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文科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基于社会进入智能时代的发展阶段而提 出的,是从宏观层面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的应变举措, 具有鲜明科学的时代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自身的活态性、传承性和综合性等独特属性注定了它需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社 会环境和技术手段的变更中找到“活下去”和“传下去”的生存密码。本文以新 文科为视角,讨论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运用新文科进行多学科交叉 融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注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 新文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媒体
如今,我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了传统高校教育教学体制和模式,使其有了更多维度的实践可能。纵观历史上社会发展的诸多时期,从学科门类的区别划分到学科之间的互学互鉴,或多或少都要基于其特殊时代背景,包括社会功能在内的具体条件,不仅是它所处时代生产力的直观显现,更是彼时族群的等级制度、思想水平以及审美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凝结。可以说,“新文科”教育的理念早在我国古代便已见端倪。以下便选取我国历史中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发展阶段对此进行阐释。
上古时期,私有制的产生推进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从陶到铜,再根据需要调整铜锡比例,始于冶炼技术却凝聚着包括美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等诸多学科在内的青铜器便产生于商周时期。由于生产资料占有的差异,族群有了奴隶主和奴隶之分。青铜器是在生产力水平极为有限的条件下,由奴隶制造并专供奴隶主享有的拥有“贵族”象征意义的专属物。商代以用鼎数量的不同来表征社会等级的差异。例如,只有天子可用九鼎,臣卿仅用七鼎,士大夫用五鼎以下,白丁不可用鼎等。周成王定都洛邑,取商代九鼎,也进一步印证了鼎作为权利和地位象征的文化符号。从这个角度来说,青铜器自产生起,便天然带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属性。
《荀子·疆国篇》记载的“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便是对青铜器制造技艺的工艺流程和必备条件的阐述。商代青铜器的图案多以饕餮纹、夔纹等动物图纹为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以想象中的动物(怪兽纹)为主,亦有现实中的动物纹样。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对自然力量认知不够,且多充斥着畏惧、懵懂、猜测的不安情绪,便将王权、神秘、威严等抽象释义用附于青铜器身的具象兽纹加以表达。后亦有龙凤纹、回纹、联珠纹、方格纹等几何纹样。
及至周代,研习“六艺”,礼乐盛行。青铜器的社会功能也由于朝代更迭而发生变化,如酒器的式微,礼器、乐器的兴盛等。周代青铜器同样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文化符号。通过对周代鼎身铭文的解读,可以一窥当时祭祀先祖、尊王崇贵、赏罚有分等社会活动和思想意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脱离了商、周时祭祀和崇礼的社会功能,转而专注于实用功能的满足。实际上,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早已和美学一起成为研究青铜器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这种打破学科壁垒、优势互补的研究方式,使得我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更为科学、全面、系统地认识历史上的文化凝结物。
经历了“机器时代”“电气时代”和科技革命,昂首阔步地迈入智能时代的我们,享受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提供的舒适和便利。久而久之,思想上便形成了“归属高墙”,即高新科技似乎只应该存在于它们“应该”存在的地方,如计算机、数码家电、交通工具等。“新文科”教育理念的出现,打破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学科壁垒,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传统的教育教学机制在科技革命中的位置,另外,顺应了创新潮流,拓宽了教育管理者、施教者和学习者的思维和眼界,促使他们用多维视角解决问题,学科互鉴,优势互补,形成高质量、现代化、多样化的国内高校教育体系。
一直以来,学科门类之间都以夯实基础、强化自身为钻研导向,专业益精的同时却也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不同学科间的界限感、隔阂感。“心无旁骛”和“博采众长”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借鉴,故而可以说是辩证统一的。新文科是传统文科在信息多元化和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多门类学科的重组融合,是紧跟时代潮流和科技势头的创新实践,对促进学生一专多长,在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自我完善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某个单一的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它往往是蕴含多元因素的综合体。以下,我们便就新文科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试作分析。
1.独一无二性
每一项“非遗”都不可避免地综合着特定区域、特殊族群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生活习惯、劳动方式、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等,反映着一方水土的传统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往往具有极为强烈的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如南京剪纸,其综合了北方剪纸的粗犷豪迈和南方剪纸的温婉秀巧,形成了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的艺术特点,显得饱满敦厚而备受喜爱。斗香花又可以说是南京剪纸中较有意义的艺术典型,反映出极具特色的当地民俗和审美意趣。无独有偶,傣族剪纸题材选用的则多是受南传上座部佛教影响而体现的人物、奘房、孔雀纹、象鼻纹等,同样具有民族文化和理想愿望的艺术表达。南北两地的剪纸艺术融汇了中华民族在不同生活经历中的多样凝结,展现出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智慧和艺术手法。
2.活态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个特性便是活态传承性。传承人跟他所掌握的高超技艺往往共同作为一个“非遗”项目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见,传承人的存活与否、寿命短长,往往是一项“非遗”能否顺利传承的关键因素。大理周城的白族扎染技艺,由于其从制作染料到穿针引线,再到拆线漂洗都有着相当的难度和要求,如叠扎、缝扎、捆扎、蝴蝶花针法、毛毛虫针法等都需要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有所体悟,需要通过家族传习或师徒关系才可得到传承延续。技艺的传承不仅需要“非遗”项目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基数和受众广度同样是影响一项“非遗”最终能否焕发新生的必要因素。
3.多样综合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时候会突破地域或民族的限制,以该项“非遗”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等为主体,因为传播的地域和过程的不同,从而变成了综合其他民族习惯、乡风习俗和地域文化的新的“非遗”。这个新的“非遗”可以说是更有包容度和贴合力的“熟悉的陌生人”。例如,景颇族目瑙纵歌,作为每年正月群众祭祀太阳神木代的大型节庆活动,多在我国云南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盛行。但由于景颇族跨境而居的族群属性,亦有少量的景颇族人居于邻国缅甸的克钦邦等地,综合了祭祀民俗、史诗诵唱、民族音乐和歌唱舞蹈的目瑙纵歌文化便也传播了出去,成为团结两国友人、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商业贸易的坚实桥梁。
1.民族艺术价值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特定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中都会依据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形成相对固定的族群区域、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趣等。故而才有多样的民族文化,这促成了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相对于更为书面化的民族志或民族历史典籍之官方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体现得更为民间化,甚至只在村寨中才可被挖掘出来。一方面,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申报更能体现出其所属民族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认可;另一方面,相对固化的家族或师徒传承关系也可能使得“非遗”项目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急需抢救。
有的“非遗”技艺本身便具有令人着迷的艺术魅力。例如,湘西苗族鼓舞,便通过歌、舞、乐的有机结合,将原汁原味的农耕生活进行艺术化的提炼、重组和整合,由龙英棠等历代鼓王进行连续转身击鼓等高难度动作的示范引导,令人叹为观止;《遮帕麻与遮咪麻》是 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咪麻》通过极具神话色彩的叙事史诗描写了阿昌族人的创世祖先遮帕麻与遮咪麻造天织地、创造人类、平复灾难、勇斗恶魔等,为族人生活安定祥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达了阿昌族人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诗歌作为艺术价值最为集中和丰富的文学体裁,不但可以作为反映族群演进的历史资料,受众在神话传说的熏染下,也可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想象,获得无与伦比的审美愉悦。
2.学术研究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跨时代、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特点。因为自它被认识起,对它的认识就自然地融合了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诸多学科,且彼此间互融互通、相辅相成。无论如何,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新文科”理念的出现似乎也遥相呼应着“非遗”本身的内在逻辑。
从“非遗”从业者的角度来说,无论致力于何种非遗项目的资料搜集、调查研究,都要转变传统的资料整理和建档归档方式,充分利用好 5G时代的信息优势,更为科学高效的进行非遗工作。具体来说,如在个人计算机上对田野调查的资料分类整理,建立包括传承人姓名及项目,音频、视频,文档资料在内的各级文件夹,并进行原始资料的备份;利用Premiere Pro等专业软件进行文献片、综述片的剪辑制作;建立包括传承人信息、工作方案、保密协议、伦理声明在内的工作卷宗;将上述资料复制保存,一式三份;等等。如进行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的研究,在前往云南省德宏州三台山乡之前需要检查好影音录制设备,确保其可以正常工作;对德昂酸茶传承人杨腊三、赵腊退的采访要以至少三个机位(被访者、采访者、环境视角)进行捕捉,并注重对其思想经验和制作流程的全程音画记录;授业传道时另外进行捕捉;剪片阶段,注意采茶蒸煮、冷却选竹、揉搓密封、舂茶晾晒等细节特写的蒙太奇穿插,客观详尽的表现制作流程;将工作卷宗归入附件;保存建档。
所以,科技手段和“非遗”研究是相互成全的辩证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高效的研究手段,后者则丰富了前者的取材维度。
3.文化旅游价值
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结合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其进行充分且合理的价值挖掘。“非遗”元素的提取和文化创意商品的结合在近年来一直处于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成功的“非遗”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一方面可以弘扬传播当地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开拓了道路。例如,四川省自贡彩灯在传统与现代方面就很成功地找到了平衡点。自贡市有着悠久的灯会历史,历朝历代的自贡人将对生活的愿望期盼通过各式各样的彩灯加以表现,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流连其中,品赏玩味。2021年 11月,自贡彩灯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憨态可掬的熊猫、翠色欲滴的四叶草和绵延万里的山川为主要艺术元素,充分诠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进博会主题理念,受到中外友人的青睐;2022年 1月,自贡彩灯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亮相,“冰墩墩”彩灯点亮了熊猫宝宝与冰晶外壳,象征着冬奥会与现代科技的交融结合;“雪融融”彩灯则点亮了中国传统的红灯笼,象征着用有爱和勇气点亮世界。自贡彩灯制作的工匠们结合冬奥主题和场地构造,历时两个月,将传统自贡彩灯技艺和冬奥主题相结合,反复调整灯光效果至最佳,向世界友人展示了自贡彩灯的魅力,获得一致好评。
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传统的电影电视、报刊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了解世界的速度的需要。这一现象在年轻一代中表现得较为突出。于是,各种自媒体、短视频以及H5页面交互技术的出现,与其说满足了年轻一代的智能生活,不如说是社会发展潮流下不可避免的自然产物。“2021中国年度非遗人物”李子柒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2021中国年度非遗人物”是由文旅部非遗司指导,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推广宣传活动,将全国范围内、各个非遗领域内具有标志性、创新性的,在保护弘扬“非遗”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聚在一起,给予高度的认可和激励。李子柒因为定期拍摄更新中华传统美食和非遗相关的短视频,在微博和国外YouTube视频网站上拥有约 1100万的粉丝数,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2021》,成为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纪录保持者。
李子柒早期因为现实原因与奶奶生活在四川农村。由于对美食的喜爱,便自发地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农村生活。她将“樱桃酒”“豆瓣酱”的制作过程进行拆解,从原料搜集,到动手制作,都力求原汁原味,再配上质素风雅的农家风光和古朴文艺的陶碗木筷,一幅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便轻而易举地俘获了都市快节奏生活群体的心。除了美食系列,李子柒还对中华民族的“文房四宝”、蜀绣、蓝印花布等制作技艺一一进行了还原尝试,揭开了这些神秘“非遗”的面纱。
李子柒通过“非遗”短视频的制作,向世界展示出人生在世的另一种可能性。将中国百姓最质朴、最勤劳、最智慧的一面“诗意”地展现给世界,诉说着内敛和劳动能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给予奔走忙碌的世人按下“暂停键”的理由。在激发受众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过程中,在新颖独特的创新中给予生活新的尝试典范。
中国的“非遗”并非只能在落灰的卷轴古籍中哀叹沉睡,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依然有无数个“李子柒”在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努力前行!
“新文科”理念提倡多学科互动互鉴,以多维视角拓宽学习路径,以实现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人格的塑造。科技的普惠已经渗进生活、学习和文化传播的方方面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弘扬、探索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以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云南省传统音乐类和舞蹈类“非遗”为例,试作说明。
20世纪 90年代起,云南省相关政府机构和委员会便开始立足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探索民族民间歌舞乐的展演活动。目前,云南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类项目达到 10项,省级“非遗”传统音乐类项目有 43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项目有 25项,省级“非遗”传统舞蹈类项目有48项。包括烟盒舞、木鼓舞、左脚舞等在内的诸多“非遗”项目都出自当地人民最纯真、最质朴、最真实的劳动生活场景,跳动的是最具人情味的文化脉络。
除了节庆活动类的歌、舞、乐盛会,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阿昌族阿露窝罗节等,歌舞展演类的活动也颇具影响力,甚至形成了品牌效应。由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老师监制的《云南印象》歌舞系列展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国内获得了巨大的反响。首先,《云南印象》创作的初衷是根植于云南大地极为丰富的民族资源沃土,探索将各少数民族民间最真实的生活场景经过提取、重组和整合,再现给受众。从演员的选择标准上,便可窥此考虑。其次,在舞台整体效果和氛围的营造上,恰到好处。灯光方面,通过氛围光、场景光、反射光、投影光、追光等各种高科技光影效果来烘托不同场景的视觉氛围。暗夜蓝诉说着上古时期的混沌初开;太阳红附和着基诺大鼓的宏大奔放;月牙白映衬着独舞“孔雀”的孤傲冰艳。音响方面,力求通过真实的象脚鼓、铓锣、葫芦笙等器乐的演奏让受众感受到舞台的演出效果,再以剧场中多角度的立体声环绕式音响将呐喊声、击鼓声送至受众耳畔,将受众带进最真实、最质朴的花前月下、劳作田间。舞美方面,精心制作的超大铓锣和基诺大鼓,令人崇敬畏惧的牛头面具等,都在视觉上给予观众最强烈的冲击。甚至在剧场中观众座位的设置上,都以人机工程学为考虑,从舞台起,以逐层递增的向心聚拢方式保证每位到场观众的视听体验。
《云南印象》通过品牌塑造、商业运营等途径,用现代科学技术加持下的歌舞展演方式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和审美意蕴作出生动的阐释,让华东、华北、中原等各个地区的人民可以不必亲去村寨部落和田间地头,仅通过观看展演的方式就可集中探索和欣赏云南民族文化的魅力。从《云南印象》的成功事例中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新文科”理念是良性共存、辩证共进的。前者可以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的民族题材,丰富科技传播的内容和学科创新的选择;后者可以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路径,拓宽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更广范围、更大舞台的受众。两者相辅相成,力争为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树立民族国际地位添砖加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区域的特殊族群在时间流沙中积淀下的文化缩影。它本身便蕴藏着包括“活态”历史、民族文化、美学追求等诸多因素在内的跨学科的综合宝藏。俗话说,“一个传承人的去世相当于一座民间图书馆的倒塌”,便是这最为生动的诠释。所以,要在保证“非遗”本身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与科学技术、多门学科等结合。在传承和传播上都取得理想效果,是“非遗”研究者和工作者们亟待思考的问题。以下便对目前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中常见的一些“新文科”、新媒体与“非遗”结合共进的例子进行探讨。
1.H5交互设计与“非遗”
在 5G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电视、电影等)也相继升级,4K、8K超高清视频不断优化着人们的视觉体验。移动终端和通信网络的普及也填充着人们在赶路、休闲状态下的时间。H5交互设计通过满足用户对电子产品页面的自主操作及音、画、写、玩多方面的交互体验,给予“非遗”更多的传播可能。如“中秋奇妙月”系列H5交互设计,利用手动点击屏幕,自主选择全国范围内的赏月地点并将美景分享给好友;“我为浙江戏曲代言”系列H5设计,以字体大小、颜色的闪现引起受众兴趣,设置“大话浙戏曲”和“一秒变角儿”选项供用户选择体验,让用户在音、画共享和角色带入中接触浙戏、了解浙戏,打开了传统浙戏在互联网时代广泛传播的通道。
2.VR技术与“非遗”
VR (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人们观察事物的时空限制,VR借助计算机技术模拟创造了一个三维虚拟世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随着VR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VR与“非遗”的结合也便成为可能。山东烟台“非遗”文创数字展馆的设立,便满足了体验者在数字交互中对“非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VR “非遗”展馆分为多个主题体验区,如传统美术、民间文学、传统医药、传统舞蹈、传统戏曲等。体验者可以戴上VR眼镜,身临其境地学习胶东彩塑技艺、烟台剪纸技艺的制作过程等,在寓教于乐中将“非遗”文化潜移默化地展示给受众。
3.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与“非遗”
互联网时代下,各级“非遗”相关部门已开始建立“非遗”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的传播阵地,如北京非遗中心、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微信公众号。周期性发布文章、图片(包括动态图片)、视频、音频等。通过用户在公众号内对相关推文的阅读量和点赞量调整发布内容和频率,使得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价值的地区的“非遗”进入大众的视野。需要注意的是,自媒体的推文应当兼顾专业性和普适性,并适当向普适性倾斜。只有这样,各个自媒体的“非遗”阵地才能紧紧抓住广大百姓的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历史沿革、生产生活、乡风民俗的综合凝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和科技发展、学科多样毫不相关、互不相容。相反地,“新文科”和“非遗”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浪潮,基于自身价值,发挥各自优势。“非遗”需把好自身品质关,做到“不变质、不走样”,为结合“新文科”的现代传播手段提供充满文化内涵的优质内容;“新文科”的科学技术和学科多元化则要利用多技术、多手段、多渠道的优势为“非遗”搭建传播渠道和交流桥梁。两者应该学习互鉴、优势互补,为新时代的“非遗”传承人拓宽知识维度,唤醒文化自信而携手共进!
[1]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2021-5-9.
[2]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5]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6]威廉· 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