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校文学公共课古典文学名篇教学的拓展与深化

杨陈刚

谢轶群

摘 要: 高校文学公共课程中常有一些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过的古典文 学名篇,大学阶段的文学公共课教学要体现不同学习阶段的深度与广度,也要与 文学专业的课程相区别。《蒹葭》《春江花月夜》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是在高校文学公共课各版本教材中出现频率很高、且已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 的名篇。从提升不同专业学生文学和人文修养的教学目标出发,在大学阶段的文 学公共课教学中,《蒹葭》宜侧重文学作品的多重主题现象,《春江花月夜》宜紧 扣作品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则宜着眼诗歌抒情的通 常手法和李白抒情的独异性。

关键词: 古典文学名篇;文学公共课;《蒹葭》;《春江花月夜》;《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在从小学到大学的文学教育中,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些经典篇目会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屡次成为学习对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谭邦和教授曾撰文谈到,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二),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阶段均选入教材,引起一些人的不解,认为一首 20个字的浅显短诗,有必要如此反复学习吗?谭邦和教授就此论述,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同一作品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教学中需要区分深度和广度。就《悯农》(其二)来说,小学要就这首诗告诉孩子农民的辛苦,让孩子养成节约粮食的意识;中学要结合作者另一首同题的《悯农》(其一)讲解当时的社会不公、农民困苦;在更高的学段,则要介绍作者李绅虽在诗中怜悯农民,其个人生活和品德却与之相悖,深入到“人未必如其文”的现象,另外还要进一步将这首诗放到以白居易为代表、李绅为参与者的唐代“新乐府运动”中来探讨。

在各高校普遍开设的文学公共课程(多称“大学语文”,也有的叫“大学国文”)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过的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按照不同学习阶段给学生不同理解、不同收获的要求,这些篇目的教学需要和此前学习阶段的教学重点和目标有所区分,也要和文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相区别。本文以《蒹葭》《春江花月夜》《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三首诗为代表,论述常被收入不同版本文学公共课教材的名篇在教学中的拓展与深化问题。

一、《蒹葭》:多重主题的发散

出自《诗经·秦风》的名篇《蒹葭》,在中学语文学习阶段,在疏通文言词句之外,一般作为一首爱情诗来讲解,确定此诗的主题(即“中心思想”)是抒发追求情侣而不得的惆怅。在大学文学公共课程中,可就此诗讲解文学中的常见现象:一些作品的主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把《蒹葭》的多重主题以及多重主题的成因作为教学重点,拓展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视野,获得更多审美乐趣。

在讲授中,首先承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中常有的“概括中心思想”环节,回顾“本文通过……表达了……抒发了……赞美了……”等表述中心思想的习惯用语,然后指出这样的总结方式常给人一个印象:作品都有且只有一个主题。然后简要告诉学生,并不是所有作品都有中心思想,其实还存在“无中心无主题”的现象,比如上世纪中后期在欧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还有的作品,不止一个中心和主题。

在《蒹葭》中,并未明确交代“伊人”的身份,认为此诗的主题是“抒发追求情侣而不得的惆怅”,是因为默认了“伊人”是抒情主人公心中的爱恋对象。那么,可否紧扣诗中所体现出的“伊人”的特征——让人执着追求而又时常会追求落空——对“伊人”身份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分析出不同的主题来?

“伊人”可以是爱恋、追求的异性,还可以是知己好友。古话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友不过三”的说法,都说明了知己好友的可贵和对友情执着追求的意义。这种理解下,《蒹葭》的主题就变为“追求知己好友而不得的感伤”。“伊人”还可以是贤才,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以刘备三顾茅庐延请诸葛亮辅佐为代表的历史故事充分说明了贤才的难得,如同《蒹葭》中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上下求索。历朝历代都有人把《蒹葭》理解为招贤诗而不是爱情诗,这样一来它的主题就变成“抒发招收贤才而不得的忧愁”。另外,为什么一定要把“伊人”理解为某种具体的人?可不可以理解得“虚”一些?比如“理想”?“伊人”完全可以是理想的化身,这样《蒹葭》的主题又可看成是“抒发理想难以实现的失落”。

在分析中一定要强调,对主题的理解可以有多重性,但必须建立在切合作品实际的前提下,而不可牵强附会、过度解读。这样几种对“伊人”和主题的理解都是符合《蒹葭》情境的。接下来进一步讲解,正是这些不同的对主题的理解,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读者需求。抒发了追求情侣而不得的惆怅,会引起求爱受挫者的共鸣;抒发了寻求知己好友而不得的感伤,切中心灵孤独、渴望理解者的心思;抒发了招收贤才而不得的忧愁,跟统治阶层、需要用人者达到心理共振;抒发了理想不能实现的失落,又是千千万万的各色人等的人生普遍体会。这些多重主题还可以进一步概括为对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普遍人生境遇的感叹。人们所追求的未必是多么宏大的目标,多数人的向往正如“伊人”一般近在眼前,却总是若即若离,屡屡失之交臂。正是因为《蒹葭》的主题可以有这么广泛的接受覆盖面,所以被世世代代的读者喜爱、传诵。

接下来分析多重主题的形成原因。形成多重主题,要么是因为作品简洁含蓄,读者再创造的空间大,如同《蒹葭》中没有说明“伊人”具体何指;要么是因为作品复杂丰厚,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理解,比如莎士比亚戏剧、《红楼梦》《白鹿原》等,历来人们对其主题有多种看法。还因为读者的主体条件不同,不同年龄、身份、文化程度、文化背景甚至阅读时心情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主题都可能有不同感想。

对形成不同主题的读者主体因素,可以简明列举相应的实例来增强教学内容的知识覆盖面和趣味性。比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读者说“年轻时我同情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上年纪后我同情他们可怜的父母”;比如文化程度低者可能艳羡《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富丽而文化程度高者看到的是封建罪恶;再比如美国书评家阿尔迪尔从西方文化背景出发认为《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是“对人类智力的作用提出了质疑”,《神雕侠侣》的主题是“反映了中国宋代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笑傲江湖》的主题是“反映了中国古代同性恋的悲惨命运”,等等。

以“多重主题”为教学重点,《蒹葭》的教学在中学语文学习基础上,首先本诗的内容和审美空间得到了拓展,其次学生对文学现象的认识得到了拓展。这样就不会出现对同一作品讲授的单纯重复,而且可以让非文学专业的学生明白,为什么看似简短的一篇作品,对其解读、阐释、评论可以绵延不绝,从而加深他们对文学世界的认识。

二、《春江花月夜》:个人诗思情绪与时代的联系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作《春江花月夜》,在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中,主要引导学生鉴赏其包含了景物美、意境美、情思美、语言美等的唯美特征。在大学阶段的文学公共课上,可以把教学中心转移到个人诗思情绪与时代的联系上,让学生了解在时代背景的衬照下,个人诗思情绪能获得更加宏阔、更有意义的内涵。

这首诗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面对神奇的大自然,字里行间流溢出作者心里的欣喜、赞叹。第二部分是对宇宙起源和人生哲理的追问。这些深奥的问题是思考不清的,一股迷茫和忧伤的情绪就流溢开来,跟第一部分的情绪相比发生变化。第三部分是感叹如此美好的月夜还有人不能和亲人团圆,以代言的方式替一位丈夫漂泊在外的女子抒发相思愁怨,这一部分更是浓郁的感伤。由此向学生说明,《春江花月夜》的情绪基调是是忧伤,是愁绪。

随之深入一步:诗中的忧伤却不沉重,不压抑,乃至于很美,可以称为“美丽的忧伤”。它为什么和其他诗歌作品中的忧伤不一样?比如李煜和李清照的后期作品——李煜的《虞美人》《浪淘沙》、李清照的《声声慢》《永遇乐》,同是写忧伤、愁绪却沉重压抑。有此区别是因为感伤的原因不同,李煜是为亡国、为自己成了阶下囚而感伤,李清照是为国破家亡、孤苦伶仃而感伤。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是为想不明白“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样深奥的问题而感伤,为如此美好的月夜还有人不能团圆、要受相思之苦而感伤。这些问题说到底和张若虚的切身利害无关。跟李煜、李清照的悲惨遭遇不一样,张若虚的愁绪不是因为他遇到了什么损失、什么灾难、什么现实伤害,他的愁绪是闲愁,跟伤春悲秋一样的闲愁。

接下来结合学生的年龄发问: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最容易产生这些闲愁?青少年?中年?晚年?不是中年,也不是晚年,而是青少年,就是同学们所处的这个人生阶段。人在青春期,常有一段无端的抑郁和伤感,谁的青春不迷茫?青春有两个标志,一个是朝气蓬勃、血气方刚,另一个就是脆弱、感伤和迷茫。所以说,《春江花月夜》流溢出一种青春气息,是人的青春期特有的情绪。想不清宇宙起源、人生哲理,看到漂泊者想到远方亲人的思念,为之伤感,这是充满希望的旅程中的闲愁,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生。正是作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生,才会思考宇宙起源和人生哲理,如果是处在万念俱灰、心如枯井之中,或者是“佛系”“躺平”,哪里会有这样的思考和关怀?所以《春江花月夜》中的愁绪,不是李煜、李清照作品中那种无路的悲歌、绝望的呼号,而是青春的标志。

引导学生认识到《春江花月夜》中的情绪基调是感伤的愁绪,而这种愁绪又是富有青春气息的闲愁,在此充分铺垫下,可以进入联系时代的题旨了。张若虚是初唐诗人,《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初唐诗;那么,如果把唐王朝看成是一个人,初唐即是唐王朝的青春期,在初唐时代,出现了这样一首充满青春感伤气息的诗作,就证明了唐王朝处在生机无限、向上发展的青年时代。

再问学生,人的青春期之后是人生什么阶段?是一生中最强健有力的壮年。果然,接下来盛唐就如约而至!对《春江花月夜》的一个著名的论断:诗中“蕴涵着唐王朝盛世的心路”,学生对此就好理解了。张若虚是在为个人抒情,无意中也为时代抒情,他自己当然想不到这一点。他个人在这个月夜的诗思情绪和时代的特征、历史的方向这样严密合拍、对应,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这样,《春江花月夜》就突破了一己闲愁,而有了时代写照和历史预言的意义。孔子说:“诗可以观”,意思是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时代风貌,正如,从《春江花月夜》中可以看出青春期的感伤。而初唐另一个著名的诗歌群体“初唐四杰”,从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的是青春的另一个特征:朝气蓬勃和血气方刚,比如杨炯《从军行》里的“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张若虚和初唐四杰,构成了完整的初唐精神。

到这里,学生足以理解,优秀的经典之作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文本中的丰富内涵要由读者挖掘、追加;而且,经典之作还是作者和时代共同完成的,唐王朝由初唐到盛唐的时代背景,赋予了《春江花月夜》更为开阔、壮丽的审美情境,如果初唐之后唐朝就衰亡了,那这首诗的意义也随之小得多了。作者的主观意图在阅读中、在时代背景下常常会产生相当的变异,所以文艺世界才这样丰富斑斓、气象万千,创作和阅读才这样情趣盎然,令人惊喜和赞叹。

三、《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对“抒情”理解的深化

李白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一位中国古代诗人,大学阶段之前学生接触的李白作品最多。《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的重要代表作,表达了他纠结于“怀才不遇”的创作母题,体现了他典型的抒情方式,也集中呈现了李白的性情气质。因为其突出的特色在于情感的激荡浓烈,在高校文学公共课上再讲这一课,宜就此将“抒情”作为教学重点,先强调抒情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再小结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然后由此观照李白抒情方式的独特,让学生获得对李白个性与价值的进一步认知。

在学生学习过的古代诗歌中,除去少数阐发道理的哲理诗外,抒情诗占了绝大部分。在教学中,通过回顾诗歌“重情”这一现象引出人们何以如此重视抒情这一话题。人是感情的动物,又是集体的动物,如果人的感情不能准确、细腻、充分地抒发,并在其他社会成员那里获得回应、共鸣和理解,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因此抒情是人生的重要课题。诗人、作家、艺术家之所以广受尊敬,一个原因是他们能将别人感受得到却表达不清的内心情感以各种手法抒发出来。至此,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讲解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抒情从大的方面说,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很好理解的两大类。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因为缺乏诗歌所需要的含蓄委婉,不是诗歌的主要抒情方式,它通常用在感情的高潮处,冲击力强;而形成感情的高潮,一般先需要进行一定铺垫。间接抒情是诗歌的主要抒情方式,常见有借景物抒情、借举止抒情、借事件抒情、借典故抒情、借象征抒情等。

有了这样关于抒情的知识背景,再看《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开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是一个直接抒情。而如前所述,直接抒情通常用在感情的高潮处,开篇不做交代、铺垫即直接抒情,一上来就是感情的高潮,有“劈头”之感。因此开篇就直接抒情,在诗歌中比较罕见。这样的抒情方式说明了李白此时心中的感情浓烈翻腾,不吐不快,顾不上遵循感情发展的逻辑。在谋篇布局上,这叫“大开”。这种别人一般不敢轻易使用的抒情方式在李白诗中却不止一次出现,比如《蜀道难》的开篇“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的讲授,给了学生更深的印象——李白是一个感情充沛、外向、奔放的浪漫主义诗人。

按照常规思路,开篇直接抒情之后应该说明“多烦忧”的原因。此时引导学生看诗中下一步是否是对烦忧之情由来的交代。“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结合前述“间接抒情”中“借景物抒情”的讲解,学生领会到“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开阔、怡人景致却是抒发舒畅的好心情;也就是说,烦忧之情戛然而止,直接进入了另一种心境。感情没有任何过渡,不着一墨于感情的发展变化,实现剧烈转折,这叫“大阖”。“大开大阖”打破了抒情的常规,表现了李白感情与众不同的激荡浓烈。

下文李白情绪迅速升温,由席间恭维李云并自夸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三言两语抵达感情的高潮。前文那个愁闷烦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不见了,我们熟悉的那个豪情万丈的“诗仙”又回来了。在秋高气爽、高楼畅饮中,李白很快摆脱了现实的烦忧,呈现出“历史深处的理想人格”,也即文人在精神世界不受现实羁绊的自由驰骋,这也是李白留给后世的重要精神价值。然后,诗中又情绪陡转,同样不做任何过渡,直接重又落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苦闷烦忧。对于感情正常的发展变化常理而言,这又是一个李白式的“异乎寻常的衔接”。

在诗歌通常的抒情方式的比照下,《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抒情的独异性尽显。接下来需要贴近学生心理,学生会想到,不做铺垫交代,开篇就直接抒情;不做过渡,感情就戛然收束、剧烈转折,这如果出现在自己的写作中,肯定是要被老师判为“衔接生硬”“感情发展变化表达不充分”的,因为李白是名家就可以获得这样的“豁免”吗?在挑明学生这一疑虑后,指出与杜甫不同,“李白不可学”,结构上这样的大开大阖,来自李白独特的感情世界——他本是这样一个感情丰沛洋溢的人,才有变化万端的抒情主体力量。这不是运思、落笔中的表达手法选择,而是自然喷涌的真性情。如果不具备李白的才情禀赋,只借鉴其手法,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如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个标题实与诗歌内容无关,诗中并无“饯别”,这实际上是一首“离题”之作。正是“离题”,恰反映了李白怀才不遇、不甘屈服于命运又有志难伸的愁闷之重,不知不觉忘记了设宴和写诗的初衷是为送别族叔李云,反而强化了抒情表达效果。

结 语

对于不同学习阶段反复出现的古典文学名篇,教学中除了要跟此前学生的学习形成互补、达到拓展和深化,还要注意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的区别。作为公共课程,一般不主张“专业”化,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串联和知识网络的编织,在一个学期的开课时间里也无法完成。文学公共课应该以作品鉴赏为中心,适当延伸、触及到相关文学知识和文化现象。事实也表明,以灌输介绍性、结论性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人文情怀,这并不是有效的途径,甚至可能效果适得其反。在对这些名篇的进一步鉴赏中,扣住作品里关乎文学要题的一两个关键,比中学语文有所拓展和深化,比文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又清浅、自由、活泼,在学生心中如投石水面、涟漪圈圈,事半功倍地提升非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和人文修养,应是高校文学公共课古典文学名篇教学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谭邦和.古诗解读与教学二题[J].小学语文.2018,(10).

[2]谢轶群.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余建忠,李瑞生.大学国文[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 bRObVn/YUcApXYkc6v9CP+dxdR6YAZNgM3IdEgUviaJyiHyLc23n4LM73jczMt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