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人之为人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

本文开宗明义,一开首就提出鲜明的主题,可谓家喻户晓。作为教育者,从受教育者开始接受教育时就要给予其真、善、美的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学生就好比田野的苗,在最初育种的时候你就要用情播种。种子入土后经园丁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它肯定会生根发芽,一经成苗,就要施肥、锄草,正的使其更直,邪的将其扶正,使它茁壮成长,把它培养成参天的大树。如此一来,学生进入社会便如同清澈的支流汇入大海,个人之性善也随之扩展为全社会的共同氛围。在这人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你将他造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也包括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们,乃至具备文化修养的各领域贤达,都应认识到这个大问题,从人的童蒙时期做起,给予其真、善、美的教育,抓住并奠定好人之初的思想基础。如果能这样,那么再继续建设文明大厦也就容易了。从人认识道理开始,就要奠定一个基点,就是使其能认识到心中人性向善的本性,并如同保护烛光一般在今后的人生中能充分保住这一份根植于心的光明。这样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由己推及社会,一个真正的真、善、美的社会就一定能够建立,浩然正气就一定能够形成并长存,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就会昌盛,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世界有大的贡献。从这一点来看,《三字经》的作者立意是高远的。《三字经》开篇第一句话是本文的逻辑起点,从人生之初与生俱来的本性谈起,无疑抓住了塑造孩子的源头起点,让人们明白人性生来向善。若能在此阶段在其内心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相信将来也必定会结出相应的果实。

性相近,习相远。

此话告诉人们,能认识世界的这个内在的“本觉”都是一样纯然的,就是因为其后天学习的内容不一样,将那个生而平等的“本觉”染成了不同的色彩,于是才渐渐地离开本性,进而有了差距。这里蕴含着两层意思:首先是人的生而向善的本性一致。其次是人先天而有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相近的,即你能看,我也能看;你能听,我也能听;依次推而广之,这个“能”亦是人人具备的。后来,人们之所以互相之间有了差距,是因为后天所受的教育造成的。这里的“教育”是广义的,包括生长环境、生活习惯等在内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等,总而言之就是人出生之后的一切后天经历。由于所看、所听的不一样,于是就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才产生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之说。《三字经》的作者以高瞻远瞩的眼光论述问题,看得深刻且深远,抓住了人类发展的本质规律,并以此对人进行正面引导,以期最终达到社会普善的目标,在人之本性这张纯然的纸上去书写最好的文字,去描绘最美的图画。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经涌现了很多具有大智慧的圣人,其中自然也包括从事教育事业的学者们。他们认识到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人们纯洁的心灵可能会染上这样或那样的不健康的东西,久而久之便会使人们本来具有的自由烂漫的习性走向滑坡与堕落,渐渐远离了人性向善的基点。历代学者们共同认识到人们向外追求的这颗心一刻不停,如狂奔的野马。这种不停的追求之力,佛教哲学形容为“攀缘”,也就是人们的心念随着外境而转,一个接一个,奔腾不歇。这也反映出了教育之艰难。因此,教育者必定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大量的时间,并运用智慧,尤其要达到佛教所谓的“刹那”之间的时间都不要放过,润物无声无形,从一点一滴入手,用理性教化人,以德性感化人。如果不这样,不随时教化人,那么人内在刚刚受到的一点正确的培育,却还没有成形的正确的正念就会因外在不明的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方向的信息而开始迁移变化。人的思想意识不可能是空白的,如果好的东西不去占领,那么不好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如同细菌一样迅速繁殖增长。这是作者站在体悟并培育向善之人性的本然角度上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所发出的肺腑之言。由此我们认识到,不论在任何时代,教育下一代的基本原则都是相近的,将下一代教育好,是很重要的事。父母“望子成龙”之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与此同时,也要去反思是否真正去从事了与“成龙”相匹配的教化。最可贵、最有可能成功的就是一开始就以此理念去从事这样的教育,有条件要这样做,没有条件也要坚定不移地创造条件这样去做,使受教育者一直朝着老师、家长给他指出的正确思想道路前进,直至成功。如果老师、家长都能具备这样的学识与能力,推而广之,那么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便一定能够实现。将基本的原则和理论说完,接着《三字经》的作者就通过经典的史实进行有力的佐证和说明。这些历史故事一直是脍炙人口的佳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两个历史故事发生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前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他家最初居住在墓地附近,渐渐学了些哭丧之类的知识。他的母亲看到了这个细节,认为这个地方并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搬家到集市旁边;之后孟子又渐渐学会了商家叫卖和屠宰之类的各种举动,于是孟母再次决定搬家,这次选择了搬到学宫旁边;这回孟子则学会了圣贤之道,孟母于是决定在这里定居。后者是“断杼教子”的故事。儿时的孟子有一次放学回家,母亲正在织布,见他便询问其当天的学习情况如何。孟子草草回答道:“跟过去一样。”孟母于是生气地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被眼前的一幕吓住了,问母亲为什么要发这么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总是好学以求名声,好问以求博闻,这样才能在静处的时候安定平和,做事的时候远离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将来就难免遭受苦役,难于逃离祸患。”孟子听进了心里,自此以后早晚勤学不辍,终于成了闻名古今的大学问家。

在谈到儿时孟子历史典故时,人们大多张口便来,可里面真正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能说得透彻。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后来成为“亚圣”的孟子,一开始也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平民百姓,但是孟子有一个伟大、智慧而又善良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有一双能识人的慧眼。孟子小时候也很调皮,但母亲发现了他内在善良、深具大智慧的一面,深知这样的孩子如果不经良师教化,将来也许就会成为“魔头”,如经良师教化,他也许就会成为对大众、对历史有益的人。现在的教育理念也开始重视家长这一个重要环节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家长,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一些教育界人士主张应重视兴办“家长学校”,这一理念可谓非常及时且完全必要。家长应进入“家长学校”去进修、去深造,这样才有东西教孩子,才知道怎么去教孩子,才能使孩子在家的感受如同在校一样。这里还告诉我们环境影响的重要性,环境虽然不是知识,却是构造心理与思想的重要外因条件。每一个家长或多或少都受过现代教育,如果自己认识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连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普通母亲都不如,你的孩子将来又何谈能够成功呢?孟子的故事虽然家喻户晓,但有心的读者父母们应去体悟,并落实在行动上,不要仅仅当作历史故事来读。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此处的历史故事是五代时期的“五子登科”。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因其居住在燕山一带,故后人称其为窦燕山。他出身于富商家庭,起初为人心术不正,且坑蒙拐骗,以势压人,一直到 30岁还没有孩子。一天晚上,他梦见父亲对他进行忠告:“你品行不端,恶名已被天帝知晓。以后你命中无子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广积阴德,广施方便于劳苦大众,如此才能改变命运。”窦燕山惊醒后出了一身冷汗,当即决定要重新做人。我们接着来看他的转变:一年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拜佛,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来失主后不仅将金银如数归还,还赠予其一笔路费;有个仆人偷了他的很多钱,之后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想卖女以偿还所偷的钱。之后就逃得无影无踪。窦禹钧烧了契约并养育这个女孩,直到她出嫁。此外,他还慷慨地周济家乡的穷苦百姓,对自己的亲戚解囊相助。他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外,全部用来救济别人。他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授课。附近上不起学的孩子都能免费到此学习。他自己的生活却节俭而朴素。

如此而为,窦禹钧积了大德。一天晚上,他又梦见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 5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从此他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不敢怠慢。后来他果然有了 5个儿子。同时由于自己注重礼仪,培养德行,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也因此而发达。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后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的一代名臣。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五子名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窦禹钧还有 8个孙子,也都很有出息。窦禹钧自己也官至谏议大夫,寿至 82岁,终其天年,含笑而逝。

看了窦禹钧的故事,我们不难体会到,他的处事原则是以利他为先,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严以律己,并且“推己及子”,在做好表率的前提下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成就了一门五子皆中进士的佳话。前面说的孟子的故事是一个平常的母亲教子成功的案例,这里又讲到一个平常的父亲,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得到了学问并在孩子们身上得以验证,使孩子们都获得成功,在当时被人推崇和赞赏的故事。这里的“义方”就是通过自己的教导与教化而使自己的子女知书达理,进而由家庭推及社会,由自身推及群体。造福自身,便能造福自家,便进而能造福社会、民族、国家。这个“义方”就是说,如果想教人,自己必须先有正确而且成功的经验。由此可见,加强父母本身的思想、文化、道德、知识的建设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这样想、这样做,必将有利于大众,就能将整个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这里阐述的是养育孩子与教育孩子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养育孩子的身体,也要培育孩子的精神世界,如果只有前者而不注重后者,这是父母的过错。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孩子而不严格,这则是老师的怠惰。其实,很多父母在育儿理念上是模糊而矛盾的,将生孩子仅仅当作繁衍子孙的必需,认为孩子长大能够养家糊口、继续生儿育女便可。即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也是寄希望于孩子长大后自己能突然变得有出息,很少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上梁不正却指望下梁正。此句告诉我们,既然生儿育女,就要负起责任,对孩子进行严格的道德教育,开发孩子的智慧。在身为父母的同时还应成为孩子的老师与朋友,兼具多个身份维度,让孩子在与你的相处中获得更多的滋养。人往往是从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中认识自己,因此父母如果能具备多元的身份维度,也能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全完善。师长的职责便是传道、授业、解惑;朋友的职责就是当孩子有心里话时可以倾诉衷肠并得到理解与体谅;父母的职责便是为孩子提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保障。由此可见做一个合格父母所肩负的责任之重。有一句话说得好,“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必须兼具真、善、美的德行、智慧、方法与能力,成为自己的孩子学习的榜样,时时处处都能营造一个美好、幸福的氛围。如此一来,教子便没有不成功的。前人能做到的后人就也应能做到,前人做成功的后人照做便一定也能成功。要知道,古人与我们只是有时、空距离上的不同,并没有实质的差别。只不过是随着时代的不同其表现方式有了差异,本质还是一样的。所以依着前人成功的经验,今人借鉴、努力,也一定能够成功。这里又引出一个方法与毅力的问题,教育的方法是严谨的、有逻辑的、科学的;教育的态度是诲人不倦;教育的思想是为人民服务,也就是利他。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有文化、有觉悟的劳动者。想要做好这些就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毅力来自热心,热心来自觉悟。这两句话告诉人们,学生有问题,是因为父母、老师懒惰。也就是说,被教育者偏离正道,根源是教育者的偏差。中国有句俗话叫作“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老师处处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都能以身作则,那么孩子、学生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身上觉察到的都是这样,这个根就会在他脑海里扎得很深,那么出土之苗还会不壮吗?根深、苗壮,再加上辛勤浇水、施肥、锄草与保护,它还能长不成栋梁之材吗?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这句的主旨是劝孩子学习,孩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如果儿时不去努力学习的话,那么以后能有什么作为呢?一个人如果在应当受教育的年龄错过了读书、学习的好时机,那么他就难以形成正确的理想、目标。即使他生来聪明,但不经教育,没有知识,一旦进入社会往往也是愚昧无知、懵懵懂懂的。就是干力气活人家也不会优先用他,因其是什么也不懂的人,思想无法沟通,对知识也无法理解。身为父母,应当让孩子在该上学的年龄上学,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只图自己轻松,而要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不只是要培养他“会吃饭”,更主要的是要让他会学习、能创造、去奉献。一个人如果幼小时不去学习,更不用说有些父母甚至故意不让孩子学习,那么孩子就摆脱不了愚昧、无知而成为文盲。如果只是一家一人还不要紧,但是见微知著,如果这个错误的思想意识延及一族甚至整个国家呢,那就非常可怕了。相反,如果父母、老师都能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使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长此以往,进行积累,使之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推而广之深之,我们的国家就会前途无量,国运无量。所以,抓住了人之初,就抓住了未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人得到了一块好玉,须经上乘匠人的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玉器,甚至成为价值连城的传家宝,以至如和氏璧那样的传国之宝。一块石头尚且需如此打造才能成材,何况一个生来就聪明的人呢?有这样一则北宋王安石亲身经历的故事:抚州金溪地方有一户方姓人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一家人加起来也不认识几个斗大的字,后来他们生了个小孩,名叫方仲永。仲永五岁那年,忽然哭着闹着要笔墨纸砚。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就到附近读书人家去借来一套。仲永趴在饭桌上,铺开大纸,挥笔写下了四句诗,还在下面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诗的大意是孝养父母和维护宗族。一家人看得目瞪口呆,连忙请来一个乡下秀才。秀才将信将疑,又随便指着屋里的一件东西,叫仲永当场赋诗。仲永歪着小脑袋想了想,便饱蘸浓墨,挥手立就,而且诗句贴切,文气畅通。这一来,仲永“神童”的名声便在四乡播扬开来。乡里人都想见识一下“神童”,于是他家经常是车马盈门。有些富豪人家重金迎请,让他当堂赋诗。他的父亲见有利可图,就成天带着仲永四处释访同县的人,展示诗才,没有让他再去读书。王安石在京城做官,很早就听说了仲永的名声。有一年,他回到娘舅家,看见仲永已经有十二三岁了。王安石很感兴趣,便叫他即景赋诗。仲永搔了许久脑勺,才勉强写出一首,与从前相比,显然逊色了不少。又过了七八年,王安石再次回到娘舅家,顺便问到仲永,娘舅对他说仲永已经不会作诗了,而且现在也不作了。王安石听到后,替仲永感到很惋惜。于是,就有了王安石著名的文章《伤仲永》,其中那句最后对仲永的评价,即“泯然众人矣”,足以为后人警钟长鸣。这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让后代天生的“聪明”成长转变为“智慧”,“小用”变为“大用”,进而“私用”变为“公用”,最终利国利民,父母的教育观念很重要。要想让孩子有大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方法才行,不能如仲永的父母一般只顾眼前的风光和一时的利益。 J7wcpRGZA5oe/W48H7vSkYnjnQpCiKqWSqSqbWAyul9OOHgP7nfDwfN6su9Ypt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