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欧洲最富有的流浪人

为梦想四处流浪

诺贝尔 1833 年 10 月 21 日降生于斯德哥尔摩,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1842 年,9 岁的他便随父母迁居俄国圣彼得堡,在圣彼得堡一住就是21 年。

在这 21 年当中,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欧美所有国家。

就是在此后的 1865 年至 1873 年间,他“定居”德国汉堡的 8 年中,也是频繁地穿梭于各国之间,建立新工厂,开拓新市场。

他曾经说过:“我的家就是我工作的场所,而我则到处工作。”

诺贝尔在欧洲众多国家的建厂足迹,很明显地表现出他在 1865 年至1873 年间一直过着四海为家的“流浪汉”生活。

他到处漂泊,行踪不定。公司不断扩大,工厂越建越多。他自己也逐步地富有了。于是,人们戏谑地称他为“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但是,他却一点也没有普通流浪汉的那种放荡不羁的懒散习气,从不无目的行事。他的日常生活十分简朴,不抽烟,不喝酒,不玩牌,不赌钱,也从不跳舞。

在他的一生中,不管是贫穷的青年时代、烦恼的成年时代,还是多病的晚年时期,他从来没有一分钟成为其他任何人的一个包袱。他总是目的明确地行事,以顽强的毅力勤奋地工作。他创造了国际企业间管理人员交流的先河。诺贝尔曾经把他在法国的合股人从巴黎调到德国汉堡。与此同时,诺贝尔又把他在汉堡诺贝尔公司的两名助手调到法国公司工作,从而使两地的公司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有人认为,更适合于诺贝尔的称呼,似乎应该是“诺贝尔那个时代最谦逊的大富豪”。

拳拳赤子心

诺贝尔不仅是一个发明家,而且是一位具备卓越才干的企业家。

他不断地在世界各地兴建工厂,拓展公司的事业。他的名望越来越高,财富也越聚越多。他经常过着一种有损于他的健康、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的生活。他每天都得面对各种重要问题:

公司的财务和组织;

物色可靠的合作者和助手担任管理工作;

聘请合适的包工头和技术人员从事这项极其危险的制造工作;

在边远地区选择建厂地址;

按照各国不同的法律,采取相应的综合性措施。

诺贝尔自幼体弱多病,而此时恰值年轻有为之际。所到之处,无不显示出他旺盛的精力和惊人的工作效率。在很多场合,都能让人感到他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和鼓舞人心的组织者。他经常极度繁忙,甚至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连回到瑞典去看望卧病在床的父亲和长年守护在父亲身旁的年迈的母亲都抽不出时间。

他的父母自然是很希望见到儿子,但是想到儿子那么忙碌,也只好忍耐。

每年圣诞节,诺贝尔都要给他的父母寄去一个很大的圣诞节蛋糕。蛋糕上面立着一个圣诞老人的雕像,整个蛋糕点缀着各式图案,显得五光十色、光彩夺目。

此外,每逢斯德哥尔摩老家的亲人过圣诞节、过生日或结婚纪念日,诺贝尔不论自己当时在何处,总要给他们寄上一份漂亮的礼物和一封表达他思乡之情的贺信。

1871 年圣诞节,诺贝尔像历年一样,给父母寄去了蛋糕和礼品,以及一封祝贺节日愉快的信。

父亲随后给他回了信。信中写道:

谢谢你寄来那么好吃的圣诞节蛋糕,还有这许多高级的礼物。和往年一样,许多人聚集到我们家,你是我们大家谈论的中心话题。你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我们每天都在祈祷,因为有你这样的儿子,我们才有了幸福的晚年。希望你不要过分勉强,注意自己的身体,在健康的基础上,搞出新的发明。祝你成功!

这是父亲写给诺贝尔的最后一封信。

1872 年 9 月 3 日,无畏的发明家伊曼纽尔,静静地离开了人世,终年 71岁。

诺贝尔爱他的父母,爱他的家乡,爱他的亲人,更爱他的祖国。像他的父亲那样,诺贝尔念念不忘祖国的安危。

他曾经说过:“如果有哪一个工业部门不应该依赖外国的话,那可能就是国防工业。”

他认为,瑞典的防御武器应该由本国制造,而不可依赖外国。晚年,他甚至买下了瑞典的一座军工厂,这正是他爱国思想的体现。当时这座军工厂设备陈旧简陋,只有数百名工人。诺贝尔利用他的发明和技术,使这座濒临倒闭的工厂起死回生。

“为活人的肚皮帮忙”

随着诺贝尔的事业日益扩大,怀着各种不同目的的人都向他伸手求援。

他曾经作过粗略的统计,每天平均收到两打之多的求助信件,求助的金额平均为两万瑞典克朗,这就是说,一年至少要 700 万瑞典克朗。

对于这些求助,他曾经形象地作过这样的描述:“世上绝没有吸收记忆的海绵,而有的是求助者的清单。”因此,其中大部分求助,都遭到了他的拒绝。他的态度是:“与其落得个肯帮助人的好名声,还不如干脆让人去讲坏话好了。”

诺贝尔对那些懒惰的求助者,尤其感到恼火。他不喜欢那种令人感到屈辱的施舍方式,因为从他年轻时起,他的自尊心就不能容忍这样的施舍。

在斯德哥尔摩,有一个处境优越的商人,经常利用诺贝尔的恩惠,拖延贷款还账期限。诺贝尔不得不采取措施,给这个贷款人发了一封函件:

由于你再次忘记了我的那项小要求,在我看来已经拖延得够久的了,因此,我只好冒昧地通过大使馆或者瑞典慈善会将它收回,以便交给缺钱的同胞使用。

从诺贝尔的账本上可以找到这项“小要求”,其金额为一万瑞典克朗。后来,这笔款项果然被用于生活在巴黎的瑞典艺术家的福利事业。

但是,对于那些很有抱负的青年人,只要提出的申请项目很合诺贝尔的口味,他就会诚心乐意地慷慨解囊相助。因为在这些青年人的身上,诺贝尔看到了他自己年轻时为了寻找援助而碰得头破血流的遭遇。

诺贝尔对这些有前途的青年求助者,从不带任何偏见,他曾经写信告诉他们说:

我不计较你们的父亲出生在哪里,哪一个上帝是你们的崇拜对象。因为上帝的爱是不受国界限制的。

诺贝尔对于那些为了立雕像、举办纪念晚宴之类的活动而提出来的资助要求,从不动心。而为了帮助奋发有为的青年、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他很少说个“不”字。

在这方面,他给后人留下了一段至今令人难以忘却而又发人深省的话:

一般说来,我宁愿为活人的肚皮帮忙,也不为死人的纪念碑出力。死人对于我们的大理石贡品毫无感知,谅必也不会计较。与其给予死人荣誉,还不如帮助生活贫苦的活人,这就是我天生的癖性。

一次,诺贝尔在巴黎的厨师告诉他,说她要辞职去结婚。

诺贝尔出于善意,问她想要什么东西作为结婚的礼物。这位法国姑娘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说:“诺贝尔先生,我想要您本人一天所挣的钱。”

诺贝尔听后,大吃一惊。因为他还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一天到底能挣多少钱。

过了几天,他对人说:“答应了的事情,就得照办。”

于是,诺贝尔给了那个厨师 4 万法郎的礼金。在当时,仅仅靠这笔钱的利息,就够她安乐地过上一辈子。

热爱和平的科学战士

诺贝尔童年时长期体弱多病,家境又贫寒。这些经历,促使成年后的诺贝尔成为一名同情人间弱者、向往和平和自由的追求者。

他热爱科学,在炸药研究领域作出了许多发明和改进。可是,他的发明又常常被用于战争和其他暴力行为。对此,他曾经感到过忧虑:“现实无情地挫伤了我的理想。”

诺贝尔对他发明的达那炸药在矿业和交通运输业以及土木工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却是深信不疑的。他说:“世上没有一件事情不遭人误解或辱骂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妥善处置。”

诺贝尔作为一个发明家和企业家,尤其厌恶战争和暴力。他还是一名忠诚的和平战士。他一向把战争称为:“恐怖中的恐怖,各种罪恶中的魁首。”他越来越相信,人类的进步与幸福,最好是通过和睦与协调来争取,决不能依靠战争。

诺贝尔在日常生活中,对那些无事生非的人,和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粗暴干扰别人的人,一直采取躲避的方法。他认为,同个人进行争吵,是一件有失体面的事。

他曾说:“我避免争吵,就像躲避瘟疫那样,即使我有充分的理由,也不与人争吵。”他有很多方法来避开公司之间的冲突和那些经常发生的专利权争论。他首先主张和解,然后在和平的气氛中,在友好的基础上,再来解决各种争端,尽管有时他会蒙受损失或付出很大的代价。他认为,从各种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符合最终的长远利益。

诺贝尔有一种勇于开拓的精神,但是丝毫没有私人的权欲,更没有想去征服别人的领域和掠夺他人财产的意图。为了和平事业,他甚至愿意将他的部分财产作为一种基金,每五年颁发一次奖金,以奖励那些用最有效的办法为实现欧洲和平作过贡献的男人或妇女。

诺贝尔这一思想,后来在他的遗嘱中得到了进一步阐明。他将这一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分为五份。其中一份用于奖励那些“曾经为促进国家之间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为举行和促进和平会议作出最多或最好的工作的人”。

这就是后来众所共知的诺贝尔和平奖的起源。

不惑之年的又一伟大发明

1873 年,步入不惑之年的诺贝尔,再次来到巴黎。今非昔比,此时的他,已是腰缠万贯的大富豪。他在巴黎的上流社会居住区,购置了一座漂亮的小公馆。

接着,他花了大笔的金钱,把这座公馆装饰得大方而又实用,华丽而又舒适。会客室雅致、朴实。温室内,种有他最爱的兰花。后院建有马厩,停放着漂亮的四轮马车。最主要的,自然还有一个设备完好的小型实验室。

现在,他第一次聘请了私人助手,一位年轻的法国化学家,名叫乔治斯·费伦巴赫。此后,这个年轻人成了诺贝尔幕后忠实可靠的助手。

任何一项新技术,无论它当初如何成功,都得继续完善,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实践的需要。

在诺贝尔多年的研究工作中,从硝化甘油到诺贝尔专利火药,到雷管的发明,再到安全炸药——达那炸药,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血的代价。

达那炸药是否到了它的尽头?

其实不然。达那炸药的爆破力,就比硝化甘油要低,只不过它在运输、使用过程中,比硝化甘油要安全得多,才为用户广泛接受。

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既有硝化甘油的爆破力,又像达那炸药那样相对安全、容易处理的炸药,岂不美哉?

诺贝尔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做过大量的试验,真是绞尽了脑汁。

1875 年的一天,他在实验室继续做着试验。一不小心,割破了手指。他随手用火棉把伤指敷了起来。可是,到了半夜,疼痛的手指使他久久不能入眠。

一个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如何使火棉和硝化甘油这两种威力最大的炸药,适当地混合起来?

凌晨 4 点钟,他连忙起床,跑到实验室,将他刚才想到的一种可能成功的方法,迅速付诸于实验。早晨,当他的助手来到实验室时,诺贝尔已经完成了实验。实验室的工作台上,一个普通的玻璃平皿内,设置着第一份诺贝尔新发明的炸药。这就是“爆炸胶”。

此后,诺贝尔和助手冒着巨大的危险,总共进行了二百五十多次试验,从各个方面加以论证。接着,又在诺贝尔的四家工厂,对这种新型炸药作了扩大试验。

1875 年,爆炸胶首先在英国取得专利权。第二年,又在美国申请了专利权。爆炸胶问世后,在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它不仅比纯硝化甘油的爆炸力要大,而且耐冲击,具有强大的抗湿抗火性能,尤其适合于水下爆破。

此外,它的生产成本比较低。因此,爆炸胶可以说是一种各方面都很理想的新型炸药。

就连当年极力反对诺贝尔的被称为“英国最出色的火棉研究者”的一位教授,也不得不在公开场合下宣布:“诺贝尔的爆炸胶是已知炸药中各方面最为圆满的一种。”

在世界各地,爆炸胶已经有各种商品名。在此后的几十年内,爆炸胶始终保持了它在工业、交通建筑业、炸药用户中最畅销的地位。

诺贝尔在发明爆炸胶后,不久又在巴黎郊外建立了一座规模更大的实验室。

他打算在这个僻静的地方,继续他的实验研究。

知识点:火棉

一种白色的纤维状物质,与棉花基本相似,但它的爆炸威力比黑火药大2~3 倍,可以用于军事,所以被称为“火棉”。

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

且说伊曼纽尔在圣彼得堡遭到破产后,1859 年返回瑞典时,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并没有随父母一起回国。大哥罗伯特,结婚后同妻子去了芬兰。他在芬兰做过各种工作,最后经营了一家商店,销售石油、灯具和陶器等商品。

二哥路德维希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 19 世纪 70 年代初期,拥有了自己的枪炮制造厂。路德维希的工厂越来越发达,而罗伯特的商店却没有什么起色。于是,罗伯特便去协助路德维希。

一天,路德维希和罗伯特商量:“目前枪械的订货不断增加,而用来制作枪托的桃木却远远不能满足供应。大哥,你能否到外地收购一些回来?”

“地处俄罗斯的巴库是桃木的产地,我去试试吧。”

就这样,去巴库收购桃木的罗伯特,意外地发现了沉睡在地下的石油。

罗伯特在那里买了一小块似乎能够出油的田地,进行调查研究。油田的情况得到证实后,他便果断地向当地政府购买了开采特许权。

路德维希发挥自己机械方面的特长,设计了开采石油的许多新机械。经过两兄弟的辛勤开发,油田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

1877 年,路德维希来到巴黎,他同诺贝尔谈起巴库油田和有关组建石油公司的打算。路德维希得到诺贝尔的同意,便急忙返回。他联合了在圣彼得堡的七名机器制造业商友,再加上诺贝尔三兄弟,总共有十名股东。

1879 年,“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宣告成立了。

公司总部设在圣彼得堡,股金资本为 300 万卢布。路德维希投入了他的全部资产,因而获得了多数股份。诺贝尔投资 1/30,即 10 万卢布。罗伯特由于他的发现和开创性工作,获得 10 万卢布股票的奖励。

罗伯特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由于身体原因,回到了瑞典。他在瑞典买了一些土地,度过幸福的晚年,直到 1896 年告别了人世。

罗伯特走了以后,两家大型企业的担子,全都压在路德维希一人肩上了。

路德维希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现代企业家。他认为,积聚资本,还不如完善企业设施,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

他因此受到许多职工的尊敬,他们都把路德维希称做“将贫瘠不毛的巴库变为绿洲的人”。

可是,石油公司创建几年后,路德维希遇到了他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家公司新造的几艘油轮沉没,巴库地区一些工厂接二连三地遭火灾,加上扩建工程过多,产品过剩和积压,很快便资金周转不足,企业濒于破产。

1833 年,诺贝尔不得不抽空去了一趟圣彼得堡。他严厉地批评了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但是对他的二哥路德维希在相当短暂的时间内所取得的个人成就给予了肯定。

他通过提供 400 万法郎的低息短期贷款,购买大批新股票,给予公司大量的财政帮助,终于使公司的形势转危为安。

诺贝尔还出任了公司董事。

在返回巴黎时,诺贝尔在给他二哥的信中写道:

我们意见分歧的唯一之处,在于你是先积蓄后赚钱,而我则认为,最好是先筹钱后扩充。如果我们能够在方法上取得一致,那么我就会赞同你所进行的扩充工作。

路德维希在回信中写道:

诚实,有勇气,有决心履行自己义务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你的援助对于我们来说,的确很宝贵。今后,人们大概永远不会忘记,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是名副其实的诺贝尔兄弟共同创建、发展起来的公司。

诺贝尔三兄弟,同他们的父亲一样,光明磊落、诚实正直。只要认准了正确的道路,他们就会百折不回、义无反顾地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后来,路德维希经过数年时间的苦心经营,终于使公司发展成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大企业,被后人誉为“俄罗斯的洛克菲勒”。

1888 年,路德维希因患心脏病离开了人世。在他身后留下了许多业绩。但是,更值得后人记取的是他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如下几个条件:洞察力、毅力、勤奋、节俭。

知识点:洛克菲勒

美国实业家、超级资本家,美孚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创办人。世界著名的财经杂志曾把洛克菲勒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

诺贝尔的“自传”

诺贝尔一生非常谦虚,从不愿意谈论自己,也没有留下任何一本私人日记。然而,他却写过一份颇有趣味的“自传”。

那是 1887 年,他的二哥路德维希为了编写家史,向他要一份详细的自传材料。

诺贝尔信手写了一封回信。他在信中写道:

写自传对我来说是件相当难办的事……

最大的优点:保持指甲干净,对任何人都从不构成负担。

最大的缺点:没有家庭,缺乏欢乐精神和良好的胃口。

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请求:不要被活埋。

最大的罪恶:不拜财神。

生平重要事件:无。

诺贝尔在信中继续写道:

这些不够呢,还是多了呢?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东西能够适合“重要事件”这个标题呢?在我们这个被称为银河的小小星系中,就存在着几百几亿颗恒星,这尚且是毫无意义的,如果它们知道整个宇宙有多大的话,它们将会因为自己的渺小而感到羞愧。

诺贝尔一生淡泊名利。一次,他的一座工厂临近建厂周年纪念,有人请求诺贝尔找一张他的照片,以便在工厂纪念出版物上刊登。

他却回答说:“只有我的助手和每一个工人的照片都登上去,我才会这样做。否则,我将复制一张我那长着丑陋大鼻子的单身肖像送去。”

他不喜欢他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刊或书籍上,不喜欢别人画他的肖像,或是替他拍照。他反对任何一种自吹自擂的行为。

诺贝尔对于那些高贵的头衔、闪亮的奖章、荣誉的称号,几乎视如敝屣。他曾经诙谐地说:“至于那枚瑞典的北极星勋章,我要感谢我的厨师,是他的烹调手艺,使那些名门出身的大肚皮感到了满意。那枚法国勋章,是由于我同一个部长有密切关系……”

一次,有人提出,想用他的名字“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来命名一艘新下水的轮船。这件事遭到诺贝尔的拒绝。他说,他坚决反对这种做法的主要原因是:“船这个词汇,是一个阴性名词,而这艘船将会被指责为轻佻——企图隐瞒其性别。此外,你们说它既漂亮又大方得体,因此,使用一个上了年纪的落魄者的名字为它命名,似乎是一个不祥之兆。”

1888 年 4 月,二哥路德维希死于心脏病突发。诺贝尔开始诉说他有心绞痛,尤其是他在旅行中发作次数日趋频繁。

自从诺贝尔的父亲故去以后,他母亲便一直住在斯德哥尔摩。每当时间允许,诺贝尔就会去探访他母亲。每年 9 月 30 日,他母亲生日的这一天,他必定要去看望。

1889 年的冬天。诺贝尔慈祥的母亲,卡罗莱娜·安德里特·诺贝尔,在儿孙们的守候下,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 86 岁。

1890 年,诺贝尔从他母亲的遗产中拿出 5 万克朗,捐赠给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医学院,创设“卡罗林·安德里特·诺贝尔基金”,用于促进医学科学各个学科的实验研究,以及医学教育和出版方面的工作。

诺贝尔的主要兴趣是科学和文学。他没有读过任何一所大学,却获得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大量知识。

他的藏书很多,包括各种文字的科技著作和文学作品。他的许多知识,就是靠自己勤奋攻读获取的。

他认为,征服自然科学,可以为子孙后代造福,而文学的理想主义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知识点:视如敝屣

视:看待;敝:破旧;屣:鞋。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形容轻视到了极点。

成立国际托拉斯

19 世纪 80 年代初期,欧美企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纷纷成立各种托拉斯。

诺贝尔在经过多年筹划后,1886 年组成了英德托拉斯——“诺贝尔达那炸药托拉斯有限公司”。其总部设在伦敦,股金为 200 万英镑。

1887 年,诺贝尔和他在法国的合股人,设法将诺贝尔的法国公司同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和意大利等广大拉丁语国家和地区的所有公司统一起来,组成了拉丁托拉斯。这家托拉斯,正式取名为“达那炸药总公司”。总部设在巴黎,股金为 1600 万法郎。1920 年,英德托拉斯改名为“诺贝尔工业有限公司”。六年后,它同英国三家大型化学公司合并在一起,组成了著名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1927 年,更名为“诺贝尔法国公司”。第二年,又与另一家同类公司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名称叫做“诺贝尔-博泽尔公司”。1960 年该公司拥有的股金,已超过 33 亿法郎。

在完成所有这些安排之后,诺贝尔打算从繁重而又令人厌烦的行政事务中摆脱出来,躲进他的实验室,用更多的时间来从事他的实验研究。诺贝尔还要征服许多新的领域。

现在,帝国化学工业公司这棵大树,已经是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了。它的创始人诺贝尔也获得了这家公司的高度赞扬和尊敬。

知识点:托拉斯

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的合并,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范围,加强竞争力量,以获取高额利润。

诺贝尔名言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Jc3ZOCi57A9K78iXPp/Bh5/RDvOPdkDQgRlSZ5W5PT/3MJCe0pZsyPQVB7MN2Sr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