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8 红芋头

3.8.1 基本概述

芋为天南星科芋属中能形成地下球茎的栽培种,多年湿生草本植物,别名芋头、芋艿、毛芋,在温带和亚热带常做一年生栽培,冬季地上部分枯死,球茎或根状茎在地下越冬。红芋头又名紫芋、芋头花,植株高 135 厘米左右,开展度为 110 厘米×110 厘米,分蘖性强,叶稍呈浅紫色;叶片长约 30 厘米,宽约 30 厘米,叶柄呈淡紫红色;极易开花,花薹粗长;地下有肥大球茎,球茎上的侧芽有倒卵形小球茎,母芋呈长圆形,每株有子芋 5 个左右,每株产芋约 0.5 千克,单产约 1200 千克/亩;秋末初冬下霜时,地上部分干枯;耐热,抗病性能力中等;球茎、叶柄、花薹均可食用,味清香,肉质细嫩可口。

芋头口感细软,绵甜香糯,营养价值近似于土豆,但不含龙葵素,易于消化而不会引起中毒,是一种很好的碱性食物。芋头可蒸食或煮食,但因为芋球茎中含有较多草酸钙,涩味极重,不可生食,只有在煮熟后草酸钙被高温破坏不再具刺激性时才可食用。芋头中块茎可作淀粉、酒精的生产原料,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较多的维生素B 1 、B 2 等,营养价值高。芋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据测定,芋头球茎中含蛋白质 1.75%~ 2.30%、淀粉 69.6%~ 73.7%、脂类 0.47%~ 0.68%、钙 0.059%~ 0.169%、磷 0.113%~ 0.274%、铁 0.0042%~ 0.0050%,以及 18 种氨基酸和 19 种微量元素。芋头所含的矿物质中,氟的含量较高,因此具有洁齿防龋、保护牙齿的作用。芋头还有清热解毒、健脾强身、滋补身体的作用。此外,芋的花和叶柄也可供食用,如云南居民常以芋花做菜。另有一种叶用芋,专以叶柄做菜。一般芋的肥大叶柄及叶片还是良好的牲畜饲料。

3.8.2 品种与分布

芋头原产于中国和东南亚,多用低洼水田或沼泽地栽培,云南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芋头一般为一年生,其地下块茎做蔬菜或粮食,叶柄、花或花茎也可食用,茎叶可做饲料。云南芋类分叶用、球茎用、花用以及野生芋,主要分布于昆明、红河、玉溪等海拔1000 ~ 2000 米的地方。近年来,芋头的保护地栽培技术发展迅速,加之芋头较耐贮藏,可从 6 月起一直供应到次年 4—5 月。

3.8.3 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3.8.3.1 生长发育特性

芋头通过球茎繁殖,被称为种芋。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种芋萌发至第一片叶展开约需 1 个月。初期出叶较慢,5 月中旬至 7 月中下旬叶片生长最快,7 月中下旬株高和叶面积达最大值,10 月以后叶片的生长速度减缓。芋头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可形成20 片左右的叶,但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只有 4 ~ 6 片。7 ~ 8 叶到 10 ~ 12 叶位的叶同化量最大,12 ~ 14 片以上的叶同化量显著下降。因此,应延缓第 7 ~ 14 叶的衰老速度。

一般情况下,7—9 月为芋头球茎形成的盛期。7 月中旬以前,球茎的生长量占整个球茎生长量的 9%左右;7 月中旬以后,球茎的生长量占整个球茎生长量的 91%左右;9 月上旬,95%的球茎已经形成;10 月份,球茎淀粉含量增多。生长后期应避免叶部生长过旺和继续发生新叶,否则不利于养分的转运和积累,会降低球茎的产量和品质。

3.8.3.2 栽培方式

芋头的栽培有水田栽培和旱地栽培两种形式。旱地栽培可分为露地栽培和覆膜栽培。栽植的方式分单行和双行两种。单行栽培的密度为:多子芋株距为 30 ~ 40 厘米,行距为 70 ~ 80 厘米,每亩栽 2000 ~ 3500 株;魁芋株距为 50 ~ 60 厘米,行距为 80 ~ 110厘米,每亩栽 1000 ~ 1600 株。双行栽培的密度为:多子芋畦宽 90 厘米,沟宽 30 厘米,行距 30 ~ 40 厘米,每亩栽 3000 ~ 4000 株;魁芋畦宽 110 ~ 120 厘米,沟宽 50 ~ 60 厘米,畦内行距 60 ~ 80 厘米,株距 30 ~ 40 厘米,每亩栽 1000 ~ 1600 株。

3.8.3.3 栽培季节

在云南,栽培芋头一般从 12 月至次年 2 月定植,9 月以后上市。

3.8.3.4 整地要求

芋头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大多土壤都可种植。但为了高产、优质,宜选用土壤肥沃、保水力强、排灌良好的地块。水芋适合在水中生长,一般在水田、低洼地或水沟中栽培。芋头连作时生长不良,产量降低,连作一年就会减产 20%~ 30%,且腐烂较严重,故应实行 2 ~ 3 年以上的轮作。芋的根系分布较深,主要分布在 0 ~ 40 厘米的土层内,因此要求土壤深厚、松软,特别是魁芋要求深耕 30 厘米以上,并进行高畦栽培。多子芋、多头芋的土壤耕作层以 26 ~ 30 厘米为宜。耕翻宜在冬天前进行,以便晒垡,加速土壤熟化,使土壤疏松透气,并减少第二年病虫害的发生。在无条件进行秋冬耕翻的地区,也应于早春平均气温未超过 5℃时进行,以避免大量跑墒,使土壤有较长的熟化时间。此后,约于定植前 1 周再耕耘一次,并按行距进行起垄、作畦,开好定植沟。

3.8.3.5 种芋选择

从无病田块里选健壮植株上的母芋中部的子芋作种。种芋应顶芽充实,球茎粗壮饱满,形状完整。多子芋每亩需种芋 100 ~ 250 千克。母芋也可作种,一般每个母芋切 4 块左右较为合适。多头芋通常切分为若干块作种,用种量依品种、种芋大小、栽培密度等而定,每亩 50 ~ 200 千克。魁芋一般以子芋作种较好,每亩需种芋约 50 千克。种芋在播种前一般要晒 3 ~ 4 天,以促进发芽。

3.8.3.6 催芽

芋头可直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前 20 ~ 30 天催芽。加温苗床、保温苗床或向将阳背风且排水良好的露地盖以塑料薄膜,保持 20 ~ 25℃的温度和适当的湿度,即可用来催芽或育苗。苗床底土应压实,苗床的铺土厚度以能播稳种芋为准。种芋排放的密度以 10厘米左右的间隔为宜,再用堆肥或细土盖没种芋,然后喷水,保持种层湿润,盖上塑料薄膜即可。气温较低的地区可加盖小拱棚。有些地区则利用土炕或在温室中用薄膜覆盖催芽,温度控制在 20 ~ 25℃。催芽的种芋待芽长到 3 ~ 4 厘米时播种。

3.8.3.7 播种

露地栽培一般在开沟栽植后的生长季节分期培土起垄,也可先起垄;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先起垄,后播种覆膜。露地栽培播种时,先按行距开好定植沟,沟深 20 厘米左右,然后在沟底施基肥,按株距将种芋芽向上栽好后覆土,厚度以芽上 2 厘米为宜。若先起垄,需按垄距施基肥后播种。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先按畦宽开沟起垄,然后按要求播种,播种深度为 15 ~ 18 厘米。也可先开沟播种,后起垄覆膜,具体方法为:先按垄距开好定植沟,单行栽培时沟可略窄,双行栽培时沟可宽些,沟深约 10 厘米,然后在沟底施基肥,再按株距将种芋芽向上栽好,培土成垄,垄高以 15 ~ 18 厘米为宜。播种后,喷施除草剂,然后覆盖地膜,地膜必须贴紧畦背,四周用土压实,以保温保墒,防止杂草生长。芋芽出土后要及时破膜引苗,膜口宽为 20 厘米,并用泥土压实膜口,以防止晴天膜内温度高时,热气从膜口排出,烧伤幼苗,发现缺苗时应及时补上。

3.8.3.8 底肥

魁芋要求深耕 30 厘米以上,多子芋的土壤耕作层以 25 ~ 30 厘米为宜。冬天前适当深耕,定植前一周再一次耕耙和配施基肥,所有基肥耕前撒施。芋头生长期较长,肥料的 85%应作基肥施入。基肥施用腐熟的堆肥、厩肥、饼肥、禽肥、草木灰等,每亩施2000 ~ 2500 千克,另施过磷酸钙 30 ~ 40 千克、硫酸钾 20 ~ 30 千克等。如果肥料不足,可采用穴施或沟施。为防止烧苗,穴施最好采用穴内环边施肥。

3.8.3.9 田间管理

芋喜湿忌干,一遇干旱即停止生长,地上部分凋萎,甚至枯死。过于潮湿或有积水则对旱芋的根系生长不利。生长前期由于气温不高,生长量少,故要少浇水;在生长盛期及球茎膨大盛期则需保证水分充足,若气候干旱,尤其需要勤浇水。一般情况下,从畦沟引水灌溉,每次浇水以浇到距垄、畦面 7 ~ 10 厘米为度,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待沟水快干时再次浇水。浇水宜在早晚进行,高温季节切忌中午浇水,以免地温骤降,影响根系吸收,造成叶片枯萎。

定植后一个月内,芋穴内严禁有积水。6—8 月随着气温升高,水分蒸发量加大,植物生长加快,需水量也逐渐增大,土壤要保持湿润,特别是 7—8 月高温季节里畦沟内需保持适量水分。后期土壤以湿润为主。收获前 20 天,应停止灌水,以利于球茎越冬贮藏。

子芋及孙芋分别从母芋及子芋中下部着生并向上生长,若任其自然生长,则新芋顶芽易抽生叶片,或新芋露出土面,致使芋形变长、变绿,品质降低。培土能抑制顶芽抽生,使芋充分肥大,并发生大量不定根,增强其抗旱能力。此外,培土还可调节温度、湿度。一般情况下,第一次培土多在 6 月于地上部迅速生长、母芋迅速膨大、子芋和孙芋开始形成时进行。此后每隔 20 天左右培土 1 次,共培土约 3 次。每次培土,可齐土面将侧芽铲除,然后培土掩埋。但多头芋丛生,侧芽发达,萌蘖植株能增加同化面积,提高产量,所以培土时不必铲除侧芽。第一次中耕应在发芽期进行,浅中耕,以保持土壤疏松通气。6—7 月再结合中耕除草追肥,培土 2 ~ 3 次,随着培土厚度逐步增加,最终培土厚度从垄底至垄顶为 20 厘米左右。起垄栽培,一般结合中耕少培土或不培土。

芋头生长期长,需肥量大,耐肥力强,除施足基肥外,必须多次追肥。一般苗期生长慢,需肥不多,种芋所含养分还可转化供幼苗用,所以只需少量稀薄农家有机液肥促根生长即可。以后随着地上部分生长逐渐旺盛,需结合培土追肥 3 ~ 4 次,浓度及用量逐次增加,生长期应控制肥水,以免新叶旺长,成熟延后,球茎的产量及品质降低。第一次追肥在幼苗长出 2 ~ 3 片叶时进行,浇施稀薄粪肥,视土壤肥力和苗情可加入少量尿素或碳铵。出苗后的 50 天和 80 天左右分两次追施钾肥,以满足中期植株生长和后期球茎持续膨大及淀粉积累对钾的需求。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每亩分别施用复合肥 25 千克和少量钾肥。7 月底以前必须完成追肥。

3.8.3.10 病虫害防治

1.软腐病

高温时,芋头病害流行,病部迅速软化、腐败,最后全株枯萎直至倒伏,病部散发出臭味。

防治方法:选用耐病品种,实行 2 ~ 3 年的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发现病株开始腐烂或水中出现发酵情况时,及时排水晒田,然后喷洒 72%农用硫酸链霉素 1000 倍液、1∶1∶100 波尔多液等,每隔 7 ~ 10 天喷 1 次,连续防治 2 ~ 3 次。

2.疫病

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亦可侵染叶柄、球茎。感染疫病后,叶片最初会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斑点逐渐扩大融合成圆形或不规则轮纹斑。病斑边缘有暗绿色水渍状环带,湿度大时斑面产生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病斑多从中央腐败成裂孔,严重时全叶破裂,残留叶脉呈破伞状。叶柄上生黑褐色不规则斑,病斑可连片绕柄扩展,致使叶柄腐烂倒折、叶片枯萎,以及地下球茎受害组织变成褐色以致腐烂。

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从无病地或轻病地选留种芋;实行轮作;及时铲除田间零星芋株,并收集烧毁病残物;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做到高畦深沟,清沟排渍;及早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300 ~ 360 克/亩对水 50 千克、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等,每隔 7 ~ 10 天喷 1次,连续防治 2 ~ 3 次。

3.污斑病

污斑病常引起叶片早枯并造成减产。发病先从老叶开始,叶面上病斑初时呈淡黄色,圆形,边缘不明显,后变淡褐色或暗褐色;叶背病斑色浅,后似污渍状。潮湿时,病斑生暗褐色霉层。病重时,叶片病斑密布,变黄,干枯。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避免在阴湿田块种芋头。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增加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采用 78%波·锰锌(科博)或 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各 600 倍液等进行轮换喷雾防治。

4.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发生时,清除田边和田中杂草,选择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3.75 ~ 40.50毫升/亩对水 50 千克、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15 ~ 21 毫升/亩对水 50 千克、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2000 倍液或 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 2000 倍液,进行轮换喷雾防治。

5.单线天蛾

单线天蛾多发生在 7 ~ 8 月份,可在田间喷药防治其他害虫时兼治此虫。

6.朱砂叶螨

朱砂叶螨发生时,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天气干旱时注意灌溉,增加湿度,选择 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 ~ 4000 倍液、43%联苯肼酯悬浮剂 1800 ~ 2400 倍液、22.4%螺虫乙酯悬浮剂 48 ~ 60 毫克/千克、15%哒螨灵乳油 50 ~ 67 毫克/千克、20%双甲脒(螨克)乳油 1000 倍液或 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 2000 倍液等,进行轮换轮换喷雾防治,以避免或延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及发展。

3.8.3.11 采收与留种

1.采收

芋叶变黄衰败是球茎成熟的象征,此时采收的芋头淀粉含量高、味道好、产量高,因此为了提早供应可提前收获。对于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芋成熟后先让其留在土中,在霜降前培土一次,可安全越冬,延迟供应到第二年 4 月。采收最好选在晴天,以便晾干芋球茎表面水分,对于晚收者也可防止冻害。作商品芋采收时,将母芋和子芋分开,尽量减少伤口。作种芋采收时,最好整株带土采收。芋每亩产量在 2000 ~ 2500 千克。

2.留种

留种的芋头需待充分成熟后再采获。采收前几天,可从叶柄基部割去地上部,植株伤口愈合后在晴天采收,以防止芋头在贮藏过程中腐烂。收获时,最好整株带土采收,挖起后,只需稍微掰掉整株球茎上的泥土,然后将整株运回贮藏。冬季,温暖地区种芋可在田间越冬。

3.贮藏

芋安全贮藏的适宜温度为 6 ~ 10℃,空气相对湿度为 80%~ 85%。采收后的芋球茎晾晒 2 天后,可晾干球茎表面水分,然后用网袋将其装起后挂藏于室内。若整株留种,没有网袋时,也可用草绳绑成吊团挂藏,并注意经常通风。堆藏的,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的墙边,将挖取的整株球茎逐层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 150 厘米。堆放好后,上面盖一层秸秆,再在秸秆上盖一层薄膜,冬季气温较低时,增加秸秆厚度。堆藏过程中每隔 20 ~ 30 天抽样检查堆内储藏情况,以防堆内温度过高引起霉烂。窖藏的,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室外或室内挖地窖,地窖大小视贮藏量而定。底铺细土与秸秆各一层,中心部用秸秆做通气孔。将芋球茎与干细土层层码放,最后覆土做成屋脊状,拍实,以防渗水。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可采取田间就地培土贮藏。10 月中旬清理墒沟,让芋田土渐干,10 月底至 11 月上中旬培土 15 厘米。此方法简单易行,做种芋贮藏时,种芋第二年春季可较早萌发。 5vFZfMMSfIkIPHkS5bmVUroYqafJC10Dj5Q2/zpyLpuExUY4b3ToA70KyDlyke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