换花调》《问路歌》《搭桥歌》和《追蜂子》。《换花调》用鲜花比喻爱情,用赞花、换花、护花来象征对爱情的忠贞。习俗歌中有大量的“祭祀歌”,“祭祀歌”中最有特点的是《叫魂歌》。

拉祜族的歌曲、乐曲和舞曲形式多样,节奏多为复拍。内容多与劳动、颂扬反抗压迫精神有关,形象生动具体。拉祜族的民歌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的特点,一般有固定的曲调,有的也有固定的歌词,但有的民歌没有固定的歌词,演唱者可以现编现唱。有的歌词要求押韵,有的歌词就比较灵活,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编成歌词来即兴演唱。很多拉祜族歌手即兴编歌词演唱的能力很强,有的越唱越高兴,可以一连唱上几天几夜。在世代相传中,不同时期(或时间)、不同地区的不同歌唱者,常按个人需要,以某首现成民歌作为蓝本,进行即兴编词,这就是民歌创作和歌唱中的即兴性。在即兴编词的同时,民歌的曲调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因此出现了一首民歌有许多变体的现象,如《孟姜女》《鲜花调》《剪靛花》等的变体遍布大江南北,也出现了某一地区拥有几个典型曲调和特性音调的现象。

3.乐器

拉祜族的民间乐器主要有葫芦笙、列嘎杜(直箫类吹管乐器,用短竹管制成)、响篾(即口簧)、比噜(用稻谷的杆制成)、小三弦(用薄竹片制成)、象脚鼓、镲口弦、三弦、锣、箫、笛子等。葫芦笙曲以舞曲为多,如《跳笙调》《舂盐调》《撒种调》《犁地调》《过山调》《串门调》《催眠调》等。列嘎杜曲有《山歌调》《想念歌》《催眠曲》和舞曲等。响篾多为姑娘弹奏,曲调有《情歌调》《铃铛调》《树枝调》等。小三弦虽然不是拉祜族的传统乐器,但其已在拉祜族中广泛流传。乐曲有《伤心调》《欢乐调》《跳笙调》等。著名民间艺人张老五的演奏技巧颇富特色,并积累了一批风格鲜明的曲目。

芦笙是拉祜族最普及的乐器,用竹管和葫芦制成,拉祜族的男子几乎都会吹芦笙。吹芦笙是拉祜族男子的必修课,男孩子 7~8 岁的时候就会去学习吹芦笙,一般要学习好几年才会吹奏复杂的曲调,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逢年过节的时候,拉祜人就会吹响芦笙,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响篾一般是拉祜族的未婚女子使用,吹奏的时候,左手拿住响篾放在嘴边,右手不停地拨动响篾的竹片,同时用口吹气,响篾就会发出动听的声音。 ioaDGqDyUSmQRBp48Pnx4SeMqT7i6QLiwUoiU1YArgd61WbytKH+8Up6dx6NfcN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