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0~3岁,对宝宝的一生意味着什么?

在教育界,早期教育的年龄范围已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 0~8岁,即从出生到小学低年级,被称为童年早期。在这一连续发展的阶段中,又包含着若干特殊阶段:0~3岁(婴幼儿阶段)、3~6岁(幼儿阶段)、6~8岁(小学低年级)。

那么,0~3岁,也就是婴幼儿阶段,对宝宝的一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事实给出了我们这样的答案——

1995 年,北京市妇联等单位与儿童教育专家联合推出“人生第一年——北京六婴成长跟踪指导行动”。该行动随机选取 6个刚刚出生的“元旦儿”,专家在婴儿出生的前 3个月每周 1 次、以后每月两次上门跟踪指导,向父母普及适合婴幼儿发展特点的个性化的实用育儿知识和技能,家长也都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结果,这些出身工人、个体户等家庭的孩子到 1岁时,平均智商在 130 以上。

为什么 0~3岁的早期教育,会产生如此神奇的效果?

脑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

最新研究发现,人脑是由数亿个脑细胞组成,其中最活跃的为1000 亿个神经细胞,其突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传递功能。新生儿在出生时,大脑神经元的总数已经接近成人,然而突触的数量则远低于成人。只有在出生后,在适宜的外部环境的大量刺激和良好的营养条件下,其突触数量才迅速增加。

也就是说,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一是取决于遗传因素,二则是取决于婴幼儿自身丰富多彩的早期体验和经历。也就是说,婴幼儿大脑构造的基础是由父母的基因奠定的。然后,婴幼儿自身的经验使得大脑的神经细胞通过突触连接起来。这些突触连接为婴幼儿学习、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婴幼儿自身的经验开发了他的智商,塑造了他的能力,缔造了他的一生!

因此在出生的第一个 3 年,家长为孩子所提供的生活环境是异常重要的。例如,宝宝所能接触的游戏材料是丰富的还是贫乏的、照料者与宝宝之间的关系是温馨的还是冷漠的、家长的教养方式给宝宝的情绪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一切决定了婴幼儿所获得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方向。

那么,家长具体应当怎样做呢?这,也恰恰是本书所要讲述的重点。

在一本脑科学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出生不久,孩子的大脑呈现生物学上的充沛,产生的神经之间的联接可能比要用到的多几万亿个。然后大脑经历一个类似生物进化的过程,消灭那些不常用或从来没有用过的节点即神经元突触。”

这也就是说,人生初期大脑神经细胞是处于高潜能发展状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后天的环境刺激和学习中,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使潜能显现化。例如,视觉、听觉、空间直觉以及语言发展方面,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而且大部分的机会均在生命的早期。如果出生时缺乏视觉刺激,就会导致大脑细胞逐渐取消视觉功能或转用于其他功能,如 3岁时尚未改变这种情况,将终身失明。语言也有类似的情况,一旦失去再难获得。

因此,年龄越小的孩子,发展的可变性、可塑性越大。

从以上脑科学的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所有的能力,包括灵感、思维、想象、创造,都是在大脑神经网络里加工出来的。而这一神经网络又是在生命的头 3 年里交织而成的。所以,早期潜能的开发,本质上是大脑潜能的开发。

0~3岁,是整个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0~3岁,奠定人一生的发展基础。

为什么在 0~3岁(婴幼儿期),是妈妈缔造了孩子的一生?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看过这样的影片——《小蜜蜂找妈妈》、《小壁虎找妈妈》,还有很多小动物、小朋友的寻母记。几乎我们每个成人,也都有这样的童年记忆:睡醒之后,发现妈妈不在身边,要么声嘶力竭地呼喊、要么惊慌失措地寻找,但只要看到妈妈的身影、听到妈妈的声音,我们就会觉得安心、舒适。

为什么每个宝宝寻找的都是妈妈,而不是爸爸或其他人呢?

其实,对于这些年龄尚小的宝宝而言,寻找妈妈是一种天性使然。即使对那些刚刚出生不久的宝宝而言也是如此:是妈妈怀胎十月孕育了宝宝,也是妈妈用香甜可口的乳汁哺育着宝宝,更是妈妈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宝宝……当妈妈在身边时,即使宝宝还看不清楚妈妈的面孔,但他们可以听到妈妈的声音、嗅到妈妈身上熟悉的味道、感受到妈妈熟悉的心跳和抱姿……对于他们而言,妈妈所给予这些熟悉的一切,便意味着安全、温暖和满足。

0~3岁,宝宝的最主要需求是什么?

恰恰是——安全、温暖和满足。

谁能给予或满足宝宝这些需求?

唯有妈妈!

第一,妈妈是和宝宝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从孕育、哺乳,再到细心呵护和照看,在 0~3岁阶段,宝宝每一种能力的出现、每一种潜能的开发,妈妈都是第一见证人和第一引导者。

第二,妈妈是最为细心、耐心的。0~3岁阶段,相比爸爸等其他照顾人来说,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能够让妈妈更直观、更清晰地明确宝宝的变化和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满足。

第三,妈妈眼中的欣喜和鼓励,是宝宝能力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种促进力。0~3岁,宝宝的能力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妈妈那种源自心底深处的欣喜,是他人所无法企及的。这种欣喜就是一种鼓励,是宝宝能力发展的最主要助力。

……

此外,研究表明,在婴幼儿时期,妈妈给予宝宝的不仅仅是安全感,还有各种能力的发展、潜能的开发,以及个性习惯的养成——总而言之,没人能取代妈妈之于宝宝的意义!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妈妈们应当如何阅读本书?

养育宝宝,对任何一位妈妈来说都不难做到、做好;但如何教育宝宝、开发宝宝的智力、促进宝宝的能力发展、发掘宝宝的潜能,却并非每一位母亲都知道、都了解。而做到这一切,只有爱显然是不够的。妈妈需要的是智慧,做妈妈的智慧,做一个好妈妈的智慧。

这本书,传达的就是这种智慧!

本书的主要内容按年龄阶段,主要分 3 篇,共 20个阶段(另有“综合篇”,讲述妈妈教授宝宝学习的技巧,如识字、绘画等。):

0~1岁分为 10个阶段讲述,1~2岁分为 6个阶段讲述,2~3岁分为 4个阶段讲述,向妈妈们揭示宝宝成长的秘密,辅助妈妈们在做好养育工作的同时,对宝宝的智力以及能力进行重点开发。如下——

第一阶段:新生儿期——特别喜欢睡觉的宝宝

第二阶段:1~2个月——宝宝露出笑容了

第三阶段:2~3个月——宝宝的脖子可以立起来啦

第四阶段:3~4个月——“微笑机器”宝宝

第五阶段:4~5个月——宝宝会用眼睛传达感情了

第六阶段:5~6个月——宝宝开始认生了

第七阶段:6~8个月——宝宝开始长牙了

第八阶段:8~9个月——宝宝开始认识五官了

第九阶段:9~10个月——宝宝站起来了

第十阶段:10~12个月——宝宝会叫“爸爸”“妈妈”了

第十一阶段:1岁1~2个月——宝宝有自己的主意了

第十二阶段:1岁3~4个月——宝宝开始主动与外界进行交流了

第十三阶段:1岁5~6个月——宝宝开始注重人际关系了

第十四阶段:1岁7~8个月——宝宝越来越喜欢运动了

第十五阶段:1岁9~10个月——宝宝会数数、识字了

第十六阶段:1岁11~12个月——宝宝越来越喜欢帮妈妈做家务了

第十七阶段:两岁1~3个月——爱提问题的宝宝

第十八阶段:两岁4~6个月——喜欢复杂玩具的宝宝

第十九阶段:两岁7~9个月——无所不能的宝宝

第二十阶段:两岁10~12个月——一刻都不想闲着的宝宝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宝宝任何一种能力的发展都是连续的、不稳定的,并且每一个宝宝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建议妈妈们在阅读此书的时候,不要只是针对年龄阶段看适合自己宝宝的那一阶段。

建议阅读本书的最佳方式是:

首先,进行全面阅读,对宝宝 0~3岁的成长与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针对性阅读,针对自己宝宝年龄阶段进行提前阅读。当然,如果实在是时间和精力有限,那么也应至少阅读适合自己宝宝的某阶段内容,以及前后各一阶段的内容。

此外,如果您是一位全职爸爸或宝宝的其他直接看护人,也特别推荐您仔细阅读此书。因为在实际的养育过程中,是您真正在担当着“妈妈”的职责。如何在养育过程中,正确而自然地发展宝宝的能力、开发宝宝的潜能是每一位看护者必须知道或掌握的一门科学。

关于本书的创作群体,以及感谢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曾走访了几十位正在养育宝宝的母亲。她们无一不对宝宝倾注了所有的爱,哪怕是奉献一切也在所不惜。

就是在孕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妈妈也是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劫难——有的妈妈在怀孕期间得了阑尾炎,曾忍受着不能使用药物的剧痛;有的妈妈在怀孕期间得了肾病,哪怕是单侧肾坏死,也强忍这份无法忍耐的疼痛,把宝宝保留下来;有的妈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即便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宝宝生下来……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每件都令人感动。

在此,向这些伟大的母亲致敬。

当然,也要感谢为这本书的写作献计献策的那些妈妈们,以及一些幼教专家们,没有你们的帮助和支持,这本书也很难如此之快地与读者见面。

方法源于生活,更启迪着生活,希望这本书能为广大家长提供最为切实有效的帮助。

特别提示:

关于 3~6岁阶段孩子的能力发展以及潜能开发问题,请妈妈们继续阅读即将由朝华出版社出版的《3~6岁,幼儿园孩子的妈妈如何当》一书。 zhAvuqk9xp7CarOSdlMI8NLssIute4ntFlMj5JU/9z9XfoQU2teBw0KfyIQ6tDJ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