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钢铁运输线”

赵南起

任务的提出

1951年1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届后勤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由国务院、中央军委、东北军区联合召集,主要总结了志愿军入朝作战三四个月以来后勤保障的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方针。

会议指出,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抗美援朝战争中,前方的物资主要依靠国家后方供应。但是,物资在鸭绿江畔的安东堆积如山,鸭绿江以南的志愿军战士们却是每餐“一把炒面一把雪”。彭总说:“一把雪到处都有,一把炒面不容易啊!”连一把炒面也保证不了,物资供应出现严重困难。所以,要改善后勤保障状况,运输是第一条。而要做到“运输第一条”,首先就要有路。当时运输主要靠公路、铁路。由于敌机的轰炸破坏,我们的铁路、公路经常不通,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建设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所以,当时会上主要是这两个核心议题。第一,“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第二,要建设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可接下来新的问题又来了:加强运输保障也好,建设钢铁运输线也好,由谁来指挥呢?志愿军入朝时,后勤工作是由东北军区后勤部负责的。但是东后离前线很远,遥控难以指挥。所以,这个时候已经认识到,必须有得力的志愿军后勤指挥机关。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1951年5月17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加强志愿军后方勤务工作的决定》,决定着即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6月,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宣布成立,洪学智被任命为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周总理对后勤工作非常关心,经常召集会议研究。“志后”的成立倾注了他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五条措施保证钢铁运输线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成立伊始,就肩负着抗美援朝战争中后勤保障的重任。在后勤保障工作中,“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运输工作是志愿军后勤保障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

洪学智是志愿军副司令,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他有权威,经常在高级干部中强调后勤的地位,强调“运输是志愿军后勤的生命线”。另外,全军经历了一系列经验教训以后,后勤在战争中的地位,不用讲什么更多的道理,大家都已亲身体会到:没有后勤、没有运输,这仗没法打。过去部队的后勤算老几啊?后勤指挥部队,他能听你的吗?现在不行。离开后勤,一切都寸步难行。所以,只要一说是后勤的事儿,全军都鼎力支持;只要跟运输有关,让他干啥都行。

首先要抓的就是建设一条“钢铁”运输线。说是“钢铁”,可打不断、炸不烂是不可能的——一打就断,一炸就会烂嘛。但是,这表明了我们坚定的信心:炸了我就修,断了我就连。现在想想:那不就是修路吗?有啥了不起?实际远没那么简单,建设钢铁运输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志愿军先后采取了五大措施。

(一)加大对空作战能力

朝鲜战场上,后勤运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制空权。这给志愿军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危害。

第一个危害是对运输线的破坏很大。敌人刚开始的时候主要炸桥;后来炸桥觉得还不够劲,又发展到炸路,而且专门选不好修的炸。所以,志愿军入朝初期,铁路通车的时间连10%都达不到,90%的时间,路是不通的。这说的还只是晚上。我们的火车白天根本不能跑,不然物资都被炸毁了。

第二个危害是对汽车的破坏太大。志愿军刚入朝的时候,一共有1300多台汽车。当时可怜得很,25万大军,才1000多台车,其中还包括后勤的500来台。入朝半个月,部队将近50%的车被炸掉了;后勤损失更严重,达52%。这个危害太大了。

第三个危害是物资损失严重。入朝初期,运输过程中的物资损失高达20%~30%。本来运过去的东西就很有限,这样一来,前方物资更加匮乏了。最严重的一次是1951年4月,在朝鲜的三登,一次被炸掉80多个车皮,25万套单衣一下没了。25万套是什么概念?四个军的夏装就没了。按钱算的话,损失也没多少,可国内还得现生产,这需要时间啊。所以,那一年,有的部队到8月还没穿上夏装。战士们可怜得很,天太热,只好把棉衣里的棉花掏出来当单衣穿。可掏棉花也不容易,那个时候的棉衣跟现在的不一样,都是一道一道轧上去的。这个危害太大了。

第四个危害是没有制空权,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白天是美军的天下,我们只能在夜间行动。可跟白天比,晚上的工作效率连1/3都达不到。汽车不能开灯,黑咕隆咚的,又都是山路。这种情况下怎么开车呢?想都想不到:汽车前面,一个人穿个白大褂在前面走,汽车跟着在后面跑。你想,那能跑多远?所以,一晚上只能跑20来公里,30公里就不得了了。运输是这样,装卸、修铁路也是这样,都是黑咕隆咚地干活。就这样,晚上也不完全是我们的。敌人经常夜间来投照明弹轰炸扫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强化对空作战。

1951年的下半年,志愿军空军奉命出动作战。但是,我们的飞机数量少、“腿儿短”。飞机的作战半径小,从安东起飞,只能飞150公里左右,在清川江以北活动。这样,清川江以北地区,敌机来得少了。可这样一来,志愿军后勤运输的压力反而增大了。为什么呢?美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飞机有1200多架,其中80%的力量集中对付志愿军后勤。现在作战地幅变小了,不到四万平方公里的作战地幅,集中了将近1000架飞机,敌人的轰炸密度比过去更高了。

这种情况下,前方的对空作战主要就不是靠飞机了,而是靠高射炮。全志愿军的高炮,70%集中到了铁路沿线:四个高炮师,四个高炮团,另外加53个高炮营,共同负责掩护铁路。那个时候,国内的高炮大多数调到朝鲜去了。这四个高炮团都是城防高炮团,本来是负责保卫北京等大城市的,也都拉到那儿去了。高炮在运输保障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对敌人的打击力度很大。1951年到1953年两年多的时间里,一共打下敌机430架。

建设钢铁运输线,减轻美国飞机对铁路的破坏,志愿军首先抓的就是对空作战。高炮按说是在一线作战的,当时抽调出70%的力量用来控制防御,这也说明,志愿军对后勤保障是下了大决心。

(二)强化铁道兵力量

志愿军抓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强化铁道兵力量,加紧铁路抢修。在铁路沿线,志愿军集中了四个师6万人的铁道兵。从“志后”成立到停战的两年时间里,即从1951年7月到1953年7月,铁道兵仅修理炸坏的铁路就多达666公里1740多处次;修桥多达120公里2200座次。修桥的长度接近于北京到天津那么远。

建设钢铁运输线,强化铁道兵力量是一个关键性的措施。没有铁道兵的话,敌机一炸路就断,断了就没法运输。

(三)动员全军修公路

在抗美援朝战场,我们的作战地域主要在三八线以北。北朝鲜山多、路窄,车辆通行很困难。有一种载重量两吨的苏联“嘎斯”,车身小,错车还马马虎虎;四吨的大型车,错车就很困难。所以经常堵车。车一个挨一个,越挤越动不了,一堵就是八公里、十公里那么远。如果被敌人发现,投弹扫射就会毁掉几十台。

面对这种局面,1951年秋天,志愿军下令二线部队修公路,不仅将原有公路加宽了1.5米左右,还新修了一些公路。志愿军一共动员11个军,出动了157万人次,加宽和新修公路共2450公里。

(四)设置防空哨

志愿军抓的第四个措施是设置防空哨。设防空哨的点子最开始是一个兵站想出来的,用来对付敌人的夜间袭击。当时敌人还没有超音速飞机,根据音速比飞机速度快这个原理,这个兵站想出一个办法,在山顶设置防空哨:夜间敌人飞机一来,防空哨就鸣枪发信号,下面就全部闭灯作业;敌人飞机走了,防空哨再用手电筒晃一下,下面又开灯行驶。这样,以往的夜间闭灯作业改为开灯作业,工作效率成倍提高了。

我去现场看过,发现这个办法很好,就推广开了。2500公里的运输线上,志愿军一共设置哨所1568个。每隔一两公里设一个,一个里面安排三个人。

哨所负责三件事:

一是敌人来了发信号。敌人飞机来了鸣枪,汽车全都闭灯;敌机走了,手电筒一挥,汽车就继续行驶。这样,“开枪”就是飞机来,“手电筒一晃”就说明没飞机了。

二是指挥交通。由于路窄,经常堵车,哨所兼负责交通指挥。戴个袖标,谁不听都不行。

三是排除路障,主要是敌人轰炸时丢下的定时炸弹和三角钉。志愿军还专门对如何排除定时炸弹作了培训。

所以,志愿军“穷”有“穷”办法。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拿汽车运输来说,原来一夜只能跑二三十公里,有了防空哨以后每夜跑100多公里,速度大不一样了。车辆损失、人员伤亡也减少了很多。

(五)建设地下仓库和医院

为了防止物资仓储运输过程中敌人的破坏,志愿军还修了大量的地下仓库和医院。入朝初期,各种物资在转运过程中全部都是露天存放,虽然做些伪装,但也经常遭到敌机的轰炸破坏,损失严重。于是1951—1953年两年多的时间里,志愿军动用一个步兵师、六个工兵团,共修建了1200个车皮容量的石洞库,600个车皮容量的土洞库。这样后勤物资在转运、仓储过程中,损失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与此同时还修建了10000张床位的地下医院,保障了伤病员的安全。

志愿军还在公路沿线修了3000个汽车掩体。这以前,司机开了一夜的汽车,疲惫不堪,天亮时路边随便找个地方搞一些树枝伪装隐蔽。即便如此,汽车随时都会遭到敌机的袭击,而且连车带物全部损失掉。汽车掩体建成后,汽车可以随时进入掩体隐蔽,从而大大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通过这五条措施——对空作战、抢修铁路、扩建公路、设防空哨、修建地下仓库和汽车掩体,形成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这项工程是巨大的,但是不修,后勤交通就无法保障。

强化运输能力建设

钢铁运输线形成了,但不等于物资就运过去了。钢铁运输线只是运输的条件;物资运不上去,多么“钢铁”的运输线也是白搭。所以,紧接着,运输指挥就要跟上。

我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运输力是由运输工具、交通路线、运输的组织指挥构成的。因此我们在建设“钢铁运输线”的同时,着重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对朝鲜境内志愿军在用铁路(新义州—开成;满浦—平壤;平壤—元山)实行军事管制。以此保证志愿军作战物资的运输。这也是战争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第二,运输工具现代化。志愿军刚入朝时,沿用国内战争时期的做法,除了有限的汽车运输外,大量运用马车和人力的运输做法,来解决志愿军的物资保障。入朝后才发现,在美军绝对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根本行不通。马车的运输效率抵不上自身的消耗。于是便逐步改用汽车运输。后勤最初是500台,后来增到1000台,最后是17个汽车团3700台汽车;加上设置了防空哨,路也加宽了,这样,汽车运输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第三,加强运输组织指挥。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成立之前,无论是铁路运输还是汽车运输都是无计划的,也没有得力的组织指挥。战场需求与运输之间严重脱节。自从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成立以后,每月向国内提出物资申请计划(物资品种、数量、到站及完成时间),国内依此筹备物资,按时发往指定站点。货车入朝后,根据战场及铁路阻通情况,适当调整到站。由铁路军管会调整落实。这样国内物资筹措有计划、铁路运输有目标、后勤兵站装卸仓储有计划有序进行;汽车运输也实行了计划运输。汽车运输不同于铁运,没有章法,更没有组织大规模汽车运输的经验。因此处于忙乱状态。一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二也不知从何入手。如何强化汽车运输、提高汽车运输的效率,成为棘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一是向群众学习,二是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经过调查发现了四个问题:对单车行程载重量没有规定;汽车部队每天出车率没有规定;发货、收货无手续;完成任务好坏无区别。针对这些问题,规定汽车部队出车率为85%,单车日行程100公里(后增加到150公里),载重量2吨,收发货物实行四联单制,单车每月出车28天,每月运送物资4200吨,完成任务的给予表扬,完不成的给予批评,超额完成的给予奖励。这样,整个后勤系统以此为标准,每月制订汽车运输计划,运输效率成倍提高,后勤保障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计划运输科机构小但使命大。其职责是,编制月度铁运计划,制订全军物资保障计划、月度汽车运输计划。随时处置战局和铁运情况的变化,处理紧急运输任务等。我当时只有24岁,不仅见识少,运输业务也不懂,因而工作不是很称职。好在运输在后勤保障中处在“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的地位,由志愿军首长直接领导,我可以向领导学习战略指导思维、向群众学习实践经验,加之主观努力,很快就适应了科里的工作。

钢铁运输线的效果

在各部队的密切协同和共同努力下,洪学智司令员带领22万多名后勤战线指战员,经过两年(1951年7月—1953年7月)的英勇顽强奋斗,终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建立起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全军的后勤保障由开始时的很不得力到比较得力,再过渡到保障有力。最终实现了部队满意、领导满意、自己也满意的结果。下面一组数字对比能清楚说明前后的变化:

铁路通车时间:1951年以前不足30%,1952年以后达到60%;

汽车运输效率:提高2.5倍以上;

汽车损失率:1950年为120%,1951年为53%,1952年以后为5%左右;

物资损失率:由20%降到不足5%;

物资保障率:1951年40%~50%,1952年下半年以后基本保障,并有一个月的粮食、油料储备,两个基数的弹药储备。1953年金城反击战役时,可以做到满足供应。

(高芳 秦千里 采访整理) RKXZhqFP/a3V2HiJqQKdtmkhyNNmIdfVD8+n2w38LhBIAAnlT8dPZlM16oQnHs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