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文化简况

1.3.1 民族服饰

佤族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通常用自制土布作为衣裤的原料。中青年妇女的服饰较为复杂,各地差异较大。妇女下裙多用黑、红、蓝、紫、黄或白的彩线,混纺成条纹花粗布,单幅围裹。佤族老年妇女,多缠黑色包头,上衣与老年男子相似。耳上坠有圆筒形或圈状的银质耳环,有的也坠着粗短的木制耳塞,因耳环较重,天长日久,坠耳垂肩。不论男女老少,常年跣足。男子的衣着差别不大,常剃光头或留一束长发于脑后。成年男子多缠黑色包头,少数地区也有缠白色包头的,缠红色包头的多为大窝郎或头人、魔巴。上衣多为无领长袖,左衽布纽或银扣。裤子短而肥大,裤腰卷起来可以包东西。男子一般没有更多的装饰,个别地方有颈戴项圈,右手戴手镯的习俗。

另外,佤族妇女的头饰也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差异,比如,有披长发戴银发箍的;有披长发戴银泡帽的;也有用彩线缠发,盘绕头顶,缀饰毛线彩球的。服装款式也因地而异,有近似汉族的,也有近似傣族的。其中,最古老、最具佤族特色的是佤山中心区的妇女服饰。这个地区的妇女,喜留长发披肩,头戴发箍,戴耳坠,上穿无领短小坎肩,腹部裸露在外,佩戴数个藤篾腰箍,胸前挂着数十串自制的天然果珠或料珠;手臂戴有银镯,下穿开口条纹花短裙,小腿常套很多个漆过的藤篾圈或裹一块护腿布,配搭得十分自然得体。它既适应了阿佤山炎热的亚热带气候,又充分地利用自然物,弥补了过去佤山纺织品的奇缺。这些装饰美丽大方,个性突出,称得上是服饰艺术的杰作。

1.3.2 民族食俗

佤族饮食生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自然饮食阶段和调制饮食阶段。其饮食风味喜食“烂饭”,好吃酸、辣、苦、凉食品。习惯喝冷水,酷爱水酒、浓茶,“以鸡为贵,以酒为礼”是佤族饮食文化的传统习俗。“鸡肉烂饭”是佤族礼仪饮食中的上等佳肴,“小红米水酒”是待客的贵重饮品;“鹌鹑肉汤”“酸菜牛肉”“狗香肠”等,都是佤族食谱中的珍品。佤族以大米为主食,也喜食玉米、小米、小红米、荞子及其他豆类、薯类等。佤族人很少种蔬菜,没有专门的菜地,只在住房旁边围上一小块园圃,主要种植烟草和蓝靛,附带种上一点青白苦菜或瓜、豆、姜、蒜、辣椒之类的东西,也在陆稻、玉米、小红米地里混(间)种少量南瓜、地黄瓜、菜豆。此外,还有大量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如水芹菜、鱼腥草、芭蕉心等,也成为佤族饮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1.3.3 民族建筑

佤族村寨多建在山坡上,住房因山势而建,自高而下,一排排成阶梯式,比较集中。佤族传统住房的结构与傣族相似,多为草顶(草片)、竹、木建筑。一般住房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楼下堆放柴禾及饲养猪鸡或牛马。楼板用竹笆或劈板铺成,分为“干栏式”楼房和“座地房”两种,房内分主间和客间,内设主火塘和客火塘。在火塘上空约一米多的高处,悬挂着一个炕笆,是防火及烘谷之用,在炕笆的上方,常用劈板搭成一个简易的大阁楼,是堆放杂物的地方。在主火塘里边,又用劈板或竹笆隔一间小阁楼,用来堆放衣物或妇女更衣的地方,在小阁楼和主火塘中间放有一张高约 20 厘米的简易床,这是家庭户主或长者睡觉的地方,其余的火塘周围是其他家庭成员的睡处。睡觉时,只在竹楼板上铺上一床篾笆,垫块麻布毯就可以睡觉了。有些已经结婚,还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儿子和儿媳,又在外间靠门的一角,用竹笆隔出一个小房间作为新房。跟小房间相对的门的另一角是客火塘,平时多用来煮猪食。房子外面紧接着正门有个小楼梯,楼梯直通一个竹晒台,俗称“掌子”,是家庭成员平时做手工活计、休息或晒东西的地方。掌子的侧面,又有一座较大的楼梯通向地面。除住房外,佤族还喜欢用劈成两半的原木或用竹子围成栅栏,构成一家一户的宅院。有的人家还在宅院里再围出一小块园圃,种植蔬菜、草烟和蓝靛等。

1.3.4 语言文字

佤族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国内同语族的亲属语言有布朗语、德昂语及克木语等。佤语结构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其基本特点为:第一,语音。音位系统包括单辅音 38 个,复辅音 16 个,单元音 18 个,复合元音 32 个,元音分松紧,没有声调,佤语音节数目众多,结构形式整齐,富有规律;第二,词汇,构词法有单纯词、合成词、内部屈折法三类,佤族语言词汇体现了山地民族的特点,反映动物名称、习性和捕捉方法,以及工具的词汇相当丰富,并注重吸收外来词以丰富本民族词汇;第三,语法。词类有名词、量词、数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状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 12 类,词组有数词词组、数量词组、结构助词词组、介词词组及联合词组、修饰词组、补充词组、动宾词组、主谓词组、能愿词组、固定词组等,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句子类型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佤文是以拉丁字母为字母基础的拼文字,辅音字母有清浊和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对此文字的设计也很有规律;元音字母数目多,不仅有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元音,也有双字母、三字母;有 8 个辅音韵尾,佤文按音节分开书写,没有音节连写。1912 年,英国传教士永文森父子以澜沧、沧源两县毗邻的安康、岩帅等一带的佤语为基础,设计了一套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用于传教,佤族把这套文字叫“撒拉文”,但没有成为民族通用的文字;1956 年,原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与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一起,以巴饶克方言为基础方言,沧源县岩帅话语音为标准音,拟订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佤族文字方案(草案)》;1957 年 3 月,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上通过了这个草案,同年 6 月,经上级批准,在佤族聚居区进行试验推行。1958 年 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对《佤文文字方案(草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方案更系统、更简易、更规范,不仅科学性强,而且实用性比较强,增加了与汉语音拼的共同性。佤文在多年的试行过程中,对修改后方案中的一些规定又做了一些改变,使文字在运用过程中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1.3.5 民族风俗

1.3.5.1 传统节日

佤族的传统节日与民间信仰的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佤族古老的传统节日,都是从民间信仰的祭祀活动中派生而来的,其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特别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新水节

接新水节在佤语中称为“的若靠”,是佤族一年一度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这个节日中,全寨禁忌下地生产三天。第一天作接水准备,第二天迎接“水神”回寨,第三天正式接新水并庆祝。

2.取新火

取新火在佤语中称为“的我靠”,是佤族人民为纪念和追溯古代先民摩擦取火的伟大发明,节期在农历一月、二月间择日。节日期间全寨禁忌下地生产二至三天,第一天取新火,第二、三天做防火准备。

3.播种节

播种节在佤语中称为“梅依万”,时间为每年农历的一月至三月,各地根据自己的时令,在春播大忙开始时进行庆祝。

4.新米节

新米节在佤语中称为“地京国”,意为收头道谷子,节期为每年农历七月至八月,各户根据自己粮食成熟的情况选择日子进行。

5.拉木鼓

拉木鼓大多在每年的十二月中旬或秋收后进行,前后持续十五天,拉木鼓的节庆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佤族认为鼓是通神之器,在平时是不允许乱敲或触动的,只有在重大的宗教活动和紧急的军事行动时,方可击之以聚众。西盟佤族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木鼓房,每个木鼓房内放两个木鼓,一个为雄性,一个为雌性。木鼓用上 10 ~ 20 年之后便要更换,做新木鼓时需要先从寨外森林里拉回一段已砍好的大树干回寨内做备料,故称“拉木鼓”。拉木鼓是一项全村寨人都要来参加的重大节日盛事,其间还会举行剽牛活动,十分热闹。

6.砍牛尾巴

砍牛尾巴是西盟、沧源部分地区的佤族较大的、全寨性的宗教活动,多在春播以前举行。砍牛尾巴的祭祀活动全程为十多天,其间最热闹的当数砍牛尾巴、抢割活牛肉的那天。砍牛尾巴的过程十分激烈,但也要严格遵守相关仪式。

1.3.5.2 传统婚俗

佤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是自由的,一般是男娶女嫁,结婚年龄多是男 20 岁,女18 岁左右。佤族婚姻制度没有什么成文的典章法规,但严格地受传统习惯和宗教观念的约束。谁违反了这些约束,就会遭到父母和亲友的反对及“习惯法”的制裁。佤族严禁同姓通婚。

1.3.5.3 传统礼俗

在漫长历史中,佤族形成了一些礼仪习俗。平时,每当饭熟以后,佤族家庭的每个小辈成员,总是习惯地围蹲在主火塘的旁边,等待着一家之长或老辈的到来,长辈不到,即使肚子再饿,谁也不会动手先吃。全家人到齐了,才由主妇把饭和菜舀在一个个木碗里,每人一份,外人来了,也可分得一份。饭吃完了,只能由主妇添给,自己不得去盛。吃肉也是一样,人不分大小,也不分亲疏,每人分一坨。遇到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得首先请长辈品尝。

另外,佤族的常规饮食禁忌有:①吃饭时,不能大叫大喊或高声唱调,若叫喊或唱调;②平时,家里的米袋、饭勺不能丢失,若丢失了,认为主人家就会缺粮;③煮饭时,不能把米汤、饭勺放在炕笆上;④在主火塘煮饭、烤茶时,不能对着“家神”的方向烘烤饭或煮茶;⑤饭吃完后,不能在河里、沟里洗碗;⑥小孩子不能吃寡鸡蛋,认为男孩子吃了不聪明,女孩子吃了则家里播种不发芽;⑦小孩子不能吃鸡头、鸡脚、鸟头、鸟脚,认为吃了手脚不灵;⑧病人不能吃长黑毛的黄牛肉,认为吃了病情会加重;⑨播种剩下的谷子,要先让老人吃;⑩吃饭时,饭不能掉在地上,更不能乱踩; 每次吃饭,锅里要留一点儿,认为饭吃光了,今后要缺粮。

饮食习俗还有:①不要用白色羽毛鸡或田螺招待客人,认为这样做对客人不礼貌,今后主客关系会淡漠;②端给客人吃蜂蜜,不要直接递到手上,要放在客人面前,让客人自己拿起来吃,若直接递到客人手上,认为今后客人不会再来;③最先播种的头人,在播种的当天,不能至办婚丧喜事的人家吃饭,若吃了,认为全寨会缺粮;④佤族有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用手抓食的习惯。

1.3.6 民族艺术

1.歌曲

佤族的民歌多为羽调式和征调式,旋律常用La、do、re、或so、do、re为骨干音,音区偏低,音域较窄。终止式以同音反复为特色。节奏以较规整的二拍子为主,结构多为上下句对应式的单乐段或两对上下句构成的复乐段,并在此基础上作小有变化的反复;有的则在曲首加一句甩腔或曲尾加一句衬腔。唱词喜欢用比兴手法,或是增铺直叙。佤族民歌中,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十分丰富,多声部民歌有“玩调”。佤族民歌都有与之适配的场景生活,下种有《下种歌》,狩猎有《狩猎歌》,猎人头祭木鼓或人死之后有《猎人头歌》《悼念歌》;情歌有《男是藤子妹是树》《江三木罗》,社会生活歌《孤儿歌》,儿歌《无花果呀快快熟》《哄娃娃调》。

2.舞蹈

佤族的民间舞蹈是其民族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古朴粗犷,倾心激越,富有狂热性。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它是佤族寨民参加面最广、掌握最娴熟的一种群众性艺术。除生产劳动外,舞蹈又是原始民族传授生产技能的一种手段。他们常常通过狩猎舞蹈来传授狩猎的本领,赞颂狩猎英雄;通过播种舞、薅旱谷舞传授生产知识。舞蹈又是佤族人民情感的流露。每当节日喜庆、宗教祭祀活动或婚丧嫁娶时,他们通常是全寨出动,通宵达旦,吼声震天,充分表露出自己粗犷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气质。有祭祀活动的舞蹈,如《木鼓舞》《剽牛舞》《砍头刀舞》《打铓舞》;有反映劳动生产的舞蹈,如《狩猎舞》《播种舞》《舂臼舞》《烧火舞》;有传统风俗性舞蹈,如《贺新房》《竹竿舞》《跳棺舞》《过年舞》;有表现生活的娱乐性舞蹈,如《甩发舞》《对脚舞》《穿花舞》《蒿子舞》《斑鸠舞》等。上述舞蹈按其伴奏的乐器或使用的道具,又可分为“葫芦笙舞”“三弦舞”“笛子舞”“鼓舞”“竿舞”“刀舞”等。佤族舞蹈的总体动律是:屈膝上下弹动,强调节奏,重拍时动作向下,舞步以一步跺、一步踢、三步跺、三步踢为主,强调走时轻柔、跺地有力。舞蹈队形有围圈、联袂、对称等特点,为舞蹈伴奏的乐器有葫芦笙、木鼓、铜鼓、大铓锣等。舞蹈表现出热烈奔放、质朴韧性的风格。

3.乐器

佤族的民间乐器种类繁多,绝大多数就地取材,常见的乐器有:弦乐的独弦琴;管乐的芦笙、长短竹笛、苇箫笛、角笛、稻秆笛等;打击乐有木鼓、铓、镲、钹、铜鼓、象脚鼓、蜂桶鼓、大鼓、竹琴等,其中特有的乐器有木鼓、长短竹笛、苇箫笛、角笛、独弦琴等。在佤族的各种器物中,佤族木鼓是最神圣、尊贵之物,传统的木鼓以红椿、红色树为原材料,长约 200 厘米,直径约 70 厘米,鼓身挖一条长约 150 厘米,宽约 15 厘米的直槽,中间掏空,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围留有空隙,起共鸣作用。每个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对以上的木鼓,较小者称“公鼓”,较大者称“母鼓”,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置于两根横木之上,以防潮湿。古往今来,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多为一人敲打,也可数人合击),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此外,小独笛也有独特的历史渊源,早在东汉时期,小独笛的前身竖逐就已流传于民间。小独笛是佤族古老的竖吹乐器,佤语称“瓦格洛”“蔚利”或“住”,广泛流行于云南西盟、沧源、孟连、澜沧等佤族聚居地区,其管身为竹制,音色圆润、柔美,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

4.美术

(1)绘画。佤族的原始绘画艺术,除宏伟壮观的“沧源崖画”外,多画在房屋四周的板壁或门板上。绘画的内容都是人物、家畜图像,其中以牛头像居多,这可能是一种原始图腾崇拜的反映。绘画工具以手指或竹、棍为主,用红土、木炭或石灰做颜料。绘画没有固定的专人,谁会画就让谁画,但妇女禁止作画。佤族的男性有在手臂、胸、背、脑门、颈部、腿部文身的习俗,文身图案有牛头、十字花点、三角形、小鸟、龙、虎等。

(2)雕刻。佤族雕刻主要有木雕、竹刻、角雕。角雕常见于角笛、牛角号及角器;竹刻多为竹笛、口弦、独弦琴等民间乐器上的线纹道或几何形刻纹;木雕是佤族原始雕刻艺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与原始信仰活动有密切关系,原来佤族习惯于在大房子的屋脊上刻一个男性人像和八个木刻燕子,据说这些雕刻是为了纪念房子的创始者——木依吉神。旧时,佤族装放旧人头的人头桩上也刻有一个五官齐全的人头像及几何形图案或条纹。另外,在佤族木板粮仓的厚门上,常常把穿门栓的木孔雕成牛角浮雕的造型,极富民族特色。

(3)工艺美术。佤族的工艺美术主要有银制品、编艺、染织等。银制品有头箍、项圈、耳环、手镯、烟锅等;编艺主要有由竹、藤纺织的帽子、筐子、饭桌、饭盒、槟榔盒等;染织是佤族妇女的杰作,以红、黑为主,兼有黄、白、蓝三种色,如筒裙、背袋等。此外,佤族妇女的装饰品,如腰部与小腿上佩戴的竹藤、篾圈,以及胸前挂的由天然果珠、贝壳和鸟骨做的珠串,都是原始民族手工艺的珍品。

1.3.7 民族文学

(1)神话传说与史诗。佤族神话传说最有名的是《司岗里》,是一部赞颂人类创世造物、征服自然、不受自然支配命运的思维结晶,是佤族文学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部珍品。佤族的神话传说很多,代表作有《人类的祖先》《天地的变化》《大蛇吐东西》《万物的来源》《杀星星肉吃的时候》《火》等;抒情长诗和叙事诗有《想念情人》《我们奔向美好的地方》《真心相爱不畏难》《姑娘的歌》《情歌》《埃惹惹木》《娥并撒木洛》《一百零一朵花》等。

(2)民间故事。在佤族的民间口头文学中,带有神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很多,反映人民与统治阶级斗争的故事有《长工战胜王子》《好心的牛哥哥》《治服老龙王》《埃惹与龙王》《埃惹与王子》;惩恶扬善,抨击损人利己的故事有《两姊妹》《两兄弟的遭遇》《心肠不好的老大》;风趣且幽默的故事有《沙子着火》《大官“戴帽子”》《头人上当了》《天亮了》《大官哭了》《种地》《打死阎王》《蚂蚁是马鹿》《打苍蝇》;爱情故事有《孤儿的叶子》《干脑壳》《埃杰可和埃萨特》《埃戛热》;历史故事有《偷渡滚弄江》《愚蠢的英国兵》《英国兵逃跑了》;寓言故事有《老倌和鳄鱼》《白鹇和乌鸦》《懒人埃坎》《地松鼠和阳雀》《谷子就是金子》《懒汉埃南美》《懒人故事》《老虎和蜗牛》《害羞的羊》。

(3)谚语和谜语。佤族的谚语和谜语十分丰富,涉及社会道德、生产生活和民族精神。谚语方面,反映生产的谚语如“菜没有盐巴无味,地没有肥料长不了庄稼”;反映生活的谚语如“救火要趁小,做事要趁早”;反映思想教育的谚语如“有钱不要乱花,有功不要自夸”;反映民族精神的谚语如“不能让坏人进我们的寨门,不能让敌人进我们国土”。 tldkewguYOORplfyLMGZq+BBKNZ5SNYhno4NoI/FIk9zNevnjxRV84YIpa9L0lK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