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网络伦理与法制”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

陈 容

案例一 黑客伦理与网络安全

1 案例主题

我们应当成为怎样的黑客?

2 结合章节

第二章第三节“相关伦理问题分析”。

3 案例意义

对于网络安全来说,黑客攻击一直是最大的隐患。在各种网络安全事故中,我们都不难发现黑客的身影,如APT攻击、个人信息泄漏、系统漏洞被恶意使用、恶意程序、钓鱼网站……然而,黑客作为一个特立独行、技术高超的社会群体,时常受到不少学生的膜拜。这些学生片面地理解黑客的核心价值观,模仿黑客行为在网络空间随心所欲、横冲直撞,对网络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因此,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黑客及其行为,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意义重大。本案例通过追溯黑客的发展历史,列举不同时期一些著名黑客对互联网发展的不同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黑客与骇客群体的不同,并在讲述黑客逐渐“黑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黑客的价值观对其行为的影响。然后,从正反两面对黑客伦理进行逐条释义,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充分肯定黑客伦理中蕴含的分享、开放、民主、自由、进步等互联网精神,同时指出对这些互联网精神过度追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其中的度,将黑客伦理与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伦理基本原则相结合,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技术创新文化。最后,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将正确的技术价值观运用到各自专业领域,鼓励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技术创新的同时,强调遵纪守法的道德底线,成为向上向善的黑客。

4 案例描述

4.1 教学目标

4.1.1 价值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黑客及其行为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2)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黑客伦理对黑客的影响,以及其中蕴含的积极面和消极面,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的技术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3)扩展正确技术价值观的运用领域,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在正确的技术价值观下进行技术创新。

4.1.2 知识目标

学习本模块,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黑客伦理中的伦理意蕴,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技术价值观。

4.1.3 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黑客伦理中的伦理意蕴,培养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并运用到不同领域的技术实践和创新中。

4.2 教学重点与难点

4.2.1 教学重点

(1)对黑客伦理逐条释义,运用正反案例对比来突出黑客伦理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2)将黑客伦理与网络伦理基本原则相结合,融入思政元素,进一步发扬黑客伦理的积极面。

4.2.2 教学难点

(1)由于大众对黑客的认识普遍“黑化”,黑客伦理的积极面难以被人理解。

(2)将黑客伦理与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有机结合。

4.2.3 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4.2.3.1 对重点的处理

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各类黑客行为案例,教师根据线上学生收集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中,教师在逐条释义的同时,运用正反典型案例对比,突出对黑客伦理的不同理解带来的不同后果,将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对黑客伦理积极面的理解,并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领域的职业道德。课后,继续巩固课上所学,组织学生对黑客相关案例展开讨论,通过对黑客行为的评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黑客伦理中道德的理解。

4.2.3.2 对难点的处理

课前引导学生找寻黑客积极行为的案例,课堂上追溯黑客的发展史,列举一些著名黑客的创新对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作用,由此展开讲述黑客伦理中的积极意义。教师在对比正反黑客行为时,在黑客伦理中适时引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同行的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提高“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4.3 课堂组织与实施

4.3.1 教学过程

4.3.1.1 课前准备

(1)学情分析。本课程面向所有本科生,对信息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从职业素养的角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黑客行为对网络安全的影响,把握黑客伦理中蕴含的积极因素,将正确的技术伦理运用到其他技术领域;引导其他专业的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将来从事的领域把握黑客伦理中的度,成为促进技术创新、行业发展的黑客。

(2)课前通过QQ学习群布置学生分组收集著名黑客及其行为的案例,引导学生查找一些积极创新、促进互联网发展的黑客及其贡献的案例,把握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了解程度,将教学重点放在对黑客伦理中度的把握上。

4.3.1.2 课中:问题导入、案例分析

(1)通过线上平台导入问题。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高手,你愿意别人称你为黑客吗?根据学生的投票选择,概括出学生心目中的黑客印象。

(2)解读权威部门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强调我国网络安全形势的严峻,以及黑客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3)对比学生心目中的黑客印象与普通大众及媒体对黑客的描述,带出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黑客?

(4)追溯“黑客”一词的来源及发展变迁,列举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些著名黑客对它的不同影响。

(5)强调黑客所持价值观对其行为的影响,逐条释义黑客伦理。通过正反案例对比,强调对黑客伦理中自由、共享、民主、技术价值、美好生活追求的不同度的把握,造就了不同类型的黑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相关价值理念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6)拓展正确黑客的概念及其技术价值观到所有领域,引导学生思考:在将来所从事的行业,应当选择成为怎样的黑客?

4.3.1.3 课 后

案例分析:李俊与熊猫病毒。学生运用黑客伦理逐条对李俊的黑客行为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黑客伦理中度的把握。

4.3.2 教学方法

(1)问题导入教学法。课堂一开始由问题导入,结合理论和案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阐释和分享,提高教学效果。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课前,组织学生收集黑客典型案例,让学生形成黑客的初步印象,带着问题来到课堂。课中,通过理论阐释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课后,通过线上作业(案例分析),进一步巩固复习。

4.3.3 教学活动设计

本案例的教学设计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脉络,通过线上线下三个步骤展开。

(1)教师创设班级QQ学习群、小组讨论群,课前通过案例收集、案例分析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课中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分析问题,针对课前学生收集的案例和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通过点评加以引导,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佳办法。

(3)课后,通过线上作业再次巩固复习。

4.3.4 课程思政理念及分析

4.3.4.1 滴灌思政元素,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黑客伦理解析中,弘扬敬业创新,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积极面,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民主、平等、文明、和谐、友善等价值准则融入其中,培育积极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技术伦理。

4.3.4.2 践行立德树人,培养有道德的技术人才

针对学生普遍崇拜黑客的技术能力,忽视对人性光辉和伦理道德思考的现状,强调德是立人之本,通过案例,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5 案例反思

本案例在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设计环节,已经充分考虑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黑客伦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因此,在整个教学实施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黑客伦理中所蕴含的互联网精神,以及如何把握实现互联网精神的度,正确理解黑客伦理中自由、民主、平等、共享等价值准则,实现互联网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形成正确的黑客伦理。课后,通过线上作业中的案例分析,反映出学生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黑客伦理的认可。学生普遍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文明用网、文明上网,特别是对于技术高超的专业技术人员,所有的网络行为都应该守住遵纪守法的道德底线,运用自身掌握的技术去促进互联网的发展,由此带来自身的幸福生活,这样才能塑造网络文明新风,共创网络美好生活。

课前让学生收集典型黑客及其行为的案例,多数学生自主收集的都是一些反面案例,而在课堂上投票选择是否愿意成为黑客时,有一半学生选择了愿意,其中的矛盾说明了学生普遍认可黑客的技术能力,同时认识到无道德约束的黑客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在黑客伦理分析中,教师应当重点引导学生认识黑客伦理中技术至上所带来的道德问题。然而,由于时间关系和教学设计的不足,此内容展开不够。整个课堂教学也因时间关系,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广,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以后将进一步改进。

案例二 网络表达与网络文明

1 案例主题

网络时代,我们应当如何表达?

2 结合章节

第三章第三节“相关伦理问题分析”。

3 案例意义

以用户参与为本质的Web 2.0,为广大民众搭建了一个开放、以个人为主体的在线意见表达平台,使得网络成为网民参与网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和途径。每个网民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通过各种言语或非言语方式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和态度倾向等,网络意见表达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改革纵深发展、提升政治文明的主要推力。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类型的APP不断被开发和应用,网络表达中的道德乱象日益增多。例如,依仗匿名在网络发言时污言秽语,为所欲为,造言生事,侵犯他人名誉权,拿革命先烈戏谑;利用网络晒不雅照片、传播低俗视频、疯狂炫富,利用搞怪、逗乐走红等,已严重干扰网络社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习近平同志在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因此,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势在必行。

学生是网络表达的生力军,他们既是网络表达失范行为的受害者,也是实施者。因此,本案例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对网络表达中典型的失范案例进行分析,教师从中引导学生思考失范行为出现的原因,让学生从个人角度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培养符合互联网精神、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并让网络表达伦理规范成为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行为,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精神家园。

4 案例描述

4.1 教学目标

4.1.1 价值目标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开放多元的网络表达对推进我国改革纵深发展、提升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意义。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网络表达中的道德乱象对网络生态的破坏,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关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网络文化的重要讲话。

(3)教师让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特性、社会现实、个人道德素养与网络表达失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辨清善恶,学会理性、包容、克制的网络表达,培养学生在网络空间的社会责任、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4.1.2 知识目标

认识何谓正确的网络表达,建立符合互联网精神、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

4.1.3 能力目标

能正确认识网络表达中的道德乱象对网络生态的严重影响,学会理性、包容、克制的网络表达,让符合互联网精神、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2 教学重点与难点

4.2.1 教学重点

(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表达中的道德乱象对网络生态的破坏,以及个人道德素养对网络表达的影响。

(2)教师引导学生分清善恶,学会理性、包容、克制,建立符合互联网精神、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

4.2.2 教学难点

(1)部分学生认为,网络表达失范的大多是在现实生活中失意或者道德沦丧的人,与己无关;同时认为,使用网络流行词,包括不文明的网络流行词只是年轻人的“圈地自嗨”,不会对网络生态造成影响,只有纠正学生的偏见,让学生正视自身的不足,才能建立良好的网络表达道德规范。

(2)培养学生理性、包容、克制的网络表达,让符合互联网精神、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2.3 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4.2.3.1 对重点的处理

课前,教师布置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形成讨论结果,在课上汇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自觉认识到网络表达中的道德乱象对网络生态的破坏,辨清善恶,提出解决之道。教师在学生课上汇报时与学生互动,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成果,同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结合网络空间的特点、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表达主体的道德素养、欲望和情绪,分析失范案例中个体心理机制的形成原因及其应对措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民主、友善、诚信等价值准则,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慎独”“义利”等精髓有机融入网络表达的伦理规范,教导学生在网络表达中学会理性、包容、克制。课后,学生通过线上作业巩固课上所学,通过对网络表达中的失范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正确网络表达伦理规范的理解与运用。

4.2.3.2 对难点的处理

教师在学生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思考失范个体心理机制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比照自己,寻找不足,鼓励学生“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自省作为提高自身修养德行的方法。同时,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年轻人使用网络流行词“圈地自嗨”是否“人畜无害”,由此造成的社会隔阂是否对年轻人有影响,以及是否对网络语言生态有影响等,让学生自主提高网络表达中的道德修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4.3 课堂组织与实施

4.3.1 教学过程

4.3.1.1 课前准备

(1)学情分析。学生是网络表达的生力军,他们既是网络表达失范行为的受害者,也是实施者,他们对网络表达中的失范行为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因此,本教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还课堂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课前、课上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上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

(2)课前,教师通过QQ学习群分组布置学生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团结互助;通过搜索与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扩大知识面,小组合作,形成学习成果。

4.3.1.2 课中:翻转课堂

(1)教师讲述网络表达的概念及特点,通过案例强调开放多元的网络表达对我国推进改革纵深发展、提升政治文明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Web 2.0给网络表达带来的负面影响。

(2)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对网络表达失范行为的认识以及对如何建立正确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的思考。

(3)教师点评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优势,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表达伦理规范中。

(4)教师引导学生“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慎独”“义利”等精髓有机融入网络表达的伦理规范中,培养学生将正确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3.1.3 课后:小组完善课前的案例分析

让学生在完善课前的案例分析时自主深挖其中的思政因子,再次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4.3.2 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挖掘正确网络表达中的思政因子。例如,在网络暴力语言失范的案例分析中,让学生自主思考每个公民网络表达自由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理念,提出网络自由表达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的道德底线。

4.3.3 教学活动设计

(1)课前,教师准备具有现实意义的网络表达失范案例,通过QQ班级学习群布置作业,学生小组学习与讨论。

(2)课中,翻转课堂,学生汇报小组学习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

(3)课后,学生通过完善小组汇报,再次巩固复习。

4.3.4 课程思政理念及分析

4.3.4.1 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的任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全新表达自我情感、意愿和态度倾向等思想的方式,同时出现了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问题,网络空间充斥着语言污染、表达低俗、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等不良现象,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因此网络空间亟待清理和优化。要让网络空间风清气正,需要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因此,在建设网络表达伦理规范时,必须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任务。

4.3.4.2 坚持知行合一,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正确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践行于网络表达实践中,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实现理性、克制、包容的表达,尊重他人,自觉做网络空间良好生态的参与者和维护者。

5 案例反思

本案例坚持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的理念,在坚决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任务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是网络表达的生力军,体现出他们既是网络表达失范行为的受害者也是实施者的实际。教师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自主将思政因子运用到学习中。课前,教师收集整理具有针对性、具有现实意义的网络表达失范案例,布置学生课前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讨论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认真准备小组汇报,自觉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网络表达伦理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点评时,针对学生思考不完善的地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师生看法不一致的地方,教师听取学生的合理意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通过共同探讨,促进了学生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的理解。

网络表达是表达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通过自身行为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同时,在QQ学习群的讨论发言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正确的网络表达伦理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外,教师还应继续创新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

案例三 AI伦理与人类未来

1 案例主题

给人工智能一颗“良芯(良心)”。

2 结合章节

第四章第三节“相关伦理问题分析”。

3 案例意义

人工智能是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快速发展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科技,其广泛应用必将对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全面而又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每个人的身边,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人工智能在给人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和治理带来风险和伦理挑战。我们不仅需要建立人工智能的伦理规则,还应让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走出行业,让人所共知,大家共同发力,促使人工智能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和社会的方向发展,真正造福于人类。

国外不同国家和组织都建立了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及其监督委员会,我国在党中央的高瞻远瞩下,2021年由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关机构等提供伦理指引。我们不仅要学习这些人工智能伦理规范,还要形成自己向上向善的人工智能伦理观。本案例通过分析当前人工智能应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引导学生认识建立正确的人工智能伦理观的必要性,学会客观认识人工智能应用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风险。我国的人工智能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发展的,因此我们建立的人工智能伦理观应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学会向上向善使用人工智能,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为进入未来智能社会做好准备。

4 案例描述

4.1 教学目标

4.1.1 价值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伦理道德建设与人工智能开发应用同步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基本伦理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人工智能伦理观,提高人工智能伦理素养。

4.1.2 知识目标

学习掌握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提高学生在人工智能管理、研发、供应、使用等活动中的道德伦理素养。

4.1.3 能力目标

能正确理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中的伦理意蕴,提高人工智能伦理素养,客观认识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伦理风险和伦理问题,有效进行人工智能伦理应用实践,提升应对能力。

4.2 教学重点与难点

4.2.1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风险,增强学生的人工智能伦理意识与行为自觉。

(2)对比其他国家和组织制定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帮助学生掌握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中的基本伦理原则,提高人工智能伦理素养。

4.2.2 教学难点

(1)不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还停留在赛博朋克的电影里,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站在迈入未来智能社会的门槛上;也有不少学生认为,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只与人工智能行业有关,无须全社会都增强人工智能伦理意识和素养,忽视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学习。

(2)将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到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中,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机观,教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3 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4.2.3.1 对重点的处理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观看Netflix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和腾讯纪录片《明天之前》之《机器人伴侣》,让学生对当今人工智能运用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风险有直观认识,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人工智能应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和伦理风险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及其应对等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高人工智能伦理意识和行为自觉,深刻认识我国制定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战略高度和意义,以及学习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建立正确的人工智能伦理观的重要性。课上,通过师生互动,学习各种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工智能伦理观。课后,通过线上作业巩固课上所学,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理解与运用。

4.2.3.2 对难点的处理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和《机器人伴侣》,帮助学生认识无处不在的黑箱算法对智能生存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型人机关系,提高学生对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风险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人工智能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如放大偏见、道德洗礼、隐私损失、数字上瘾、面部识别滥用、虚假信息和造成失业等),警惕这些负面影响对个人全面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福祉的破坏,增强学生的人工智能伦理意识,提高学生学习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积极性。在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学习中,注意强调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必须符合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我国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基础。因此,学习我国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必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真正促进我国的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4.3 课堂组织与实施

4.3.1 教学过程

4.3.1.1 课前准备

(1)学情分析。本课程面向所有本科生,其中有信息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从职业素养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全面提高他们的人工智能伦理素养,引导和规范他们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促使他们更好地研究技术,造福人类。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多地从使用者的角度,引导他们学习遵守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提高人工智能的使用能力,倡导善意使用,避免误用滥用,坚决不违规恶用,促进人工智能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2)课前,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和《机器人伴侣》,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工智能应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和伦理风险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及其应对等问题。

4.3.1.2 课中:翻转课堂

(1)教师导入问题。对人工智能伦理的思考为什么是“明天之前”?为什么是“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2)教师讲述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发展阶段,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

(3)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成果,展示对人工智能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风险的认识,以及对构建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思考。

(4)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发现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及其影响,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伦理意识和行为自觉。

(5)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理念与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相统一。

(6)最后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前瞻研究和制定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意义,以及我们每个人提高人工智能伦理素养的意义。

4.3.1.3 课后,教师布置线上作业,巩固学生课上所学,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理解。

4.3.2 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提高人工智能伦理意识和行为自觉。例如,观看完《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学生在小组汇报中提到要警惕算法应用带来的信息茧房、群体极化、数字沉迷对个人全面发展的影响,提高人工智能伦理意识,扩大接收信息的途径和视野,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调整使用智能设备的时间和习惯等。

4.3.3 教学活动设计

(1)课前,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和《机器人伴侣》,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工智能应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和伦理风险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及其应对等问题。

(2)课中,翻转课堂,学生汇报小组学习的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提高学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工智能伦理素养。

(3)课后,学生通过完善小组汇报,再次巩固复习。

4.3.4 课程思政理念及分析

4.3.4.1 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教学

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必须符合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我国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基础。因此,学习我国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必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真正促进我国的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我国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时,自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价值准则。

4.3.4.2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有道德的技术人才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代表,我们无法拒绝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不是独立于现实的乌托邦,只有将正确的、符合整体人类利益的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中的公平公正、和谐安全。而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离不开人,先树人,后树才,教师在坚持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共同提高人工智能伦理素养。

5 案例反思

不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还停留在赛博朋克的电影中,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每个人的身边,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因此,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和《机器人伴侣》后,不少学生受到震撼,开始思考我们应当建立怎样的人机关系,如何避免算法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也意识到人工智能不能是“脱缰的野马”,不能脱离伦理道德的约束野蛮生长。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普遍认为应当客观地认识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风险,赞同开展前瞻研究和制定人工智能伦理规范,让伦理规范发挥其“头雁”效应,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真正造福于人民。也有学生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关乎我们每个人,每个人都应当提高人工智能伦理素养,建立正确的人工智能伦理观,同创美好未来。从教学效果上看,该案例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而且很多内容无法展开讲,因此,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课下思考,这影响了教学效果。

案例四 遵守法律,杜绝网络犯罪

1 案例主题

学习《刑法》,杜绝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

2 结合章节

第七章 7.3.1“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

3 案例意义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网络对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妨害了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公民人身和财产的严重损失。2018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切断网络犯罪利益链条,持续形成高压态势,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但是,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除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网络犯罪活动,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防御和控制措施防止网络犯罪的发生,包括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网络法律意识。

大学生是掌握一定网络知识和技术的特殊群体,他们好奇冲动,喜欢探索、体验各种互联网应用,如果缺乏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律知识,法制观念不强,容易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来自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的数据表明:在 2008年我国立案侦查的 10万多件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中,青少年犯罪占比达到 70%以上。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法律意识,对规范其网络行为十分重要。

本教案主要围绕刑法的相关条款,通过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详细讲述各种以网络为对象的网络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刑罚适用,提高学生的网络法律素养,同时坚持德法并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正确的互联网精神、法律自身蕴含的法治理念相统一,融入思政理念与思政元素,突出我国社会主义网络法治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德法兼修的合格人才。

4 案例描述

4.1 教学目标

4.1.1 价值目标

(1)教师通过数据让学生了解网络犯罪的危害,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影响。

(2)教师通过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网络法律素养,在增强学生网络法治观念的同时,提升其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为依法上网提供有力的法治保证。

(3)我国刑法本身蕴含的公平、平等、正义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相一致,教师引导学生德法兼修,做到法外有德,德中有法。

4.1.2 知识目标

学生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我国刑法中各种以网络为对象犯罪的基本特征,掌握划分罪与非罪的标准,熟练掌握我国刑法对各种以网络为对象犯罪的刑罚适用,并能熟练运用。

4.1.3 能力目标

(1)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能在案例中熟练运用。

(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法律本身蕴含的公平、平等、正义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之间的关系,做到德法兼修。

4.2 教学重点与难点

4.2.1 教学重点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的特点、危害和罪名,以及刑法对此类犯罪的规制过程。

(2)教师通过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我国刑法中各种以网络为对象犯罪的基本特征,掌握划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以及刑罚适用等,并能运用在案例中。

4.2.2 教学难点

(1)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可以认为是黑客行为犯罪化。黑客行为从行为性质上可分为一般违纪行为、严重违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法律的制定既是对权力的约束,也是对权利的保障,因此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网络犯罪与非罪的划分、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对刑罚适用非常关键,也存在难度。

(2)我国刑法本身蕴含的公平、平等、正义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相统一,教师应引导学生德法兼修。

4.2.3 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4.2.3.1 对重点的处理

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讲述各种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将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网络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和刑罚适用。教师在从刑法规范角度分析各种网络犯罪时,辅之以相关的司法解释、两院发布的典型案例等。案例分析既有教师主导的,也有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以投票、随机点名回答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的,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

4.2.3.2 对难点的处理

教师选择案例时,注意以大学生为对象,选取黑客行为中一般违纪、严重违纪、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不同层次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网络犯罪与非罪的划分、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对刑罚适用的影响。教师通过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将案例的内容、前因后果等方面与相关思政元素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认识黑客伦理中的公平、平等、正义应当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相一致,而刑法是维护网络社会秩序,追求网络空间公平正义的有效工具,引导学生辨明是非,形成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预防各种网络犯罪的发生。

4.3 课堂组织与实施

4.3.1 教学过程

4.3.1.1 课前准备

(1)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是面向所有本科生普及网络空间法律知识,因此对法条的讲解不宜太过详细和专业。针对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必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现实意义的案例,提高他们的专业法治素养。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引导他们认识到黑客行为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只有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和网络法治素养,才能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

(2)收集整理具有针对性、现实意义的案例,准备网络教学平台。

4.3.1.2 课中:问题导入、案例分析

(1)教师回顾网络犯罪分类,引入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类型,对其特点、危害、具体罪名和刑法对此类犯罪规制的发展过程进行概括性介绍。

(2)针对以网络为对象的每种犯罪形式,教师先通过案例导入问题,根据学生的投票选择,概括出学生对此类犯罪的初步印象。

(3)教师利用案例对法条中的重点内容,如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罪与非罪的划分、情节严重与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等进行解读。

(4)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典型案例,让学生投票选择,根据时间或请学生发言,进行案例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此类犯罪的犯罪主体特点、区分不同犯罪的犯罪客体,让学生根据互联网的发展,犯罪客体范围延伸的情况,区分行为犯和结果犯、罪与非罪、结果犯中情节严重程度的标准等,帮助学生掌握违纪、违法和犯罪之间的不同,提高学生的网络法律素养。

(5)最后,教师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对比总结。

4.3.1.3 课后:线上作业

针对不同的犯罪类型选取一到两个案例让学生分析。通过分析,加深学生对相关刑法条款的理解和掌握。

4.3.2 教学方法

(1)问题导入教学法:每个知识点都由问题导入,结合规范和案例进行分析、阐释和分享,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法:选择具有针对性、现实意义的案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程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

4.3.3 教学活动设计

本案例的教学设计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脉络,线上线下共同展开。

(1)讲解每个知识点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具有针对性、现实意义的案例辅助讲解知识点,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分析问题。针对课前学生中存在的分歧,教师通过点评加以引导,找到最佳答案。

(3)课后,通过线上作业,学生再次巩固复习。

4.3.4 课程思政理念及分析

4.3.4.1 将我国刑法本身蕴含的公平、平等、正义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相统一,坚持立德树人

《刑法》是一部维护社会秩序、追求公平正义的法律,通过规定最严厉的强制方法来禁止社会危害行为。它的制定和修订,始终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既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又借鉴吸收人类法律文明成果,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因而它其中蕴含的公平、平等、正义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是相统一的,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刑法与时俱进,同样对网络犯罪进行有力打击和震慑,是依法治网的有力工具。在讲述刑法对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进行规制时,应当将其蕴含的法治理念传达出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4.3.4.2 依托罪刑法定原则进行网络法治理念的教育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定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法律的制定既是对权力的约束,又是对权利的保障。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中,应将罪刑法定原则贯穿其中,既强调刑罚的严厉性,教导学生遵纪守法,敬畏法律,又强调合法权益的保障,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网方略。只有实现四者统一,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作用,维护网络空间良性发展,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5 案例反思

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为对象的网络犯罪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网络犯罪形式,不少具有信息技术专长或对此感兴趣的大学生或出于理想主义、炫技欲望,或出于经济利益、找工作等目的,屡屡触及黑客行为,严重者可能触犯刑法,对学生本人和社会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案例结合一些具有针对性、现实意义的案例帮助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网络法律素养,也为避免各种黑客行为敲响警钟。

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有着更为鲜明的阶级性质,因此在与刑法相关内容的教学中融入思政理念与思政元素势在必行。本案例将思政元素贯穿其中,让学生德法兼修,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课后,我们利用雨课堂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效果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本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思政任务,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本课由于知识点较多,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法律素养不一,教学设计上还存在不少尚待提升之处:①教师应当加强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互联网治理理念等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继续强化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②对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及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要及时记录,以便进一步改革教学课堂,提升思政效果;③善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各种智慧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来展示思想政治元素,引起师生共同的政治认同和情感共鸣。

案例五 网络安全法解读

1 案例主题

网络安全为大家,网络安全靠大家。

2 结合章节

第六章第三节“网络安全法解读”。

3 案例意义

经过 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走在世界前列的网络大国。互联网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在造福社会和人民的同时,也衍生出很多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是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2018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国家出台《网络安全法》,通过立法织牢网络安全网,为所有网络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提供了法律准则。大学生是网络行为实践的主体之一,学习和遵守《网络安全法》非常重要。

本教案围绕《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从维护网络主权和合法权益出发,认真落实国家信息发展与安全的辩证统一观,强调各网络行为主体在网络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中的责任与义务,帮助学生树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网络安全共建观,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律意识。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各网络行为主体的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教师在解读各网络行为主体责任与义务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网络伦理贯穿其中,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德法兼修,成为遵纪守法、文明守礼的网络公民。

4 案例描述

4.1 教学目标

4.1.1 价值目标

(1)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网络安全对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由此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的网络安全观和网络空间治理的必要性。

(2)通过学习各网络行为主体在网络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中的责任与义务,构建“网络安全为大家,网络安全靠大家”的共建观,提高学生的网络法律素养,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为依法上网提供有力法治保证。

(3)将《网络安全法》中规定的公民责任和义务与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相联系,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文明上网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伦理素养。

4.1.2 知识目标

深刻理解《网络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掌握公民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了解其他网络行为主体在网络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理解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安全法》赋予网络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

4.1.3 能力目标

能正确认识公民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与义务,自觉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和道德意识,学会运用《网络安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2 教学重点与难点

4.2.1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自觉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并重,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2)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各网络行为主体在网络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中的责任与义务,学会运用《网络安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2.2 教学难点

(1)《网络安全法》规定了各网络行为主体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对于公民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作为公民的学生容易理解,但是网络运营者和网络产品、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不少内容涉及网络管理和信息管理的专业知识,例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及其相关标准、实名制和可信身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等,普通用户难以理解。网络运营者和网络产品、服务提供者依法履行其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这些内容是《网络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学生应当学习和了解,因此教学存在难度。

(2)将《网络安全法》中规定的公民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与公民网络伦理道德相联系,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道德素养。

4.2.3 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4.2.3.1 对重点的处理

以问题为导向讲述《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目的,将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各网络行为主体在网络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中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对比网络运营者的义务和网络用户的权利,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安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2.3.2 对难点的处理

讲授网络运营者和网络产品、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时,可以从网络运营者和网络产品、服务提供者不履行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可能给国家、社会、其他网络主体带来的危害角度出发,运用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对比《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和《网络安全法》,寻找它们的异同,鼓励学生将法律规定的公民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作为自身维护网络安全的道德底线,培养其更高的网络安全伦理素养,让学生文明上网,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4.3 课堂组织与实施

4.3.1 教学过程

4.3.1.1 课前准备

(1)学情分析。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调查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防御能力。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防御能力。在讲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一些典型网络安全意识短板进行提醒,课程面向的大多数学生是普通的网络用户,应将《网络安全法》中过于专业的知识简单讲解。对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则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网络安全法》,提高他们的专业法治素养。

(2)收集整理具有针对性、现实意义的案例,准备网络教学平台。

4.3.1.2 课中: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1)教师通过案例讲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的网络安全观和网络空间治理的必要性。

(2)教师讲解《网络安全法》的立法进程、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和管辖范围。

(3)教师通过介绍《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分析讲解公民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寻找它们的异同。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网络安全意识短板,教师利用案例进行提醒。

(4)通过案例解读网络运营者和网络产品、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

(5)通过对比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的义务和网络用户相应的权利,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网络安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最后,教师对《网络安全法》进行小结。

4.3.1.3 课后:线上作业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理解和掌握。

4.3.2 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选择具有针对性、现实意义的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防御能力进行调查。课中,通过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律素养。课后,通过线上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

4.3.3 教学活动设计

(1)线上调查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防御能力,了解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状况。

(2)收集整理具有针对性、现实意义的案例,准备用于课堂教学。

(3)用具有针对性、现实意义的案例辅助讲解知识点,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后,通过线上作业让学生巩固复习。

4.3.4 课程思政理念及分析

共同治理是《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网络安全需要所有网络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维护,网络安全为大家,网络安全靠大家。为保障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法》明确了各网络主体的安全责任与义务。作为网络主体之一的广大公民,《网络安全法》以禁令的形式规定了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这实际上是对所有公民提出了维护网络安全的最低道德底线,一旦触及,就要承担法律责任。然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公民只有最低的道德底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因此,教师在解读公民的网络安全责任与义务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网络伦理贯穿其中,引导学生德法兼修,同时提高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素养和网络法治素养,培养遵纪守法、文明守礼的网络公民。

5 案例反思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网络安全领域的专门性、综合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国家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重要法律武器,也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法》为所有网络参与者制定了普遍遵守的法律准则和依据,因此学习并依法上网十分重要。

本案例以作为普通网络用户的广大学生为核心,让学生重点学习了公民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在提高网络安全法律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将网络安全法规定的公民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道德底线,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同时,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出发,让学生学习了解其他网络主体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针对目前网络侵犯个人信息日趋严重的现状,引导学生从《网络安全法》规定的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义务中总结出网络用户保护自己个人信息的各项权利,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

《网络安全法》是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其中一些关键条款涉及IT行业的专业知识,对普通网络用户学习造成困难,特别是在一些专业词汇解释方面,需要教师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轻松掌握,让他们在提高网络安全法制素养的同时,增加网络专业知识。 1k9hNFsDCQ+NCnTy38AgWPVBhIaRNtZFaMH78ddl87ZpJKLQlmcc33e3Pyc0p3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