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5 洋丝瓜

3.5.1 基本概述

洋丝瓜学名叫佛手瓜,别名拳头瓜、人瓜、万年瓜、安南瓜、福寿瓜、丰收瓜、合掌瓜、捧瓜、土耳瓜、棚瓜、虎儿瓜等。洋丝瓜属葫芦科,佛手瓜属栽培种,多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常作为一年生栽培。在气候温暖的地区,栽培一次可以连续多年采收。洋丝瓜肉质细嫩,每 100 克嫩瓜中含有水分 90 ~ 92 克、粗蛋白质 0.9 ~ 1.2 克、碳水化合物2.6 ~ 7.7 克、维生素B 1 0.023 毫克、维生素B 2 0.04 毫克,钾的含量 190 毫克,锌 4.32 毫克,属于低热量高钾食品。其地下块根含淀粉 20%~ 30%。另外,洋丝瓜的嫩梢营养成分也较高,其蛋白质、铁、磷、钙的含量均比果实高。洋丝瓜在瓜类蔬菜中的营养非常丰富,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利尿、扩张血管以及降低血糖的功能;针对缺锌儿童智力低下的现象,常食可以提高智力;具有理气和中、疏肝止咳的作用,适宜消化不良、胸闷气胀、呕吐以及气管炎咳嗽多痰者食用;因营养不良引起的不育症,尤其对男性性功能衰退有较好的疗效。洋丝瓜主要以采收果实为产品,其嫩叶和嫩茎也可以食用,其茎尖脆嫩,用之炒食,风味有如芥蓝。洋丝瓜的地下根还能膨大生长为块根,块根的形状和风味均类似甘薯,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洋丝瓜因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成为庭院栽培的好作物;又由于具有栽培容易、病虫害少等特点,可作为有机栽培的首选作物之一。

3.5.2 品种与分布

洋丝瓜的种类按果皮的颜色可分为绿皮洋丝瓜和白皮洋丝瓜两种。绿皮类型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多,抗性强,果实呈圆锥形,绿色,结果多,产量高,但品质较差,是目前的主要栽培品种;白皮类型生长势较弱,茎蔓细短,分枝能力弱,果实淡白绿色、淡黄绿色、淡白色或奶油色等,表皮具光泽,肉瘤少,果肉组织细密,品质较好,但产量不如绿皮类型。从分布上看,云南各地均有分布。

3.5.3 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3.5.3.1 品种选择

洋丝瓜株系间果实和块根具有一定的差异,绿皮类型生长势强,蔓粗壮而长,结瓜多,瓜形较长而大,上有刚刺,皮色深绿,丰产性好,并能产生块根,但味清淡;白皮类型生长势较弱,蔓较细而短,结瓜少,瓜型较圆而小,光滑无刺,皮色白绿,产量稍低,但瓜肉组织致密,风味较好。

3.5.3.2 育苗

洋丝瓜一般用种瓜繁殖,亦可用胚繁殖或无性繁殖。

1.整瓜育苗

洋丝瓜在温带地区只能进行一年生栽培,需每年播种育苗。多于 1 月下旬至中旬进行室内整瓜催芽,催芽时,把种瓜装入塑料袋内,折叠袋口封闭即可,置于 15 ~ 20℃环境中催芽,使其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透气。一般经 15 ~ 20 天,种瓜便可陆续裂口,生根发芽。当根系长至 3 ~ 5 厘米、芽长 2 厘米左右时,即可转入育苗。育苗时,采用温室或大棚育苗,效果更好。种瓜亦可采用细沙催芽,催芽时先做好沙墒,将种瓜卧放于墒中,然后在瓜面上覆盖 2 厘米左右的湿沙,保持沙的含水量在 75%~ 80%,控制墒温在15 ~ 20℃。当瓜芽长出沙面时,即可转入育苗。必须注意,催芽期间温度不可过高,否则发芽较快。若幼芽细弱,不利培育壮苗,育苗期间温度应保持在 20 ~ 25℃,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70%~ 80%。此外,还应保证充足的光照,以促进幼苗茁壮成长。若育苗期间光照不良,则茎秆细弱,叶色发黄。对于徒长幼苗,可在 4 ~ 5 叶时对其摘心,促其发生侧枝。

2.裸胚育苗

因一个洋丝瓜内仅含一颗种子,且种皮与果肉紧密相连,不易分开,因而传统育苗均采用整瓜育苗。整瓜育苗用瓜多,成本高,成苗率低,且易烂瓜引发病害,为此可进行裸胚育苗。裸胚育苗是以去掉种皮的种子为育苗材料,具有出苗率高、投资减少、无烂瓜问题、病害少、易于培育壮苗等优点。但裸胚育苗要求技术较高,应注意选瓜重 200 ~ 300克、瓜龄 25 ~ 30 天、成熟好、无损伤的瓜做种瓜。将生芽种瓜拣出来后,使芽向下,用刷子蘸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 倍多菌灵药液涂抹种子表面(不可涂到幼根上,以防烧根)。对于未生芽的种瓜,可整瓜放在药液中蘸一下,取出晾干后,进行催芽。催芽时间、方法同整瓜育苗催芽。选幼芽长至 3 ~ 5 厘米的瓜,两手轻掰先端缝合线,当裂口增大至 1 厘米左右时,轻轻拨动子叶,待整个子叶活动时,即可将胚全部取出。取胚时,不必将瓜掰成两半,以利于瓜的存放或上市。裸胚应随取随装钵,也可将取出的裸胚进行单独存放,但必须置于温度 3 ~ 8℃条件下,存放时间可达 10 ~ 20 天。装钵时,先将部分营养土填入钵内轻压,随后将芽向上将胚栽入钵内,然后再填营养土,厚度以将子叶覆盖 3 厘米为宜。以后管理与整瓜育苗相同。

3.扦插育苗

为降低种瓜用量,扩大繁殖系数,可采用茎切段扦插育苗。具体方法是:将种瓜提前育苗(可比一般整瓜育苗提前 20 天左右),培育较多健壮秧蔓。于 3 月上、中旬将幼苗秧蔓剪下切段,每段具 2 ~ 3 个节。将切段基部置于萘乙酸 500 微升/升水溶液中浸泡5 ~ 10 分钟,取出插入蛭石、珍珠岩、过筛炉渣等轻质基质内,保温保湿,促其生根。一般经 5 ~ 7 天可恢复生长,10 天左右新根可达 1 厘米。此时可将其栽于营养钵内进行常规管理。但必须注意,因蛭石等无营养,生根期间需每天浇 1 ~ 2 次营养液。简易营养液可采用腐熟豆饼水或复合肥水代之。

4.块根繁殖

洋丝瓜具肉质块根,呈淡黄白色,霜前采收果实后,可将块根刨出,在屋内以湿沙保存,既可食用,亦可育苗。育苗时多在次年清明前后,将保存完好的块根置于 25℃条件下催芽,把出芽的块根切成小块,每块留 2 ~ 3 个芽,切口处蘸些草木灰,稍晾后即可栽种。

5.护根越冬,次年再生

根系安全越冬,第二年可继续发芽结瓜。在霜前采收结束后,剪去秧蔓,在根部覆盖稻草或塑料棚,夜间盖草苫保温。第二年春天萌芽前在瓜根周围挖环状沟,埋施足量农家肥及部分速效化肥,然后浇水,促其及早萌芽生长。

6.插条法育苗

可在生长旺盛的植株上选取长约 15 厘米的老茎,用根蘸生根粉后,按株距 15 厘米左右斜插,在地表上留 1 ~ 2 个腋芽。在 25℃气温下,保持土壤潮湿,经 7 ~ 10 天即可生根出芽,待长成幼苗时即可移栽。

7.压条法育苗

可在生长旺盛的植株上选取 1 ~ 3 条粗壮的蔓压到地表,每隔 4 ~ 5 节压一把土,土埋 2 节,露出 2 ~ 3 节,并注意压条的顶芽不可埋土,以保证枝条正常生长。然后,在保温保湿的条件下,一般经 7 ~ 10 天即可生根。这时可用剪刀将培土的后方位置剪断,使其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幼小植株,再培养 1 周左右就可作为幼苗进行移栽。

3.5.3.3 定植

洋丝瓜的幼苗应在断霜后定植,若进行保护栽培,可于地温稳定在 15℃左右时定植。定植前,施入腐熟农家肥 200 ~ 250 千克,并与穴土充分混匀,其上铺盖约 20 厘米细土,用脚踩实后即可定植。定植时,带土坨将幼苗放入穴内,土坨应与地面相平,然后覆土。定植后浇水,促其缓苗。大田栽培洋丝瓜的定植密度可视幼苗强弱、大小而定,生长旺盛的较大幼苗,每亩栽植 25 ~ 30 株;若切断扦插的小苗,可加大栽植密度,每亩栽植80 ~ 100 株。

3.5.3.4 栽培方式

若以采收瓜为目的,则要用搭架的方式栽培;若以采摘嫩梢(俗称“龙须菜”)为主,则可匍地栽培,也可搭架栽培。

3.5.3.5 管理与整枝

洋丝瓜的侧枝分生能力强,每个叶腋处均可萌发侧枝。定植后至植株旺盛生长前,地上茎蔓伸长较慢,但茎基部侧枝分生较快,易成丛生状,影响以后茎蔓伸长和上架。所以,要及时抹除茎基部的侧芽,每株只保留 2 ~ 3 个子蔓。此期以中耕松土为管理重点,以促进根系扩展。待温度升高,应勤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增加空气湿度,使洋丝瓜安全度过高温。入秋后,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加快,进入旺盛生长期。该期要加大肥水,以进一步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多发侧枝,为以后开花、结瓜奠定物质基础。秧蔓上架后,不再打侧枝,任其生长,但应注意调整茎蔓伸展方向,使其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利于光合作用,进而增加产量。洋丝瓜生长期间病虫极少,一般不需药剂防治。

3.5.3.6 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

在发病初期,选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轮换喷雾防治。当霜霉病发病严重时,可采用高温闷棚法防治,待有效果后应逐渐放风降温。最后,控温在 25 ~ 28℃,这样既可杀虫又可防治霜霉病,而且有控秧保瓜的效果。

2.蚜虫

在黄色板上涂上机油粘杀蚜虫,选用 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10%吡虫啉(蚜虱净)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50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施 1 次,连续防治 2 ~ 3 次。

3.5.3.7 收获

洋丝瓜开花结瓜集中,对茎蔓伸长影响较大,要及时采收,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后茬瓜的生长发育。若采瓜过早,不仅产量低,且因瓜皮嫩,易失水,不耐贮运;若收获过晚,瓜皮粗硬,且因坠秧影响后茬瓜的生长。一般开花授粉后生长 25 ~ 30 天的瓜,单瓜重 250 克左右,为采收适期。采瓜应选晴天上午 10 时后进行,以防秧蔓太脆而发生机械损伤。一般每亩产瓜 3000 ~ 5000 千克。 9c1fvlvOgh/K8cbcSeC8e//vTuGeOjCiAmynY85FE0oTDCSgGZd4KcIPiN1bgR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