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只写过微博小作文,如何过渡到公文

如果读书时就不擅长写作文,大学时只能勉强写一写发布在学校公众号上的通讯稿,平时觉得写作就是折磨,发表最多的“材料”是微博上的碎碎念……这种写作基础,有希望走公文写作这条路吗?

首先给出结论:有希望。不过,需要一层一层地打基础,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

1.2.1 有写作基础,转换公文分三步

对于有写作基础的职场新人来说,从校园通讯稿写作过渡到公文写作,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掌握了公文写作的思路、技巧,就会成为一个让领导相对省心的初级执笔人。

何谓有写作基础?比如大学四年里,一直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写东西,从简单的社团海报、活动方案、主持词、通讯稿,到有些难度的团委领导讲话稿、阶段工作小结等。现在,大学都有校园公众号,如果你在读书期间,能够坚持不断地做校园公众号的小编、记者,或者时常为校园公众号供稿,就可以算是有写作基础。

所以,你发现了吗?其实,“有写作基础”的门槛并不高,并不要求你在读书期间发表多少论文,或者发表多少作品,只要你持续不断地做一些简单的写作工作,就会建立并保持写作的基本感觉。这个感觉是什么?首先,你是敢于下笔的;其次,你写出来的文字是通畅的。

对于有写作基础的职场新人来说,从校园通讯稿写作过渡到公文写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遇到什么学什么,学一个精一个

这里有一个学习逻辑的问题。

职场和校园最大的不同在于,领导不会像老师指导学生一样,给职场新人太多的成长时间。那么,如何又快又好地适应工作呢?通过多年的写作实践,我发现,“遇到什么学什么”比“拿出大量时间专门学习公文写作规范”效果好得多。

这是因为,公文写作规范中讲解的通常是法定文种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但对于基层单位公务人员来说,短时间内,领导是不会让你写十五种法定文种的,也就是说,可能工作的前三年,你写的东西是达不到“套红头”程度的。

换言之,对于基层单位公务人员来说,耗费再多时间研究纪要、意见、函、报告等不同文种的差异,也很难有用武之地。

职场新人工作中大量接触的是事务性公文,比如通讯稿、情况汇报、工作简报、工作总结、领导讲话稿等。因此,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我建议大家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字、词、句、段、篇、立意、结构和领导意图上。对于法定文种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遇到一个学一个,学一个精一个,效果也许会更好。比如,领导让你拟一个通知,你可以快速检索通知的行文格式和常见写法,把这一类文种吃透,再结合本单位的具体要求成文。有经验后,下次再写通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复制前一次的写法。

2.重实务,轻抒情

我刚参加工作时,有一次,接到了给新上任的领导准备一篇专项工作汇报稿的任务。因为手头有一些前期资料,我很快拼凑出了十页内容。然而,领导看到稿件后非常不满意,说了一句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话:“这也太虚了,让我汇报什么呢?”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写校园通讯稿时,我习惯在稿件中加入一些鼓舞式、宣传式和号召性语句,字里行间充满感情流露,比如写运动会总结稿,会写“同学们的呐喊与欢呼交织、青春与拼搏碰撞……田径场上,运动员们同台竞技、挥汗如雨,生动诠释了体育精神”,形容词较多,抒发情感时不会特别地加以控制。

我在给领导写专项工作汇报稿时,因为参加工作不久,还未褪去校园写作的痕迹,在汇报稿中重点突出了单位上下齐心协力完成工作的辛苦。但是,领导想要的并不是宣传式的辛苦,而是大家如何齐心协力,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取得了哪些成果……要求有方法、有事例、有数据。

虽然校园通讯稿写作和公文写作的风格有出入,但别怕,只要有文字基础,这个转型不会很难。校园里持续不断地写作的经历,对职业生涯最大的意义是给勇敢下笔提供一个助推力,让你敢写——只有敢写,才能会写;只有会写,才能愿意写。

3.对于高级词汇,即时记忆

有文字基础的职场新人由校园通讯稿写作向公文写作过渡的关键变量,是高级词汇的积累。如何才能迅速积累足够多规范、得体的高级词汇呢?不仅要善于摘抄,还要善于记忆。

大家读书时都被语文老师要求过摘抄好词好句,但大部分人写作文的时候从来没有用上过所摘抄的好词好句,为什么?因为只是抄在了本子上,没有记进脑子里。同理,工作中,在手机上看到高级词汇就收藏、在会议中听到高级词汇就记在本子上的方法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去翻看第二遍。即便在写公文材料前到处翻找,也找不到自己想用的那个词。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积累高级词汇最好的方法,是当场消化、即时记忆。比如,去参加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做听众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即时记忆。大屏幕上的主题词、先进人物的颁奖词、海报上的人物介绍等,每场活动都能记住几个高级词汇,日积月累,自己的大脑词库必然能得到极大丰富。

【学姐唠叨】

刚工作时,我去旁听一场报告会,主题词是“用奋斗书写时代华章”——“华章”这个词就是我们要记忆的高级词汇。在校园中,我们更多的是使用“篇章”这个词,从“篇章”到“华章”,是一个升维、拔高的过程。

还有一次,我参加先进事迹宣讲会,其中一段演讲中出现了“群山垂首”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太感人、太有画面感了,默念几遍,瞬时消化,直到现在都还记得。

这样做的好处是,将来你接到组织活动的任务,写开幕致辞或主持词需要大量严肃且生动、小切口但大格局、气势恢宏又感人至深的词汇时,就不会急得抓耳挠腮了,只要从大脑词库中挑选出几个合适的词,“顺藤摸瓜”检索更多类似的词,就可以让整篇公文材料的气质“立起来”。

高级词汇不仅仅来源于与工作相关的场景,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换乘地铁时,你可能会看到一个设计得很好的广告文案——“双线换乘,幸福加倍”;又如,看运动会时,你可能会听到一个很精彩的解说词——“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只要这些文案“击中”了你,让你大呼精彩,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多读几遍、多揣摩几遍,想想这些文案为什么如此凝练准确、吸引视线,想想自己能不能写出来,并当场背诵,不收藏“吃灰”。

【学姐唠叨】

对于本身有文字基础的职场新人来说,从校园通讯稿写作向公文写作过渡时,要注意逐步积累叙述同一件事时的不同表达方式,比如校园通讯稿中常用“努力做到”,而公文中常用“切实做到”;校园通讯稿中常用“查找问题”,而公文中常用“查摆问题”;校园通讯稿中常用“团结合作”,而公文中常用“统筹协调”……公文材料比校园通讯稿的年龄感更强、硬度更高,这些“小词”,往往是风格切换的关键。

1.2.2 没写作基础,有希望写好公文吗

前文讲到,如果你本身有文字基础,风格过渡是相对容易的,因为首先,你是敢于下笔的;其次,你的文字是通畅的。但更多的职场新人是什么情况呢? 是没有写作基础,小时候怕写作文,长大了怕写公文 。读书期间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浑浑噩噩地度过大学时光,因为不爱阅读,导致输入少;因为从未动笔写作,导致输出少。

既没有输入,又没有输出,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呢?

比如,领导安排你用五天时间写一篇公文材料,你只是做前期心理建设就要用大概四天,到交稿前的最后一天,不得不写的时候,你开始深呼吸、吃东西,用各种方式缓解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最终草草成稿,质量堪忧。

又如,有些公文材料要得急,领导上午才布置任务,要求下午就交稿。做了两个小时的心理建设后,时间就到了中午,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你焦虑到头发一把一把地掉。

以上这些场景,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对于毫无写作基础的职场新人来说,如何建立写好公文的信心?做好以下三点。

1.每天至少写三行字,解决“量”的问题

这个训练方法的关键是“三行字”。为什么不是三百个字或者更多字?三行字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这里有一个逻辑—— 为什么你总是陷入间歇性努力、持续性“躺平 的循环,无法拥有持久的毅力?因为大脑本身是抗拒改变的。 当你树立一个宏大的目标,比如瘦二十斤,大脑神经会马上做出反应:“你快歇歇吧,别折腾了!”连开始行动的动力都会被打消。如果想做出改变,最好先树立一个微小到大脑不会抵触的目标,一点一点渗透,等大脑反应过来,你已经将改变升级为新的习惯系统了。

举个例子,你想健身,不要给自己定每天跳绳一百个的任务,就以每天跳十个为目标。因为太容易完成了,你不需要费力气,所以很容易开始养成健身习惯,时间久了,会习惯成自然,这时再慢慢加量,稳定健身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写作也一样,不要幻想着自己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单位的“笔杆子”,你需要做的唯一的事情,是每天用各种方法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比如勤看单位的工作日志、会议记录、领导讲话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自媒体平台上的稿件,并不限文种、不限内容、不限字数地坚持每天写三行字。如果写三行字都有压力,只写十来个字也可以,让大脑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通过微小的习惯,逐渐改变大脑对写作这件事的接受程度,大脑才会逐渐成为你的朋友,主动推动你不断升级,从此开始良性循环。这是一个对写作从不怵到接纳,从理解到驾驭的过程,本质上是用各种方法帮你完成文字的“原始积累”,拥有文字的“第一桶金”。

在写作甚至备考的过程中,很多人总是执着于对方法和技巧进行研究,忽略了“量”才是“质”的基础,质量问题的本质是数量问题。我记得有一次讲课时,一位学生发言说,自己在备考公务员时,行测分数一直上不去,后来狂“刷”题,做了足足四万道题,终于“上岸”,行测考了八十多分。学英语、写代码也是同样的道理,先记忆一万个单词、写下一万行代码,再来谈自己是否适合学英语、写代码!

综上所述,我建议没有写作基础的职场新人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无论写什么,动笔积累十万字、百万字,再来讨论自己“能不能写”的问题,不要轻易给自己下“没有写作天赋”的定义。

2.配音法,解决“语感”的问题

很多人,总是分裂地看写作和表达,殊不知,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互为支撑的。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写得好”和“说得好”,都是“被看见”的机会。

为什么有的人每天看新闻、看报纸、抄金句,写出的句子依然逻辑不通、冗长难懂?为什么有的人看不出别人写的公文好在哪里,也看不出自己写的公文差在哪里?是因为还没有建立起公文的“语感”!

何谓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好的句子之所以能够朗朗上口,是因为找对了节奏。对于写作基础较弱的职场新人来说,仅仅靠眼睛看,是很难提高语感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一目十行,难免跳行、跳字。根据我的实践,提高语感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读、多说。

多读、多说的意思不是让大家去朗读报纸,可以使用更为有趣的方式,比如每天使用配音软件为一篇文章配音,不限体裁、不挑内容,任何风格的文章都可以作为配音素材。

文字的感觉是相通的,通过出声音阅读,能够提高公文写作时的语感。

想配出一段好的音频片段,需要至少练习十次以上。进行配音练习时,建议播放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受制于音乐节奏,我们不可能吞字、漏字、跳字,而且,大家每配一篇文章,不仅锻炼了语感,还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把文章中的句子背诵下来,久而久之,即使没有刻意储备各种金句,金句也早已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

此外,建议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多参加单位组织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多写作、朗读、背诵成型的稿件,对提高语感意义重大,这也是“学习金字塔”理论在职场中的经典实践,“学习金字塔”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学习金字塔”模型

注: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展示学生在不同指导方法下,学习24小时后的学习成果平均保持率

3.降低目标,解决“信心”的问题

没有写作基础的职场新人,不要急于把“写好”作为写作目标,你的写作目标应该是“没有低级错误”。这一点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我看过很多新手稿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职场新人可以说是百里挑一。把降低后的目标具象为公式,如下所示。

公式中的第一项是“没有低级错误”,我会在本书第2章中对公文基本格式的设置步骤、常见错别字、文字表述硬伤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只要按照步骤逐项复核,就基本能够解决低级错误频出的问题。

公式中的第二项是“句子简短通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写作基础的职场新人大多不具备驾驭长句的能力,贸然使用长句,很可能出现主谓宾错位、句子结构混乱等语法问题。用短句写公文,只要能够将意思表述清楚,一样可以被称为“合格的公文”。

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基础差没关系,用时间换空间。

扎扎实实地做好以上三步后,领导可能会开始安排你写篇幅较短(几百字)的政务信息材料了。如果你完稿并上报后,成功被上级单位采用,一定要珍惜作品上网的机会,及时对比在网络上发布的版本与自己的原始稿件,比较两个版本的差异。在对比的过程中,看到领导改了哪句话、动了哪个词,都要认真揣摩、研究,因为这是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难得的机会。

【学姐唠叨】

比较网络发布版材料和原文稿的差异时,不要用手指配合眼睛,一字一句地比对,给大家介绍一个好方法:将网络发布版材料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中,同时打开Word格式的原文稿,使用“Word”—“审阅”—“比较”功能,可以轻松地查看两个Word文档内容的不同。

讲到这里,对于“没写作基础,有希望写好公文吗”这个问题,大家是不是没有相关疑虑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写公文不是写长篇巨著,还远未到依赖天赋的程度。在提高练习数量的基础上,降低目标,解决不敢下笔的问题;进行配音训练和微习惯训练,解决语言节奏的问题,做到这几点,成为单位“笔杆子”,只是时间问题。 8TCZ4VGceiqpH3VXyY7c5+e10HRIKlYcaU1eJgO+ynXr9C5Dwb3uP3IiiNYIvWl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