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地黄瓜

3.1.1 基本概述

地黄瓜又称旱地黄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或攀援草本植物,分布于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根据地黄瓜的分布区域及其生态学性状,地黄瓜属于南亚型,茎叶粗大,易分枝,果实大,单果重 1 ~ 5 千克,果实呈短圆筒形或长圆筒形,皮色浅,瘤稀,刺黑或白色,果皮厚。

地黄瓜清脆可口,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主要营养物质含量超过普通黄瓜。其所含的丙醇二酸,有抑制糖类在体内转化为脂肪的作用。因此,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常食地黄瓜既可降血脂、降血压、护心脏,又能使体型健美。

地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短日照。生育适温为 10 ~ 32℃。一般白天 25 ~ 32℃,夜间 15 ~ 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 20 ~ 25℃,最低为 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为 10 ~ 15℃。35℃光合作用不良,低温 0℃冻死。光照在 8 ~ 11 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适宜土壤湿度为 60%~ 90%,其中,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 60%~ 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 80%~ 90%。空气相对湿度为60%~ 90%,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

地黄瓜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可药用,能消炎、祛痰、镇痉。卷须细,不分枝,具白色柔毛。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长 10 ~ 20 厘米;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长、宽均 7 ~ 20 厘米,两面甚粗糙,被糙硬毛,3 ~ 5 个角或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齿,有时边缘有缘毛,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宽 2 ~ 3 厘米,深 2 ~ 2.5厘米,有时基部向后靠合。雌雄同株,雄花的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长 0.5 ~ 1.5厘米,被微柔毛;花萼筒狭钟状或近圆筒状,长 8 ~ 10 厘米,密被白色的长柔毛,花萼裂片钻形,开展,与花萼筒近等长;花冠黄白色,长约 2 厘米,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 3,花丝近无,花药长 3 ~ 4 毫米,药隔伸出,长约 1 毫米。雌花为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长 1 ~ 2 厘米;子房纺锤形,粗糙,有小刺状突起。果实为长圆形或圆柱形,长 10 ~ 30 厘米,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有具刺尖的瘤状突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长约 5 ~ 10 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地黄瓜在云南省海拔 2000 米以下山区的玉米地、陆稻地等田间均有间套种栽培,成为云南省农村夏秋季主要菜蔬之一,亦可作为水果。

3.1.2 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地黄瓜一般在夏季露地播种,可育苗移栽,也可直播,植株长势强,主侧蔓都能结果,藤蔓爬地也能生长结果得很好。目前大多在山区无灌溉条件的地方随雨季种植,栽培方式主要有两种,爬地式栽培和插架式栽培。以下介绍爬地式栽培(直播)技术。

3.1.2.1 选地

地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前茬未种过葫芦科、茄科作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排水良好的地块。另外,选择pH值在 5.5 ~ 7.2 的土壤,以pH值为6.5 最好。

3.1.2.2 整地

雨季来临前,深翻耙细,挖好防洪排水沟,以行距 2.2 米,株距 80 厘米打塘,每塘施有机肥 1 千克、过磷酸钙 0.3 千克,在塘里与土拌匀备用。

3.1.2.3 选种

选用传统农家品种,由种植户自选留种,其适应性强、品质好,适合当地种植,利于获得高产。

3.1.2.4 播种

1.播种时间

5—6 月雨水湿润土壤为宜。

2.播种

在整地好的塘里打小穴,每穴点 2 ~ 3 粒种子,盖土 2 厘米,此时株距为 80 厘米,行距为 2.2 米,每亩播种 900 穴左右。

3.1.2.5 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幼苗长出真叶时开始间苗补苗,一般当子叶展平后进行第一次间苗,间除弱、病苗及畸形苗;第二片真叶展开后,进行第二次间苗,缺塘的从其他出苗多的塘中移栽补齐。幼苗长至 3 ~ 4 片真叶时定苗,每穴仅留 1 株为宜。夏季由于时有暴雨和病虫危害,定苗宜迟不宜早,以免缺苗。

2.中耕除草

出苗后应进行浅中耕,促幼苗发根,防止徒长难补,结瓜前要中耕多次,重点在于除草。

3.科学施肥

夏季露地黄瓜栽培,应特别注意防涝,大雨时要及时排除积水。苗期可施少量三元复合肥,促苗生长。开花结果前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及落花落果,开花坐果后重施追肥,以施含钾高的复合肥为主。夏、秋黄瓜结果期温度高,肥水一定要勤施淡施,多次少量,否则易导致畸形瓜多,产量低。

4.合理留蔓

当苗长至 7 ~ 8 片真叶时摘心,留 2 ~ 3 个侧蔓,并统一把蔓理顺朝向一边。

3.1.2.6 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

当感染霜霉病时,可选用 50%烯酰吗啉(安克)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溶性液剂 1000 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53%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5%嘧菌脂(阿米西达)乳油 1500 倍液。另外,在防治霜霉病时,要注意细菌性角斑病的同时发生,可以在防治霜霉病的药剂中,加入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的药剂。

2.灰霉病

当感染灰霉病时,可用 50%扑海因可湿性粉 1500 倍液,或 2.5%适乐时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 25%阿西米达悬浮剂 1500 倍液。每 6 ~ 7 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 3 ~ 4 次,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在始花期沾花时,加入 0.1%的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沾花或喷花效果明显。

3.白粉病

当感染白粉病时,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5%万霉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50%苯菌灵(苯来特)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喷雾。

4.病毒病

病毒病的发病初期,用 85%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喷 2 ~ 3 次,间隔 7天,或用 20%吗啉胍·乙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 500 液喷雾,每 7 天一次。防治期间配合杀蚜剂,可选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500 ~ 3000 倍液防治蚜虫,以减少田间病毒病传播。新植霉素 3000 ~ 4000 倍液喷施。

5.细菌角斑病

在细菌角斑病发病初期喷 72%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或 3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刑)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或 47%春雷·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3 ~ 4 次。铜制剂使用过多易引起药害,一般不超过 3 次。喷药须仔细周到,要喷到叶片正面和背面,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6.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的防治,首先要进行土壤消毒,种植前结合深翻亩施用石灰氮 80 千克,土壤用 1.8%虫螨克乳油每平方米 1 ~ 1.5 毫升对水 6 升消毒,或沟施 10%噻唑膦(福气多)颗粒剂 10 克/株,或用 10%氟吡菌酰胺(路富达)悬浮剂 1500 ~ 3000 倍液滴灌施药 2 ~ 3 次;生长期再用 1.8%阿维菌素(虫螨克)乳油 1000 ~ 1500 倍液灌根 1 ~ 2次,间隔 10 ~ 15 天。收获后田间彻底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可用以沤肥。另外亩施用 2000 千克沼渣可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

7.白粉虱

尽量避免混栽,特别是黄瓜、西红柿、菜豆不能混栽。另外,调整生产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头茬安排芹菜、甜椒等白粉虱为害轻的蔬菜,下茬再种黄瓜、番茄。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摘除老叶并烧毁。在温室设置黄板可有效地防治白粉虱。可选用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33.3 ~ 56.7 毫升/亩对水 60 千克、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2000 倍液或 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 2000 倍液喷雾隔 6 ~ 7 天喷 1 次,连续防治 3 次。

3.1.2.7 采收

地黄瓜属于嫩果采收,采收期的掌握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从播种至采收一般为50 ~ 60 天。地黄瓜必须适时采收,采摘太早,果实保水能力弱,货架寿命短;采摘太迟,则果实老化,品质差,而且大量消耗植株养分,造成植株生长失去平衡,后续果实畸形或化瓜。一般根瓜应及早采收,结瓜初期 2 ~ 3 天采收一次,结瓜盛期 1 ~ 2 天采收一次。 E9Q58HccPTFbA4dGHeNBgDNhG9cxHxtv+miEHBVJ6Y1nPBEfG43MSZg/Mu7gK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