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孩子的心理需求有哪些

孩子是好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事物的增多,他们的好奇心也是不断增长的。当孩子渐渐懂事后,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用听、看、触摸、抓握等感官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们慢慢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心理需求。

对于这些还未接触社会的孩子来说,“家”是他们参与的第一个团体,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在父母之中,妈妈又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妈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以,妈妈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先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那么,孩子的心理需求主要有哪些呢?一般来讲,有以下三种:

1.归属感的需求

每个人在感觉疲惫的时候都会想家,这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归属感的需求。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归属于某一团体,能够被这个团体中的其他人所接纳和肯定,也希望自己在团体之中能占一席之地,从而在这个团体中获得个人安全感。

孩子也是如此。作为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也希望能够在家庭中拥有自己的地位。但他们的这种归属感需求,常常因为父母的某些行为而得不到满足。

孩子:“妈妈,我来帮你洗碗吧!”

妈妈:“不用了,你还小,做不了这些事情。”

失落的孩子心想:“妈妈嫌弃我,大家都不喜欢我。”

第二天,妈妈着急地对孩子说道:“宝贝,快和妈妈一起收拾一下房间,一会儿家里来客人。要不你去把自己的房间收拾一下。”

孩子坐着不动,心想:“我才不管呢,反正我不做你们也会做好。”

由上例可以看出,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懒惰的,当他们真正融入家庭这个集体时,这些小家伙们是很乐意与妈妈合作的。尤其是当看到妈妈很忙时,他们会主动过来帮忙。但妈妈却认为孩子小,做不了这些事情,从而拒绝孩子为自己帮忙,这时,孩子的归属感就没有得到满足。当孩子的归属感得不到满足时,他不仅不会与妈妈合作,还会变得特别没有责任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就要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证明他对家庭是有所贡献的。如,饭前请他为大家摆放碗筷,之后真诚地对他说“谢谢”等。这时,孩子就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是有用的,全家人都需要我,从而更会积极地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是孩子归属感得到满足的表现。

2.情感依赖的需求

这种需求在孩子婴儿期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果一个初生婴儿得不到母亲或其他人的照顾,他很可能会在几小时之内死亡。这不仅仅是因为婴儿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更重要的是没有他人的情感、爱以及肢体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婴儿存活下来,他也不能正常发育和成长。另外,两三岁的孩子表现得特别“缠人”,同样也是出于情感依赖的需求。他们常常寸步都不想离开妈妈,其实就是因为平时妈妈对他们的关注太少了,使他们的情感依赖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很多妈妈常说:“孩子真是个贱骨头,给他讲道理他不听,骂一顿、打一顿反而就听话了”。其实这样说的妈妈往往都是不了解孩子的妈妈。孩子因为情感依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内心情绪不安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寸步不离妈妈,以得到妈妈的安抚。挨骂挨打恰恰满足了孩子情感需求,使他内心的焦虑得到了转移,从而使他的情绪被动地得到了稳定,表现在行动上便是不再哭闹,暂时不会再“缠”家长。例如:

妈妈穿上外套刚想出门,孩子就大哭起来。

妈妈说:“好宝贝,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你在家等妈妈好吗?”

孩子继续哭着说:“不,我也跟妈妈去。”

妈妈:“不行,妈妈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乖,爸爸会在家陪你玩的。”孩子仍然拉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放手,一直在说:“不、不……”

妈妈非常生气,朝孩子的屁股打了两巴掌,孩子虽然还在哭,但在心里想:“我的目的达到了。”

用打骂来对付“缠人”的孩子是个很不好的办法,因为孩子很快就会对打骂“免疫”。其实,孩子情感依赖需求强烈、爱“缠人”常常是因为妈妈与他交流不够而造成的。因此,对待爱“缠人”的孩子,妈妈可以与他沟通:“你觉得妈妈不够爱你,是吗?”“妈妈是很爱你的”……当孩子的情感依赖需求得到满足后,“缠人”的现象就会慢慢消失。

3.被注意的需求

现代社会,父母们常常由于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孩子的各种情感需求。当得不到妈妈的情感和认同时,他们就会用坏行为来吸引妈妈的“眼球”。例如:

看到孩子撒谎,妈妈很生气,一边打孩子的屁股,一边说:“以后再撒谎,我还打你屁股。”孩子心想:“妈妈不爱我了。”

第二天,妈妈生气地对孩子大嚷:“打了你这么多次,你怎么还是撒谎?”孩子心想:“你不爱我了没有关系,至少我还能用撒谎来吸引你的注意力。”

第三天,妈妈无奈地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要去偷东西?”孩子心想:“这些都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

孩子们是个很会察言观色的小“观察家”,他们很清楚“自己什么样的行为会引起父母什么样的反应”,但是,他们常常会对父母种种反应做出错误的解释。如在上面的事例中,当家长打骂孩子时,孩子就会认为是父母给他的爱减少了。于是,他们便会用坏行为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就算是再次被父母打骂他们也不在乎。因为他们会认为:虽然我得不到父母的情感和接纳,但至少我还可以得到他们的注意。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很易发展成叛逆少年或不良少年。

因此,生活中,父母再忙也不能忘记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不良行为越来越多时,父母更要分析其心理原因,在满足孩子正当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尽快结束孩子的这种“我吸引你注意”的游戏。 Rkwdv0Ke73H2bc5B7Z4qLaPpk1/G1w58Pba62Em66taytoaWaLBri1/nZp0WvD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