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天下材料一大抄,为何我就不会抄

“天下材料一大抄”这句话到底对不对?从学习过程上来讲,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很多职场新人误解了话中的“抄”字。“抄”不是复制粘贴,其本质是揣摩、模仿、超越,也就是“先学后超”。如果仅仅简单地照搬照抄、复制粘贴,就会出现“大材小用”“小材滥用”“好材错用”的情况。

1.3.1 抄官媒材料,就像穿着婚纱去赶集

《人民日报》《求是》等报纸杂志上的文章是学公文写作时非常好的学习资料,但为什么很多职场新人用各式彩笔去拆解、分析,反复学习、模仿后,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依然没有得到提升呢?到底需不需要学习、模仿官方媒体的公文材料写作方法,如果需要,怎样学习、模仿更为高效呢?我这就讲给大家听。

【情境】

小白在县税务局工作,单位准备开展以“闪耀青春梦想”为主题的五四青年节系列教育活动,领导要在活动部署大会上发言。因为曾经被领导批评稿件站位太低,小白决定吸取教训,在写稿时,把高度提起来。一番搜索后,小白在《人民日报》中发现了如下一段话: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谱写更为动人的新时代青春之歌,正是党和人民的热切期待。”

小白觉得这段话写得太惊艳了,赶紧复制粘贴过来,改了几个字就做了稿件结尾,信心满满地提交了作品。没想到,很快被领导退回修改。

小白将《人民日报》中的话用在公文材料结尾,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一,这段话的高度和单位级别不匹配。 对于基层单位来讲,这个结尾的高度太高了——这段话,甚至可以作为对全国青年的寄语。

问题二,使用这段话,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 如果你发现将所选择的结尾换到另一个单位、另一个行业的领导发言稿中同样适用,说明你没有把高度“落地”,没有结合本单位的业务写出最合适的公文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多好的素材,都会变成“空中楼阁”。

小白不解:“那为什么领导天天让我多看报纸?而且,我看到互联网上有很多人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就是先摘抄,再调整!分析、学习《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对提升公文写作能力到底有没有作用?我迷糊了……”

先上结论: 有用,但更适用于成熟的执笔人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问化妆师:“好的护肤品对改善皮肤状态有没有作用?”答案当然是“有用”,但如果你本身有过敏、长痘、饮食睡眠不规律等问题,那么,在使用好的护肤品之前,应该先解决更基础的问题,否则,很可能浪费了那些好的护肤品。

对于有写作基础的执笔人来说, 可以分析、研究报纸杂志上的优秀文章,揣摩其下笔的力度、风格、逻辑、结构以及对典故的运用方式,帮助自己在写公文材料时更有高度和深度。

但对于零基础的执笔人来说,最关键的是不要急于求成 。尚未建立起对公文审美和公文尺度的感觉时,大多数人是不具备判断某句话和不同应用场景的适配程度的能力的,盲目借鉴,很容易出现“不兼容”的生硬感。比如,想使用一个“高大上”的结尾,需要正文主体部分同样“高大上”,两者才能融为一体,如果公文材料标题、开头、正文平淡无奇,突然来了一个令人惊艳的结尾,领导读完后很可能会觉得这篇公文材料只有结尾能要,其他全部不合格。

因此,初级执笔人使用报纸杂志中的优质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层次性,即由浅入深,不可以一蹴而就。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目前处于连句子都写不通顺的阶段,不要试图去分析高阶文章。从抄写入手,进步更快——先通过抄写,感受文字的力度和节奏感,再通过大量重复训练,建立语感。 如果连什么样的句子顺口都感知不到,写再多公文材料,写作水平都是在原地打转。

我曾经有一位同事,考上公务员时年纪已经很大了,文字基础非常薄弱,领导安排他写了几次公文材料后,认为他实在是难以培养,于是开始给他安排一些事务性的琐碎工作。面对这种情况,他是怎么做的呢?每天很早到单位,雷打不动地做一件事——找一张报纸,抄写、练字。同事们都没想到,几年后,参加领导岗位竞争上岗考试时,这位年长且基础薄弱的同事,拿到了笔试第一名的成绩!

【学姐唠叨】

抄写,是小学老师最常布置的一类作业,对小学生来说,这一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他们从一年级的识字过渡到三年级的写小作文。

其实,不管到了什么年龄,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不变的。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以公文材料为内容的硬笔书法字帖,搜索“公文 字帖”即可找到,不会写公文材料的职场新人可以买几本,每天写几页,既是练字,又是练语感,一举两得。

1.3.2 抄内网公文,就像踩着高跟去沙滩

既然官媒公文抄不好,小白灵机一动,又想出一个办法——抄单位的内网公文!这样,既可以解决高度站位不匹配的问题,又和业务工作相关,一举两得。于是,小白开始研究什么样的公文材料更容易被单位领导采用。通过分析,小白发现了 内网公文材料的特点:特别喜欢分层,必要时还会为每层添加一个小标题 。原来这就是写作窍门!于是,无论稿件长短,小白都会在写稿时对稿件进行强行分层,比如下面这段话。

【初稿】

历时六个月,在工作方面,我们完成了志愿者员工注册工作;在思想建设方面,我们组织开展了三次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主题的党史学习团日活动;在不断进取方面,我们圆满举办了两次以“技能升级大作战”为主旨的青年学习活动。

模仿学习,要学其“里”,不能仅学其“表”。为公文材料分层,使之逻辑清晰、更加易读,这一点没错,但不能为了分层而分层。这段话总共只有三行字,还要分成三个方面,很有“内容不够,字数来凑”的嫌疑。

因为是强制分层,大家会发现,将三个层次提取出来,并没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在工作方面……;在思想建设方面……;在不断进取方面……”,不仅没有清晰的逻辑关系,还是病句。

此外,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小白这段话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层次之间关系错乱 。思想建设是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第二个层次和第一个层次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能以并列的方式出现。与思想建设并列的,应该是业务工作。

层次设置标准不统一 。“不断进取”是对期望的表述,和“工作方面”“思想建设”不是同类内容。

所以,这段话如果写到这个程度,就是“第一眼美女”——乍一看还行,看第二眼就露馅了。初学写公文材料的职场新人一定要记住,不要为了分层而分层,内容素材不够,就简单表述。

【修改后】

上半年,总部完成了志愿者员工注册工作,组织开展了三次“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党史学习团日活动、两次以“技能升级大作战”为主旨的青年学习活动。

除了分层,小白还发现了 内网公文材料的第二个特点:喜欢使用序号 ,写出“一、”“二、”“三、”。于是,小白赶紧照猫画虎,在写稿时注意加上“一、”“二、”“三、”。

【初稿】

通过近期观察,现阶段工作在以下3方面有待提高:一、活动的趣味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同学们对一些学院、班级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二、活动的细节把控能力有待提高,存在举办活动时遗漏一些细节问题的情况;三、活动的组织能力有待提升,存在党史等相关材料学习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组织的情况。后期,支部将针对以上不足进行重点改进。

这段话的内容相对丰富,可以分出层次,但小白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①“在以下3方面有待提高”写作错误。在公文写作中,说“几方面”时通常不使用阿拉伯数字,可以修改为“在以下三方面有待提高”。

②标题序号使用错误。“一、”“二、”“三、”属于一级标题,需要在稿件中单独成段,这里可以修改为“一是”“二是”“三是”。

【修改后】

通过近期观察,现阶段工作在以下三方面有待提高:一是活动的趣味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同学们对一些学院、班级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二是活动的细节把控能力有待提高,存在举办活动时遗漏一些细节问题的情况;三是活动的组织能力有待提升,存在党史等相关材料学习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组织的情况。后期,支部将针对以上不足进行重点改进。

【学姐唠叨】

正常情况下,展示在内网中的公文材料都是经过审核的,为什么还会出现“抄错”的情况呢?这是因为各地区、各单位的办文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基层单位甚至没有建立自己的办文制度。因此,在内网选取学习素材时,要重点浏览网页设计专业且精致、新闻动态更新较及时的省市、地区的网站——能把内网维护工作做扎实的单位,内容审核的质量不会太差。 OpxbRfVYbDWaTKEbVbndW7SXvuwQ/xE7j2/y1CXvWQ6hcaj9eeBzYeaX8Z3Kas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