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的功能应用与逻辑推演

前文从现实需求和基本架构两个层面对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进行了构建,在形态上已具有学科理论的基本形式。只不过,其形成源于相对有限的经验观察和规范概括,尚需要通过一定的检验程序,使理论建设更加饱满和可靠。理论检验的过程是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来论证研究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的过程。如果符合政治系统发展的本来面目,则应被接受为真实性假设,为理论构建提供支撑。反之,如果经验材料与理论假设相悖,则需要在新的经验上进行修正。一般来讲,理论检验遵循如下两个步骤:首先是对理论假设展开操作化推演并建立逻辑关系;其次是以直观的经验材料与前一步分解后的假设推演进行对接和比较,以确定经验资料是否能够支持该理论假设。

(一)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的功能

理论的价值在于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政治学研究由于所选角度、方法、理论和案例的差异而具备多样性,但本质都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政治学的规范,对现实问题进行描述、讨论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作为政治学和人口统计学交叉形成的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自然也坚持问题导向,以对现实政治的认识和解释为要义,既具有发现理论的认知功能,同时兼具学理应用的方法意义。通过把人口结构变迁和新的政治现实联系起来,回答各国政治意识、政治过程、政治行为如何发生的问题,为我们认识并应对政治现实与挑战提供了一种新型研究路径。

一方面,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通过“理性经济人假设”分析路径,认识个体的人及由其构成的各类政治共同体的政治选择。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实质上是认识人的“政治性”的学说,旨在揭示人口结构变迁影响政治系统的必然性。众所周知,人口概况能够为分析政治取向提供线索。具体来看,某一人群之所以被认作为同一结构,说明他们拥有某一相同且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人口属性,也可视作在这一方面具备了共同利益。不同的人口属性表现出差异化的政治取向和利益追求。当群体中的理性个体依据自身特征追求利益最大化时,他们就会展现出一致的政治取向。因此,由其构成的子群体自然具备了区别于其他子群体的政治偏好。总之,不同的人口结构代表着不同的选票结构、政治力量结构、政治形态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 那么,在人口结构变迁的同时,上述其他结构也随之改变。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当下诸多新的政治现实出现的必然性了。这就是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的认知功能。

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可以作为一种方法,通过分析人口政治属性,来研究由人口结构变迁引发的政治现实。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具备单向度的研究进路特征,以“时间进程”为研究主线,人口结构变迁作为发起点形成特定的政治结构,辅之以相应的中介变量,最终形成新的政治现实。比如,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情况下,老年人因“一人一票”规则而成为日益重要的政治力量,彼此竞争的政党会根据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制定有利于获取选票的政策,以致出现新的政治现实。总之,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逻辑起点的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的方法和理论,对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现实尤其是不寻常的政治现象具有独特的应用性和解释力。

(二)人口结构变迁影响政治系统的内在机理

人口结构变迁影响政治系统的内在机理取决于人类政治实践的本质。政治活动是由以各种方式组织起来的个人及由其组成的各类政治共同体来实践的,选民、政党及候选人、政府官员、议会及议员、利益集团、公民组织等是现实生活中从事政治活动的主体。某一人群之所以被认作为同一结构,是因为他们拥有某一相同且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人口属性。当群体中理性个体依据自身属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时,会展现出一致的政治取向。不同的人口属性表现出差异化的政治偏好和利益追求。总之,人口结构变迁必然导致选票结构、政治力量结构、政治形态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产生相应的改变。另外,人口具备政治属性,其结构变迁会导致与之相关的社会资源分配格局相应改变。这个变化既需要由政治系统来保障实现,也会作为一种变量对政治系统作出调整。而这个调整的过程就是人口结构变迁影响政治系统的过程。

人口结构变迁所推动的政治结构变迁会通过议会政治、政党政治、街头政治、利益集团院外活动、竞争选举乃至暴力行动等多尺度中介变量传导至政治系统,形成相应的政治现实。总的来说,人口结构变迁反映的是人口结构政治,是由人口结构变迁导致政治偏好格局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也是在人口结构变迁通过相关机制传导至政治系统后形成的,同时也表现为一种人口因素的政治功能结构体系,其核心含义是人口结构的政治功能性。

(三)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的假设推演

进行假设推演的原因在于,比较抽象、高度概括的理论假设与现实经验之间存在形式上的差距,需要按照逻辑关系将理论假设分解为多个可以经验检验的假设。由于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有时具体的经验资料难以直接对宏大的政治理论展开检验,这就需要将理论假设进行拆分,以递进式、易检验的次级假设来推导原来宏大理论假设的可靠性。

对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来说,笼统地讨论人口结构变迁导致了哪些政治影响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人口结构变迁作为动因的贡献率是难以衡量和界定的。如此,则需要借助通过实际经验验证若干具体人口结构变迁影响政治系统的次级假设的方法来验证原始理论假设。

当前,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口结构变迁有老龄化进程加快、“青年膨胀”和跨境移民规模攀升。那么,对这三个人口结构变迁如何引发政治现象可作如下假设推演。

老龄化假设一:“老龄化进程导致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老龄化假设二:“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意味着在‘一人一票’选举规则下获得更多选举权重”。

老龄化假设三:“选举权重格局的改变迫使政治系统做出相应调整”。

“青年膨胀”假设一:“‘青年膨胀’对经济、社会和政治形成了巨大需求”。

“青年膨胀”假设二:“现实需求和实际供给间的差距引发青年群体强烈不满”。

“青年膨胀”假设三:“不满情绪会在特殊节点爆发并引起政治动荡”。

跨境移民假设一:“来自不同文明背景的国际移民与本地居民在政治价值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

跨境移民假设二:“政治价值观差异会加剧移民问题政治化”。

跨境移民假设三:“移民问题政治化引发强烈排外情绪给民主政体构成压力”。

本书接下来的三个章节尝试从人口结构变迁视角出发,结合具体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检验人口结构的政治效应分析范式,以深入表现本书所构建理论的真实性和分析工具的可操作性。 oNJwgDPJpSCvYvFwWf19r4mr7y1t/kyVPGtFryrScwKp4rZizBh/tSq0A8I74tn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