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经·海外北经》
注释:【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1 选择适当的词,填在下文空白处。
夸父与日(),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渭河;黄河、渭河的水(),就往北到()去喝水。还没有到大湖,()就因为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邓林。
黄河 大湖 不够 赛跑
手杖 半路 丢弃
2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句子的对、错。
(1)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了太阳里面。()
(2)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3)夸父追赶太阳,把太阳抓住了。()
学生: 老师,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呢?
方舟老师: 夸父逐日表现的是古人追求光明,想要战胜困难、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
学生: 哦,那这个成语就是褒义的了。
方舟老师: 也不完全是这样。在《列子》这本书中,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的说法。所以,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比喻自不量力的行为。
学生: 我明白了,谢谢老师。
禹为人敏给(jǐ)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禹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九山。帝以告成功于天下。
——《史记·夏本纪》
注释:【敏给克勤】敏捷勤奋;【兴人徒以傅土】征集民夫开展治水土(的工作);【准绳】水准和绳墨,古人测量水平面和描画直线的工具;【规矩】圆规和方矩。
1 读文章,把下面的文字补充完整。
(1)左___,右___,一年四季都带着它们,用来开划___,辟通___,修筑___,量度___。
(2)准、___、规、___,是______种度量工具。
2 大禹有哪些优秀的品格?用文章中的句子回答。
禹为人___,___,___,___。
3 文章中最能表现大禹专心治水的是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禹为人勤奋敏捷,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
古时候,黄河经常泛滥成灾。大禹的父亲治水九年,没有成功,被皇帝杀了。于是大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水患治理好。他在外治水十三年,好几次路过家门都不敢进去,最后,终于成功治理了水患,百姓的生活安定了,国家的统治也太平了。
后来,大禹“过家门不敢入”也演变成了一个成语—“过门不入”,用来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的人和行为。