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3~4岁(幼儿园小班)
——“我自己来”阶段

孩子进入 3~4岁阶段后,很多妈妈都会发现孩子变得固执了,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自己来”。

在与幼儿园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小班的老师也曾这样表示:“这些 3岁多的孩子都喜欢自己动手,但往往他们花一个小时都系不好一只鞋的鞋带。如果我去帮助他们,他们会着急又烦躁地冲我大喊:‘不用你管,我自己来!’这些孩子是有些小固执、小任性。”

其实,对于这些 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这种表现并不是固执,也不是任性,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表现。随着自我意识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这些 3岁多的孩子越来越“自信”起来,他们坚信自己可以做好所有的事情。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象中的高楼大厦搭好、可以把鞋带系好、可以把扣子扣好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就提供帮助,那他们会毫不客气地拒绝:“不!”“我不需要!”“我要自己来!”……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妈妈都会这样想:“还什么都不会做呢就想自己做,这不是故意给我添麻烦吗?”

事实上,并不是孩子想给妈妈添麻烦,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向妈妈传达这样的信息:“我长大了,我很聪明,我不喜欢你们把所有的事情都帮我做好。”如果妈妈读不懂孩子的行为,或不了解孩子的想法,那孩子只能是用越来越多的反抗来对待妈妈。

所以,当孩子无情地拒绝你的帮忙,或是固执地要求“我自己来”时,妈妈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反常行为,这可是孩子自我意识以及各种能力发展的正常表现。

除此之外,在 3~4岁这一阶段,孩子还将表现出以下几种常见行为:

1.害怕情绪出现了。

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情感变得越来越丰富,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害怕情绪出现了。

也许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孩子自己在小床上,或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但进入 3岁之后,让孩子一个人睡觉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其实,这与他们恐惧感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孩子的恐惧感来源于哪呢?来源于故事、来源于生活,例如,故事里的反面人物,如迫害白雪公主的巫婆、三头六臂的妖怪和怪兽等,都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另外,黑暗和独处也会加重孩子的恐惧感。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妈妈们一定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以此来减弱故事中反面人物给孩子所带来的恐惧感。例如,不要过分渲染反面人物的可怕,更不能用这些反面人物来吓唬孩子;增强正义一方的强大力量,让孩子懂得,正义始终会战胜邪恶。

除此之外,从 3岁起,孩子对打针、吃药、鲜血的恐惧变得越来越明显起来,他们通常会因此而拒绝去看医生。对此,妈妈们一定不要哄骗孩子,例如打针,妈妈们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打针一点也不痛,这只能是加重孩子的疼痛感,从而使孩子更害怕打针。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们可以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孩子真实地去感受打针的疼痛感。例如“打针有一点点痛,就像摔了一个屁股墩儿一样,还像被蚊子咬了一口!”每个孩子都有坐屁股墩儿或被蚊子咬的经历,当他们觉得这样的疼痛自己可以接受时,对打针的恐惧感就会逐渐减少。

2.孩子的个性越来越鲜明了。

在 3~4岁这一年龄段,孩子开始为自己做错事、说错话而感到害臊,这说明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此外,这也意味着孩子的同情心、合作意识有所发展了。

也正是从这一阶段起,孩子性格中的缺点开始展现出来了。例如,有时,他们非常霸道地对待家人和别的小朋友;有时,他们会嫉妒妈妈对别的小朋友好;有时,他们还善于想一套、说一套,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正是从这一阶段起,妈妈应该开始注重对孩子的习惯、性格进行培养了。

3.他们开始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性别了。

大多数 3岁之后的孩子都已经能够明确知道自己的性别,并且开始懂得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性别特征。因此,在生活中,他们开始刻意去扮演自己的性别角色。小男孩开始像“男子汉”一样去做事;而小女孩会刻意地把自己表现得更像“女士”。例如:

小男孩开始刻意地模仿爸爸,模仿爸爸说话、走路的姿态,喜欢与爸爸一起去做运动,他们甚至还学着爸爸的样子假装刮胡子。

女孩们开始模仿妈妈,她们喜欢妈妈的高跟鞋、花裙子,趁妈妈不注意,还会把妈妈的化妆品往自己脸上涂呢!

从以上几点特征我们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个性,他们渴望妈妈的细心呵护,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希望得到足够的自由。妈妈们应该如何去培养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呢?

对此,很多幼儿园小班的老师都这样表示,她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按照孩子的天性去自然发展他们的能力。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妈妈们的主要任务同样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的能力得到自然发展。

原则一:接纳孩子的行为,并且要“无条件”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妈妈也许会这样问:“对于孩子那些调皮、不听话的行为,我们也都要无条件接纳吗?”

事实上,孩子的行为是不是调皮、不听话,这要看妈妈从哪种角度去看。在这里,通过以下两个案例的对比,妈妈们就能明白这一教育原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了。

案例一:

妈妈急着带孩子去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眼看就要迟到了,孩子却对妈妈的催促一点儿不在意,仍然在玩“大汽车载小汽车”的游戏。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非常生气地抱起孩子就往外走,但孩子却一边挣扎,一边大喊大叫:“我不去,我要在家里玩!”

案例二:

妈妈打扮好自己,看到宝宝还在玩“大汽车载小汽车”的游戏,她一边搂着宝宝,一边挥着宝宝的手说:“再见了,大汽车!再见了,小汽车!”说完,便用宝宝的小手分别抚摸了一下大汽车和小汽车,然后拉着宝宝的手走出了家门。

读完这两个案例,妈妈们产生的第一想法肯定是:案例二中的孩子很听话,案例一中的孩子很不听话。其实,案例一二中的情况都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这是一位妈妈对我亲口讲述的。因为案例一中的教育方法总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所以她开始尝试改变教育策略。没想到案例二中的方法竟如此神奇,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促使孩子表现出了合作行为。

为什么案例二中的方法能够使孩子愿意合作呢?

这是因为在案例二中,妈妈接受了孩子的行为,并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处理了这件事情。对于 3岁多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时间观念有限,不管妈妈有多着急,他们都不会感觉到时间紧迫。所以,妈妈们不但要无条件地接受这一年龄段孩子的“不慌不忙”行为,也不能因为孩子的这一行为而着急。

另外,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非常紧迫地从一件事情过渡到另一件事情,或者迅速地从一个环境过渡到另一个环境,会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在案例一中,妈妈强行把宝宝从游戏中抱走,即使他不计较妈妈的不尊重,在不安全感的影响下,他也会做出反抗。而在案例二中,妈妈一边搂着孩子,一边挥着他的手跟玩具说“再见”,这不仅能使孩子顺利地从一个环境过渡到另一个环境,还能使他感觉到妈妈对他的尊重。在这种美好感觉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会表现出合作行为。

因此,要想使孩子愿意合作,在 3~4岁这一阶段,妈妈们必须掌握这样的原则:接纳孩子的行为,并且要“无条件”。

原则二:男孩、女孩,抚养模式大不相同

在这一阶段,大多数孩子都已经明确知道自己的性别,并懂得自己应该具备怎样的性别特征。他们时常还会通过一些“怪异”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性别,例如,女孩一年四季都要穿裙子,男孩总在努力证明自己是男子汉等。

当然,在对性别的认识上,这些仅仅 3岁多的孩子还只停留在表面:对于男孩来说,他们总是试图证明自己是“男子汉”,但他们并不了解“男子汉”的真正内涵;对于女孩来说,她们总是觉得自己表现得越无助,就会得到父母更多的怜爱,殊不知,坚强也是女性必备的一种品质。

所以,正是由于孩子在性别认知上存在这样的局限,从这一阶段开始,妈妈们应按孩子的性别来确定自己的抚养模式。

1.对待男孩——引导儿子理解“男子汉”的内涵。

在大多数 3岁多的小男孩眼中,男孩与女孩是非常不同的:男孩站着尿尿,而女孩蹲着尿尿;男孩喜欢的玩具是机关枪、汽车、坦克,而女孩喜欢的玩具是洋娃娃……为了证明自己是“男子汉”,这些小男孩们常常刻意与女孩划清界限:因为女孩都是蹲着尿尿,所以他们会拒绝在幼儿园的蹲坑里大便;女孩喜欢的洋娃娃他们从来不玩,甚至连碰都不愿碰一下……这些都是男孩证明自己“男子汉”身份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们就应该帮助儿子摆脱这些表面的认识,并向他们灌输一些“男子汉”的真正内涵。

一位幼儿园小班的教师曾这样讲述:

每当班上的小男孩欺负小女孩时,我都会这样对他们说:“男子汉的任务是保护女生,而不是欺负她们。”也许正是由于我这样的教育,我们班的小男孩们都特别有责任感。

一次,一个叫旭旭的小男孩的家长有些事,说要晚点来接他。当时正是冬天,天黑得早,所有小朋友都被家长接走了,只留下旭旭和我在教室。看着外面的天已经很黑了,旭旭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老师,有我在,你别怕黑,我的任务是保护女生!”

孩子对“男子汉”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一点点提升的。但需要提醒的是,妈妈们不能寄希望于孩子在幼儿园里就能完成这样重要的一课,毕竟孩子的大多数时间还是与家长在一起相处的。

在每个孩子心目中,妈妈都是他们最亲近的人,而从性别方面来讲,妈妈又是异性,是男孩眼中的“弱者”,因此,妈妈就成为了培养男孩“男子汉”气概的最佳人选。

很多幼儿园的老师都建议妈妈们这样做:

带孩子外出购物时,妈妈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拎一些较轻的物品,以培养这些小男子汉为家长分担的意识;

教孩子忍让并照顾比他们小的孩子,以培养这些小男子汉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在引导孩子做事情时,妈妈要学会与宝宝“比赛”,以培养这些小男子汉们的竞争意识;

……

如果从 3岁起,你家男孩接受的是这种教育,那他很快就会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2.对待女孩——引导女儿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人们都说女孩应该“宠”着养,因此在生活中,妈妈从来舍不得让女孩受半点委屈:看到孩子被邻居家的小狗吓得哇哇叫,妈妈们会连忙帮她们把小狗赶走;看到孩子因为搭不好积木急得直哭,妈妈赶快过来帮忙;看到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妈妈赶快过来帮助她们和解……

是的,家长的“宠”会使女孩具有非凡的公主气质,但如果妈妈对女孩的“宠”过了头,这些小女孩们就会把自己定位成“弱者”。

幼儿园的很多老师都曾这样说过:“现在这些小女孩的问题不是娇气,而是她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力量,或者说,她们已经认定了自己就是‘弱者’。例如,不管是遇到大困难还是小困难,她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哭,从来不会主动想办法去解决。”

那么,妈妈应该如何做,才能使这些爱哭的小公主学着自己去面对困难呢?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妈妈最应该做的就是:给女孩机会,让她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一位成功的妈妈曾这样讲述:

女儿小时候胆子很小,一只宠物小狗都能把她吓得哇哇直叫。开始的时候我总是立刻替她把小狗赶走,但我发现,女儿的胆子似乎越来越小了。后来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不是帮女儿把小狗赶走,而是在旁边找一根小棍递给她说:“用小棍赶它,它就会被你吓跑。”

在我的鼓励下,女儿终于敢冲着小狗挥动手中的小棍了,当小狗被赶走后,我看到女儿的脸上呈现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紧接着,她非常满足地笑了起来。她那种表情好像是在说:“原来我是可以战胜小狗的呀!”

是的,因为性别的原因以及家长对女孩的“特殊”对待,她们是很容易把自己定位成“弱者”的,从而变成只会依赖他人的“娇娇公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孩子最易依赖的人,妈妈们应该给女儿提供更多机会,让她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去解决很多问题。

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情况,当孩子面对自己非常害怕的小狗时,如果妈妈直接帮她把小狗赶走,其实是向孩子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小狗的力量很强大,只有妈妈这样的大人才能与它“抗衡”。妈妈的这种做法只会增强孩子对小狗的恐惧感,以及她们对家长的依赖;如果只是递给孩子一个小棍,并教她如何向小狗挥动小棍,当孩子成功地把小狗赶跑之后,她不仅会产生成就感,还会意识到自己是可以战胜小狗的。

这样的情况经历得多了,这些小公主们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待到渐渐长大,再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她们就懂得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了。 fksNIoqiPP3Pb5EIenJ2z7DkeEWt8m4Cd2Ku7aTf+3EIlWooHpZx4s3ozuarVk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