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为什么要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基于自身实力变化和国际形势处于转型期这两大关键性因素而产生的。

(一)国际社会期待中国的大国外交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在“一超多强”的 20 年间,美国并没有把世界引向更加繁荣,反而因自身权力的滥用陷入困境。美国的错误在于:其一,滥用武力,导致反恐扩大化,从而自陷困境。其二,美式霸权始终没有解决与他国对立的问题。美国试图继续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导致美国与多国处在对立状态。其三,美国正在丧失活力。在制度性霸权陷入困境、全球影响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美国变得更加自私自利、保守和封闭,在国际体系变革与完善的过程中,专搞排他性小圈子、小团体、富人俱乐部。例如,美国在全球的联盟体系基本上由发达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峰会(G7)只限于发达国家;美国东亚战略的实质还是拉帮结派,以阻止他国发展的方式来促进自身发展。总之,美式霸权陷入治理困境,国际社会期待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在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国家至上论抬头的背景下,2017年 1 月 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讲话,为如何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贸易关系以及中国如何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世人的信心。无论是传统欧洲发达国家还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都一致看好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期待中国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帮助世界经济尽快走出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困境。

(二)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中国外交进行相应的调整

当前,国际格局仍处于深刻的转型之中,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国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头而上,完成神圣的历史使命,推进历史进程,完善现有的国际体系。如何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创造性运用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体系变革的关键,也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突破口。

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包括全球经济复苏问题、能源问题、金融问题、全球治理困境、气候变化、生态安全等。另外在互联网安全、大数据等新技术领域,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全球化不断深入并朝更高水平发展,而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同时,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实现了经济腾飞,与世界各地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快速发展中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集体崛起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国际秩序进入了加速重组时期。国际国内的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要求中国外交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国外交正变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与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或强权外交截然不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在明辨国内外形势之后,结合自身和相关国家利益,深刻认识问题的复杂性和联动性,在新的原则和理念上建立起来的大国外交战略。

中国的复兴必然不同于传统大国。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发展必须具有其自身特色。大国的历史、现实和人文禀赋决定了每一个大国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一个大国都有其自身特点,每一个大国都要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同样地,历史传承与历史遭遇、民族使命、文化禀赋、国内与国际环境客观上也要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旨在应对国际社会的多重问题与挑战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针对国际社会存在的多重问题和挑战而提出的,同时也是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而量身定做的。

首先,严峻的国际形势倒逼中国发挥稳定作用。当前国际社会中多重危机与风险交织叠加,地区动荡与战乱呈现出增长之势,新的国际安全秩序、国际格局受到严重冲击。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仅 2010 年就有 55 起危机出现。2015 年随着中东乱局的演变,数百万难民涌入欧洲。核扩散问题、网络安全问题、金融风险、气候变化等问题层出不穷。

国际政治大量传统与非传统的问题还没有找到好办法,过去的理论与机制出现问题,全球治理陷入困境,期待新理念和新方法,这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其次,中国实力提升、海外利益拓展要求中国的大国外交有更大更广的视野和覆盖。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也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也要求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

国际大变局和周边变局就是美国因素对中国和平与发展提出的一定程度的现实挑战。中国如何扭转这一不利变局,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键。

虽然国际形势出现了诸多复杂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和平性和发展性没有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的就是继续全力维护这个主题。

诚然,中国的作用和影响仍是有限的、阶段性的,但也是不断扩大的。这种扩大保持在良性、合适、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虽然中国对于他国冲突或大国争端还无法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但中国在国际体系层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在通过不断创新的新理念、新布局、新构想,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破解传统大国发展瓶颈和大国兴衰周期律的关键之一,就是牢牢把握“共同性”这个核心,解决好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推进,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承载人类历史使命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的宏大命题和伟大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的是各国如何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同时,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致力于实现人类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有机协调和相互促进。而人类利益与国家利益如何更好地协调在一起,是历史上大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中国不同于历史上的传统大国,后者以损害别国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的做法,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法宝是互利共赢而不是相互损害。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宏大目标指引下,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维护海外利益和推动世界繁荣的新理念新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围绕着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提出了新型发展观、合作观、安全观、义利观、秩序观、治理观、文化观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外交思想的内涵,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具有东方文化智慧的大国思想。而在实践层面,中国外交更是不断创新、努力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都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放眼人类、着力于世界整体发展的大手笔、大战略。二十国集团(G20)机制与金砖机制平台、亚大经合组织(APEC)机制也是中国正在努力推动的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平台。

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体系的完善和变革,观念具有引导性,主动进取精神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理解。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在所有涉及国际体系的主张中都强调开放性,这就与美国的排他性构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不仅主张开放、非排他,在实践方面也在积极践行大国责任。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没有国别威胁指向,强调协力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这在民族国家诞生以来的国际关系史中具有开创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不是单纯在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跃升,也不是仅仅源于实力的壮大,而是更加指向推动和倡导新理念新思想,推动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WAwsFLa0AFDLYC/oHBzjgggYE0GPRrZRlEu5AZiaUxzzIUYFQ5JLaZWbVrWff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