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人可为善的教化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为人子女者,从小就要亲近明师与善友,向他们学习。孩子稍微年长懂事时,父母更要继续正面引导。不仅父母的言谈举止很重要,周围的环境、交往的人都很重要。如果你身边相交的朋友都是有智慧的人,言谈交流之间探讨的都是滋养身心的内容,举止之间也都是尊师长、爱同辈、护后辈的事,那么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受到熏陶,他幼小的心灵里就会深深埋下种子,孩子对其父母的尊重与爱戴便会油然而生,并且将受到熏陶的思想实践于自己的为人处世当中。这里讲的都是人之初需要引起重视的事,强调了父母、老师要在孩子幼小且纯洁无瑕的心灵里种下真、善、美的种子。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忽视不得。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里连续讲了两个发生在东汉时期的历史故事。首先是黄香的故事。他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九岁时母亲便去世了,又没有兄弟姐妹,只有他和父亲相依为命。黄香除平时帮助父亲操持农活、料理家务外,冬天还会为父亲暖热被子,夏天为父亲扇凉席子,对父亲尽心尽孝。人们都夸他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的“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之语即是夸赞他的。这位出名的孝子后出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又升任尚书令,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通晓熟悉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其次是孔融,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李贤注解的《后汉书·孔融传》中的《融家传》说,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三字经》对以上两个故事的评价认为,黄香孝亲的行为与孔融友爱兄长的表现,应当让孩子坚持,应当让孩子从小就明白。

中华文明强调“礼”的重要性,长幼有序,一切分明。我们常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就是这个意思。礼的重要内容主要就是忠与孝。身为人子,尽孝的表现之一就是继承前辈的业绩,并将其继承与升华后继续传给后人。这里的前辈不仅仅限于自己的父母,也包括前辈先贤。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便是最大的忠与孝。如果在人开始受教育之时就在他脑海中深深扎下优秀文化的根,抓住少时的德性教育,那么将来再进行各种知识的培养也就事半功倍且方向正确。这也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体现。一气相连,一脉相承,万丈高楼由基础而起。如果没有扎实、牢固的基础,那么不用说万丈高楼,就是十丈也到不了便会轰然塌倒。这两句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在儿时接受了良好的德性教育,长大后必然会外化于行动,融于行动实践中,造福大众。只有小时候开始接受德育,明白孝悌之礼,长大后才能对社会有益。《三字经》举例很简,却生动形象且意蕴深远,看的时候一定要看到文字背后的意思,如身临其境而领会其教诲。两个鲜活的历史故事充分展现了关于孝的内容,那就是父慈子孝,兄爱弟悌……我们总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实从更基础的角度来说,人更是家庭的细胞,这个细胞健康了,先对整个家庭有益,家庭健康了便会对社会有益,社会健康了还能对国家没有益吗?抓住了矛盾的根本方面,那么其他方面也就迎刃而解了。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首先要孝敬父母和敬爱兄弟,然后要见闻广博。还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提高文学修养。《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所以“首孝悌”三个字,可以理解为先要教和学“孝悌”,也可以理解为,做人最重要的是懂得“孝悌”,然后再学其他内容。中国古人把“孝悌”放在首要的位置,把知识技能放到“孝悌”甚至“见闻”之后。一、十、百、千,是教给孩子基本的数学知识,一到十是基本数字,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一直变化下去,以至无穷。我国是最早使用十进制记数法且认识到进位制的国家,我们当为我们的先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再来进行一个深层次的延伸解读,前文所述的道理就如自然数的排列那样。一后面的数字再多、再大,也都是从一开始的。这里通过自然数之理告诉人们“人之初”便接受德育的重要性。父母、师长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得开始从他的思想品德的培育上下功夫,先立德,次讲才。一个人只有将二者相结合,不偏废,才能成为德才兼备之人。但同时又告知我们“德”是第一位的,“才”是第二位的,在以德为先的前提下而德才兼备,方为合格人才。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光”指的是太阳、月亮、星星;三纲,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受时代所限,在古人朴素的思想中,经观察、抽象后认识到的维系这个宇宙的根本的三个范畴,即“天、地、人”,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大地,抬头便能望见的广阔天空,以及生活于天地之间的人。能够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是太阳,夜晚则有月亮与点点繁星。改变这个自然界造福众生的是人类本身,他们与眼前的自然界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大到族群、国家,小到家庭,都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如果先从根子上将这个“人之初”的主要矛盾解决了,人人都德才兼备,那么推而广之,排列组合,家庭无不是由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所组成;人类无不是由男与女组成。抓住了最基本的细胞组织,即每个人的“人之初”,便是抓住了矛盾的根本。君臣代表国家与人民,也就是大范围内的上与下;父子代表小范围的家庭中的上与下;夫妇代表左与右,即社会中的横向关系。从家庭到社会到国家,它们都是由一个个“人之初”所组成,抓住了“人之初”,那么家庭、社会、国家便能如同日月星一样运转自然而自如,达到君臣之间义、父子之间亲、夫妇之间顺,人们的生活将会安稳而幸福,国家将会安定而强大。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春、夏、秋、冬,称为四季,四时季节循环往复,永不停止;东、南、西、北,叫作“四方”,这四个方位,与“中”呼应。中国传统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常常是相互交融与相互印证的,“天人合一”即是很好的证明。春、夏、秋、冬四季属于自然科学教育,而人随天地之道而生活,即是人文道德教育的范畴。中国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因此,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节气(节)与十二中气(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四个季节依次开始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是大自然的总规律,不顺应这个规律,则难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这是中国古人根据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中国古人根据节气安排农事,根据日升月落、季节变化调整生活起居,进行修身养性。

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无穷无尽,东、西、南、北四方之广泛亦是无穷无尽。但无论四方与四时,时间与空间多么广大而不可测度,其间都有一个底色一样的东西,也就是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这启示人们,真、善、美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宇宙之真理,处于无限时空中的人们也都在追求并实现此真理。在此就是告诉天下父母与师长,要抓住“人之初”,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才”的培养。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水、火、木、金、土五行是中国古人对自然世界的高度抽象。五行生克是代表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演化形式,是我们中国古代先哲的自然科学。“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其《洪范》篇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中的每一种状态,都包含着一个行列化的相同性或类似性的范畴,如水曰“润下”,代表柔和、流动、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火曰“炎上”,代表消耗、爆发、温热、升腾、明亮;木曰“曲直”,代表生长、萌发、柔和、条达舒畅;金曰“从革”,代表安定、收敛、清洁、清肃;土曰“稼穑”,代表生化、承载、接纳。五行生克之理如今也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日常语言当中,流传至今,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表达了土克水的道理。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不能混乱失则。“五常”对应自然界的“五行”,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备的五种德性,简明扼要来说,“仁”所表达的是,我所拥有的各种财富,能不能与他人分享。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谈到此处,会不会心有不舍;“义”所表达的是,我能代表多大范围的利益,是能代表一家、一国乃至全世界,还是只能代表你自己;“礼”所表达的是,在前述两种原则的基础上,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不要自私,要学会换位思考,立足他人,比如父母对子女慈,子女对父母孝;“智”所表达的是,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往往不是一腔热血这么简单,要智慧地处理,而不能愚忠愚孝,和颜悦色不一定是为对方好,也许暴风骤雨才好;“信”所表达的是,对上述原则从内心中相信并在生活中忠实践行。

中国古代先贤将物质世界抽象为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发现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道理,并指出这些道理来源于运数,进而将此规律加以运用而为人类服务,自然就是得心应手的。这说的是物质方面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与物质相对应的是精神方面的品德,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讲求的仁、义、礼、智、信,这是精神方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也是真实存在的。物质方面是维持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精神方面是维系人们道德水准的要素,二者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者对立统一,共同维系着人类的前程命脉。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理运用得和顺,教化有方,国家就会昌盛,中华民族就会强大;反之,国家就会衰败,中华民族也会陷入危亡。

……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绪是每个普通人都有的。关于七情六欲的具体内容,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礼记·礼运》所载的“七情六欲”,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和生、死、耳、目、口、鼻六欲。另外一种是中医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和佛典所指的凡人对异性所具有的六种欲望: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或指眼、耳、鼻、舌、身、意对其所对应的六尘境界的贪着。现在我们所用的“七情六欲”一语,泛指人的情绪、欲望等。中华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人对七情六欲应节制而收敛,不能让其盖过了理性的中和冷静。《中庸》开头就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要遵循的原则,可以说“中和”是一个人最佳的状态。倘若超过“中和”的界限,就可能会出问题,即孔子所批评的“过犹不及”。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素问·举痛论》就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医认为正常情况下,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忧)为肺志,恐(惊)为肾志。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

作为人来说,具备以上的七情,知道这些便明白了人之常情。推及教育,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观察学生即受教育者的感情变化,并加以正确引导。喜时,使他不骄不躁,不要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应该认识到胜利以后还会有更艰巨、更伟大的任务。怒时,教育他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容得人,看得开,不能生气,更不能动肝火,最忌一时怒而成千古恨。哀时,教育他在困难、贫穷之时要鼓起勇气,发奋图强,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干出想不开的事来,要振作,要前进。惧时,教育他做人要光明磊落,坦荡自若,如果做了错误的事时,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不应回避。爱时,教育他树立从爱自己开始到爱家人,再至爱周围的人,到爱更多、更广、更远的人,直至爱天下人。如果人人都能爱天下人如爱自己、爱家人,那么人与人之间便不会有隔阂与矛盾。恶时,教育他损人利己的事做不得,也不应该做。愚蠢的人不知此理,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害人开始到害己告终。无论你逞凶多久,最后的下场也是如此。欲时,教育他对于什么样的习惯、爱好要节制,要适合于自己,不能太过与不及,否则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比如,我们都知道人参是大补药材,但如果食用过量,必然会鼻子流血,头发脱落,反成毒药。所以,要欲而不贪,适当即可。作为一个教育者能掌握被教育者这七情而行教化,循循善诱,那便没有教化不了的学生。

……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宗族观念,重视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传承。对于长辈和祖先敬重,对于晚辈和后代关爱,是人自然而然所应具备和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行为。中国人喜欢续家谱、建家庙、修祖坟,都是这种宗族观念的具体表现,归根结底是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家”的观念,家族成员有出息,也往往会被形容为“光宗耀祖”,奋斗一生后往往也会倾向于“落叶归根”。

从人类的繁衍过程来看,从祖、父、子,一直往下,永远无穷无尽。我们不要看某一时、某一代的教育没有搞好,就觉得没有希望了,须知人是一代一代延续的,就从现在开始,抓住“人之初”,就抓住了根本。如果我们明白了道理,就不要因为自己力量弱小而没有信心,明白了道理而不去实践便等于“无”。要从自己开始,从当下开始。任何觉得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想法都是错误的,都应当抛弃。道理一经觉悟,就要不遗余力地去实践。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父子之间重恩情,夫妻之间讲究相互随顺,兄对弟要友爱,弟对兄要尊敬。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有次序;朋友相处要讲信用。国君要礼敬大臣,大臣则要忠于国家。这十义,是人人都应遵守的,一定不能违背。此处的十义,与《礼记·礼运》里的十义是一致的: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就是要求做父母的要慈爱,做子女的要孝敬,做兄长的要友善,做弟弟的要恭敬,做丈夫的要仗义,做妻子的要顺和,年长的要关怀年幼的,年幼的要顺从年长的,做国君的要尊重大臣,做大臣的要忠于国君。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关系”之中,在此世之中,每个人所要践行的道德品质都是在对待他人的过程中实现的。比如,子女尽孝,孝的对象是父母,在孝当中实现了子女人生价值的一部分。这一点不同于西方文化,他们则需要在这些道德属性背后寻求一个超越世间的依据,即一神“上帝”,在上帝面前整个社会被打散了,几乎没有了“家”的维度;相比之下,中华传统文化则有着“家”的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根”的文化。什么是根呢?就是由人组成的各种关系,包括前述的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以及延伸到社会团体、整个国家的上下有序、左右和睦。无论这个国家人口多么众多,社会结构如何复杂,他们的组成部分却是那么的简单,一目了然。只要抓住了根本,那干、枝、梢便同时带动,一荣俱荣,从根上解决问题。找到了“根”,就要往其中输送养料,也就是实行人文文化的教育和培养。中国有句俗话叫作“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即是说明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在人之常伦上的亲情关系是直接且最亲近的。父母即是子女的榜样,子女眼中首先看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行非常重要,在子女面前的一举一动都是关键。为人父母者也同样有自己的父母,你对父母承事恭敬、尊重孝养,便会直接影响子女的言行。社会、国家就是由人与人、家与家组成的,还是那句话,抓住根本进行德育教化,就能取得一顺百顺的效果。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老师在教导刚入学儿童的时候,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把每个句子都解释明白,并让学童知道如何断句。作为学习者必须把求学初期的基础打牢。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中,人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一开始传授书本知识的时候,要从识字读经开始。就以《三字经》来说,先要学会读诵,后要学会识别、书写文字,进一步听老师讲解每个字的字形、字义、读音,乃至字形、字义、字音的源流变化等文化基础。孩子正处于吸收知识的关键时期,因此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内容系统且掌握牢固。这里特别强调启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要十分重视。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义、读音以及诵读过程中的节奏等,都要准确教授。“人之初”的教学非常重要,往往关系到人的一生。如果一开始教错了,后面要纠正过来很不容易,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里讲的就是培养人的顺序,从“人之初”的总原则过渡到“学之初”,开始填补内容,从识字断句开始。 M6gxNBLQlb9nZQoSvIbYpRMEvmuibA2Adg3s5I/R9BcXhHpH0ccIEvz6uf++TJU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