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测验的试卷发下来了,高斯看着惨不忍睹的分数,决定先向妈妈坦白“认罪”,如果他态度好点,说不定妈妈就不惩罚他了。
回到家,高斯看到妈妈正在做饭,就主动走到妈妈身边,十分悲壮地说:“妈妈,我这次数学测验又考砸了,应用题全军覆没。”
“什么?”妈妈倒吸一口凉气,“把你的试卷拿给我看。”
高斯把皱巴巴的试卷拿给妈妈,然后低着头等着挨骂。
“这些应用题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难吗?如果你认真思考,妈妈不相信你做不出来。”妈妈看完试卷后语重心长地对高斯说。
“确实很难啊,你看这道题,刚开始说小筐,后来小筐、大筐一起说,再后来又问什么大筐,我都被题目弄糊涂了。”高斯指着一道题嘟囔道。
妈妈一看,这道题是这样的:
果园收苹果,如果用小筐装,每小筐装24斤,需要装28筐。现在用小筐和大筐一起装,先用小筐装16筐,然后用大筐装,每个大筐装32斤,问需要多少个大筐?
看完题之后,妈妈没说话,而是拿出一个洋葱,对高斯说:“把它剥开。”
高斯一头雾水,做题和剥洋葱有什么关系呢?但是妈妈的命令他还是不敢违抗的,所以他老实地接过洋葱开始剥。
可是洋葱哪是那么好剥的,高斯用手指甲使劲地扣,还是没有剥掉几层。
“知道你为什么剥不开洋葱吗?因为你没有按照洋葱的规律去剥。”妈妈接过洋葱,按照洋葱的纹理一层一层地剥,很快就把整个洋葱剥完了。
“同样的道理,做应用题也应该按照题目的规律,一层一层去做。”
说完,妈妈拿出纸和笔,把整道应用题分为三层,一层一层地分解……
看完妈妈的分析,高斯恍然大悟,他不好意思地说:“你说得没错,做这些应用题和剥洋葱是一个道理,要按照内在规律,分层去做。”
高斯的妈妈把剥洋葱和做应用题结合起来,这是多么新颖的方法啊,而且这个方法还非常实用哦。
就拿高斯提到的那道题来说,整道题给出的条件是十分混乱的,但是如果按照条件把它分为三层,这道题还是很容易理解的。
第一层:先算出所有苹果的重量。
24×28=672(斤);
第二层:算出大筐小筐一起装时,小筐装了多少。
16×24=384(斤);
第三层:算出需用多少个大筐。
(672-384)÷32=9(个)。
小朋友们,你知道吗,很多应用题其实并不难。那些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乍一看复杂,但如果你能像剥洋葱那样一层层去分析,那些关系就会变得清晰又简单。已知条件变得清晰明白了,解应用题自然就轻而易举了。
渐进分层就是顺着题目叙述的顺序进行分层,分一层,解一层,直至分层到可以把答案算出来为止。
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甲乙两个工人同时装订一册图书,10分钟后,甲工人装订了120本,乙工人装订了80本。两人要合作装订1800本,要用多少时间?
要对这道题进行分层,我们首先要掌握好这样几个数量关系:
时间=总数÷速度。
所以,要想知道两人合作用了多少时间,要先知道两人的速度之和是多少。
而要想知道两人的速度之和,就要先知道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就是根据“速度=总数÷时间”这个数量关系,先算出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然后根据速度、时间和总数的数量关系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分层法其实就是对应用题做手术,一步步地解剖,化繁为简,所以在做某些复杂应用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复杂的应用题分解为几道简单的应用题。
比如,有这样一道题:
某厂原计划在25天内制造出机器75台,后来由于技术革新,每天实际可以制造5台,那么照这个速度,要制造240台机器,实际比原计划提前多少天?
根据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要想知道实际比原计划提前多少天,首先要知道实际用了多少天,原计划用多少天。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道题平行分解成两道相对简单的应用题:第一道是,某厂25天内可以制造75台机器,问如果制造240台机器,需要用多少天?第二道题,某厂每天可以制造5台机器,问如果制造240台机器,需要用多少天?
第一道题:
第一层:求每天制造多少台机器:75÷25=3(台);
第二层:制造240台机器,需用多少天:240÷3=80(天)。
第二道题:
直接套用数量公式:240÷5=48(天)。
把两道题的结果进行整合,就可以得出提前的天数是:80-48=32(天)。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单独做要20天完成,现在甲先做4天,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要几天完成?
答案:
还需要5天。
第一层:
把这项工程看作1,甲每天可以完成 ,乙每天可以完成 。
第二层:
甲先做4天共完成工程量为,4× = 。
第三层:
剩下的工作量为,1- = 。
第四层:
还需要的天数: ÷( + )=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