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小红米

2.3.1 基本概述

小红米属于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呼唤绿色,呼唤健康的呼声越来越高,粗粮将在未来人们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红米花期鲜草含:粗蛋白质 8.42%,粗脂肪 1.09%,粗纤维 23.4%,无氮浸出物 41.13%,粗灰分 8.8%,磷 0.49%,钙 1.64%。子核含:粗蛋白质 10.45%,粗脂肪 0.89%,粗纤维2.59%,无氮浸出物 74%,磷 0.34%,钙 0.55%。长期食用可以预防便秘、痔疮、糖尿病、心脏病、高胆固醇症及肥胖病等疾病。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味甘涩,除充当主食,入药还有补中益气益肠胃之效,对养胃消暑、肠胃腹泻等疾病有独特的疗效,为药食兼用。

2.3.2 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2.3.2.1 露地直播

1.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水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田(地)块深耕整地。整地前撒施基肥,施用腐熟菜籽饼肥 300 千克/亩和三元复合肥 20 千克/亩。旋耕、平整,起垄做畦。畦面宽 2 米,畦高 20 厘米,畦两边各留深 20 厘米的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有利于排水、防涝。若排水不畅,易导致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的大面积发生,从而影响小红米的正常生长。

2.种子选择及处理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确保出苗快而整齐,播种前应抢晴晒种 6 ~ 8 小时,并清除杂质、瘪、伤、病粒,筛选出健康饱满的种子,要求种子纯度≥ 98.0%,净度≥ 98.0%,发芽率≥ 85.0%,水分≤ 13.0%。

3.播种方法

(1)春播。最佳播种时间为清明至谷雨间,露地直播,采用穴播或者条播。穴播时行距为 20 ~ 25 厘米,穴距为 10 ~ 15 厘米,每穴播足 8 ~ 12 粒种子;条播时行距为15 ~ 20 厘米,每行播种 120 ~ 160 粒种子。播种后用钙镁磷肥 20 ~ 25 千克/亩拌土杂肥 500 ~ 750 千克/亩做种肥,然后再盖一层 1 ~ 2 厘米厚的碎土。

(2)夏播。在 7 月前后,最好不要迟于 7 月,因为气温及光照对小红米的影响较大,生长后期气温逐渐降低、光照不足等原因,会导致植株长势不健壮,结实率降低,产量相比春播的要低。

4.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锄草。为确保出苗整齐,为种子出苗提供充足的水分,在播种后应浇透水一次。播种后约 5 ~ 7 天,种子开始陆续出苗。当苗长到 6 ~ 8 厘米或 4 ~ 5 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每穴留苗 4 ~ 5 株。条播的每行留苗 100 ~ 120 株。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并清除杂草。

(2)肥水管理。小红米耐旱,对水量需求不大,整个生育期基本不用浇水,依靠强大的根系吸附地下水,完成生长。小红米对肥的需求也不大,在贫瘠的地方也能生长。但为了确保产量,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酌情施肥。一般情况下,在整地时撒施腐熟菜籽饼肥 300 千克/亩和三元复合肥 20 千克/亩,中耕时追施农家肥 300 ~ 500 千克/亩提苗肥。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不建议施肥过勤或者不施肥,肥力过剩容易造成肥害,增加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

2.3.2.2 间套种植

小红米可在茶园套种或与玉米、薏苡等作物采用育苗移栽进行间套种植。

1.苗地选择及育苗时间

苗地可就近选择离套种作物较近、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壤土园地或旱地均可。育苗时间以 4 月中上旬为宜。

2.整地播种

苗地经深翻、精打细耙整理成苗床;床面铺 2.5 千克/平方米左右的有机肥,并与床面土混合均匀;均匀撒种,撒种量以 30 ~ 40 克/平方米为宜,播种后覆盖焦土灰或薄土1 厘米左右。

3.育苗管理

出苗后应及时进行除草、间苗,出苗后 15 天、30 天左右分别进行追肥,每次撒施复合肥或尿素 50 克/平方米。

4.移栽

(1)开穴施肥。合理密植,过密会导致环境密闭通风不畅,易发生病害。间套在茶园中茶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外(初植 1 ~ 2 年的为茶植株半径 50 厘米外)种植,按株行距(40 ~ 45)厘米×(40 ~ 50)厘米挖种植穴;与玉米间套按株行距(15 ~ 20)厘米×(20 ~ 25)厘米挖种植穴;与薏苡间套按株行距(25 ~ 30)厘米×(30 ~ 35)厘米挖种植穴。一般穴深 15 ~ 25 厘米左右,每穴施有机肥 0.5 ~ 1 千克,回土待植。

(2)移栽时间。移栽时间宜为出苗后 40 ~ 50 天(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中上旬),选择雨天或阴天移栽,可提高移栽成活率。

(3)移栽方法。宜随起随栽,带土移栽。每穴栽植一蔸,每蔸 3 ~ 5 株,移栽时要求根直、苗立、基紧,移栽后基部应稍高于地面。

5.抚育管理

(1)适时施肥。整个生长期宜追肥 2 ~ 3 次。移苗后 15 ~ 20 天宜施促苗肥一次,行间开沟每亩施入复合肥 20 千克+尿素 5 千克;在拔节孕穗期每亩沟施复合肥 10 千克;后期根据苗情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

(2)中耕锄草。小红米为旱粮作物,忌涝,中耕时应挖深沟及时排水,移植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可结合施肥进行。

6.病虫害防治

(1)病害。小红米的整个生育期病害发生较少,基本很少用药,但若当年的气候寡照多雨,则容易引起叶枯病、穇瘟病、白粉病、锈病、稻飞虱等的发生。防治可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措施进行防控。叶枯病害主要由交链孢和子囊菌引起,当病害发生时,植株叶片发黄,部分叶子从中间折断,可以采用农艺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用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 ~ 800 倍液或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喷雾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交替使用,每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穇瘟病主要由真菌病原菌引起,危害作物的叶片、穗颈、穗等部位,危害严重时减产高达 80%,可以通过合理密植进行防治,保证环境通透性,控制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结合化学防控,可用 40%稻瘟灵乳油 4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白粉病、锈病在发生初期选用 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三唑酮乳油、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喷雾防治;稻飞虱,在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盛发期选用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烯啶虫胺可溶粉剂等进行喷雾防治。

(2)虫害。小红米栽培中,害虫危害主要有飞鸟(麻雀)、三化螟和椿象等。飞鸟的防治主要通过布置防鸟网、驱鸟彩带或者鸣放爆竹驱赶。三化螟的防治可以通过农艺、物理、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防治。其中农艺防治包括及时移除病株,实施轮作等;物理防治包括安装诱捕器捕杀害虫;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来防治害虫;化学防治必须抓住成虫盛发期和幼虫孵化期进行,可用 20%氰戊菊酯乳油 3000 倍液,或 5%S-氰戊菊酯(来福灵)乳油 3000 倍液,或 10%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 3000 倍液喷雾。椿象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当害虫发生时可用 30%噻嗪·乳油 2000 倍液,或 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 700 倍液稀释液喷雾,交替使用,每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7.采收贮存

小红米的成熟期不一致,因此需要分批采收,一般分两次采收。当主茎穗头及 60%的穗头呈棕色或者褐色,子实达到种用色泽时,进行第一批采收。采收时,使用剪刀或者镰刀,沿着穗颈部剪下即可。充分晒干后,脱粒,用筛子清理谷物。第一次收获后 7 天左右,进行第二批采收。此次采收需将所有的小红米收割完,若有部分穗头未完全成熟,可在采后放在阴凉处待其完成后熟。待小红米充分晒干后,进行脱粒,过筛后的子实即为商品小红米,置阴凉处保存,备用。 qBtVVPcSpgq75DeRC6sO3+xFOFhYxDOQI2/6wWg/0ZXSIMNOuV+7wvNZZdsojh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