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 年 3 月 14 日,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一个叫做乌尔姆的小城里。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的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本来极有数学天赋,因为小时候家里没钱,没能上大学,但他是一个精神上的乐天派,很喜欢读席勒、海涅等诗人的诗歌,并能从这些伟大的诗篇中获得精神的享受。
爱因斯坦的母亲波林·科克像大多数犹太女性一样,贤惠能干。她的家境优裕,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修养极高,爱文学,更爱音乐。
共同的爱好使得爱因斯坦父母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他们不仅营造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爱之屋,更为爱因斯坦的诞生和成长孕育出品位极高的文化氛围。
因此,伟大的爱因斯坦继承了父亲的数学天赋、母亲的音乐天赋。并且,他非凡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也是他继承父母天赋的明证。
然而,一个天才的童年,总会有一些离奇的故事。
爱因斯坦刚出生时,后脑大得非同一般,而且头骨呈棱角形。头骨的这种奇异形状,后来永久性地成为爱因斯坦的特征。
爱因斯坦的母亲曾为儿子的异样头骨而受惊,爱因斯坦的祖母看到孙子,也低声嘀咕:“太重了!太重了!”她不是说孙子的体重,而是孙子大而怪的头形让她不安,一个弱小的身躯,如何支撑得住这个硕大的脑袋?然而,就是在这个大而怪的头脑中,在日后却滋生出了无数伟大的意识。
全世界公认的“最聪明的民族”。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人都是犹太人,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
二战前犹太人因为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备受欺凌,生命财产没有任何保障,就更不用说尊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更是面临灭顶之灾,成批成批地惨遭杀害。
但正是因为这种艰苦的生存条件,和反犹势力对他们的迫害,而使几乎所有的犹太人身上都具备乐观、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
二战以后,犹太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
童年的爱因斯坦性格有些孤僻,他常常独来独往,时常故意躲开小伙伴、同学,即使与亲人在一起,他也只是一个沉默的听众。
小爱因斯坦习惯于独自玩耍,常常一个人沉浸在搭积木和解字谜的自娱自乐中。小时候的他脾气并不温顺。据家人描述,他生气时整张脸除了鼻尖转为白色外,其余部分均变为黄色,且可能会失去自我控制。
爱因斯坦 5 岁时,父母为他请了一个家庭女教师。第一次上课时,爱因斯坦大概发现自己将失去自由的个人世界,又一次大发脾气,向老师扔椅子以示抗议,爱因斯坦的父母只好匆忙结束这第一次还未开始的教育。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对他人的打扰表现得极为没有耐心,但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却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他的妹妹玛雅在关于他的相关传记中提及,爱因斯坦会花上好几个钟头耐心地用积木建造超过 14 层高的积木房子,那时,他绝对全神贯注,任何事都无法阻止他。
对父母或其他人给的新玩意儿,小爱因斯坦总是十分珍惜,玩的时候小心翼翼,而且总是锲而不舍地耐心学习如何使用这些东西。
后来,爱因斯坦成名后,别人问他成名的因素,他认真地说:“我并不比别人聪明,只是比别人更好奇一些而已!”
事实正是如此,这个童年的小孤独者把这种好奇心一直持续到了成年以后。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3 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亲心里很着急,以为他是哑巴,便带他去看医生,但医生说他没有病。
直到妹妹出生之后,爱因斯坦才开始牙牙学语,这时候的爱因斯坦好像是为了追回失去的时间似的,一开始就试图说很长的句子。但他在大声说出整句之前,总要低声默念一遍,直到确信这句话自己能够完整地说出来之后,他才大声地说出来。这种毛病直到他 8 岁以后才改正。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个小孩似乎说一句话总要重复两遍。
实际上,他在接受一位心理学家的访问时,才把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说出来:“我极少完全通过词句来思考。一个想法首先浮现在脑海,我才能试图用词句把它表达出来。”
由此可以推测,爱因斯坦童年的这种语言习惯,造就了一种思维习惯,这也正为他提出的众多物理理论打下了思维的基础。
爱因斯坦 3 岁的时候,一天,母亲坐在钢琴旁,轻轻地弹琴,优美动听的旋律从她的指端流出。忽然,她觉得背后有人,回头一看,小爱因斯坦正歪着脑袋,全神贯注地倾听美妙的乐声。
年轻的母亲高兴极了,她说:“瞧你一本正经的,像个大教授!哎,亲爱的,怎么不说话呀?”
爱因斯坦没有回答,因为他只有 3 岁,还无法说清激起心灵感应的音乐到底是什么,但他的眼睛中却闪烁着快乐的光辉。
从此,不爱说话的小爱因斯坦对音乐入迷了,从 6 岁起,他便练习拉小提琴。几年后,爱因斯坦唯一的消遣就是音乐,在母亲的陪伴下,他很快就能演奏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奏鸣曲了。
爱因斯坦与音乐的故事有很多。
爱因斯坦与同时代的物理学家们有过许多理论上的争吵,也有深厚的并肩战斗的友谊。在他们的交往中,音乐常常起到妙不可言的作用。
爱因斯坦和荷兰莱顿大学物理学教授埃伦费斯特是终身挚友,但在相对论问题上,又总是争论不休。
遇到无法统一的争论,两个好朋友会自动休战。埃伦费斯特是位出色的钢琴家,他喜欢替爱因斯坦伴奏。爱因斯坦则只要有埃伦费斯特伴奏,那提琴演奏定是光彩四溢。有时,一支乐曲奏到一半爱因斯坦会突然停下,争论又开始了。
争着争着,爱因斯坦又会突然停下,径直走到钢琴边,用双手弹出三个清澈的和弦,并强有力地反复敲打这三个和弦。
熟悉这段典故的人都知道这三个和弦:
像是在敲“上帝”的大铁门:“镗!镗!镗!”
像是在向大自然发问:“怎—么—办?”
弹着弹着,“上帝”之门打开了。两个好朋友笑了,欢快悠扬的乐曲又响起来了。
上学前的一天,爱因斯坦生病了,本来沉静的他更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静静地蜷伏在家里,一动也不动。
这时,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相当于现在的指南针)给他解闷。爱因斯坦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罗盘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针红色的一端指着北边。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并不听他的话,红色的一端照旧指向北边。爱因斯坦又把罗盘捧在胸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那根针又回来了,红色的一端还是指向北边。不管他怎样转动身子,那根细细的磁针红色的一端就是顽强地指着北边。
小爱因斯坦忘掉了身上的病痛,只剩下一脸的惊讶和困惑: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的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向北边呢?
小小的罗盘,里面那根按照一定规律行动的磁针,唤起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巨匠的好奇心——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而这种神圣的好奇心,正是萌生科学精神的幼苗。
后来,爱因斯坦在 74 岁生日宴会之前,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记者招待会。会上,他收到一份书面的问题单。单子上第一个问题就是:“据说你在 5 岁时由于一只指南针而受到决定性的影响。这个指南针对你一生的工作果真有过影响吗?”
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我自己是这样想的。我相信这些外界的影响对我的发展确是有重大影响的。”
就小爱因斯坦的好奇心来说,他确是一个早熟的、聪慧的孩子。当同年龄的孩子们还在盲目认可一切可感知的对象时,爱因斯坦却感受到一种无法看见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好奇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把他推向了科学的巅峰。
在爱因斯坦步入自然科学领域的最初几步,有两个人是很重要的。虽然这两个人在思想上对爱因斯坦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正是他们,把打开自然科学殿堂大门的第一把钥匙递给了爱因斯坦。这两个人是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和来自俄国的大学生塔尔梅。
雅各布·爱因斯坦是个很有事业心并且精力充沛的人,他是一个工程师,也和爱因斯坦的父亲一样爱好数学。他是小爱因斯坦入学前的数学启蒙者。爱因斯坦上学后,雅各布叔叔常常给小爱因斯坦出些数学题让他解答。每当正确解答后,爱因斯坦就特别高兴。
从 1889 年到 1894 年期间,来自俄国的大学生塔尔梅成为爱因斯坦家里的常客。
塔尔梅是学医的,但对各种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哲学均抱有兴趣。他对小爱因斯坦的超常求知欲及能力很吃惊。塔尔梅送给小爱因斯坦一本几何书,这本书对爱因斯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被爱因斯坦称做“神圣的几何小书”。一开始,塔尔梅总是和爱因斯坦谈论数学问题,越谈就越引起爱因斯坦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对学校枯燥教学方式厌倦的爱因斯坦干脆自学起微积分,他提出的数学问题常弄得中学数学老师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
塔尔梅不断带来流行的科学读本,尽力满足这个好奇小男孩的兴趣。他还带来一堆堆的哲学书,一起讨论爱因斯坦提出的许多问题。
此时,爱因斯坦正处于从小男孩逐渐成熟到一个能独立思考的成人的年纪,对这些有益的知识吸收得很快。这些书籍大大拓宽了爱因斯坦的视野,使他的爱好不仅限于数学,对所有的自然科学都兴趣盎然。
在当时德国的教育体制下,老师们都很严格、死板,要求学生务必对老师必恭必敬。然而,爱因斯坦却喜欢比较自由的学习环境,他希望能与老师一起平等地讨论问题,然而这些却被看做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所以,尽管爱因斯坦的数学成绩每次都考第一,但老师并不喜欢他。
一次,一位老师公开对他说:“如果你不在我的班上,我会愉快得多。”
爱因斯坦不解地回答:“我并没有做什么错事呀!”
老师回答说:“对,的确是这样。可你老在后排笑着,这就亵渎了教师需要在班级中得到的尊敬感。”
爱因斯坦确实没有任何过错,但他的数学成绩超越了老师,而且经常提一些老师都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他让老师感到了难堪和压力。
德国学校体系往往有严格的行为规则,采用严苛的课程设置。课程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记忆力,是否擅长死记硬背。当众羞辱未预习课文的学生在那时的学校十分普遍,甚至连体罚也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爱因斯坦后来写道:
对我而言,最糟糕的事是学校主要通过恐吓、强制和虚假的权威来维持运作。这些做法损害了学生的健康情感、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以及他们的自信。
严格而苛刻的教育方式与爱因斯坦天马行空、独立思考的个性格格不入。可以想象,只要是像他那样不甘于做老师宠物的孩子极可能会引来拥有绝对权威的老师不符事实的负面评价。
1894 年,由于父亲生意的变故,爱因斯坦一家决定迁离慕尼黑。因为父母不愿让爱因斯坦中断在慕尼黑的学业,就把他一个人安排住在慕尼黑的一位远亲家继续上中学七年级。
这样一来,爱因斯坦还需继续在深恶痛绝的学校中忍受军事化的管理,而且从此告别温暖舒适的家庭生活,这对他来说简直糟透了。在痛苦等待父母的来信中过了几个月后,爱因斯坦瞒着父母,给学校留下一条医生开出的“神经衰弱”诊断证明后离开了学校。同年 12 月,爱因斯坦只身一人乘火车离开慕尼黑到意大利米兰寻找家人。
跟家人重逢后,爱因斯坦恳求父母把他留在米兰跟家人在一起,这让父母感到很为难,因为他们既不希望爱因斯坦荒废在慕尼黑中学的学业,又心疼孩子一个人留在慕尼黑。后来爱因斯坦向父母保证他会自学通过 1895 年秋天的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入学考试,父母才将他留在身边。
爱因斯坦很享受在意大利的生活。接下来的一年,他学习非常勤奋,同时空余时间还帮助叔叔搞一些设备的设计工作。他的学习习惯很是奇特,妹妹玛雅回忆说,哥哥即使身处嘈杂环境当中仍然能集中精力不被打扰,他常常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纸笔,不时小心翼翼地蘸蘸扶手上的墨水瓶,完全专注于学习中,周围的人声鼎沸丝毫不能影响他。”
爱因斯坦对考上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目标毫不含糊。学习功课之余,出于个人爱好他开始写首篇科学论文,并寄给远在德国的一个物理学家亲戚过目。这篇论文表明了他对电磁现象的兴趣,也显示出他对当时电动力学的研究颇有心得。
慕尼黑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它是德国主要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有“经济首都”之称。
1895 年,在听从了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校长的建议之后,爱因斯坦选择了继续去瑞士的另一个城市读中学。
在瑞士,学校制度与在德国有很大不同,不那么严格、压抑、一本正经,学习气氛宽松、友好,有自由学习之乐而无严厉处罚之忧,很适合爱因斯坦的个性。学监和老师们也采取灵活态度,对学生因材施教而非采用呆板的军事化管理,鼓励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处世的能力。同样,学生们对老师十分尊敬,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孩子们都乐于向老师们请教问题、寻求帮助。
在中学求学期间,爱因斯坦一直寄宿在父亲所熟识的朋友家里。这个温馨家庭给爱因斯坦的异国生活带来很多快乐和温情,令他始终心存感激,它为爱因斯坦营造了十分和谐的家庭小环境。
也正是在这里,爱因斯坦找到了温暖,他告别了以前上学时的那种抑郁的心情,一个新爱因斯坦诞生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青春的朝气和活力迸发出来了。以前的那个怯生生、不多说话的少年,现在变成笑声爽朗、步伐坚定、情绪激昂的年轻人了。
他浓密的黑色卷发下面,那一双棕色的大眼睛里,时常带着微笑的神色,早年的那种腼腆已经痕迹全无了。此时的爱因斯坦对自己表现出极度的自信,他的这种自信在他的一篇短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篇短文第一次表达出爱因斯坦日后的果断意志,标题为《我的未来计划》,内容如下:
我若有幸考取,我就会到苏黎世的瑞士联邦工业大学去读书了。我会在那里呆上 4 年,学习数学和物理。我想象自己成了自然科学中这些部门的教师,我选择了自然科学的理论部分。
下面就是使我作出此项计划的理由。最重要的是,我倾向于作抽象的和数学的思考,而缺乏想象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我的愿望也在我心中激发了这样的决心。这是很自然的事,人们总是喜欢去做自己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何况,科学职业还有某种独立性,那正是我极喜爱的。
1896 年秋天,爱因斯坦在中学顺利地以下列分数(规定最高分数为 6 分)拿到了中学毕业证书:德语 5 分、意大利语 5 分、历史 6 分、地理 4 分、代数 6分、几何 6 分、图形几何学 6 分、物理学 6 分、化学 5 分、自然历史 5 分、绘画(美术)4 分、绘画(技术)4 分。因此,他得以免试进入了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
在慕尼黑读书的时候,爱因斯坦就痛恨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曾多次向父亲提出要求,要放弃德国国籍。1896 年初,即爱因斯坦进入中学后 3 个月,一方面出于对德国政府穷兵黩武的反感,另一方面担心被德国当局强迫服兵役,他征得父亲的许可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德国国籍。
那时他到瑞士不过才 3 个月,却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在这里,他决定与包括犹太教在内的任何宗教断绝关系。虽然他是犹太人,但他觉得犹太信仰没给他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因此他宣布从此自己已经不从属于于任何宗教。
放弃德国国籍,拒绝做军国主义泛滥的国家的公民,此时,爱因斯坦的和平主义思想已经萌芽。
爱因斯坦很快就倾心于瑞士民主、文明的生活方式,这里宽松自由的气氛更适合他。爱因斯坦已经准备好了成为瑞士公民,但当时的瑞士法律有规定,要想获得瑞士国籍,必须要在瑞士待上 5 年才有资格,爱因斯坦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1896 年 10 月 29 日,爱因斯坦考上了联邦工业大学。那时,他既已放弃德国国籍,而瑞士国籍则还需等待,这段时间,他成了联邦工业大学唯一一个无国籍的大学生。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战争和对外侵略,他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国家生活的各方面都为军事侵略的目的服务,教育当然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
教育为军事服务,就是要为国家提供绝对服从的居民,为军事提供足够的士兵,因此他们规定所有的青年到达 16 周岁都要去服兵役。而爱因斯坦对这种让学生绝对服从的教育方式则厌烦透顶。
穷兵黩武是指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在爱因斯坦读中学的那段时间,德国正处于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为了争夺更多的殖民地,他们不断地对外进行扩张,因此用穷兵黩武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身不懈的追求。
※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