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以创新求发展

达那炸药

1866 年克鲁梅尔工厂大爆炸,留给诺贝尔的是一片废墟。就在这片废墟上,诺贝尔重建了一个简陋的小型实验室。他在实验室里,安置了铺盖,接着,便夜以继日地开始了紧张的实验工作。

他首先考虑到,为了便于运输和安全操作,应该把液态的硝化甘油制成固体。

他想把硝化甘油同黑色火药、火棉或火药纸混合起来。但是,这一思路曾经是他父亲走过的失败之路。

“如果把硝化甘油吸入到多孔的非爆炸性物质的孔穴内,而且这种物质又不影响硝化甘油的化学性能,这样准行。”

他用纸、纸浆、木屑、砖屑、炭粉、石膏粉、干粘土等各种东西,做过无数次试验。

这些东西的效果都不理想,最后,他才想到硅藻土。硅藻土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它是硅藻的细胞壁沉积而成的生物化学沉积岩,呈浅黄色或浅灰色,质软而轻,多孔,易磨成粉末,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诺贝尔经过反复试验后,获得了比较合理的配方:三份硝化甘油加一份经过煅烧和筛选的硅藻土。

按照这种配方,他们制成了硝化甘油和硅藻土合为一体的固体火药。剩下的问题,就等着实验它的安全性能了。首先将它从高处抛下来,没有问题。接着将它置于铁板上,用铁锤砸,还是没有问题。如果是以前的液态硝化甘油,这样做早就发生强烈的爆炸了。可是,这种新炸药的爆破力又如何呢?

硅藻土硝化甘油炸药的可塑性很好。诺贝尔把它做成棒状,直接放入炮眼内,用雷管引爆。结果,爆破成功了。经测试,它的爆破力要比纯硝化甘油低 1/4,但是仍然比普通黑色火药高 4 倍。它最大的优点在于,不会因为震动、撞击、加温而自发地引起令人震惊的爆炸。

1867 年,诺贝尔亲自到德国的三座矿山,进行了成功的爆破示范实验。随后,他为这种新型爆炸物申请了专利权。同年 5 月,又获美、英两国的专利。9 月,获得了瑞典的专利。诺贝尔给这种炸药取名为“达那炸药”。“达那炸药”的“达那”一词,在希腊语中是“强力”的意思。

父子双双获奖

“达那炸药”的名字,在世界各地不胫而走。以前曾经对硝化甘油怀有恐惧感的人,曾经指责、反对诺贝尔的人,都很快改变了看法。报纸也开始赞扬诺贝尔,称他是“一位不向任何艰难困苦低头的青年发明家”。

这个时期,社会上也流传着一种说法,说诺贝尔有一次发现硝化甘油从容器中漏出来,被包装箱里的硅藻土所吸收,形成了一种生面团似的东西。于是,他从中获得了启发。

但是,在这种说法出现后不久,诺贝尔就在许多场合郑重其事地宣布,并没有发生过这样一件偶然的事情。他说:

导致我采用硅藻土制造达那炸药的原因,是它在干燥后出现的体积膨胀,自然还有它在经过实验后所表明的多孔特性。

因此,达那炸药并非由于偶然的原因产生的,而是由于从一开始,我便注意到了液态炸药的不利方面,并且着手寻找一种克服这一缺点的方法。

达那炸药的发明,既不是突如其来、唾手可得的东西,也不是某种浪漫的巧合的结果,而是像诺贝尔所有的发明一样,是坚持不懈的研究与勤奋努力的结果。

1868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诺贝尔父子俩莱特斯蒂特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们所做出的对人类具有实用价值的重大发现。其中对伊曼纽尔的颂词是:“表彰他在使用硝化甘油作为一般性炸药方面的贡献”。对诺贝尔的颂词是:“表彰他做出了达那炸药这样一种更为实用的发明”。

瑞典皇家科学院创建于 1739 年。该院颁发莱特斯蒂特奖的宗旨是:鼓励那些在艺术、文学或科学领域中出现的杰出成就,以及那些对人类具有实用价值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这种奖在当时是很有权威性的一种奖励,它与后来设立的诺贝尔奖十分相似。而且瑞典皇家科学院后来还被诺贝尔指定为负责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诺贝尔机构。

此时的伊曼纽尔虽然长期卧床不能动弹,但是他在有生之年,荣幸地获得了祖国给予他的最高奖赏,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另外,由于他的儿子诺贝尔在事业上的成功,他过上了没有经济忧虑的好日子,心安理得地享了几年清福。在荣誉面前,诺贝尔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父亲。他在信中写道:

父亲,热烈地祝贺您。我的达那炸药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说有一些成就的话,那也是因为从小受到您的指教,最后才取得这一发明的。

诺贝尔不禁想起,自从圣彼得堡诺贝尔父子工厂破产后,自己同父亲,还有当时健在的弟弟埃米尔,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瑞典,在一间狭小、昏暗的实验室里埋头实验那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景。想到这些,诺贝尔不禁潸然泪下。

刮起事业雄风

诺贝尔 1865 年 3 月迁居德国汉堡,6 月组建了“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公司”,冬天开办了克鲁梅尔工厂。可是在 1866 年,克鲁梅尔工厂的一声巨响,使得当时正在美国考察的诺贝尔,不得不急忙赶回德国。

后经达那炸药的发明、克鲁梅尔工厂的恢复,接着出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新时期。

从 1865 年至 1873 年这段时间,诺贝尔的住宅和他的实验室,一直设在工厂的所在地——克鲁梅尔,而“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公司”的营业办公室,则设在汉堡。

克鲁梅尔工厂生产的达那炸药通过汉堡,这个欧洲当时最大的海港,源源不断地运往德国各地,很快又销往欧洲和其他海外市场。

直到 1870 年,世界各地陆续建起了新的工厂,基本上达到了自产自销,这种供货业务便停止了。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公司”经过改组后,成为一家生产达那炸药的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仍然设在汉堡。

由于达那炸药的销路看好,尤其是奥地利和匈牙利等国的用户大量增加,这家公司第一次改名,称做“德国-奥地利-匈牙利达那炸药有限公司”。

公司的规模继续扩大。除了原有的克鲁梅尔工厂以外,还包括两家新建的大型工厂。

改名后的这家公司,由于不带“诺贝尔”的名字,产品销路一度受挫。于是,又将公司的名称改为“达那炸药有限公司,原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公司”。

此后,诺贝尔不断改进技术,取得了越来越多的专利发明,基于这些专利发明,工厂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公司的信誉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愿意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因而公司的股金也就不断增长。

公司开张时的资本为 350 万马克。1925 年,这家公司成立 60 周年之际,公司股金已稳定在 3000 万马克。

在这家汉堡公司发达后不久,诺贝尔还为奥地利和匈牙利的业务另立了一家公司,即“诺贝尔达那炸药有限公司”,其总部设在维也纳。

值得提及的是,克鲁梅尔工厂,这座曾经将诺贝尔手中的发明转变为具有实用价值的爆炸物,从而使诺贝尔赢得了大量财富的工厂,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炸药产量急剧下降。这个工厂当时拥有雇员已达 2700名。虽然遭到了战后经济萧条的严重影响,但是不久便完成了工厂转产的问题。工厂里的工程师和工人们,利用未遭破坏的机器和实验室,来制造和平时期需要的产品。

接着,在克鲁梅尔,诺贝尔又建造了一座大型的研究实验室、两座新工厂。一座工厂生产人造丝,另一座工厂制造化纤。这两种纺织纤维产品,对后来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些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技术问题,则都是依据诺贝尔开创性的研究和设计,才得以解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鲁梅尔工厂发展到了拥有 9000 名雇工的德国最大的弹药厂。

知识点:维也纳

奥地利的首都,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音乐之都”的盛名,又有以精美绝伦、风格各异的建筑而赢得的“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简称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范围很广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始于 1914 年 8 月,结束于 1918 年11 月。

诺贝尔名言

※世界上没有任何能够不被误解或不被人讲坏话的事情。 +DOEGU1SVl/Cde8x0nJg89XLhqC/JANMrRsk+G/pAolaZ9a9cEbahM0uBaORdu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